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军有方平叛有功的韩弘

韩弘(765~822),唐代滑州匡城(今长垣县)人,唐宪宗时期因平叛有功被封为司徒、中书令(相当于宰相)。其为人庄重寡言,沉稳多谋,勇敢果断。《旧唐书》《新唐书》有其传。 韩弘小时候便成了孤儿,依靠其舅舅宣武军节度使刘玄佐生活,后举明经不中,就弃文从武,学习骑射,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远近闻名的武师,经人举荐入朝任大理寺评事,后成为宋州南城守将。 韩弘严于刑法,治军有方。刘玄佐死后,其子刘士宁被立为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后刘士宁因荒淫无度、不理政事被驱逐。因韩弘文武全才,便被立为留后,加授为检校工部尚书,任宣武节度使副大使,知节度事。自刘士宁被逐之后,汴州军士日益骄横放纵,连主帅也不放在眼里。韩弘获兵权后,为稳定局势,将拉帮结派、轻视主帅、骄横放纵的300余人全部斩首示众,大振军威。自此直到韩弘入朝20余年,10万军士再无人敢作乱取利、违抗军纪。 唐宪宗元和年间,吴元济、李希烈叛变,皇帝令韩弘领兵征讨。韩弘率领精兵强将及众位弓弩手,突袭蔡州,大获全胜,歼灭吴元济、李希烈。韩弘因平叛有功,封许国公,受到唐宪宗重用,后升任司徒兼中书令,留在长安。 韩弘任中书令期间,在长安的达官贵族中流行赏玩牡丹花的风气,韩弘认为这是一种玩物丧志的行为,就率先将自己的宅邸内外的牡丹花全部砍去。 长庆二年(822),韩弘病故,追赠太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