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学校教师职称都是怎么评的?那些高职称老师现在都在干啥?

中考学堂


职称评定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这么多人黑还真有点出乎意料,许多人酸葡萄心理很明显也是事实。提出学校是怎样评职称的?这种问题也太呵呵了!学校有评定职称的资格吗?连这都没弄明白,也真可笑了,如果他(她)是教师,评不上更高职称也是必然,能评上才是笑话,如果不是教师,不知狗拿耗子是啥心理。

至于评上高级职称是些什么人,基本是校级领导及中层是肯定的,这也正常,领导毕竟绝大多数是从骨干教师,教学优秀者选拔的,评到高的职称需要一定的资厉和成果的积累,因而年龄相对较大,评到后转入二线也有可能,校长和中层的任课节数一般都是有统一规定的,本市规定校长任课为教师的八分之一,副校长为教四分之一,中层正职五分之二,到职二分之一,因为高职称大多属于这个群体,所以显得高职称教师上课少也成了必然,这也没有什么可不惊小怪的。

最后总结一下:一.学校没有评职称的权限,只有组织的义务,标准不是学校可以制定的,在有指标限制时,学校可按标准预选(这个可能是教师有想法的原因)。二.高职称的教师大多担任领导职务(这点如果也成为攻击原因就有点可笑,难道希望职称都评不高的人当领导?)


一曲飞歌001


说到教师职称,真的是教师心中的一大痛点,僧多粥少的局面很尴尬。山村老师工作十年,去年刚刚晋了一级。上个月刚拿到一级证书,但是工资还没有跟上。下面山村老师来谈谈自己的晋职之路吧。



工作第五年,山村老师已经达到了晋级的条件——本科学历、二级教师工作满四年、两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历、年终考核优秀、教学优质奖、继续教育学分满20分(一年可以学五分)还有各种奖状作为辅助!


第一次申请,学校有两个名额,二级教师达到条件的有15人,大家同时提交的申请,记得当时还交了五百块钱的评审费。半年多时间后,消息终于出来了,很遗憾自己没有过!打电话去教体局问,哪里出的问题,结果教体局告诉我他们也不知道。当时我就懵了,不知道?评审工作不是教体局搞的?但人家都说不知道了,我还能怎么样?也就没再追问。

第二年、第三年又接着写,接着被刷掉!那些所谓的领导家属都是走的后门,开的窗!评审前都到领导家坐坐!!(评审的人员都是各中小学校长抽调去评的)


第四年又接着写,好在第四年有三个名额,等了半年终于榜上有名。这恒心也是没谁了!!

而同办公室的一位晋升高级教师的老师说,他一级进高级,晋了十二年才晋上!每年都写申请。但就是每年都被刷掉!职称的晋升真的说多了都是泪!

至于现在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干嘛?山村老师就以自己所在学校为例吧!目前职称最高的一位高级教师在后勤宿管处给学生开关宿舍门,有一位专门浇花水,还有一位在看大门。当然,这三位都是有关系的!没关系的高级教师依然身处教学一线,只是教学任务只有年轻教师的一半!

这就是山村老师晋职称的艰辛旅程及目前校内高级教师的现状!你们的职称又是怎么评的呢?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师看教育


我们学校教师职称评定是公开透明的,几乎没有暗箱操作的情况。每年底,在职称指标下来后,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学习职称评定相关文件,由符合条件的老师提出书面申请,学校组织教职工对提出申请的老师进行民主满意度测评。通知满意度测评过关的教师提供职称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由学校职称评定小组对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初审,然后根据近几年的年度考核分、工龄、教龄折合后算出平均分,由高到低确定申报晋升职称人员。



那些高级职称老师在干什么?这才是当今教育问题的关键。绝大多数学校的高级职称都是学校行政人员和少部分优秀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在干什么?这个不用我说,大家都懂的。对于少部分高级职称普通教师,有很多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但很多高级职称教师不再从事主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量也少了许多。比如,张老师在评定职称前所教的是语文,评的职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后,他往往不会再从事语文的教学,而去教历史或政治,这样的高级职称教师,比比皆是,学校教师出于私人关系,不好提出来罢了。



兄弟学校有两位女教师,中学高级职称,从评上职称后,她们每周5节课,学校平均课时13节。在去年退休时,她们都向学校提出申请要延迟退休。学校研究决定,可以延迟退休,但应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且要达到学校平均课时。她们听了学校的意见后,放弃了延迟退休的想法。




