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疫情來臨,職業生涯裡最長的假期不期而至。吃飯、看片兒、睡覺。

好在今日頭條可以免費看春節檔,《人在囧途》、《囧媽》、《唐人街探案1》、《瘋狂的外星人》、《美人魚》都能在家免費看。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又看了一遍《人在囧途》。公路喜劇片的鼻祖,公路片裡的《瘋狂的石頭》。十年了,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 01本土化是最大的護城河

《人在囧途》《瘋狂的石頭》都是類型片,同類片子一抓一大把。為什麼他們能傲視群雄?

成功地本土化是他們最大亮點。

《人在囧途》背景是春運。春運是百分之百本土招牌,絕無二家。想仿冒,一無如此多的人口,二無如此廣花袤的國土,三無如此戀家的鄉愁。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印度有人口有土地,但遠方也沒什麼工作機會;美國人口少不說,腳下的土地是印第安的精神家園,和這些移民有什麼關係?

對國人來說,春運是人山人海、是大包小包、是車票黃牛、是收入多寡、是有無對象、是啥時結婚、是彩禮多少、是辦了幾桌、是懷了沒有、是生個二胎?是學區房、是成績單、是啥學校、是啥工作、是媳婦好、是婆婆壞、是兒孝順、是爹硬朗、是喝二兩、是吹一瓶、是房漲價、是股票跌、是打中東、是救希臘、是年終總結、是人生悟道。

年關,年關,一年的關鍵。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春運是中國人的世態百相。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人在囧途》抓住這一大背景,眼光獨到。裡面可寫的素材太多了。牛耿(王寶強角色)的被欠薪、追債、被騙捐,李成功(徐崢角色)的買假票、玩小三、被逼婚、中彩票都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事情,和觀眾零距離。

細節上,牛耿和李成功被迫合住鄉村野店一場戲,漏電的開關、無所適從的電源插座、一挨即潰的木椅……既是笑料,也是當時欠發達地區生活的真實寫照,與觀眾心有慼慼焉。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能拍出這樣接地氣的片子,一定是經過對生活細緻的觀察,有比較深入的體驗。

  • 02葉偉民:夢想放在第二位,你不幹活別在這裡混

估計知道《人在囧途》的人不少,導演是誰就知者寥寥了。

葉偉民,香港導演。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香港導演?很多人會第一時間這樣問。一個香港導演能拍出這麼有煙火氣的電影?

還真沒錯。就是那個拍古惑仔電影《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友情歲月之山雞故事》,那個把″觀眾″說成″冠眾“的香港導演葉偉民。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說句老實話,我對香港電影是有一些個人成見的。 這源於最初不太愉快的觀影經歷。

九十年代初,香港是世界電影中心之一,也是亞洲娛樂風向標。在那時的人們心目中,香港一切都先進,是個神級的存在,電影自不例外。

九一年香港票房冠軍是周星馳的《賭聖》,帶著朝聖的心態,慕名在影院觀影《賭聖》。

結果被吳孟達吳君如露骨的下三路表演驚到了。從此對周星馳的電影敬而遠之。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後來看另一部票房大賣王晶的《贏錢專家》,低級笑料的堆砌,惡俗的商業片。那時對事物的寬容度不高,從此對港產電影有些看法。

後來偶爾看到王晶的一個專訪,主持人問王晶:你不考慮拍些能獲獎的影片嗎?

王晶的回答讓我很意外:己經有人拍了,我為什麼還要拍,我的電影賺錢不就完了麼?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一個導演在談電影就是為了賺錢,而且在公開場合。他的率直讓我對這個油膩胖子有些佩服了。

同樣,周星馳從星仔變星爺,被某高校尊為後現代主義大師。一次釆訪,有記者問到,周星馳一臉不屑:什麼是後現代?我完全不明白什麼叫後現代主義!

此話一出,我對周星馳立刻有了新的看法。他的真實很可愛。

葉偉民更直接,有記者問,內地和香港的電影人有什麼差異。他說最大的區別就是香港人比較實在,第一位的是我能不能達到你的要求,理想是放在第二位的;而內地很多人很理想化。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他現在做一個青年影人的扶持計劃,他問年輕人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什麼來這裡?回答為理想的,直接走人;回答為了吃飯的,留下來。

他的理由是:先吃飯,再談理想。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說出這樣的話,是和葉偉民的經歷有關。葉偉民1988年進入香港電影圈,1991年移民加拿大。但外面的生活無法適應,熬了7個月,打電話給王晶。王晶收留了他。

回香港後,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才有以後再執導筒的機會。

前些年,香港電影市場平平。葉偉民又要面臨生存的問題。於是北上進軍內地市場。

面對新的市場、新的現眾。葉偉民首先面對資本,然後面對觀眾,最後面對自己。

面對資本,就是要保持市場的敏感性。什麼是有市場潛力的,那就重點研究。電影有了贏利,下一部電影的投資才好找到。

2006年《瘋狂的石頭》口碑爆棚,隨後,《夜店》、《即日啟程》等小成本喜劇片也反響不錯。於是葉偉民開拍了《人在囧途》,在喜劇上作文章。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面對觀眾,就是努力找尋作品與觀眾的共鳴點。觀眾喜聞樂見的東西才有生命力,電影才能有市場。

《人在囧途》選擇春運為背景,加入親情與友情的元素。爭取了最大量的觀眾群。

在這樣的原則指導下,葉偉民拍出了驚悚片《繡花鞋詞條》《京城81號》;拍出了201愛情喜劇電影《決戰食神》;拍出了動作電影《冰封俠:時空行者》。均獲得不錯的收益。

葉偉民的觀念裡,電影是一門工業,要從基層做起。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他不否認電影的藝術追求,只是這不是他的路子。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 03還是搞笑吧


電影很特殊,它是一個工業: 需要多部門分工協作,投資巨大,面向消費大眾,是一個社會化的產品。作為產品,利潤重要一環,沒有利潤,這個工業循環就無以為繼。

電影又有藝術屬性,而藝術往往是個性化的。個性和社會化如果一致,那就是天作之合。如果有矛盾怎麼辦?

香港電影人看得明白:我就是做工業的,有市場需求,我就滿足你。

而國內導演好像都比較糾結: 拍商業片覺得低人一等;拍藝術片又找不到投資。

甯浩徐崢就是這樣,瘋狂三部曲和囧字系列都是高開低走。既然是類型片,既然是商業片,觀眾需要什麼?需要笑。那就讓他們沒心沒肺地笑唄。

《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先吃飯,再談夢想


把高深的思考放到文藝片裡,與思想者精神共振。

正如郭德綱所說:還是搞笑吧,要不就太搞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