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诗句中用典而又不显生硬?

关心婷


多看看稼轩词吧

自然而然就好

好作品在于真情实感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真没必要

堆砌词藻典故就矫揉造作了



梦蝶也逍遥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那么想用典不生硬,不妨多看看用典高手辛弃疾,举个栗子:

在这首词的上片,作者写自己登上赏心亭,由于收复中原无望而无法排遣的家国之怨,表现了自己请缨无路,不被理解的痛苦心情,可说是情深意切。既然不被理解,报国无门怎么办呢?在下片,诗人连用数典,表达了他的理想、抱负和万般无奈的矛盾心情:“休说”三句,用晋人张翰典:虽说壮志未酬,怎么能像张翰那样,一心只想着故乡的莼菜羹鲈鱼脍呢?再用三国许氾典(“求田问舍”三句):胸无大志,只想求田问舍的人,又有什么出息呢?继而用东晋桓温典(“可惜流年”三句):但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光阴虚度,壮志难酬的痛苦又怎么能忍受呢?这三个典故,孤立地看来,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辛弃疾巧妙地将其连为一体,不仅深刻真挚地表达了自己欲图抱负而不能的痛苦心情,而且三个典故含意逐步加深,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使典故有了新的生命力。


围炉夜话扯闲篇


竟然你会写诗,那你应该也会改诗。把典当做诗一样去改动,再插入到你的诗中,就不会生硬了。


尹焱焱


运用典故,不要装B,不要用文言文,不要附庸风雅。用劳动人民的语言,用通俗白话,用白描手法写出来就不生硬了


国学小师


自然而然地化用,就像钱钟书在围城中引用的典故,几乎没有违和和痕迹


苗政4


运用典故,首先要明白典的真正意义,运用恰当而不生硬,贴切。如果不明白真正意思,张冠李戴,还不如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