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可否改為司馬懿的成功之路?

十二十頁


《三國演義》敘述二個人的成功之道,那就是曹操和司馬懿。別看孫吳滅亡晚,但只是配角而已。前部將曹操的戰鬥生涯全部詳細的述說一遍,後部轉向了司馬懿。


老夥計162720415


將《三國演義》改為司馬懿的成功之路,不知提問者怎麼能想出如此膚淺可笑的提問,是因為司馬懿最後奪了曹魏政權,成了笑到最後的人?還是最終三國歸晉,司馬氏實現了天下一統?但這些只是此書的結局,全書並不是以司馬懿為主要人物進行記述的。

如果把《三國演義》的書名改為《司馬懿的成功之路》,那書的內容也應該大變,全書應該以述寫司馬懿的出山、行世、奮鬥史為主,應該時時處處顯示出司馬懿的行蹤和影響。但縱觀《三國演義》全書,寫劉、關、張的很多,寫曹操、孫權的不少,特別是寫諸葛亮的,就更多了,全書一百二十回本,從第三十六回徐庶走馬薦諸葛,到一百零五回武侯預伏錦囊計,諸葛亮在全書整整活躍了七十餘回,而章回中出現諸葛亮名字的題目就多達四十餘回。而司馬懿呢?他在全書活躍了多少回呢?可以說很少很少,他遠沒諸葛亮的多,也沒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的多,甚至還不如趙雲、周瑜和陸遜,章回題目中出現有司馬懿名字的,不到十回。由此可見,司馬懿在《三國演義》中真的稱不上是主要人物,老羅還是以讚揚諸葛亮和劉關張為主旨的,他們應該是書中一流人物,曹操、孫權算二流人物,司馬懿最多也只能排個三流人物了。

《三國演義》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是以三國真實歷史為基礎進行演義的,絕不能用某個人作書名,用一、二流人物名命名尚且不行,更不用說用三流人物的司馬懿了,那更不行。


sunjin72976689


三國時代有兩個人被稱為“非常之人”,一個是曹操,另一個就是司馬懿。司馬懿的成功之路與曹操不一樣,曹操是靠30多年裡的數十戰一仗一仗打出來的,而司馬懿不僅在軍事上也成就非凡,而且付出了更多的智慧、謀略尤其是耐力。

  建安十三年,丞相曹操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後來讓司馬懿輔佐太子曹丕,司馬懿先後擔任黃門侍郎,丞相主簿,而丞相主簿這個職位,楊修也擔任過。曹操日益覺得司馬懿有雄心,又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曹操就建議曹丕要小心司馬懿,但此時的曹丕與司馬懿的關係很好,一直幫司馬懿說好好話,司馬懿自己也盡心盡職的做事,做人也十分的低調,曹操對司馬懿也就慢慢取消了戒心。

  曹丕稱帝后司馬懿進入核心決策圈,42歲時(221年)任侍中,以後又任尚書僕射,成為朝廷核心部門尚書檯的二把手,品級不高但職責很重。在曹丕的刻意栽培下司馬懿45歲時(224年)擔任了撫軍大將軍,這是一個質的飛躍,打破了謀士不帶兵的傳統,司馬懿同時還錄尚書事,也就是分管尚書檯的日常工作,行政、軍事大權一把抓,成為名符其實的重臣。

  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此時曹叡只有十幾歲,還是個小孩子,魏國的權力更加順理成章的到了司馬懿手中。與此同時,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昭和司馬師也長大成人,他們兄弟倆都是著名的軍事家。託孤大臣的身份,再加上朝中有兩個將軍是自己的兒子,而司馬懿的弟弟也在朝中做官。此時年幼的皇帝根本毫無地位,司馬懿家族成為魏國真正的控制者。在此以後,司馬懿以他出色的軍事才能,抵禦住了諸葛亮的進攻,蜀國、吳國徹底失去了和魏國對抗的實力。

