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與西方科學的親密接觸,為何沒使中國走上近代化之路?

心靈環保


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思潮,是伴隨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歷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先進的中國人,包括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與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在階級和民族危亡的形勢下而萌生的救亡圖存之道。就是說,從一開始,學習西方的思潮就與救亡圖存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且,向西方學習的內容,隨著封建統治危機的加深和與之相應的認識的深化,有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經濟到政治,從器物到體制的發展變化過程。

清代初年,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中斷了明清之際已經開始興起的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到十九世紀中葉,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產業革命並逐漸向海外大肆擴張時,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卻還處於腐朽的封建統治之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仍然是最主要的經濟形式,政治和思想的禁錮更是遠遠落伍於時代。這種情況下,地主階級中開明的士大夫已經察覺到封建統治的嚴重危機,即日趨尖銳的階級矛盾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侵略的威脅。從維護封建統治的願望出發,他們開始抨擊朝政,主張改革。鴉片戰爭前後的封建士大夫與知識分子龔自珍、林則徐和魏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認識到封建統治的危機,這是向西方學習的前提。這一點上,龔自珍走在前列。龔自珍思想的最大特色是對清王朝社會黑暗的揭露和抨擊。他認為十九世紀的中國已是“日之將夕,悲風驟至”的社會,由此發出了“自古及今,法無不改,勢無不積,事例無不變遷,風氣無不移易”的變革呼籲。正如梁啟超是《清代學術概論》中所指:“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確有功焉”,龔自珍的這種思想直接影響了以後的維新派,為向西方學習思潮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一般認為,林則徐是第一個放眼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在禁菸的同時,組織人力翻譯英國人莫瑞(Murray)的《世界地理大全》,定名為《四洲志》,並注意研究各國情況,翻譯了許多外國報刊作為資料。這使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的中國人打開了眼界。在《四洲志》的基礎上,魏源完成了《海國圖志》的關於世界史地的名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反侵略思想。他主張清遷增設水師一科,“有能造西洋戰艦、火輪舟、飛炮、火箭、水雷、奇器者為科甲出身;能駕駛颶濤,能熟風雲沙線,能槍炮有準者為行伍出身”,從而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口號。早期先驅者的功績不僅僅在於他們打開了透視西方的文化窗口,更重要的是,他們認識到了當時的中國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開啟了學習西方之風。魏源說:“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夷者,外夷制之。”但是也可以看出,這些先驅者在鴉片戰爭中親眼目睹了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的威力,因此他們從直觀的印象出發,把挽救封建統治危機與學習西方結合起來,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的武器設備,這也是最初學習西方的最主要的內容。

五十年代後期[太平天國己未九年(1859年)],總理後期太平天國農民政權朝政的洪仁稈向天王洪秀全提出《資政新篇》,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的思想。在政治上,強調集中統一,重視“上下情通”,主張設立不受一般官員節制的新聞館,仿效西方民主制度;經濟上,他提倡建立以機器工業為主的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交通,開發礦山,創辦金融郵政,鼓勵發明創造,同時准許僱工。如果說四十年代的“師夷長技”僅僅著眼於外國的堅船利炮的話,洪仁幹則是在重視外國軍事技術的同時還倡導學習西方的科學和生產技術,並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政治制度。這一思想在當時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具有進步意義,但是封建性很濃的太平天國農民政權沒有條件也不可能實行這一資產階級色彩很濃的方案。

把西學真正大規模付諸社會經濟和文化實踐的是六十年代以後的洋務運動。隨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分化,出現了奕訁、李鴻章等人在自強與新政標榜下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由軍事工業開始,波及科技、民族工業、文化教育等領域,它把求強與求富結合起來,成為中國近代化過程中一個很明顯的標誌。同治元年設同文館,重又揭開了西學輸入中國的序幕,也重新開始了中國人系統地向西方學習的歷史。但是洋務運動三十年的發展,作為運動宗旨的“中體西用”卻逐漸為人所疑,洋務派官僚張樹聲即認為西方“育才於學堂,議政於議院”的“體”,清廷也必須學習。這場運動最終由於自身濃厚的封建買辦性而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走向破產。

不難看出,從鴉片戰爭到洋務運動,這一時期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西方的科學技術和自然科學上,他們認為,西方國家的強大,只是經濟、技術的原因,中國與西方相比,也只是諸般雜藝的落後,而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學問、制度、文章則出於萬國之上。這是其認識上的侷限性,也對學習西方什麼的問題產生直接的影響


何偉讀史


其實很早的時期,清朝皇帝就已經接觸到了西方科學。康熙皇帝就對西方科學非常感興趣,當時很多的傳教士都教過康熙科學,甚至南懷仁還幫助過康熙鑄造紅衣大炮。

很明顯,康熙是直到科學的力量的。但為什麼不大力推廣科學了。難道,科學不利國利民嗎?

