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苏联是逼不得已?为何希特勒在二战中一定要大举入侵苏联?

静夜史


德国侵占西欧太顺利了,让德国更加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助长了它侵占整个欧洲的野心,这是德国内在的原因。另外,斯大林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放松了自己的国防建设,也使得德国感觉有机可乘,决心快速解决苏联的问题。本人认为德国判断是正确的,只是苏联早来的严寒,打碎了德国人的梦想,莫斯科近在眼前,德国却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无所谓213478592


1941年6月22日,德国伙同仆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共计550万大军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进攻。此时的整个德国都突然变得疯狂起来,冒着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执意进攻苏联,发动苏德战争的战争。看似充满了不可思议,但时至今日,也能浅显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点,两国之间思想的碰撞

苏德两国的意识形态完全不同,尤其是在希特勒掌权之后,两国的意识形态完全不同,从思想和政治制度上看,两国之间就是敌人。希特勒本身就是狂热的反共产主义者,剿灭苏维埃政权是他执政的一大目标。希特勒曾公开说过“我真正伟大的使命,是同布尔什维克算账!”

当时的苏联,也在积极的向世界各地进行共产主义革命输出,这更加的引起了德国的警惕。而两国也早就在国际舞台上有过交手,其实就是政治思想上的交手。在西班牙内战中,内战双方其实就是纳粹和共产国际的代理人,这一场代理人战争,也标志着两种思想之间的直接热战,也迟早会到来。

第二点,苏联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英国的著名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麦金德提出的著名的陆权论:“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东欧的范围,就是当时苏联控制的范围。从白俄罗斯乌克兰一线以东,这块在希特勒眼里战略价值极高的土地,他必然是势在必得。

而且希特勒认为,要想使雅利安人(日耳曼人)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就要从犹太人手里和斯拉夫人手里夺得土地肥沃的东欧。当时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德国要想夺得东欧,就必然同苏联开战。这是希特勒的奋斗目标,必须拿下这块战略宝地。

第三点,进攻苏联条件的成熟

1934年到1938年,历时五年的大清洗运动,使苏联的党、政、军、科学文化界失去了一大批优秀骨干,社会遭到严重破坏。而苏联红军也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大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和各级军事指挥官遇害,是苏联红军的战斗力直线下降,此时正处于苏联红军最为虚弱的时候,根本无力应对外敌。

按照希特勒的话说:“苏联就是一栋摇摇欲坠的破房子。”而这时不仅苏联显得“不堪一击”,德国也有了与苏联一决高下的实力。此时的德国已经荡平整个西欧,德国所控制地区的人口和工业产值等已经可以同苏联一较高下。欧洲大陆的战事已经基本解决,只剩下一个英国苦苦支撑,德国在西线已经没有了实际威胁。

第四点,英国实力强大,又有天堑屏障

希特勒原本的计划是先西后东,完全解决西线作战后,在向东线的苏联发起进攻。可是当德国面临最后一个对手时,横在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英吉利海峡,却成了纳粹军队无法逾越的天堑。奈何德国自家的海军,和当时的英国比,实在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面对海峡对面的英国,德国的机械化陆军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德国只能发起对英伦三岛的疯狂轰炸,想通过高强度的轰炸,迫使英国政府妥协,直接投降德国。但英国上下并不买账,反而更加齐心协力的对抗德国。希特勒又派出海下狼群,试图围困英国,使英国妥协,但随着美国的加入护航,使德国不敢轻举妄动。西线陷入僵局,要想下活这盘棋,只能在东线找机会。

第五点,苏联备战,时不我待

1939年,苏联刚刚从大清洗的恐怖中迎来阳光,德国纳粹正在希特勒的指挥下,在西欧打得不亦乐乎。就在德国忙于西线战争的同时,苏联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建立防线,谋划对德国的防御与进攻。刚刚被“大清洗”过,损失严重的苏联红军,也开始重回正轨,积极扩军备战,扩军的速度令人恐惧。

