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工居住的您对自己的老家还有印象吗,你如何评价您的家乡?

齐鲁人士


在外工作,回家比较少,对老家的印象也是停留在每次回家之后看到的!记得小时候家的后面是一条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家门前有一条小路,也算近路,可以互相串门,记忆中下雨没事干乡亲们都会走家串户聊聊天,吹吹牛;还有一条大路是通往镇上的路,小时候想要去镇上,去县里,都要走半小时去赶中巴车!但是,现在大路又宽又平整,铺上了沥青,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辆车,路修好了,交通工具也变了,房子🏠都是小区商品房,还有自盖的小别墅!现在回家乡像是外地人来旅游的一样,家乡变得越来越好,而自己回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若是父母健在肯定回的多一些,回家有牵挂的人才是家!


娢敏


在外学习生活将近30年了吧,对自己的家乡咋会忘记。

从年少无知到现在的不惑之年,对家乡的感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想念,以前不懂什么思乡心切,也不太理解为啥要落叶归根,但现在的我每到过年过节都想回老家过,想着退休之后回老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坐看日升日落,白云翻腾,星光闪闪……

我对我的出生地,长大的地方没有像奶奶家的小山村有感情,从上小学开始每年的暑假、寒假都会在奶奶家过,每年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去奶奶家都要早起,从县城坐班车每天一趟,坐一个半小时的班车到达山下(对于晕车的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然后要步行一个小时到奶奶家。奶奶家坐落在一个大山上,班车只能到山脚下,都是土山路不好爬坡,坡上的路都是虚土,一踩埋半截腿,碰上梅雨季节,或下暴雨,下雪的时候更是难走的要死,下过雨的山路,路上就成了稀泥,踩一脚,另一只脚都不用下去,就可以金鸡独立了,力气小的脚都拔不出来,我经常会赖在山脚下不想爬,撒泼耍赖就是看着发愁的迈不开腿,有时候是爸爸送我,爸爸会背我一截,到好走的地方自己走,有时候是奶奶在山脚下接我,纠结半天也只能自己走,带的重的东西奶奶帮我拿着,我自己拿点轻的东西,但走不动的时候老想扔了不要。记得有一年暑假刚下过暴雨,我想回我家,奶奶说路太泥泞,走不了,我非要有走,哪会上初中的我,流行松糕底子的凉鞋,已经学会臭美的我硬要走,真是上坡容易下坡难,没走几步,鞋子上面的带子被崴的鞋底和鞋面都分开了,我光脚踩在泥里,哭着哭着笑起来,觉的自己好狼狈,也好可笑,索性扔了鞋子光脚在泥路上疯玩了会,转身跟奶奶回了奶奶家。冬天下雪的时候,上坡的路就更异常艰难,爬一步往下滑几米,根本上不去不用说回去了,而且路窄,控制不了方向和速度就滑沟里去了,沟很深!回不了奶奶家,班车也没有,只能借宿在别人家,等第二天天气好了,返回自己家或继续爬坡回奶奶家。就这样每年还是想要回去,回去的时候就是一定要看天气预报。

爬上山就看到炊烟袅袅,错落有致的四合院,乡邻打招呼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午的大太阳照的整个村子熠熠生辉!

吃过午饭,睡过午觉,恢复恢复体力。就想到村子里转转。奶奶家也是一个四合院,正房五间,东房三间,西房三间。奶奶家就坐落在村口第一家,站在奶奶家门口的磨盘上,可以看见我爬上来的大坡。

暑假基本都是和奶奶在串门中度过的,奶奶是一个对别人大方,对自己小气的人,人缘很好,邻里关系也非常的和睦,村子不大,一个村子两个大姓,杂姓的没几家,出门就是爷爷奶奶,叔叔大伯,姑姑姑父的喊。村子里的乡亲对我这个不经常回来的孩子还是挺照顾的,有啥好吃的或是有啥不常吃的饭都会给我送一碗,我也经常和村里的孩子相跟上去偷杏子,偷核桃,偷樱桃吃,和村里的小孩子们一起上过树,一起下过河,一起去地里撸过嫩麦子,可以说放暑假我们就是村里的害虫,但大人们都是吓唬吓唬我们,并不会真打我们,而且偷来的水果感觉真好吃!

最有意思的是正月十五,因为奶奶家村子里总有些能人,会自己做礼花和鞭炮。我会提前穿梭在村子的爷爷家看他们做鞭炮,他们会给我这个看客一把小炮或小礼花让我玩,哪会儿真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堂。每年的正月十五整条街会垒一条街的旺火,家家喜气洋洋现在旺火跟前烤着火唠唠家常,看着升空的礼花,烤着寓意抓钱的馍馍,吃着寓意消灾香酥脆甜的馍馍,游荡在“黄河中”(一种类似迷宫的活动,再在出口菩萨跟前烧柱香,保佑一年无病无灾),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笑着,乐着,又过了一年又一年……

怀念还在,乡音未改,爷爷奶奶都已离世,哪条让我又恨有爱的泥泞路也在村村通的号召下通上了水泥路,路也变宽了,班车现在可以直接在村子里坐,以前一天一趟,现在一天两趟往返,家家户户基本上有一辆小车,现在去县城只要半个小时!我每年清明,十月初一都会回去上坟,缅怀亲人的同时,也想听听乡音和长辈们的关爱。也许我怀念的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满满的人情味!


