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唯一的5A景区 刘备三顾茅庐故事发生地 被誉“三国文化源头”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襄阳,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汉到到南宋时期湖北最大的城市,素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故事,就发生在市区以西13公里处的古隆中,这里也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古隆中总占地面积约209平方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以孔明躬耕陇亩之地和刘备三顾茅庐之地被载入史册。修建于清光绪十九年的石牌坊是景区的标志建筑,横额上三个红色大字“古隆中”尤为引人注目。

公元197年——207年,诸葛亮在古隆中躬耕隐居十年,这里至今仍保留了许多他曾经生活过的遗迹。在石牌坊附近有一座“小虹桥”,相传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边遇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他误以为是孔明,便滚鞍下马,趋前问候,虽然这只是一场误会,小虹桥却因此闻名于世。


诸葛草庐是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卧读躬耕、生活起居之处。建安十二年冬(207年),47岁的刘备驻军新野,他在徐庶建议下冒着严寒和大雪,三次到隆中向年方27岁的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然而直到第三次方得相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精辟地为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首先取荆州作为根据地,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然后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次谈话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后来刘备就是按照这个方案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草庐亭的所在地,曾经是诸葛亮草庐的故址。明朝第三代襄王朱见淑仰慕古隆中的山水,于弘治二年拆毁草庐,为自己修建了陵墓。清康熙五十九年,郧襄观察使赵宏恩为了纪念诸葛亮,在明襄简王墓旁修建了这座草庐亭。


因刘备与诸葛亮会面的房屋遭到襄王朱见淑破坏,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赵宏恩在诸葛草庐原址前修建了三顾堂。堂内陈列着岳飞手书的《出师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相传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拴马的古柏,至今仍枝繁叶茂的矗立于门前。

坐落于隆中山顶的腾龙阁,是登高远眺襄阳城的绝佳地点,阁内第三、五、七、九层是瞭望台,二、四、六、八层介绍了诸葛亮的一生功绩。2020年1月7日,襄阳古隆中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