1940年,苏德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苏联的军工生产同比增长30%;而苏联步兵师的数量翻了三倍多,达到到了303个;并计划到1941年完成29个机械师的组建。而苏联军队的人数,更是爆炸式增长,翻了两倍多,达到470万人。而此时的苏联军队刚刚从大清洗中恢复,要等这四百多万人成军,那会儿德国是无论如何也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在1941年6月才进攻苏联,其实在狼君看来已经晚了,此时的苏联已经结束内乱两年多了,国内秩序已经恢复正常。倘若德国在进攻波兰之时,直接进攻苏联,收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那时的苏联可能真的不堪一击。而一心祸水东引的英法,在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也不会给德国找麻烦。但假设是假设,历史是历史,谁也改变不了。

狼君列出的前三点原因,是苏德战争爆发的必要原因,即使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苏德之间的战争也是必然的。而后两点,则是德国选择在为解决西线战争之前,就发动苏德战争的原因,这些原因是被动的,有些“逼不得已”的意思。所以从整体看,德国同苏联开战,既有主观意愿,又有被动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狼君历史


二战中,德国与英国的战争正打的如火如荼之际,希特勒突然下令放弃进攻英国,转而大举入侵苏联,希特勒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是苏联拥有丰富的资源,战争潜力巨大

德国作为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像英国那样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也没有广阔的国土,战争潜力受到极大限制。而苏联国土面积辽阔,除了拥有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外,苏联的工业基础也是十分雄厚的,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一旦占领苏联,德国的战争潜力就会急剧膨胀,更能经受战争的巨大消耗。

二是英国无法短时间屈服

1940年6月,法国投降,德军仅用1个月时间就占领法国。但是英国,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坚决抵抗德国达1年之久,德军对英国发动的空袭和潜艇战均没有达到预期,德国遭到了二战以来的首次失败。而德国经过两年的战争,虽然击败了法国,占领了欧洲大部分,但本身的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德国海军实力远远弱于英国,无法封锁海面,截断英国获取殖民地资源,英国战争潜力依然巨大,短时间打败英国根本不可能。

此时作为中立国的美国,更是让英国获取源源不断的战争资源,更增加英国抵抗德国的底气。希特勒也看到苏联在加紧备战,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他决定先解决苏联。希特勒认为,英国已被逐出欧洲大陆,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德国东进的后顾之忧,而且“苏联一旦被打败,英国的最后希望就破灭了”。1940年夏,希特勒就制定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三是苏联大清洗导致大批军事将领被杀,苏军元气大伤

德国利用苏联的大清洗诱使斯大林处决了一大批高级将领。大清洗几乎整个消灭了苏军的军官阶层,苏军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有4万余人被清洗,其中1.5万人被枪决。其中,枪决了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大清洗让苏军元气大伤,导致苏德开战1年半的时间里,苏军就损失了1100万人,大片领土沦陷。

四是德国军事实力强于苏联

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和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能够大量制造坦克、大炮、军用车辆,军队普遍装备MP40冲锋枪、毛瑟98K步枪、虎式豹式坦克,而且军事理论超前,纵深作战、闪电战、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让德军如虎添翼。德国通过闪电战,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国家,在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己占领欧洲14个国家,并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变为自己的附属国。而苏联,不仅军事工业落后于德国,军事理论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所以希特勒才会发出了“三个月灭亡苏联”的狂言。


老袁侃历史


小油瓶认为苏德必有一战,只是时间问题,希特勒作战准备做的快,做的坚决,所以就是德国进攻苏联,否则就是苏联来进攻德国了!