boss微笑总在风雨后


我的家乡,一个湖北大别山的普通乡村,小的时候,池塘里的水都很清澈,那个时候各种奇珍异兽,蛇蝎鸟兽,陪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有一种叫小千牛的,小的时候老是抓着玩,还有各种土环蛇,14岁出去上班,到现在21岁,家里变化了好多,各种乡村公路边上都盖起了小别墅,很多动植物都灭绝了,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李行


肯定有印象啊,在外面打工最想的就是自己的家了,可是他乡容不下我的灵魂,故乡容不下我的肉身,虽然在农村,离街上近,买东西也方便,门口都是大马路,而且特别干净,现在我们农村每隔一段路都放有垃圾桶,会有人定时清理垃圾,家里父母种有新鲜蔬菜,养鸡养鸭养猪,养狗,风景优美,我觉得什么都好!特想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可是条件不允许回去!努力点,能够早日回去!!




红姐hmg


虽然在外二十多年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直印在我心中。

每每回想起小时候,春天早起被叽叽喳喳的鸟叫叫醒,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起床穿衣(我一直有早起跑步的习惯),跑到村南的山坡上,望着山下村庄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再哼上两句自己喜欢的小曲,那简直是一种诗画般的享受。特别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的,简直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现在虽然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可我每年都会回去,眼见家乡的变化,从市里到我们那里又修了宽阔的马路,村里放置了垃圾桶,桃花会一年比一年办的红火。只等我退休了,回家好好收拾收拾我那小院,养花种菜,养鸭养鸡再过回自想要的生活。


天空之上2001


在外上班十多年了,最喜欢聊的话题就是老家故乡,小时候常跟小姐妹们一在油菜田里打猪草,挖野菜,去山里捡柴,捡蘑菇,映山红开花了摘一大束回家插起来。每每想起只能叹时光不再!

现在每年春节回老家也只能住几天,小时候的姐妹们早已是天南海北,难再相聚。故乡还是那个故乡,我们已不再年少。

老家还是老样子,没多大变化,但愿意回老家过年的人越来越多,回老家过年才叫过年!





青海青洋妈妈


有一首歌里的歌词是这样唱的,谁不说咱家乡好呀…。家乡的两个字一出现,就认我浮想联翩,那熟悉的街道,那多次让我留恋忘怀的小吃,那高高雄伟的红山塔,那垂延欲滴的羊肉串,太多太多,数不胜数,说到这,你一定猜出了我的家乡在哪里啦!它就是那优美旋律,耳熟能详的歌,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我出生在乌鲁木齐市,我的家就在红山公园附近,每次出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标志性的红山塔。一有时间我就会步行穿过绿树成荫的街区,走在无比宽阔的西大桥上,仰望着红山塔。顿时让我心旷神怡。到了中午来到二道桥国际大巴扎美食街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黄面也叫凉面,来几串滋滋作响,噗噗冒着热气的羊肉串。那美味的满足感,啊…再喝壶新疆特有的茶那叫人间美味呀。在外地因为给姐姐家帮忙的原因,未能吃过正宗的羊肉串。今年春节前我终于回到了我美丽的家乡,又可以继续我对美食的追求,可以和我的发小,同学,朋友,一起去,喀什古城,骑伊犁的骏马,吃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我爱你我的家乡。新疆!


她小姨的生活与味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总是不经意想起自己的家乡

想起家里的老爸老妈

家里的父老老乡亲

漂泊这些年,还记得家乡的油菜花

家乡的田野,家乡的泥土味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你这问题让我不自主的哼起了这首歌

我的故乡并不美,我的故乡是最美。







小杨实录记


老家,还在。地方永远是那个地方,尽管已变了模样。发展了,进步了,现代化了,对于偶尔回去的我们来说,有点儿生份了。

老家,还在。在心里,清清的水塘,绿绿的田野,蓝天白云,一群脏兮兮却甜蜜蜜的小孩儿,烧熟偷来的山芋的土洞,邻居家被我们祸害的老梨树,结满了藤却又小又酸的葡萄,我们一起放的猪,跟着我们到处跑的狗,还有那打过架的红公鸡。这个地方,脚回不去了,心却常常去。

老家,还在。父母还在,家当然还在,爹妈在的地方就是家,爹妈年老了,家就是老家。到了那一天,爹妈也离开了,尽管亲戚朋友们还在,大概也就是回去上坟时,偶尔去做个客了。

但愿我老了,能回老家生活去,跟几个老哥们儿,一起喝喝茶,钓钓鱼。到了最后,陪在爸妈身边,再当成他们的小宝贝,弥补我从十五岁就离开他们,欠他们的岁月。


心在水乡身在岸


当然有呀!故乡的河是最清的,那里曾留下了我与小伙伴嬉戏的身影;故乡的树是最绿的,那里曾记录了我们在树下乘凉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故乡的田野是最丰饶的,那里留下了我父母辛勤劳动的汗水! 故乡的父老乡亲是最和谒可亲的、最纯朴、最热情、最有爱心的人儿!我的家乡,是永远也品尝不完的血脉亲情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