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现在四川人口是哪几个地方迁移过去的,有何证据?

梦里都想瘦的小胖


四川人在江苏的非常多,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到处都有四川人。好多已经在当地购置了房产也就是成为了新江苏人。常州巨星铭创集团的老板就是四川巴中人,里面有来自四川籍的员工就近300人了。



励志小叔


作为一名重庆人(川渝本是一家,四川,重庆仅是行政区域划分),同时也是湖广入川移民后代,所以我也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四川盆地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在交通相对闭塞的古代,无论从水路还是陆路都不易进入四川,天然的山石林木成为阻挡外敌的自然屏障。

从军事上来讲,以汉中为门户,开门可进取中原,关门可潜心发展;再加上四川物产富饶,土地肥沃,在没有外界的援助下仍然能自给自足发展壮大,汉朝刘邦便是以汉中(古时汉中也属四川)为根基发展壮大后入主中原的。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向刘备规划战略远景时,同样以四川(益州)作为根据地。

因此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历朝历代均倍受统治者关注。基于这种关注,使得四川在古时候经常饱受战火之苦。战乱往往伴随粮食短缺,瘟疫横行,兵役繁重,战场损耗,百姓流离失所等。因此四川在历史上无数次人口锐减。战乱之后的太平治世,为了恢复四川的发展便采取了移民政策。

历史上至少有五次大规模的移民入川:

一是秦灭巴国蜀国之后,从秦移民入川;

二是西晋末年陕甘移民入川;

三是北宋初年全国性北民南迁入川;

四是元末明初南方移民入川(此次以湖北居民为主)

五是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川。

第五次移民入川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虽然名为“湖广填川”,实际入川移民却源自全国好几个省份。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管辖湖北、湖南和广西一部分。此次移民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朝廷下旨入川,这类人群享受政府补助、减免赋税的政策。二是躲避自然灾害而自发入川。三是部分商人在朝廷下旨入川的政策后,看到四川发展前景而入川做生意。

本次移民的主要特点有:

1、时间跨度长

此次移民从康熙33年起,一直延续到道光年间,时间跨度将近100年。

2、涉及人口多

此次大规模移民,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有100万人口迁入四川。

现在川渝人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次湖广填川迁移来的移民后代。

据《成都通览》记载

“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占5%、陕西占10%、云南、贵州占15%、安徽占5%、江苏、浙江占10%,福建、山西、甘肃占5%”。

由此说来,四川经过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之后,现在的四川人中,真正的四川本土人估计少之又少。

开篇提到我也是湖广入川移民的后代,我的老祖宗名叫程治统,他的三个儿子:程戬、程裁、程职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从湖北麻城孝感乡入川

从族谱中程戬《迁川自记》来看,是属于躲避元末战火而自行入川的。我是程戬入川后第二十三代子孙,其他分支子孙已有二十八代了。

据去年(2019年)家族族谱修订委员会统计,当年以程氏三兄弟为代表的程氏家族,入川后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至今后世子孙已达到二十几万人了。

既然如今四川重庆的很多人都是湖广填川移民后代,那么欢迎大家谈谈你们家族的入川史!

《四川通志》

《成都通览》


小天品历史


明初时四川遭蒙古、军阀等在四川地区的拉锯战所造成的人口锐减。因此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省人口最多。第一次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明初朱元璋的移民四川鼓励政策期间,第二次是康熙平乱后发布《招民填川诏》,规定新移民可免几年赋税;100年间大约有600万人迁入四川,其中湖广(湖北、湖南)的就有300万。四川人口从1757年的268万,跳跃到1790年的888万,暴增到1830年的3495万。

大规模的移民潮甚至影响到了湖广行省本身的人口结构,遂又有江西填湖广情况的出现。目前四川省东部的居民(如广安和邻水等地),许多来自湖北(如从前麻城孝感乡)。

另外,与临近四川的贵州中北部以及两湖西部等地的操官话的居民,也多半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有关。