目前很多高级教师都享受着特殊待遇,把教育教学的重任甩给了初级和中级教师,这将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这样的高级职称教师,不但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反而引起其他教师的不满情绪。

怎样才能让高级职称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Lance课堂


让您看看我校的职称评聘方案。

中高职称评聘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人事局和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从量化积分、工作业绩、教龄、任职期年度考核、任职年限和待聘年限等方面进行量化积分,努力评出团结、评出干劲、评出正气。

二、评审领导小组:

组 长:XXX

成 员:相关岗位教师代表若干

三、评聘人员范围:

符合符合上级相关部门关于中高职评聘的文件要求。

四、指标分配和积分办法

(一)指标分配办法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参加评聘的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线教师,二类是非一线教师。

指标分配计算方法:评聘指标数与符合条件人数之比为A,一线教师参评人员的指标数为一线符合条件的参评人数×A;非一线教师参评人员的指标数为非一线符合条件的参评人数×A。当非一线人员的指标数不足1时,指标向一线参评人员倾斜;积累够1时,给非一线参评人员1个指标;超过1时,多出的继续累积到下一年。

(二)积分办法

一是一线教师,总分为100分,由两项组成,即量化积分+资历奖励分。量化积分考查近三年的,占总分的50%。所有第一类参评人员的量化积分为学期量化分的平均分+每学期加分,每任课一个学期加3分。资历奖励积分考核相关任职资格期的各种资料,占总分的50%;其中招生加分占5%。二是非一线教师,总分为100分,由两项组成,即评议打分+资历奖励分。评议打分考核参评人员的德、能、勤、绩,由评聘小组成员完成,评议分数占总分的50%;资历奖励积分占总分的50%,考核办法同有量化积分人员;其中招生加分占5%。第一类参评人员量化积分、资历奖励分第一名分别计50分、45分,其他人员依次核算。第二类参评人员评议分、资历奖励分第一名分别计50分、45分,其他人员依次核算。

(三)资历奖励积分办法

1. 工教龄:每年加1分

2. 任现职年限:每年加1.5分。

3. 个人荣誉、奖励:

校级加0.2分,县级加0.5分,市级加1分,省级加1.5分,国家级加2分。证书上须有政府或行政部门盖章。须有相关佐证材料,如评定的文件、审批表或校级证明等。从2015年开始,不经学校推荐的不予加分。任职期内,每年加三个最高奖。同一项活动的只加一次最高奖.

4.课题立项:须与申报专业或岗位工作相关。任职期内县级加0.2分,市级加0.3分,省级加0.5分,国家级加1分;结题的相应分值加倍。

5. 任职期内或待聘期内,在职教中心任班主任的每学年加1分,以政教处开据的证明为准。

6. 双师型教师加1分。

7. 现有本科学历加1分,研究生学历加1.5分。

8. 招生工作: 时间包括近三年。超额完成任务者,每超一人加0.3分,缺一人减0.3分,分季分次计算,最高加5分。近三年内,如果有一年招生人数为零者取消参评资格;从2016年开始,有一年没完成招生任务取消参评资格,由就业处提供证明。

10. 同分值的情况下,班主任优先、教龄长者优先。

11、取得学校评定资格指标的,但最后未获评的,第二年不得参评。

12. 任职资格期间,近三年连续病事假超过三个月的取消评聘资格。

13、近两年内,任课教师责任范围内出现重大违纪事件、教学事故、安全事故的,一票否决。

(四)推荐人选确定

按积分高低排队,由高到低确定中高职评聘人选。

XXX职称评聘小组

那些高职称老师现在都在干啥?

基本上上课的不多了。

1、管理图书的一人;

2、管理实验室的一人;

3、管理食堂的一人;

4、后勤打杂一人;


授业解惑


职称评定不依学校规定,依据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的资格认定,够资格和标准并在学校中当年为优秀的教师才能评定。

很多职级高的教师都在一线,少数为管理人员但也在一线,很多为青蓝工程责任人,课题研究负责人,还有极少数还有工作室,带领一大批人。当然,也有极少数的,职称上了之后消极散漫,怕重怕累,身体家庭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但在一线教师中这不是主流。

不同行业都有不同现象,但表象究其底都一样,不能老折射在教师行业上,评事提事论事都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胸怀,这样才会少出偏颇。


去了光阴醉了红尘


从评职称的角度,民办学校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我就说一说评高级职称的事儿吧。

中教一级评下来后,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评高级职称。因为之前早就听说高级职申评很难,有几个人因为评下高级职称都还请客吃饭以示庆贺呢!

