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带你走进60年代,图二是批斗地主,图五女知青很漂亮


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最刻骨铭心的年代,也是中国现代史中最重要的年代,它影响了中国发展进程。尽管物质生活匮乏,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相当充实。这个时代,见证了新中国从贫穷向工业化的转变。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情的时代。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组照片走进60年代。照片中人们在看杂技演员表演的胸口碎大石。

在解放前,中国社会还保留着封建土地制度,这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当时中国的土地现状和需要进行了土改制度。土改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而地主作为剥削压迫百姓的罪魁祸首,自然要受到批斗。照片中是批斗地主的场景。

在那个年代还没有挖掘机,人们在建造一些工程的时候,大多是人工来操作。当时人们为了建造水库,大家各自带着工具没日没夜的挖泥巴,然后再用竹背篓倒到车上运走。当时人们做这些是可以挣工分的,然后用这些工分来换取生活所需品。照片中人们正用独轮车运送挖出来的泥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是人们最喜爱用来打发漫长黑夜的娱乐项目。每当大队通知村里要放电影的时候,人们就会早早的吃过晚饭,相约着,搬着凳子、小马扎,去露天电影院占位置。有的人为了看一场电影,不惜走几里路过去看电影。照片中是70年代人们看电影的场景。

60年代,单一的经济体制出现严重的问题,人们的就业道路越来越窄,致使当时中国经济处在低谷之中。针对我国当时真实情形,知青上山下乡被确定下来,这一作法是调节城乡劳动力的重要环节,为农村和边疆的建设事业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大幅度改变农民面貌。照片中是在劳作闲暇之余看红宝书的知青们。

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清晨4时20分,任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突击队长的王富洲与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将红旗插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伟大壮举。照片中是登山队在大本营建将五星红旗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高高升起。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场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当天傍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给3000名演职人员宣布这个惊人的好消息,当天23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才正式对外宣布。照片中人们为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而欢呼雀跃。

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万吨远洋船,次年,投料开工。1960年4月15日下午,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船举行下水盛典,并给新船命名为“东风”号。1965年12月31日,“东风”号竣工交船。经测验,它的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东风”号的建造成功,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给造船工业带来勃勃生机。照片中是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