  此時,司馬懿的勢力、威望達到了空前的強大,三國之中再也沒有人能和司馬家族叫板。


牧之國學


其一、從三國演義反映的歷史跨度來說,是漢末到西晉,近百年的歷史。經歷了黃巾起義、董卓之亂、中原逐鹿、三國紛爭、晉國一統的重大事件與歷史時期,主角也粉墨登場,交替更迭。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更成為全書著墨最多的核心人物。而司馬懿是從曹操死後,才從曹操的壓制中,嶄露頭角,從一個謀士成為對抗諸葛亮的統軍首領,並在魏內部權力鬥爭中勝出,逐步取得實權。所以,司馬懿並不是貫穿全書的核心人物。

其二、從成功的角度來說,司馬懿殺了曹爽後,被魏帝曹芳封為丞相,加九錫。曹操當年也沒敢稱帝,是漢朝丞相。所以,司馬懿的這個魏國丞相的成就,表面上看,還不如曹操。劉備和孫權都分別在蜀、吳稱帝,表面看也比司馬懿更成功。另外,司馬懿在與諸葛亮的多次軍事較量中,也大多是處於下風,上方谷差點被諸葛亮燒死。

其三、從書名的角度來說,文學作品的書名要具有文學色彩,虛實結合,能總攬全書。三國演義如果改為司馬懿的成功之路,則更像是人物傳記的書名,屬於歷史紀實體裁。

所以,從以上三個方面來說,三國演義改為司馬懿的成功之路都是不妥的。


傅世偉


三國演義涵蓋了從黃巾起義到天下歸入司馬氏跨越200多年的歷史。波瀾壯闊,涉及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眾多。而司馬懿雖然是三國演義中很有特色的一個關鍵人物,但在全書中佔的份額相當少。因此,提問者的這種說法是不合適的。

話說回來,司馬懿確實在他出場的短暫的歷史時段裡展現出了其非凡的戰略定力和深謀遠慮,以及大丈夫能伸能屈的厚黑之術。之前我一直以為諸葛亮是神人,而看到司馬懿之後才知道司馬懿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這兩個CEO簡直就沒法比啊!

當然也不能只以CEO的成敗論英雄,跟背後魏蜀兩家公司的體制,組織架構,企業文化都有莫大的關係。不可否認,三國演義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最後分久必合的勝利果實被司馬懿竊取了。





還是很清醒


《三國演義》能不能改成“司馬懿的成功之路”,答案是不能。任何書的名字都是很講究的,都是有一定規則的,都代表和表達著作者或者編纂者的意圖的。一個好的名字更有利於一部好作品的流傳。我們來說一說《三國演義》為什麼不能改成“司馬懿的成功之路”。

一、從《三國演義》的架構來看

《三國演義》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演義,也不是一個家族的演義,三國演義是有一個宏大歷史背景的,在這個宏大的歷史背景下,選取的也不是一個或者幾個人的視角,選取的是全社會這樣一個最為寬闊的視角進行描述的。它的主人公不是司馬懿,不是諸葛亮,不是曹操,不是劉備,不是關羽,不是張飛,不是趙雲……它的主人公是宏大歷史背景下的整體,是波瀾壯闊的社會交替變更,每個個體都是各領風騷了那麼一段時間後,然後離場。

這樣架構下,用一個人來代替整個書名顯然是不合適的。

二、從《三國演義》的時間維度來看

三國演義選取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一段歷史時間,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期,近乎百年時間,這段時間超越了大多數人的壽命長度,大大超越了一個人榮耀的時間。司馬懿在《三國演義》中引領風騷的時間也就那麼些年,遠遠不足以說明全部。

有人將《三國演義》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這幾個大的時間階段。我們可以看一看,司馬懿出彩在哪個階段裡,就足以明白,為什麼不能用司馬懿來代替三國了。

三、《三國演義》和“司馬懿成功”之間的關係

《三國演義》給我們展現出了近百年的宏大歷史場景,這場景裡,有軍事鬥爭,有政治鬥爭;有英雄氣概,有梟雄亂世。羅貫中締造了無數的“經典”場面,打造了無數的有著耀眼光環的或是英雄或是梟雄的人物。司馬懿只是其中的一個。