顯然不是,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可以鑄造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炮,燧發槍。遠航萬里的大船。可以讓百姓生活的更富足。

但這些,都不在康熙的考慮範圍內,康熙思考的是自己一族的前途,也就是旗人的前途。到了康熙時期,其實旗人已經開始變廢了。打戰不再勇猛,只知道不停的娶漢家姑娘做小妾。早已沒了進取之心。

科學是讓全民進步的階梯,但旗人進步不了,或者說,遠遠不如漢人進步。科學要是發展下去,遲早漢人又會擁有一切。

這怎麼可能?漢人不過是旗人的奴僕,奴僕強大了就會唱起“翻身農奴把歌唱!”

把旗人趕回不適合生存的遼東苦寒之地。

為了大清,為了我旗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幸福生活。

去特麼的科學,滾蛋,那個誰?戴梓是吧,發明了連珠火槍,這不就是機關槍的前身嗎?人才啊,可惜,朕要的不是科技革新,朕要的是大清江山萬年永固。

戴梓,去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死外邊吧!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走不上近現代路的根本原因。

清朝最大的矛盾如此,漢人想要救國,想要強民,而旗人老爺們,只想永世做老爺。


泥封老酒


題主應該指的是康乾時期西方人與清朝帝王的交流,尤其在乾隆時期,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英國派出了馬戛爾尼率領的使團,與乾隆曾進行過面對面的接觸。但當時工業革命的成果,絲毫沒有給中國的皇帝及朝廷上下造成任何觸動,可謂是時代悲劇。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登峰造極的封建統治,閹割了中原政權的學習能力

經過兩千年的發展,中國封建專制制度在康乾時達到了頂峰。過去歷代曾經出現過的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弊端,比如:皇帝昏庸、權臣/外戚/太監的亂政,以及藩鎮割據、文人黨爭,甚至土地兼併、農民流離失所等等現象,基本上都用制度扼殺得無影無蹤。

但是統治的穩定,是以犧牲了中原王朝的進取能力為代價:

文臣武將被視為依附於統治者的奴才,一切行動以滿足帝王個人喜好為出發點,失去了漢唐甚至宋明時期的相對思維獨立性與主動性;

時代的發展,首先需要思想的活躍性;而滿清統治者大興文字獄,在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上開創了先河,精神與文明被打壓,扼殺了精英階層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為了以處於絕對少數的人口,實現對龐大政權的控制,清朝統治者實行愚民政策,滿清百姓的文盲率創歷代新高。

康乾盛世,讓“天朝上國”的自信心達到頂峰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位時間達到一百三十四年,這一期間,清朝政府將蒙古、東北、新疆、西藏、臺灣等全部納入直接管理之下,極大促進民族融合,並奠定如今我國領土的雛形。

經濟上,通過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火耗歸公等一列改革,以及推廣雙季稻等高產作物,極大增加了物資供應能力,中國人口首次破億,直至達到三億,創造了過去一千多年曾達到的記錄。

從東北的地方漁獵部落,到創造中原數千年統治新高峰的鼎盛王朝,康乾盛世的表現,讓清朝帝王乃至整個社會長久以來的“天朝上國”信心變本加厲。而且之前滿清與西方國家沙俄之間曾爆發過沖突,尚可接收的戰果,讓統治者對西方的實力產生了嚴重誤判。

因此,在乾隆時期,大量英國傳教士來到清朝的時候,他們攜帶的新技術、新產品,雖然引起了乾隆皇帝的學習興趣,但在他眼中只是好玩的玩意,僅此而已。

中國封建史上傳統的小農思想、輕視技術

由於長期以來領先於世界,到了明朝中後期,中國封建王朝就已經逐漸走向封閉,小農思想日趨嚴重,整個社會缺乏進取心與開拓精神,更缺少對新事物的接受與瞭解。明朝後期就已施行海禁政策,而到了清朝則變本加厲,各階層滿足現狀,逐漸與世界脫節;而長期以來重農抑商、輕視技術的思想,更是登峰造極。

英國官方的馬戛爾尼使團求見乾隆時,攜帶了大量技術人員與產品,希望能借此打開傳說中遍地黃金的東方市場。可以說,他們是抱著資本主義的思維來與中國打交道。

然而清朝的對待方式與英國人之間整整隔了一個時代,乾隆皇帝將他們視為中國歷史上常見的蠻夷朝拜,在乎的只是禮數、接待規格、賞賜什麼禮物;而英國人帶來的工業革命成果,只被其看作異邦進貢的禮物,絲毫沒有看到經濟、軍事、社會價值,甚至還對這些玩意進行嘲笑。兩個處於完全不同時代的交流,幾乎等同於雞同鴨講。