德国为什么进攻苏联,以前的观点

一、德国的战略位置尴尬,攻占整个西欧以后,由于海军羸弱,只能依赖空军空袭,但是英国从美国持续的获得输血,随着英国成功挫败德国的空袭,宣告德国向西无法打下英国。而英国控制住了北非和苏伊士运河,德国在西南方向以及地中海方向完全被战略封堵,德国就像一只被锁在笼子中的雄鹰,为了打破封锁,只能选择向东;

二、德国进攻苏联是为了苏联的资源,例如高加索的石油,乌克兰的粮食,乌拉尔的金属,顿巴斯的煤炭

三、苏联向整个欧洲输出“共产国际”概念,这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动摇社会根基的思想,包括德国,这也是希特勒不允许的,西班牙就在苏联支持下成功掌权,但是希特勒派兵支持覆灭了西班牙革命,共产国际对德国形成了威胁。

当然这些的确是德国进攻苏联的理由

但是1993年俄罗斯丹尼洛夫上校在奥地利军事杂志上,解密过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叫做大雷雨计划,相信大家看过大雷雨计划后,对苏德战争的爆发产生一个新的认识~

斯大林的“大雷雨”计划

斯大林的野心丝毫不亚于希特勒,斯大林在1940年10月14日,批准了一个叫做“大雷雨”的作战计划,苏军将会动员334万军队,32628架飞机,10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370000辆坦克10679辆装甲车和91000辆牵引车,还有595000辆汽车。

根据计划,苏联西南方面军将在克拉科夫卡托维兹方向发动进攻,切断德国与巴尔干的所有联系,然后扑向波罗的海沿岸,包围驻扎在波兰的德军,苏军西方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将以105个师,5500辆坦克和5500架战机,发动对德国普鲁士的全面进攻。

但是苏联的工业能力无法再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武器装备生产,但是苏军已经开始在1941年向西部地区增兵,作出了进攻姿态,其中苏军的29个机械化军,已经有70%,也就是20个部署在西部国境线上。

这么多兵力的部属,德国人不可能不知道。

久负盛名的德国元帅冯·曼施泰因在其著作《失去的胜利》第八章曾对苏军战前的战略意图进行过一番分析

他写道,关于俄国部队究竟是防御性的还是攻击性的,曾引起很多辩论。不过如果考虑到在俄国西部所集中的兵力数量,以及在比亚威斯托克和腊瓦两个地区附近所集中的强大装甲兵力,那么我们也许应该附和希特勒的说法,那就是俄国迟早会采取攻势。

还有三个间接证据,能证明苏联是做好了进攻的姿态的

第一个,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在其西部边境地区聚集了172个师的部队,而且兵力部属非常靠近边境线,明显缺乏纵深,并不符合战略防御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部属原则。

第二个,来自一个叫狄科的德国老兵,他在接受参访时说,

“我从攻击的第一天就参加了苏德战争。在苏联我看到的一切使我相信俄国人已经完全做好了进攻的准备。我们在苏联一个接一个地打大包围战,遭遇的苏联军队简直是无穷无尽,开战短短两个月内,光是俘虏的俄国士兵就有300多万人,那简直就是人海。后来我才知道,俄国人在临近德国的西部各军区一共部署了170个师,超过他们陆军总数的半数以上,这么多的军队放在德国边境附近仅仅是为了防御?我不相信!”“作为军人,敌手是处在防御状态还是处在攻击的准备状态,这是可以在作战中感觉出来的。要知道,没有任何一只军队会同时处于这两种状态。因为俄国人在全力准备攻击,他们缺乏防御的准备和部署,纵深非常薄弱,所以才会在突然打击下溃不成军。”

第三个,斯大林在红军将领人事上也做了调整,他把红军中最擅长进攻的朱可夫从蒙古掉往了西线,担任苏联红军兵力最多,战斗装备最充实的军区,基辅军区司令。而且1941年1月,苏军举行了两场战役和战略演习,拟定的演习科目全是进攻战,红军准备的一直就是进攻,不是防御。

所以希特勒认为的苏军必然发动攻势并不只是借口,而是双方避无可避的新的冲突,只是希特勒先下手为强而已,抢先进攻苏联,打了正在进行战争准备的苏联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小油瓶认为苏德必有一战,只是时间问题,希特勒作战准备做的快,做的坚决,所以就是德国进攻苏联,否则就是苏联来进攻德国了!


小油瓶侃历史


二战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为什么德国人在没有摆平英国的情况下,发起了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进攻,这不意味着德国将面临希特勒深恶痛绝的两线作战吗?

