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正確認識“愛哭鬼”的幾點方法

哭泣是人類正常 生理情緒的表露,也是人類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正面管教兒童行為心理學》


有的孩子特別愛哭泣,眼淚就像沒有關緊的水龍頭,不開心了哭、受委屈了哭、被冷落了哭、餓了哭等。總之,就是個小小的“愛哭鬼”。

俗話說“愛哭的孩子有糖吃”,孩子愛哭受到的關注增加,有什麼要求也會因為哭鬧得到滿足,長此以往,家長會擔心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不是身心健康方面出了問題?

家長需要做些什麼改變孩子“愛哭”的局面?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需要正確認識“愛哭鬼”的幾點方法

01 愛哭的兒子

疫情期間,外出的時間並不多。我和3歲的兒子相處的時間增多了。母子相處一個月多時間有喜有憂。

我“喜”的是兒子的觀察力細緻,“憂”的是經過這一個月相處,原來開朗、懂事的兒子越來越能哭鬧了。

我擔心疫情過後,兒子太黏著我,返工分離會哭哭啼啼。

今天早上3歲的兒子又屁顛屁顛的來找我了。他說:“媽媽我要吃蜂蜜糖?”

我放下手裡的工作,看了看他問道:“為什麼不找你爸爸呢?”

兒子回答道:“爸爸不給吃糖。”

我恍然大悟,他和我親密、離不開我,並不是愛我、捨不得離開我。只不過是他通過觀察認為我是家裡那顆好捏的“軟柿子”。

他認為在我這裡,他可以有求必應。

我反思了一下,最近在家裡工作,我忙起來的時候,他來找我要東西,我為了有空間完成工作,都滿足他的要求了。

回想了一下,最近兒子越來越能哭鬧了。

女兒正在畫畫,兒子拿起筆來亂畫幾筆,受到姐姐制裁哭著來找我。

姐弟一起玩積木,推倒姐姐搭好的積木,被姐姐打屁屁了也來哭鬧。

每次遇到事情都會哭。

我印象中男孩子應該是調皮搗蛋,皮實的。兒子整天哭哭啼啼、情緒波動很大,會不會影響心理健康?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需要正確認識“愛哭鬼”的幾點方法

02 愛哭的豆丁

我帶著疑問,向有同年齡段男孩子的朋友瞭解情況。

董姐的兒子豆丁,6歲了,聰明伶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沒有分離焦慮,不哭不鬧。

豆丁3歲的時候也特別愛哭。董姐帶著豆丁逛商場的時候,只要遇見豆丁特別喜歡的玩具,不買不罷休。豆丁也會號啕大哭,甚至爬到地上打滾。

董姐覺得豆丁在商場哭鬧很丟人,總是威脅他:“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起初,豆丁怕媽媽扔下他不管了,有所收斂,但是通過觀察,媽媽並沒有真的把他扔掉不管了,就越來越放肆了。

經過多次鬥爭,董姐對兒子哭泣這件事兒越來越有經驗了。

她說:“其實孩子嘛,他要求得不到滿足肯定會很傷心,我先肯定了這一點,聆聽他的理由,然後再和他商量,情況就會好一些了。”

她又說:“我們都希望孩子在一片歡聲笑語裡成長,擁有很多我們小時候沒有的東西,但是凡事都必須有個度,過度給予就成了溺愛。如果你覺得沒有必要給他買的東西一定要堅定的拒絕掉,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滿足他。”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需要正確認識“愛哭鬼”的幾點方法

03 答案:適當哭泣有益於孩子身心健康

養育過孩子的媽媽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大寶出生的時候,我作為一個新手媽媽,除了向周圍有孩子的姐妹請教,還特別喜歡看一些育兒書籍。

我通過書籍《正面管教兒童行為心理學》這本書瞭解到孩子哭泣並不是一件壞事。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哭泣至少有三點好處。

(1)哭泣可以讓孩子釋放壞情緒,舒緩心理壓力。

(2)哭泣可以讓緊張的情緒得到釋放,有利於身心健康。

(3)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心裡的情緒不能夠通過語言呈現出來,通過哭泣宣洩壞情緒,使身心受到保護。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父母需要正確認識“愛哭鬼”的幾點方法


法國作家拉 •封丹曾寫過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互不相讓,都覺得自己特別厲害。於是它們決定吧較量一番。北風張口使勁吹,路上行人覺得冷,把衣服裹得更緊了。南風溫柔的吹出暖暖的氣息,猶如春天,行人們紛紛脫掉了棉衣。這就叫做心理上的“南風效應”。——《正面管教兒童行為心理學》


04 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哭泣”

雖然哭泣對小孩子有好處,但是孩子哭泣如果比較頻繁,我們需要以正確的態度面對這件事。

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哭泣”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宣洩、一種自我保護,“哭泣”並不丟人。

“威脅孩子不要哭泣、讓孩子閉嘴、或者不耐煩的告訴他別哭了”這些態度就像法國作家拉•丹封寓言裡寫的“北風”一樣,會讓孩子越來越封閉、膽小、懦弱的。

父母像“南風”一樣,溫柔的疏導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 有時候孩子以眼淚要挾父母,撒潑打滾,要求一些不適合的東西,就像文中董姐那樣首先從情緒給予安慰,然後說明不能答應的理由,態度要堅定。孩子嘗不到眼淚帶來的“甜頭”,後期就會管理情緒,理性商量了。
  • 有的孩子僅僅是需要關注,就像我三歲的兒子那樣,得不到關注、陪伴,就搞“破壞”,哭鬧的,需要父母調節時間,耐心陪伴。
  • 再大點的孩子,也有的是因為做錯事情,害怕家長批評而哭泣,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錯誤,學會改正與承擔後果。

孩子“哭泣”的理由各不相同,孩子們就是在一次錯誤、一次哭泣、一次跌倒、一次爬起來,這樣的過程中慢慢長大的。

我們一起牽著“愛哭鬼”慢慢尋找答案。


歡迎關注 ,二胎寶媽,有愛、有趣、有故事;歡迎有愛寶媽寶爸留言獻計獻策:“小孩子們為什麼愛哭?你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