那时,我正好负责学校职称申报的事情,于是,就认真仔细地阅读了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条件里有硬性的规定,也有弹性的要求。

硬性的要求,比如文凭、论文、优质课、班主任资历;弹性的比如说组织课外活动,乡村支教证明、培养青年教师等等。

条件弄清楚之后,然后就开始积极准备。这些东西放在五年内准备,说句实在的话,每年准备一两项,其实不是难事。并且像文凭、普通话证书等也无须准备。

首先是论文。因为平时就爱写写画画,写论文也并非难事,只是发表较难。现在很多刊物都要收版面费。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我也别无选择。每篇论文400元,因为认得杂志社编辑,这块钱也可我免了。

其次,就是优质课。我和县里的教研员也较熟,和他说了一声,评职称要上课,他也很爽快,说,下次县内优质课评比你来上吧。这样县内的优质课很容易就得到了。

后来,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督导检查,给我开了三张讲座证明,这个东西评职称时与市优质课作用一样。这样,我的课已经超过文件上规定的要求了。

再次,就是班主任工作经历。这一块也毫不费力气,因为我年年担任班主任,手里已经有了一张县优秀班主任表彰证书。年级主任问我还要不要时,还被我拒绝了。

最后,中教一级评下来满5年时,我就开始申报材料,因为平时就有计划,所以一天就把要求的材料装订成册,递交上去,通过了初评。

通过初评,到市里参加现场说课。说课也就是走个过场。记得当时我说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一篇文章,正好是前天刚上过的内容,我几乎没有准备,直接进了说课现场,刚讲1分钟,评审员就挥了挥手,让我出去,我意犹未尽地还想再说几句。

那位评审员说:你如果再说,我们就不让你过!吓得连忙夺路而逃。

就这样高级职称就评定下来了。工资是从当年12月31日兑现,因为职称证书拿到手时间晚,所以补了6个月,每个月比之前多了538元。

明白了吗?这就是职称申评的全过程,希望对您有所启示。


青衫李探花


现在教师职称成了很多一线教师心中的"痛"。痛就痛在够了条件还是没机会评或评不上。究其原因,除了指标名额有限外,就是评审过程五花八门的不公平不公正因素(当然也包含某些不被老师理解的合理因素)。

避开“指标名额"这些政策性限制因素不谈,仅评审过程所表暴露出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在各地、各校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三味"2017年参加的高级教师评审,且幸运获得通过。虽然我也因指称名额原因等待过几年,但回想当年评审全过程,确实没有感觉到遭遇过什么人为不公平因素的干扰。下面简单讲讲这个评审过程:

2017年6月县教育局人事股向所有学校公开下发当年教师职称评审相关文件,对初、中、高各级职称评审的资格、条件、指标、初审程序及材料整理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有意申报者自行按文件规定,自行整理申报材料。"三味"利用了整整一个暑假整理材料,并将材料通过专用系统制作成上报数据。

其间有个重要的“学校初审"环节:申报者所有所需的资历、荣誉及证明材料,先将原件交学校审验并由校长、职称分管领导、及本人签字,承诺真实性。然后,申报者方可扫描成数据材料。

然后,申报者必须如实填报一份详实的“个人简明表",并在全校公示七日以上,教师对申报者各项条件、证明材料无异议后,方可确定为本年申报名单。

经过学校对资格条件初审,并按指标申报比例(1:3),确定为本年申报者后,可正式做上报材料。

9月底前,所有参评人员的送审材料(纸质和数据)及评审费上交局人事股。局里对所有参评人员名单在网上再进行七日公示。无异议后,向上一级上报。

纵观全过程,其实学校领导只是一个"证人”并承担“材料属实"的责任,不存在不公行为。

当然,这只是“三味"当地的情况。其他地方或学校不一定相同。既然不少地方和学校老师视“职称"为"心中的痛",相信也决不是"无病呻吟"。

据“三味”分析:老师对职称有深切之“痛"的地方或学校,其评职称的“不公平”主要在于“学校初审"这个环节。因为学校指标一定,参评者不能过多,上级一般会确定一个“指标名额申报比例"(如:1:3),即一个指称名额最多允许上报三个申报人竞争。其实这也是避免更多教师参评费受损失。