其实我认为德国和苏联迟早会开战,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柏林的小胡子根本看不上莫斯科的大胡子。希特勒是个疯狂的反共产主义者,希特勒上台之后,在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德国的扩张之旅都是打着遏制共产主义的旗号进行的,这也是英法等国纵容德国的一大原因。

他们试图让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碰撞,达到他们祸水东引的目的。当然,不仅如此,苏联也是一个扩张成性的国家,在这一点上,苏德两国也有极深的矛盾,所以德国和苏联必有一战。

当希特勒提出要进攻苏联的时候,包括古德里安等一系列军官都表示不理解。很显然,英国没有打下的情况下,进攻苏联不是个好时机。在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中,古德里安明确的记载,希特勒向他表示他打不下英国。

事实确实如此,德国的海军力量不能和英国的皇家海军相比,德国海军在军舰以及人员上比起英国海军来都有差距。毕竟海军不是陆军,几年就能训练起来,所谓百年海军,就是说海军培养不容易。

既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让英国投降,同样英国也没有能力反攻大陆,那么希特勒就把目标转向了他生命中的宿敌苏联。希特勒固执的认为打败法国并不够,要想成为欧洲唯一的主人,那么东方的巨无霸必须得臣服。独霸欧洲之后,德国才有可能和美国一较高下,成为世界真正的霸主。

还有一点,那就是德国的盟友,日本在世界的东方,一旦德国攻打苏联西部,日本同时向苏联的东部进军,两大盟友同时发力,不难打败苏联。

同时,德国由于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没有丰富的石油铁矿,有色金属,但是这些苏联都有。在占有了苏联的这些资源之后,德国的战争机器将不会受到外来的因素掣肘,无敌的德国军队才能够称霸世界,所以苏联必须得打。

而且希特勒认为苏联早打比晚打好,因为在那个时候,苏联经历了大清洗,红军最优秀的将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已经被清理,许多优秀的将领都被东方的大胡子斯大林洗刷刷了,整个苏联红军的中高级军官绝大多数都被斯大林赠送了地狱单程观光票,再也没有回来。

新提拔起来的那些军官,很多并不适合现在的岗位。苏军悍然入侵芬兰的芬兰战争中,苏军表现的极差,120万苏军竟然被芬兰打的落花流水,苏联人的实力彻底暴露在了希特勒的面前,这让希特勒最终下定决心进攻苏联。

所以我认为希特勒进攻苏联并没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因素,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他要制霸欧洲,苏联就必须拿下。


历史评说


从一开始,希特勒和斯大林结盟,双方就是狼狈为奸又心怀鬼胎,双方并不互信,只是互骗而已。希特勒一开始和斯大林共同瓜分波兰,互相帮助,就是为了防止德国攻击法国时,苏联在背后开枪,造成两线作战,而斯大林害怕希特勒听从张伯伦的和谈,在得到捷克苏台德地区以后,向东,向东攻打苏联,再和日本夹击,所以和希特勒结盟,把祸水引向西方,当希特勒攻击波兰时,英法不得不对德国宣战,英国首相张伯伦换上了主战的邱吉尔,而德国经过比利时,卢森堡绕过马其诺防线,法国防线崩溃,迅速投降,在敦刻尔克,大批英法联军准备撒到英国,这个时候,只要德国装甲部队一击,这些人就完蛋了!而希特勒有了新的想法,准备和英国议和(海军英国是老大,德国战胜不了,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英吉利海峡登陆),并且派赫斯空投英国,作为谈判代表,故意放了英军一码,(表示和谈诚意),而邱吉尔直接把赫斯当俘虏抓了,根本就不接受和谈,希特勒的希望落空,不得不执行海狮计划,最终没有制海权,无法实现登陆,海狮计划夭折。眼见德军都到了西线,斯大林有了想法,制定了大雷雨计划,准备入侵罗马尼亚,而罗马尼亚是德国的盟友,而且罗马尼亚的油田是希特勒重装部队的命脉,而德国眼见海峡无法登陆,陆军在西线也没有用,迅速调兵东线,突破苏军防线,所以即使德国不攻击苏联,苏联仍然会打击德国,两者必有一战,只不过日本没有和德国夹击苏联,反而发动太平洋战争,把美国拖入了战争,导致德国最后还是两线作战,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144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二战中,希特勒下令德国进攻苏联说不上是逼不得已,而是处心积虑!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之所以输掉战争,与两线作战有很大的关系。亲历过一战的希特勒肯定也是知道风险的。毕竟能当上一国元首的没有一个傻的。希特勒敢这样做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首先,早在1922年,希特勒在狱中创作《我的奋斗》一书时,就表示要为德意志人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而靠近德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的丰苏联就成了希特勒的主要目标之一。希特勒曾在《我的奋斗》中曾说,“德国必须在东方进行扩张,主要是牺牲俄国”。从中可以看出希特勒对苏联的觊觎可不是一天两天。