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川剧融合了移民们带来家乡的各种戏剧,有高腔、昆腔、胡琴、弹腔等声腔。



朗基努斯


明末,1643年,张献忠攻破重庆,四川门户大开,1644年领兵攻下号称有天府之国的成都,在此建立大西政权。

据说此人嗜血,脾气暴躁,又没有李自成容人的胸怀,当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对他的打击非常大,鲁迅也在《记谈话》一文中分析道:"先前我看见记载上说的张献忠屠戮川民的事,我总想不通他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另一本书,这才明白了:他原是想做皇帝的,但是李自成先进北京,做了皇帝了,他便要破坏李自成的帝位。怎样破坏呢?做皇帝必须有百姓,他杀尽了百姓,皇帝也就谁都做不成了。

由于清军压力过大,张献忠决定出川作战,便把成都毁了。他本来就嗜杀,加上李自成的前车之鉴,他下令大杀四方。李自成以前在西安囤积大量的粮草,逃亡时,命令手下把粮草一火炬之,可事到临头,手下又放弃了,他看百姓疾苦,便没放火,清兵后脚就到,人困马乏的清军得到补给,把李自成撵死了,估计也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杀戒一番。

据一位跟张献忠的外国传教士写的回忆录这样描述:“张献忠先是命令将士制造流言说,清兵就要打进来了,让大家逃进城中,好积蓄力量作战,等百姓逃进城中,张献忠随即下令部队屠城,让士兵把这些百姓通通杀死。”私下对士兵说是百姓勾结清军,要置他们于死地。

还把人肉腌制起来,作为军粮,这记录不知是否可靠,不得而知,但是张献忠曾带领六十万大军入川,没有粮食很正常。

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个碑,碑上写有:“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桂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清人杀明人,明人杀清人,

“杀得鸡犬不留”。“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这是1649年清朝廷下命令。他们也搞不清楚,干脆一概而论,全部杀了。

加上四川又抵抗清军,直到康熙年间,大清国才逐渐稳定,然后分派官员治理四川,在康熙二十四年对四川进行了全面的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

当时四川要发展,但是这么大的地方,才这么一点人口,便开始制定移民的计划,从康熙年间开始,到道光年间,用时一百多年的时间,这样庞大的移民计划才算完成。

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湖广去四川的人最多,所以也被叫成湖广填四川,在当时湖广一省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


雨哥港历史


四川人口是从哪些地方迁移过去了?四川人口主要:(是从河南、陕西、西藏地放迁移过去了)历史上曾经(三次从河南、陕西、西藏迁移四川)

1 、第一次西藏大迁移四川

四川曾经发现过一座古蜀国遗址,经过挖掘之后才发现这座古老遗址属于古老古蜀国遗址。它的发现(让四川有力的证明四川曾经生活过一支古蜀国)。

古蜀国是藏族一支从西藏迁移过去的另一支藏族文明古国。它是(四川至今发现最早一个古国也是最久远的文明遗址)。

由于我国历史不断变化不断战争古蜀国被其他部落战败后从历史上消失。但这也是(四川最早一段历史鉴证)。

古蜀国在历史灭亡,但古蜀国百姓却在四川繁衍生息已经拥有几千年发展、诞生出很多各地不同民族发展。

2、 陕西古秦国大迁移四川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六大王国”各地划地为王,“而最佳有实力发展迅速的却只有陕西(秦国)为例”。