總而言之,康乾盛世帶來的嚴重錯覺、統治階層自身的侷限性,以及統治者過於看重統治權、不願意冒險接受新事物,再加上中國封建社會對技術的輕視,使國力處於最巔峰時期的清初,錯過了與西方接軌的時機。

所以我們往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於成熟的封建制度,在早期是中國領先於世界的法寶;而到了晚期,則成了阻礙進步、帶來滅頂之災的巨大束縛。


正史漫談


清朝末期,清王朝統治階級雖然積極與西方文化親密接觸,也想通過學習西方文化,使國富民強,擺脫戰爭中被捱打的局面,儘管經歷了幾次積極的改革運動,始終沒把清王朝走上近代化之路,但這並不意味著,清王朝這些措施對中國走上近代化之路沒有影響,社會的發展是承前啟後的關係,正是因為清王朝末期的改革運動,才讓中國有志之士意識到,僅僅是學習西方軍事和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這也為後者提供了很多學習借鑑的經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全國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條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之路。那我們瞭解下,清王朝末期都做了哪些積極的改革運動,又為什麼會失敗?

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清王朝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中國從此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在如此背景下,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愛國志士,率先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認為要學習外國人之長、補我之不足。“求富”、“求強”是當時清王朝的學習外國長技的目的,隨後以清王朝恭親王奕訢為滿足貴族代表和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大名臣為代表的漢族官僚,開展了一些列的改革運動,此次運動在歷史上稱為“洋務運動”。主要是提倡學習外國人的先進技術,主要措施是購置了洋人的機器和技術,創辦了製造船艦、槍炮和槍藥等工廠;後續創辦了諸如一些採礦、冶煉等礦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置了同文館或西學館;所有的這些措施,其實在當時來講都是社會的進步,可以算得上在推動清王朝付出各種努力,但此次的“洋務運動”只是涉及到部分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學習,為觸及到任何關於政治制度的改革,這也就註定了,此次的改革不可能成功,因為一旦觸及政治制度的改革,統治階級是很害怕失去自己的根本利益,作為當時社會的地主階級,他們不願意擔著失去利益的風險。沒有政治環境支持的改革,註定是一場鬧劇,註定是不會成功的,不改變封建專制制度,就無法將現代軍事執行下去。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徹底打破了清王朝對只建立強大軍事就可擊敗西方列強的美夢。兩次戰爭的失敗,徹底將“洋務運動”給擊的稀巴爛。

這就為有志之士梁啟超、康有為等人提供了政治條件,他們認識到僅僅學習軍事和經濟上的先進而不改變政治制度是不可行的。簽訂《馬關條約》同年1895年,有識之士們變通過“公車上書”,請求清政府要求繼續變法,要改變政治制度,提出“設議院以通下情”的政治主張。在得到清王朝統治者認可後,當時國內掀起了一陣辦業熱潮,諸如報社、新學堂等現代組織機構在全國主要城市拔地而起,這也為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為主的維新派,實行維新變法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維新變法的主要政策是:設議院、開國會;制定憲法;實行“三權分立”;但由於封建勢力的阻擾,根本不可能也沒有政治土壤來執行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即使後來在光緒帝的強烈要求在,在文教、政治、軍事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但最終也因為當時握權者慈禧不滿意而被終止了維新運動,慈禧太后作為真正的實權派,肯定不允許政治力量的轉移,不可能把手裡的權利轉讓給其他人,所以發動了戊戌政變,最終導致維新變法的失敗,而光緒帝因此被囚禁。

這兩次的變法,都是當時有識之士想通過各種努力學習西方先進,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但不觸動政治制度下,根本就不可能使當時腐朽的封建王朝走向強大,因為所有的改革都需要政治的支持,從全世界範圍來講,當時的封建主義制度已經屬於落後制度,西方的工業革命已經改變了世界的走向,不可能再用冷兵器時代的思維和軍事去領導世界,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又不願意放棄自身的根本利益,這就是為什麼進行了各種改革運動卻不能把當時的中國推到現代化的路上根本原因。

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各種舉動和嘗試,讓後來的有識之士,愛國青年認識到不改變封建制度,推翻封建王朝是改變積貧積弱,捱打的局面。雖然清王朝沒能帶著大家走向現代化建設,但卻不斷折騰,以身殉職下,推動著整個中國往現代化建設的路上靠,也就是說,清王朝的努力從歷史發展上來看,對中國社會是進步的,積極的,是有很好的借鑑和承前啟後的作用。