其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二战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中,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不断的使自己变得跟强大。德国当时虽然已经打败了法国,横扫并占领了大半个欧洲,但是德国面对局势依旧不容乐观。美国和数量量大巨头一东一西包夹着德国,英国也还没有放弃抵抗。德国虽然是取得了一些优势,但其实也是如履薄冰,一个不好就会反杀。

在这样的局势下,德国就必须要继续扩军增强自己的实力。可德国在这时候碰到了一个难题,石油供应量不足。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从中提炼出来的汽油、柴油、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染料、医药、农药、炸药和化肥等产品涉及到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二战德军最为知名的装甲部队,更是耗油的大户。

当时,德国稳定的石油来源只有罗马尼亚,可罗马尼亚的油田是个小油田,开采量并不是很大,并不能满足德国发展的需求,于是年产量2000万吨的苏联高加索油田就进入了希特勒的视野。虽然德国通过与苏联间的外交条约也可以获得苏联的原油供应,但是这太容易被斯大林卡脖子。进攻苏联,也就被希特勒提上了日程并实施。

其三,希特勒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同时又过于轻视苏联和斯大林。1939年苏德两国夹击波兰时,德国情报机关就侦查到苏联红军战斗力低下,并将之报告给希特勒;而1939年11月,苏联进攻北欧小国芬兰,结果苏联出动了1000余俩坦克、800多架飞机、54万大军,但结果却是苏联被打的灰头土脸。在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战争中,苏联阵亡20多万人,负伤50余万,而芬兰只损失了2.6万人。虽然在后期苏联通过源源不断的增援,勉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苏联红军战斗力低下也暴露无遗。

而德国进攻苏联之前,德国军队的表现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横扫了大半个欧洲。世界第一陆军强国法国,在德军伶俐的进攻下,仅仅38天就缴械投降了。接二连三的胜利也使得包括希特勒在内的纳粹领导人的自信心空前膨胀。在通过苏芬战争看出苏联红军的底细后,希特勒和纳粹高层的野心收到了极大的刺激,认为消灭战斗力墩弱的苏联军队是手拿把攥的事情。

其四,希特勒没有协调好,轴心国间的内部关系。1941年3月12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出访欧洲,访问苏德意三国。打算了解一下盟友德国和意大利(以德国为主)对欧洲的打算和对日苏改善关系的反应。希特勒在4月4 日接见松冈时却宣称德国不会进攻苏联, 对苏日谈判 默持许态度。于是日本与苏联便在不久之后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不得不说,元首的演技真是一流,不但骗了盟友日本,也骗了斯大林,哪怕此时此时德国士兵手中的步枪已经子弹上膛。不过这么的后遗症也很明显,德国做了初一,日本就做了十五,珍珠港事件日本狠狠地摆了德国一道。美国的下场参战,打乱了德国的战略,也使得德国被东西夹攻,重蹈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路。