有人說“司馬懿成功了”,最後都歸晉了。但是《三國》中成功的不只是司馬懿,諸葛亮不成功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們現在還說,還經常引用。關雲長不成功嗎?被譽為武聖,很多人還拜香火。趙子龍不成功麼?有多少人尤其是萬千少女想要一個子龍這樣的男朋友。周瑜不成功嗎?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就描寫周瑜指揮的那驚心動魄的戰爭。孫權不成功麼?生子當如孫仲謀說的是誰?就算是小喬也很成功,“銅雀春秋鎖二喬”,多少男人想著小喬呢。

綜上所述,即便是“司馬懿成功了”,也只是諸多成功的一個,遠遠不足以代表三國。

四、世界名著的命名

書的命名自有其規則,有其意蘊,換了名字就沒有味道了。《戰爭與和平》你要是改成《四個貴族的戰爭史》就遜色很多;《悲慘世界》你要是改成了《冉阿讓越獄》就會讓人很無語;《巴黎聖母院》你要是改成《醜陋的敲鐘人》就會少很多諷刺意味;《浮士德》你改成《長長的詩歌》直接讓人沒有閱讀的慾望……《三國演義》要是替代成了《司馬懿的成功之路》,估計會被直接下架的。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應當是最好的。





千粟


不知提問者讀過三國演義沒有,本書若是改成司馬懿的成功之路,那按照成功學書籍的套路,應該是從司馬懿的出生講起。而本書開篇詞就以氣勢恢宏的一篇詞定下了全書的基調,作者們是以歷史發展為視角,再者,三國演義中除了劉關張三兄弟之外,精彩的故事不勝其數,書名改成某某某的啥啥啥都不合適,全書是整合了三國時期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群雄爭霸的故事,叫三國演義再合適不過。


蔡毛


不太恰當,因為《三國演義》講的是東漢末期,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漢朝名存實亡。群雄相互征伐,鬥智鬥勇。然後曹、孫、劉勝出,分別建立了魏,吳,蜀三國。三國之間形成制衡,成鼎立之勢。隨著三國各自開國之君和開國功臣相繼去世,三國鼎立局面被打破,曹魏滅蜀吞吳統一大江南北,統一過程中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族逐步崛起,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殺了曹爽,成了曹魏實際上的掌權人。隨著時間推移,司馬懿去世司馬師司馬昭掌權,然後司馬昭之子司馬炎於公元265年逼迫曹奐讓位,建立晉朝。

我們可以看出,朝代在更迭,權力在更迭,司馬懿只是《三國演義》的一部分,並不是主要講司馬懿。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吳秀波老師主演的《大軍師聯盟2》這部劇主要是以司馬氏為第一視角,講述了司馬家族的詳細發跡史。如果把這部電視劇改成司馬懿的成功之路倒還貼切。










有你最完美


如果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就把它寫作《司馬懿的成功之路》,那就是可以的。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現在它就是《三國演義》,已經沒有可能了。



如果羅貫中要寫司馬懿,就是說主角要確定是他。而且寫作思路必須要圍繞司馬懿來展開。

先寫司馬懿的出身,從小到大,是怎麼個發展?學歷是怎麼提高的,能力是怎麼一點點提高的。

並且他要在三國紛爭的時代起到決定性作用,對東漢末年的政治走向,東漢皇權的沒落和滅亡,對曹魏統一天下,對司馬家族篡權奪位都要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還有,他必須要讓司馬懿的光芒超過任何一個人,什麼曹操,劉備,孫權,董卓,呂布,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魯肅,周瑜等等,都得給他靠邊站。



這就是羅貫中要寫的《司馬懿的成功之路》,可惜的是沒有這個可能了,司馬懿註定還是沒有能淹沒三國眾多英雄表演的舞臺,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沙場征戰,那些英雄的故事,照亮著這段英雄輩出的時代。

我是白雲山水居,和你們共同回憶英雄輩出的歷史歲月。


白雲山水居


有因才有果

哪個人能提前預知自己的未來

只有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才能在未來獲得成功

司馬懿如果不優秀,怎麼會被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魏王所賞識,從而篡奪了曹家的基業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司馬懿只是把自己面前的每一件事情做到了優秀,並且想辦法讓人知道他很優秀,才有了後來的晉朝

每一個人都是經歷非常多的挫折才能成功

司馬懿不是也被剝奪過軍權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