梁一雜說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光靠皇帝個人興趣,對科學技術有所接觸,就妄想使一個國家改變歷史進程,簡直是痴人說夢。

文化大於一切制度,我們知道歐洲近代崛起是由於工商業文明取代了農業文明。而當時清朝,代表著農業文明的最高峰,所以,在文明思想沒有轉型之前,當時的中國是不可能走向近代化進程的。

儘管有個別皇帝親密接觸並學習過科學知識,比如康熙皇帝就學過幾何學。但他也只是個人興趣罷了,根本不可能去改變文化體制,除非他想革自己的命,這可能嗎?況且,皇帝背後還有一套體制在禁錮著他,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就算的。

皇帝本身就是儒家學說家天下的典型代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為中國最主流的國家學說,在中國社會2000多年農業文明史上,起到的是穩定性作用和固化性作用。

所謂,穩定性作用就是使中國的這個文明以及穩定的方式延展了2000多年。所謂,固化作用就是使這個社會僵化,從而使他的未來,必要的社會轉型難以進行,最終出現破潰至極,導致近代嚴重的屈辱史的後果。

這一點我們後來從清未時期,“戌戍變法”變革有多困難,就可想而知了。要知道,他們還只是改良呀,就那麼困難重重,導致殺頭之罪了。後來的“洋務運動”也不可能成功,只是一個起步罷了。所以說,如果想徹底工業化,走上近代化之路,必須推翻那個封建制度才行。

要想科技革新,必須要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才行。當時的文化不匹配,就不可能超越。因為,文化永遠大於制度。所以,清朝是不可能走上近代化之路的。


超凡博弈


清朝皇帝與西方科學早有接觸,只是皇帝沒放在心裡,失去了一次大好良機。話說英國開始工業革命後,清朝與世界的差距就越來越大。如果清朝皇帝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那麼努力學習或許還能追趕上,但是當時清朝統治者,個個都是狂妄自大,認為大清地大物博,應有盡有,固步自封,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

就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第一次看到西方的蒸汽機時,非常驚訝,同時他也覺得蒸汽機確實解放了勞動力,老百姓一旦接觸這樣東西,他們就會因為省了勞力而變得懈怠,那麼一旦閒了下來,老百姓就會惹出是非,飽暖思淫慾。並且乾隆皇帝還給蒸汽機起了名字,叫做“活氣機”。

不僅如此,乾隆皇帝反而嘲笑這些西方人制造出來的機器,他還拿三國時期諸葛亮製造出來的木牛流馬舉例來諷刺西方機器的落後。因為木牛流馬不需要耗費能耗,而這些機器卻要需要煤炭作為運轉支撐。不得不說乾隆皇帝真是很自傲,

再加上中國人口眾多,廉價的勞動力就多,清政府認為根本不需要這些尚不成熟的工業產品。而且滿清的統治者只想著怎麼統治好這個國家,穩坐皇位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在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不論是英國還是滿清都看不起,直到革命的後期才知道這些東西的威力。但是為時已晚,早落後於先進國家半個多世紀,落後了,落後就要捱打。


王松林


滿清皇室只是把那些科技產品收入自己的財寶庫鎖了起來,他們認為科技與財寶一樣要收藏不能與眾人共享。



破譯門人


這一點頗為遺憾,比如清乾隆接觸了更多的西方知識,信息,但是並沒有轉化為對本國政策的思考,同時更加閉關鎖國,可能,可能是出於恐懼,不安,或者失去了對於危機的敏銳度。


探春米


清朝真正學習西方科學的還是康熙大帝。康熙特別喜歡數學,史載擔任康熙皇帝數學老師的西洋傳教士,有比利時的南懷仁,葡萄牙的徐日升、蘇霖,法國的張誠、白晉等,掌握了比例規的全部操作法,主要數學儀器的用法和幾種幾何學和算術的應用法。

但是又什麼用呢?到雍正與乾隆時期,面對西方科學一樣的不重視,閉關鎖國更加嚴重。

到光緒時期,雖說他也喜歡西方科學,但那都是因為西方列強已經入侵中國。那時候想強大也沒有了


關注搞笑大王


清朝皇帝只是自己當一個樂趣在接觸這些西方的外來先進文明,然而他在國力最強盛時代卻沒能走向現代文明,那是因為他並沒有推廣這些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而且有些高傲,自認為泱泱大國,爾等都是野蠻小國,同時採用閉關鎖國的形式再一次埋葬了清王朝向現代文明進步的腳步,儘管清末變法,但也是太遲了,整個與西方文明思想差了十萬八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