就到这里,以上是本人个人观点,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约有160个苏军师沿着我们的边境线排开,几个星期来,我们的边境不断遭到侵犯,不仅是在德国边界,还包括北部和罗马尼亚。”“我们要对抗犹太人—盎格鲁萨克逊战争贩子的阴谋集团,以及同样也是犹太人位于莫斯科的布尔什维克指挥部里的统治者。”这是希特勒在入侵苏联前的6月21日夜对东线德军宣布的鼓动词,与日本为了防止共产主义的威胁,要侵略中国如出一辙。

1937年11月5日柏林军事会议上,希特勒发表四个小时的长篇讲话,表明他实现“千年帝国”的实施步骤1奥地利2捷克斯洛伐克3波兰4法国5苏联。到1940年6月法国宣布投降,可说前四个都如期如愿实现,且付出的代价轻微,剩下的唯一就是苏联。

1940年7月英国拒绝希特勒的和平呼吁,坚持继续战争。21日的军事会议上研究对英、对苏的战争问题。29日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到12月18日希特勒正式签署第21号令,即“巴巴罗萨”,预定1941年5月15日发动进攻。

1941年1月31日陆军总司令部颁布《关于战略展开》的训令,进一步明确各集团军群和集团军的任务。4月底前德军在东部边境有70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3个装甲师。5月22日战略集中开始,到6月21日德军战略展开81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7个装甲师、15个摩步师、9个保安师,最高统帅部预备队22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摩步师、1个保安师。

德军在边境地区的集结,当然瞒不过苏联情报人员,相应的苏联采取一定措施应对威胁。5-6月征招80万预备役人员,一半补充至西部各军区,并加快军校学员的毕业速度。5月初,苏军总参谋部拟定《1941年保卫国境线计划》传达西部各军区,并要求他们制定各自的防御计划。5月14日起,第22、19、21、16集团军28个师开赴苏联西部各军区。5月27日西部各军区受命各军师成立野战指挥所。6月38500人派往边境的筑垒地域。6月12-15日西部各军区受命把军队向边境线移动。6月19日西部各军区指挥机关受命建立新的指挥所,对机场、港口、仓库等军事目标实施疏散。

希特勒的思想混合了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种族冲突的历史观、极端反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和生存空间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莫斯科将一直保持中立,直到欧洲筋疲力尽、血流成河,斯大林就会乘机在欧洲实施布尔什维克化。”他也希望借助进攻打垮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夺取苏联的原材料和粮食,进而在对英、美的战争中取得经济优势。

说进攻苏联是希特勒或德国人的逼不得已,纯粹脑子灌水!也就希特勒和他的一帮将军们宣扬的先发制人战争让自己最终覆灭。


历史扒粪机


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绝不是迫不得已,进攻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目标。无论德国在不列颠的战况如何,最后希特勒一定会进攻苏联。唯一不确定的是进攻苏联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起了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行动。德国出动了190个师,近5000架飞机,近4000辆坦克,近50000门各种火炮,总兵力约500多万分三路进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苏德战争正式爆发。从面积上看,在苏联面前,德国就像一个弹丸小国。为什么德国最终要进攻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呢?

希特勒想进攻苏联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他长久以来的愿望。希特勒没有上台的时候,就已经将苏联定为自己上台之后的假想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早就阐明了自己的思想。在希特勒看来,斯拉夫人建立俄国只能从侧面反映日耳曼人的伟大。希特勒认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都是劣等民族,都应该为优等的日耳曼民族腾出生存空间。希特勒除了有强烈的种族主义之外,还有强烈的反共产主义思想。希特勒上台之后先在国内禁止德国共产党活动,再是在国际上和日本、意大利签订了《发共产国际协定》。苏联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斯拉夫人为主的国家。苏联就成为希特勒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希特勒认为占领东欧和苏联领土,可以扩展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占领这一地区之后,德国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德国经济,扩充德国的实力。希特勒攻打西欧各国以及进攻英国都是为进攻俄国做准备。希特勒吸收一战两线作战的失败的教训,所以尽量避免两线作战。希特勒击败了法国之后,基本上解除两线作战的隐患。这时候德国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