学校对参评人员名单的初审是有决定权的。由于学校符合申报条件的老师较多,学校必须要在初审阶段刷下一批人。于是,这个过程就难免出现了人情关系、作假、贪腐等不正当不公平现象,导致教师怨声载道。

为了避免不公平,减少教师怨言,“三味”认为,学校确定参评名单的这个初审过程应予以取消。只要教师够条件,可允许其自由申报。学校只需将够条件的老师的申报材料上报即可。给予老师公平竞争的机会,评不评得上,由职称评审专职部门去定夺,至少可以减少学校与教师间的误解和矛盾。


最后,题主还提到"高级职称的老师都在干啥”的问题,我觉得有故意争对高级教师的意味,不友好!

高级老师还能干啥?照样在干教书育人的工作啊。高级教师的平均年龄比中级、初级职称的老师的年龄要高,这是事实吧?高级老师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也不少吧?同理,现在逃脱了教学一线的老师,也不全是高级教师吧?

因此,老师现正在干啥,这与职称没直接关系。与教师特点、性格、专业、特长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关系更大。

欢迎关注头条号【三味聊教育】, 让我们一起从新角度看教育老问题!

三味聊教育


说到职称评审,真是一把辛酸泪啊,工作12年才评上一级职称,现在的高级还不敢想。由于晋级事关老师的切身利益,晋不晋级工资每月会相差400~900元,曾经为晋级多次出现过老师上访,现在学校也日趋透明。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晋级那些事。

1.自己写申请,由学校初审。自己写好申请后学校根据你的教龄和是否有空岗来决定你是否能进下一环节。一般现在要求在二级岗位上工作五年以上可晋一级,在一级岗位上工作五年可晋高级(各学校可能还有自己的规定),如年限不够或无空岗会被刷下。

2.对所有需要进的老师进行量化积分排名。这是最难过的一关,学校根据你的教龄,考勤情况,教学业绩,获奖情况,教案检查,教研组和年级组打分,师德师风考核(弹性大),领导打分(弹性打)等所有分加起来进行排名按教育局给的名额上报。

3.教学能力测试答辩(县级以上教学能手可免说课)淘汰10%.测试前抽课题,写教案40分钟,说课7分钟,答辩3分钟,所有得分和按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现场算分,你签字方可离开。对男年满55岁,女50岁可加5分,赛完后第二天公布成绩。关键是要淘汰10%啊!

4.准备材料,教育局上初验。需要准备校本研修(或课题),班主任材料,一年内教案,填表及各种证件(见下图),这个过程也很熬人,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教育局初验合格报到市上。

5.省市进行积分排名淘汰10%。材料报到市上根据教龄,获奖,班主任,课题等市上会再进行打分排名,淘汏10%,高级要求更高还要报到省上审批。每年都有一部分人被淘汰下来,两年内不能再申报。

一层层下来让老师们受尽煎熬,有的人竟一夜白头。各校岗位情况不一样,晋升难度也不一样。小学初中高级岗较少,很多人工作一辈子一级到头。每一级还分有小级,进小级也要看有无岗位,条件是否符合,要是同一科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相差不大),要想等别人退休晋级巩怕是没有希望了。

现行职称晋升制度的弊端:

1.不利于教师间团结。晋级前大家和睦相处,晋级时勾心斗争,请客送礼,阿谀奉承。

2.岗位过少,使很多晋级无望的人失去信心。

3.竟争激烈,不十分透明,易滋生腐败。

4.晋升前后工资差距过大。

5.晋级后安于现状,再无上进心。晋高级后,已达巅峰,很多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为什么教师职称晋升会这么曲折,为什么不能像公务员一样呢?但愿职称制度改革能让广大老师能真正得到实惠。





教育黄金眼


教师职称是怎么评审的?高级职称教师又都在干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职称成为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痛点,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他们如今都不愿意再提及教师职称,只要提到自己的职称竞聘,总会感到或多或少的尴尬、难过甚至是愤懑不平。原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提高教学成绩与教学能力,争取在自身所处的教师群体中凸现出来,以此来增强自身在教师职称竞聘中的优势,实现自己的待遇与职称挂钩,保证自身工资待遇与职业待遇的双提升、双改善。


但是从目前教师职称竞聘的实践来看,多数基层中小学教师似乎没有体会到职称的滋味,尤其是在高级职称的竞聘上,多数中小学教师虽然获得了竞聘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得以兑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对于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高级职称只是校领导的专属,普通教师想要获得高级职称,只能说就像“猴子捞月”一样,得不到实际或者有用的信息,成功竞聘教师职称或者高级职称的目标仍然很遥远。

那么,教师职称究竟通过什么程序进行竞聘的呢?

