南陽市場監管局發佈網購警示:擦亮眼睛,甄選支付方式

南陽市場監管局發佈網購警示:擦亮眼睛,甄選支付方式

疫情當前,市民宅家不出門,網絡購物成為很多消費者購物首選,實體店也紛紛“上線”交易。近期,我市市場監管部門不斷接到消費者反映通過網絡、微信、QQ、直播平臺等渠道購買醫用防護口罩和防疫用品被騙的投訴。對此,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繁多的網絡購物渠道,消費者要擦亮眼睛,甄選支付方式,不要與陌生人直接進行轉賬交易。

儘量選擇知名度高信譽好的正規電商

在網購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用品時,消費者應儘量選擇知名度較高、信譽較好的電商,不隨意點擊網頁、手機中的不明鏈接和彈窗,不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不輕信抽獎、中獎信息,不輕易將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提供給他人,更不洩露手機動態驗證碼。儘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不與賣傢俬下約定交易方式,不輕信、接受任何直接匯款至個人賬戶的理由和要求。同時,網購時要保存網上商品交易圖片以及與商家的聊天記錄等信息,並索取有效購物憑證或發票,以便發生消費糾紛時提供證據。

貨比三家,避免購買到不合格的商品

網購時無法看到實物,極易出現貨不對板、假冒偽劣等問題。微信朋友圈買賣風險難控,更易出現假冒偽劣商品,私下交易難以維權。電商專供商品可能質劣價低。要慎重選擇商品,下單前一定要對商品進行詳細的瞭解,貨比三家,注意查看商品的技術參數和相關說明以及商品評價,避免購買到不合格的商品。

謹防低折扣,避免價格陷阱

電商往往以降價、打折、滿減、送贈品、抽獎等方式吸引消費者,但有些商家會“先漲價再打折”,誘導消費者購買,有些商品打折後甚至比活動前價格還高。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輕易被所謂的低折扣迷惑,防止價格貓膩。要了解優惠券的使用範圍和時效,碰到虛假特價、商品超售等情況,要保留截圖,以便維權。

發現違法行為及時撥打舉報電話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發佈告誡書,提醒全市電子商務經營者要嚴格依法規範銷售行為,自覺誠信守法經營,併發出警示告誡。廣大消費者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發現囤積居奇、串通漲價、哄抬價格、以次充好防疫用品和經營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違法行為的,要及時撥打12315投訴舉報熱線電話,電腦登錄“全國12315平臺”進行投訴舉報。

南陽報業傳媒記者 張曦 通訊員 姜駿 祁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