秦国在秦惠帝执政期间实施商鞅变法政策造就秦国实力不断扩展军事发展迅速得到秦惠帝认可。(秦惠帝将第一次侵略目标首选为四川)。

经过几年对四川了解后秦惠帝亲率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逼四川古蜀国境地。

当时四川古蜀国对秦国并不知情很快就被秦国打败导致古蜀国直接灭亡。这也是(中原王朝第一次进入四川而且还是大规模进入四川)。

3、 刘备挺进四川建立蜀国王朝

三国时期,刘备实力最弱为了不被魏国、吴国吞并,诸葛亮建议刘备挺进四川在四川建立王朝和魏国对抗。后来刘备果真带兵挺进四川建立了蜀国王朝。

可是“蜀国很多大将与士兵却是河南人例如:魏延、诸葛亮都来自河南”。

诸葛亮北伐时候为了节约时间让士兵吃上饭还发明了中国北方至今都以为食的馒头。

后来蜀国灭亡很多士兵老矣只能回归家乡,但是蜀国士兵基本来自河南这就让河南人至今都以馒头为食原因。


谈笑历史


第一波四川人,巴蜀先民。由川西高原及江汉楚地迁徙而来,并建有灿烂的巴蜀文化。这是四川的远古先民。

第二波四川人,秦灭蜀以后,自秦地迁徙而来的秦人。秦人改变了四川的人群构成,此后很长时间四川以秦人为主。

第三波四川人,西晋以后,从关陇、中原逃难至蜀地的人。这部分人对四川人没有起到绝对的冲击作用,只是丰富了四川的人群构成。

第四波四川人,宋元之际,四川一片焦土,十室九空,因人口太少,曾一度被并入陕西。后来直到元末建都重庆的明玉珍开始从江汉、岭南迁入人口,蜀地人烟才得到重新弥补。这部分人成为了四川人新的主体构成。

第五波四川人,明末清初,四川人再次经历浩劫,后来清朝从湖广(湖南)迁徙人口入川。这次也基本上是四川最后的人口大洗牌,此后的川人,主要是湖南湖北乃至江西迁徙先民的后代组成。




公平正直天秤座


据传说四川有很大部分是从广东省、福建省等地迁徒而来。

目前成都周边有许多客家人就是从广东省梅州市迁徒而来,且很多50岁以上人都一直沿用家乡话即成都版客家话(人们称土广东话)。


华4402


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人口锐减,耕地大量荒芜。为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粮食生产问题,刚刚建立起来的清王朝采取了移民垦荒的措施。主要从两湖,两广,江西,福建,陕西,云南,贵州等十余个省移民到四川定居垦荒。其中由于距离近,移民最多的是湖北人和湖南人。当时两湖是一个省,谓之“湖广省”,因此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清光绪年间大邑县志记载:“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陕之人来邑垦荒生聚,麻城人较多,江西山陕次之,两广又次之。俗传‘湖广填四川’,其明证也。”

明末清初四川的战乱有:张献忠起义军曾三次入川,明,清军队反复追杀围剿;南明抗清武装在西南一带活动,招来清军围剿;吴三桂叛乱,清军平定“三藩之乱”,四川又成了拉锯战的战场。由于四川处于中国腹地,又是物产丰富的粮仓,因此清初的四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重视四川的恢复。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大规模的移民,移民享受特区政策,垦荒三五年内免交赋税。据记载,最初的移民活动是官府强制性的。后来,移民们发现四川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出产丰富,便动员亲属邻里举家迁入。这次移民前后持续一百余年,入川人口约一百多万。


臭的臭臭爱臭臭


秦朝的时候,六国加起来就三千万人口,四川的人很少,主要是没有水源,四川经过死战,结果死绝了。秦始皇引水入四川,然后成了适合居住的乐土,土地肥沃,秦人入了四川,三年免费赠送种子路费粮油衣物,十年不收税包括商业,秦人入了四川,是四川人的祖先。就因为秦始皇引水入四川,至今养活了一亿多四川人口,四川人打仗不怕死,回家怕老婆,很像秦国人,所以四川是亲国人的后代。


用户9552885125178


现在四川人口大部分是从湖广客家人迁涉过去的。因明清战乱人口极减。当时政权有一个口号叫湖广填四川。朱德元帅的祖籍也是客家人。也是那时进四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