法国败亡以后,英国退居英伦三岛,欧洲大陆除了苏联以外已经没有强国。希特勒几乎控制了除苏联以外的欧洲大陆。此时德国断定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打败英国之后,把自己的侵略目标转为当时欧洲大陆上仅剩的敌人。此外希特勒不满足于自己既得的利益,他认为征服了法国,但是还不足以建立欧洲霸权。别说欧洲霸权,就连欧洲大陆霸权都没有完全建立。希特勒若想建立欧陆霸权乃至欧洲霸权则一定要打败苏联。只有打败苏联,德国在欧洲才没有对手。否则苏联就会像一个庞然大物始终站在德国附近,德国也不敢去争夺世界霸权。德国不仅要建立地区霸权,归根结底还要建立世界霸权,与意大利和日本共同瓜分世界。德国和日本计划在中东一带会师,瓜分全世界。当时世界性大国也就是美国、苏联、德国、英国和日本。德国若想称霸世界一定要打败苏联、美国和英国。就当时的情况看,德国只有打败苏联以后才能稳定后方,才能和英美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争霸。希特勒不打败苏联,不可能放心争霸世界,也难以实现和日本会师。打败苏联,占领欧亚大陆是德国全球计划的重要步骤。而这一步骤的关键便是打败苏联。

德国进攻苏联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危机,把德国人的思想统一起来,让所有力量往一处使。希特勒上台以后,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经济危机。希特勒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以后,已经大大缓解了德国的经济危机。但是这种缓解并没有彻底消除。希特勒希望通过进攻苏联转移国内危机。另一方面希特勒也看中了苏联丰富的资源。苏联有德国急需的石油、粮食、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德国只有获得这些资源,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和英美争夺世界霸权,才能称霸世界。所以希特勒把苏联定为自己既定的攻击目标。

其实希特勒虽然已经把苏联定为自己的攻击目标,但是他始终非常忌惮庞大的苏联。苏联人自己却打消了希特勒对苏联所有的恐惧,促使希特勒铤而走险。苏联在1934年—1938年,开展了肃反运动。肃反运动不仅造成苏联国内局势紧张,更重要的是造成大量军事指战员被清洗。苏联红军中高层军官几乎全部被清洗干净。红军指战员和政工共被清洗4万人,直接枪毙1万5千人。5名元帅被枪毙了3个,4名集团军总司令被处决3个,67名军长被清洗60名,199名师长被解决136人,397名旅长被清洗221人。苏联红军中高层军官被清洗殆尽,造成苏联红军战斗力大打折扣,大清洗的消息也早就被德国特工熟知。希特勒当时还不太确定大清洗会给苏联红军战斗力带来多大影响。1939年11月苏联动用120万军入侵略芬兰,挑起苏芬战争。当时芬兰的总人口也不过440万,军事力量更是羸弱不堪。所有人都认为苏联不过是一场武装演习,大军开到芬兰即会战败。没有想到的是苏联红军的表现用丑陋来形容都不为过,损失了40万军队才艰难地打败了芬兰。通过苏芬战争,希特勒彻底看清了苏联的实力,彻底放下了对苏联顾忌。希特勒放心地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总而言之,希特勒进攻苏联在计划之内,一些外在的客观因素刺激了希特勒的侵略欲望,促使希特勒铤而走险。


依稀说史


德国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一方,进攻苏联谈不上逼不得已,这是德国的既定国策。

在整个二战期间,虽然德国与苏联关系时有缓和,但是两国从根本上来讲是一对敌对国家,一旦时机成熟,双方必有一战。

苏德意识形态对立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的日耳曼种族主义者,他认为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高等的民族,理应获得广大的生存空间,所以,对外扩张是他的第三帝国的核心政策。

他非常看不上占据着广阔东欧平原的斯拉夫民族,认为他们是低劣的民族,不配占有那么广大富饶的土地,那块土地必须归到日耳曼民族的统治之下。

所以,夺取苏联西部地区,为德国取得生产空间是德国的既定国策。

另一方面,希特勒对于一战时德国的战败耿耿于怀,他认为正是因为德国的布尔什维克分子在背后捣乱,发动了起义,从背后捅了德国一刀才导致了德国的最终战败。

苏联建立以后,利用共产国际积极对外输出革命,支持各国共产党发动革命,力图建立苏联势力范围,这引起了希特勒的极大反感。

因此,希特勒对于布尔什维克苏联极度仇视,他发誓要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他曾经公开说过:“消灭布尔什维克是我真正伟大的历史使命!”

