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桿司令洪秀全,為何能殺掉手握軍權的楊秀清、韋昌輝

太平天國是清末一次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領頭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王洪秀全。這次農民起義,與中國之前的任何農民起義都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第一次藉助“西方宗教”來籠絡人心。

農民起義藉助宗教的力量,這在中國其實不是新鮮事,早在東漢末年,黃巾軍就已經這麼做過了。然而太平天國藉助的,卻是西方宗教的本土化變種“拜上帝教”,這就很特殊了。

光桿司令洪秀全,為何能殺掉手握軍權的楊秀清、韋昌輝

正是由於拜上帝教的特殊性,太平天國的權力架構也有許多特殊的地方。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洪秀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其實是被架空的。

洪秀全自號“天王”,然而根據拜上帝教的教義,天父楊秀清以及天兄蕭朝貴,卻可以在特殊情況下凌駕於洪秀全之上。而且所謂的特殊情況,則是指天父或者天兄“降臨”,完全由楊秀清以及蕭朝貴自己掌握,所以理論上說,楊、蕭二人有著隨時凌駕於洪秀全之上的權力。

太平天國始於1951年,而蕭朝貴則死於1952年,因此他對洪秀全的威脅其實很有限,畢竟死掉的蕭朝貴,是不可能再“天兄降臨”了,自然也就不能以天兄的身份來對洪秀全下什麼命令。然而比天兄更尊貴的天父,卻可以隨時降臨,他就是地位更在蕭朝貴之上的楊秀清,也是太平天國內部,論名次僅次於洪秀全的東王。

光桿司令洪秀全,為何能殺掉手握軍權的楊秀清、韋昌輝

太平天國早期以洪秀全為名義首領,實際的掌舵者則是楊秀清

由於太平天國的特殊政權架構,東王楊秀清的實際權力,其實不亞於天王洪秀全,甚至還要在其之上。

據有限的史料記載,東王府的一應配比,完全不遜於天王府,同樣有形形色色的女官數千人,楊秀清像洪秀全一樣,妻妾成群。

不僅如此,由於有著“天父上身”的光環,楊秀清還可以隨時像訓斥小孩一樣來訓斥洪秀全,畢竟在天父上身的那一刻,楊秀清就成了洪秀全名義上的父親,父要子死,子若不死便為不孝,可見楊秀清對洪秀全威脅之甚。

光桿司令洪秀全,為何能殺掉手握軍權的楊秀清、韋昌輝

從某種意義上講,楊秀清之於洪秀全,就彷彿太上皇之於兒皇帝。如果是像劉太公或者李淵那樣的太上皇,當然是沒什麼影響的,可楊秀清不一樣,他的身份,更類似於實權太上皇,可與退位後的乾隆相比。

楊秀清精明幹練,太平天國的內部動作,幾乎都是由他來負責的,洪秀全則更類似於“最高精神領袖”,如果不是革命尚未成功,尚需要藉助宗教的力量進一步籠絡人心,恐怕洪秀全早就被楊秀清給掃地出門了。然而有意思的是,看似強大的楊秀清,後來居然被他架空的洪秀全給幹掉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光桿司令洪秀全,為何能殺掉手握軍權的楊秀清、韋昌輝

洪秀全老謀深算,利用諸王對楊秀清的不滿,暗中唆使韋昌輝、秦日綱等人對楊秀清突然發難

楊秀清精明幹練,又可以利用“天父”的光環隨時力壓洪秀全一頭,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已經完完全全地把洪秀全給架空了。然而他畢竟還是低估了洪秀全,雖然他們一起共事了許多年,同為太平天國的原始合夥人,可是對於洪秀全的城府,楊秀清還是沒能看清。

楊秀清能幹是能幹,卻也有許多強人的共同缺點,那就是“招人怨”。試想一下,他連天王洪秀全都不放在眼裡,甚至還曾仗著“天父上身”去幹涉洪秀全的私生活,對於太平天國的其他將領,自然是更加不放在眼裡了。所以不但洪秀全對他恨之入骨,太平天國的其他諸王,幾乎沒有一個不恨他的。

其中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北王韋昌輝。太平天國雖然號稱有幾千個王,但真正有地位的,其實只有少數,而韋昌輝,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被封為北王,論名次,僅在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以及馮雲山之下。

然而蕭朝貴與馮雲山都在1952年去世了,所以1956年天京事變之時,韋昌輝就是太平天國里名義上的三號人物,除洪秀全之外,他也是最有資格對楊秀清不滿的人。

光桿司令洪秀全,為何能殺掉手握軍權的楊秀清、韋昌輝

這一切,洪秀全都看在眼裡,所以等到時機成熟後,他就暗中下令韋昌輝除掉楊秀清,甚至還給他安排了一個打手秦日綱,此人正是太平天國裡有數的戰將。

韋昌輝、秦日綱等人早就對楊秀清頗為不滿,接到洪秀全的聖旨後,自然是立刻行動,由於事發突然,楊秀清被打個措手不及,滿門皆被誅殺,不僅如此,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韋昌輝甚至接連殺掉原屬楊秀清的兩萬多人馬,徹底瓦解了東王府勢力。

韋昌輝幹掉了楊秀清,卻沒意識到自己是被洪秀全利用了,最終也落得楊秀清同樣的下場

韋昌輝作為三號人物,幹掉二號楊秀清之後,他自然就是新的二號人物了。然而事情就真得會如此順利嗎,容不下楊秀清的洪秀全,就真能容得下他韋昌輝嗎?當然沒這麼簡單!事實上,韋昌輝是被洪秀全利用了,楊秀清死後,洪秀全始終不承認是他下旨讓這麼幹的,於是韋昌輝就一直揹負著“叛亂”的名頭。

光桿司令洪秀全,為何能殺掉手握軍權的楊秀清、韋昌輝

洪秀全這麼幹,其實就是準備對韋昌輝動手的信號。果然沒過多久,聽聞天京事變的石達開從外地緊急趕回來,斥責韋昌輝殺人太多,並因此與韋昌輝結下樑子,家小皆為對方所殺。就在此時,洪秀全抓住時機,聯合憤怒的石達開共同圍攻韋昌輝。由於韋昌輝有“叛變”之嫌,不得人心,很快就被打敗,他本人自然也難逃一死,最終落得楊秀清同樣的下場。

短短几個月內,被架空的洪秀全借力打力,先後幹掉對他威脅最大的二號人物楊秀清以及三號人物韋昌輝,從此以後,太平天國的最高權力,才真正歸於他一身。不過論才幹,他其實是比不上楊秀清的,所以天京事變之後,洪秀全雖然奪取了權力,太平天國卻也因此由盛轉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