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暖城】临安城管四代党员同心战疫!

【战“疫”•暖城】临安城管四代党员同心战疫!

疫情当前,我们不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临安城管局的党员们

虽然年龄不同

但一样的初心使命

一样的勇敢担当

60后党员的坚守

楼文战,1968年出生,督察科科员。疫情发生后,已经52岁的她主动请缨,第一时间下沉到了战“疫”前线,参与社区的居家观察点驻守。

观察点实行三班倒,每班岗一个人。为了值守期间不断档,楼文战就尽量不喝水、不进食;为了让其他同事能早点换岗休息,无论刮风下雨,她总是提前半个多小时到岗接班,还会带去保暖用品;为了安抚居家观察对象,缓解对方焦虑情绪,她会主动发送慰问短信……

期间,她驻守的第一户家庭顺利解除了观察隔离期,大家都劝她休息,可她却拒绝了,“小年轻们要通宵值守,比我辛苦多了!现在是关键时期,我这个老同志也不能掉链子,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这是一名60后党员的坚守。

【战“疫”•暖城】临安城管四代党员同心战疫!

70后党员的执着

陈国栋,1976年出生,高虹中队中队长。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城管队员,接到工作任务后,两人纷纷赶回工作岗位,一线战疫。

大年初一上岗后,陈国栋就一直住在高虹,协助对辖区内武汉回临人员摸排登记。协调中队队员勤务安排、保障中队防疫物资齐全、协助镇政府完成防疫任务……“疫情防控任务重,大家都在坚持,我不放心去休息,还是在中队,心里踏实”。连续工作了20余天,陈国栋恪尽职守连轴转,没有一丝懈怠。

夫妻双方都在一线,一家三口难得见上一面。“爸爸,你这身衣服再不换,都要臭了。”期间,陈国栋回家换洗衣物,女儿都要“嫌弃”上几句。“不过还是要注意身体,别累着。”匆匆一面互相问候关心几句,他就又奔赴“战场”……这是一名70后党员的执着。

【战“疫”•暖城】临安城管四代党员同心战疫!

80后党员的担当

孙琪,1984年出生,锦城中队中队长。 “以中队为家,吃住在中队”,这段时间他就是这么度过的。

为了将辖区内的疫情防控摸排到户、巡控到边、登记到人、宣传到角,他每天绘制一份“彩色作战图”、一张“防控勤务表”,保障中队勤务不间断、防控不停歇。考虑到中队队员连续奋战,身体吃不消,孙琪会强制他们休息,自己顶上;担心他们天天吃泡面,营养跟不上,他会在晚班后做上一锅热菜。期间,他总是带头冲在防疫一线,即使痛风发作走路一瘸一拐也依然在坚持。

看到辖区内沿街商户因为不了解复工复产程序无法营业,按照局统一部署,他履职尽责,迅速成立了中队复产服务队,将锦城辖区划分为17个网格,线上在微信群里为商户答疑解惑,线下上门指导填写复产申请表并送至镇街审批,同时,做好复产营业后的防疫宣传。中队队员化身为“快递员”“服务员”“宣传员”,协助辖区内多家商户顺利营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点赞。这是一名80后党员的担当。

【战“疫”•暖城】临安城管四代党员同心战疫!

90后党员的拼搏

吴承尧,1994年出生,2014年特种部队退役。在抗击疫情面前,他“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冲在前面、干在前面。

大年初二,在和父母道别后,就匆忙驱车返岗,没有停歇就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战线上。当军人时的高强度训练曾让他的左膝盖损伤。但在疫情期间,他每天坚持徒步巡查,一家一家商户的摸排人员登记信息,一位又一位市民的耐心劝导返家,他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都达到22000余步,连续20多日,他的膝盖因运动过度旧伤复发。

在战疫面前,他忘却伤痛,依旧以一名党员、一名军人的作风冲锋在前、奋战到底。这是一位90后党员的拼搏。

【战“疫”•暖城】临安城管四代党员同心战疫!

四代党员同心战疫

他们是临安城管190余名党员的缩影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一线战疫一片初心

他们用实际行动

筑起了一道防控疫情的坚实防线

来源/临安城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