所以,只要希特勒德国存在,进攻苏联不可避免。

苏德携手侵略

二战爆发前,面对德国的崛起,英法等欧洲强国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一直对德国的侵略扩张采取纵容的态度。

在英法的默许下,德国先后吞并了莱茵河西岸、奥地利及捷克的苏台德区,一个强大的帝国再次横跨在欧洲中部。

英法之所以默许德国的崛起与扩张,目的就是希望将德国侵略的祸水引向他们敌视的苏联。多年以来,希特勒利用一切机会向英法兜售他的反苏思想,骗取了英法领导人的信任。

对于德国的崛起,苏联十分警觉,一直试图联合英法共同遏制德国的扩张,但是英法的想法却是幻想德国将侵略目标转向苏联,对于苏联合作对付德国的倡议不予理睬。

苏联无奈,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转而与德国缓和矛盾,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一个苏德瓜分东欧势力范围的协议。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苏联迅速跟进,大批军队开进波兰,与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

接着,苏联趁德军西进、英法无暇东顾之际,发动了苏芬战争,夺取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又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最后强迫罗马尼亚把比萨拉比亚地区割让给苏联。

通过一些列的侵略行动,苏联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将苏联边境向西推进了200-300公里,增加了苏联的战略纵深。

苏联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向西欧扩张势力,另一方面也是在积极为将来的苏德战争做准备。

可以说,在二战爆发的初期,对外侵略的国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德国,一个是苏联,两国都通过战争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苏德开战

苏德的缓和是暂时的,双方的矛盾从根本上不可调和,一旦希特勒在西方抽出手,他便会回头对付苏联。

1940年5月,德军发起西欧战役,迅速击败英法联军,法国投降,英国退守英伦三岛,西欧大陆基本被德国所控制。

随后,德国发起了准备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但是由于英国的顽强抵抗,海狮计划最终破产。

希特勒认为英国退守英伦三岛,已经没有能力在大陆上威胁德国,面对英吉利海峡,德国也无法实现对英国的占领,此时,德国强大的陆军无用武之地。德国战略资源不足,长期消耗会对德国不利。

于是他将注意力转向东方,他认为解决掉苏联不仅能消除来自东方的威胁,而且还能获得德国急需的战争资源。他对苏联的军力、国力以及民族抵抗意志都做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德军可以在半年内结束对苏战争,然后再回头收拾英国,最终称霸欧洲。

1940年下半年,希特勒命令总参谋部制定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此刻的苏联也没有闲着,斯大林的野心并不比希特勒小。他的算盘是想趁德国与英法两败俱伤之际进攻西欧,称霸欧洲。但是随着法国的迅速溃败,苏联这个幻想破灭了。

苏联趁德国在西欧大打出手之际,大力加强了西部边防军力,部署了数百万士兵及大量武器装备。

于此同时,苏军总参谋部也制定了对德国先发制人打击的“大雷雨”计划。这个计划定于1941年6月12日发起对德国的进攻。

只可惜,后来这个计划因准备不足被推迟了,不然历史将改写。

回头再说巴巴罗萨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德军最初预定的攻击时间是1941年5月初。

但是希特勒不争气的盟友墨索里尼在巴尔干半岛搞不定希腊,撞得鼻青脸肿。

希特勒不得不首先派兵帮助他平庸的盟友摆平巴尔干半岛,这使得巴巴罗萨计划的执行时间被推迟了一个多月。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及其盟国的550万大军,5000架飞机,3000多辆坦克同时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的1800公里正面战线上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苏德战争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