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打好“预防针”辖区内没出现一例价格违法案件——记潍坊市寒亭区市场监管局开元监管所夏新涛

提前打好“预防针”辖区内没出现一例价格违法案件——记潍坊市寒亭区市场监管局开元监管所夏新涛

脚伤未愈,一天跑9个小时不停歇,在菜市场、超市里、药店前,都留下了潍坊寒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元市场监管所夏新涛的身影。因为功夫花在前面,提前给商户打好了“预防针”,疫情期间辖区内没有出现一例价格违法案件。“疫情一天不解除,我就一天不休息,一定把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打赢!”他经常这样鼓励自己,也鼓励着大家。

春节前夕,武汉疫情的消息已经传到潍坊,寒亭区市场监管局率先启动响应预案,脚伤未愈的夏新涛收到检查通知后,立即赶到开元市场监管所,参加开元街道动员部署会议。

提前打好“预防针”辖区内没出现一例价格违法案件——记潍坊市寒亭区市场监管局开元监管所夏新涛

潍坊市寒亭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到辖区内金源药店开展药品与防疫用品价格执法检查(图中左一为夏新涛同志)

开元市场监管所承担着辖区内集贸市场各项防控措施的检查与落实,还肩负着稳定物价,管理药店、超市、餐饮店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责任。刘太方所长统筹安排,把最繁重的分给了他:“军令如山。在你分工的片区,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面对沉重的担子,夏新涛没有丝毫迟疑,与同事们一起研究工作重点、注意细节、行动方案和监管路线,力求把问题考虑的周全、具体。根据所内分工,他首先把辖区内丰华医药、金源医药、百姓福大药房、康有来大药房等26处药店全部走访一遍。每到一处,他都仔细检查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等防疫用品价格情况,不厌其烦地向商家解释疫情防控期间相关药品和卫生用品保供稳价的政策。一天9个小时跑下来,他的右脚疼痛难忍。回家后,爱人心痛地埋怨:“医生说了,你的脚伤未愈,要少走路,再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还敢满大街跑!”他笑笑说:“我还行,这不是非常时期么!”第二天一早,又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一线工作中。

疫情防控期间,口罩、蔬菜等价格问题成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点,对有可能出现价格违法的药店、超市,夏新涛在发放宣传页的同时,对每个超市,每个药店的进货单据逐条查看,不放过任何疑点,确保利润率不超过35%;经常将自己了解的一些案例告诉业户,并通过微信群进行普法宣传。由于提前打了“预防针”,辖区内没有出现一例价格违法案件。

提前打好“预防针”辖区内没出现一例价格违法案件——记潍坊市寒亭区市场监管局开元监管所夏新涛

潍坊市寒亭区市场监管局与开元街办对辖区超市开展联合检查(图中右一为夏新涛同志)

由于多数村庄封闭、高速封闭,肉蛋菜供应不足,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2月6日开元街道实行村庄、居民小区封闭化管理后,他立即意识到,个别不法商家可能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甚至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对群众生活造成不便。为在第一时间解决群众投诉,他每天上班后便打开电脑登录投诉平台查看投诉单,发现涉及本辖区投诉,便立即与投诉人联系,先安抚稳定投诉人的情绪,并在当天检查过程中重点对被投诉的业户进行检查,有问题的立即整改,没有问题的也让被投诉的业户联系投诉人解释清楚。检查完毕后,他再电话联系投诉人,了解投诉人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整改不到位的,他不厌其烦,督促整改。有的业户通过熟人说情、甚至施以小恩小惠,都被他当场拒绝。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耐心而专业的解释,以及对投诉高效的解决,使他得到了投诉人的好评与感谢。

疫情防控期间,许多餐饮店业主因为不能营业而在微信群中表达不满。看到这一情况后,他没有简单的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体会民生的不易,思考化解的语言。在排查网络配餐的业户过程中,有一水饺店一直通过平台做外卖,他知道该业户生活较为困难,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店里,严肃地告知业主开业须配齐红外线体温监测设备、做好记录、保证食品安全等,绵里藏针地劝阻他继续营业。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业户提高对疫情防控的认识,主动关闭了平台,停止了外卖。

开元所只有13名工作人员,监管区与高新区、奎文区、经济区接壤,内6个集贸市场,25家药店,3家大型商超,60余家小型超市,200多家餐饮店。另外还有临时性快餐车、摊位。人手少,监管范围大,情况复杂,在这个特殊时期维护市场秩序面临诸多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他开动脑筋,学习借鉴,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想办法,想方设法扩大覆盖面,提高工作效能。坚持业户自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发动业户签署自律声明,实行自我约束、同行监督;建立了覆盖全辖区业户的微信群,实行业户实名制管理,随时处置有关问题。他每天早晨8点就到单位,汇合全所工作人员,在分工区域内,进行网格化监管、地毯式检查。从大年初二至今20多天时间,共走访业户1000余次,发放宣传单页5000多份,处理投诉40余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