当前的教师职称主要是根据所在单位教师职称竞聘方案的基础上,按照相关程序组织符合资格条件的教师进行竞聘的。对于教师职称竞聘方案来讲,主要根据国家教育、人社部门制定的职称竞聘统一方案,然后各单位再根据自身实际组织好教师职称竞聘工作。

对于国家统一制定的方案,或者说为参与相应职称竞聘教师设定的资格条件来讲,虽然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全国范围内来讲都是如此,也就不存在合理或者不合理。但是各单位制定自身的实际方案时,你就会发现学校出台的最终职称竞聘方案上,总会各种“奇葩”的加分项目,比如:职务、教龄、获得各类表彰(与教学无关的)等,这部分本不应该影响到教师职称竞聘结果的因素,如今却成为左右教师职称结果的最关键因素,这也是目前多数教师对职称竞聘颇有微词的重要原因。

究竟是哪些人成功竞聘上了绝大多数教师梦寐以求的“高级职称”?

既然教师职称竞聘存在一定的可操作性,这势必为掌握职称话语权的教师提供了机会。从目前高级职称的竞聘实践来看,多数情况下,学校组织教师职称竞聘的潜规则:先聘用拥有职务的教师,然后教龄较长且拥有一定人际实力的教师,再次拥有人际实力同时又能与掌握话语权教师处理好关系的教师,最后才是最普通的教师,由于基层高级职称的名额很少,最终能落到普通教师身上的名额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综合目前教师职称竞聘的实践来看,并不是只有高级职称的竞聘如此,其实初级职称、中级职称亦是如此,而且单位在制定职称竞聘方案时,经常会出现将部分明显“萝卜坑”的因素考虑其中,对竞聘资格或者加分项目中,做出明显偏袒于某一个或者一类人的决策。因此,对于教师职称的竞聘,普通教师虽然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与优异的教学成绩,但是在教师职称竞聘中,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竞聘成功高级职称的教师后,他们一般都会从事什么工作?

近年来,关于高级教师获评之后,他们的教学工作积极性或者从事工作的种类等,拥有较大的争议性,很多人也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太过于复杂,在当前基层中小学校中,即使面临退休,也仍然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的高级教师也有不少,他们所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也仍然非常明显。在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学校中,教师力量相当匮乏,即使他们竞聘上高级职称教师,他们没有选择退二线,反而继续从事着教学工作。

不可否认,目前有不少教师只要竞聘成功高级职称,他们想的不是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想着如何以合适的理由,向领导提出退居二线,到后勤岗位上从事工作,这样的做法也确实让很多普通教师感到愤懑不平,甚至公开指责这部分教师。他们也确实没有发挥好高级职称的模范作用,因此实行高级职称聘任制,同时不能将“聘任制”改为“终身制”,真正将高级职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东爱雨小公


我们这个地方职称评定一般还是比较公平,公开透明的。因为最后都有个公示期,上面有教育局的电话,有问题可以进行举报。目前这个环境我觉得只要有举报,上面肯定一定会下来调查的。所以一般的学校也不敢在这方面做不规范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我们一般收到有关职称评审文件以后,进行全校通报学习。老师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写申请。学校职称委员会会对他们的申请进行资格审查。

申请的老师做自己的一些资料准备。准备好以后上交学校有关领导进行最后汇总。

利用全校职工大会对这些参评的老师进行师德测评,必须达到80%以上合格才能最后参评。

我们学校也有部分老师评上了高级职称。其中有一线的老师也有行政上的。工作变化倒是与以前没有什么变化,目前还没有出现有些人把高级职称评到手,就去做清闲的工作或者脱离一线。

前段时间我看了有个老师总结,有些老师就是专门为评审职称天天准备资料的。还有些老师确实在一线工作当顺便准备资料。

所以肯定存在有些老师专为职称而来。而大部分老师在辛苦的教学一线顺道捊个职称玩玩,他们值得拥有。

但我听说有些地方很奇怪,会出现有名额不用的现象,难道那年没有一个符合条件嘛?幸好我们这儿还没有这些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