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 初心熔炼 铸就防疫盾牌

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来袭,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业区之一,人口190余万,下辖3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疾控中心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只有40余名专业人员,力不从心,市、区两级政府十分关心,从市级、兄弟县疾控中心抽调骨干力量紧急驰援埇桥区疾控中心。他们都拥有丰富的防疫经验,几乎全部参加过2003年“非典”疫情。灵璧县疾控中心马超,奉命驰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始终冲在一线,以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职业道德、精湛技能和精神风貌,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说起消杀并不是喷洒点药物那么简单,要研判是疫点还是一般场所,疫点要采用终末消毒,一般场所采用预防性消毒,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研判,比如哪里需要消杀,选用何种消毒药物,多少剂量、浓度,消毒出入线路怎么走等等。”马超心中有数。他还主动担负起全区37个乡镇街道和村(居)的消杀培训和技术指导。

安徽宿州 初心熔炼 铸就防疫盾牌

无论何时,经常接到指令后他总是迅速穿上防护用品、背上消杀设备、携带消杀药品第一时间赶到可能被病毒感染的疫点现场,对疑似和确诊病人的居住环境、活动场所进行全面防疫消杀。按照区指挥部的要求,对封锁的整个小区进行预防性消毒。因为确认病例时常是夜晚,消杀工作结束常常是凌晨,他背负着30斤重的消杀装备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浸透了他衣服,护目镜在脸上留下深深的痕迹,肩膀上被勒出了两条红血印,脱下手套,双手早已没了血色,苍白、蜕皮,看着让人心痛,但他从不叫苦叫累。

“确认病例家及周边、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点、疫情定点医院传染病房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需要,他都会提前赶到现场,作为一支特殊的队伍,熬夜通宵是他的工作常态,毫无怨言,无私奉献,不顾自身安危,冲锋在前,争分夺秒。”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森感动地说

将初心融进灵魂,马超和埇桥区疾控中心的同志并肩作战,起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真正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决战岂止在前线

王信华是埇桥区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从事疾控工作20多年,作为一名经历了非典、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疾控工作者,她深知疫情暴发流行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凶猛来袭时,她主动请缨,放弃休假,义无反顾的和同事们投入到防控工作一线。

安徽宿州 初心熔炼 铸就防疫盾牌

从大年三十到现在,无论白天、还是深夜,当人们都居家集聚一堂、悄然入梦的时候,王信华和同事们却在紧张有序的收集、整理、上报全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实时信息,及时传达市、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安排。面对繁重的工作她淡然地说:“既然选择了疾控工作,就义无反顾。把上级指示精神传达好、各种应急物资供应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好、生活保障做好了,解除一线工作人员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将掌握疫情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传达到市、区指挥部,为政府下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我和同事的基础工作,必须要做好。”正是这朴实无华的信念,激励着她面对疫情,毅然决然。

作为办公室主任,王信华肩负着疾控防疫战线的后勤保障工作,无论是消杀物品、防护用品,还是日常就餐都亲自办理,每到吃饭的时候,都是看到同志们都吃上了,她才开始吃,因为流动工作人员多,不能固定人数,唯恐有的同志吃不上。“只要疫情需要,我随时在岗,无论多苦多累,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胜利”。这就是王信华和他的同事们坚持和践行的信念。

安徽宿州 初心熔炼 铸就防疫盾牌


“王信华,尽管没有什么显赫的伟绩,也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她在平凡的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自愿吃苦,迎难而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大家热情地称呼她疾控中心的“后勤部长”、人民的好医生。埇桥区疾控中心主任刘中华深情地说。

(张成伍 徐 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