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立法规定对上课不专心不守纪、作业不完成的学生教师可采取一定惩罚措施,您怎么看?

百姓茶馆话人生


早就该这样,全国都应该这样,为广东点赞,广东将来教育应该是全国第一


爱家男人85204501


看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感觉是振奋人心。第二个感觉是这个法究竟是怎么立的?惩罚方式以及惩罚的度是怎样的。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个老师是代课老师,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用小棍子打孩子的屁股,我记得最清的一次就是我在黑板上默写生字“电”,老师便一直说拼音让我去默写,但是呢,我心里完全就没有那个字,而是我的屁股已经紧张的开始要迎接他的小棍子了。当然,我被敲了屁股,受了批评。这个老师教了我半年,后来因为计划生育离开了,又换了一个非常温柔的女代课老师。这个女老师特别的温柔善良,长的有点像倪萍,每到下课的时候我们就围在她的身边,听她说话,看她改作业,那时候我的成绩是班级第一名,但是我感觉从这个女教师开始,燃烧了我学习的渴望,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现在我也成为一名教师,我一直以那位女教师为榜样。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特别的可爱,但是呢,孩子不学习的时候,确实也特别的烦恼,甚至调皮的孩子故意气老师。那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去惩罚呢?我觉得点到为止。每个老师都可以有自己的风格,比如严肃的老师用不苟言笑就可以把孩子给镇住。我惹到老师也可以用自己的循循善诱去打动孩子。总之,惩罚不是目的,目的孩子能够进步。

我的观点是我同意惩罚,也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惩罚,更希望老师能够把握好惩罚的度。保护孩子更是保护自己。





老师说365


4月12日,《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在广东省司法厅网站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记者获悉,该草案创新亮点颇多,其中,草案中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管教权,提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上课期间不专心听课、不能完成作业或者作业不符合要求、不遵守上课纪律等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同时,草案中还明确了对学生欺凌、暴力事件的防范措施,提出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校园周边安全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商户及群众自治组织成立治安交通联防组织,如出现可能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情形,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制止,同时报告公安机关和学校。

以上是广东对上课进行立法的相关信息。

虽然对于这一草案的具体做法还不是很清楚,但是确实是一个值得,让人兴奋的好消息。

第一,明确了教师的管理权,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有法可依。

有了立法的支持,当学生违反学校的相关规定的时候,就可以依照条例的规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置。 让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够大胆进行,没有了对一些动机不良的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对学生安心专心用心进行教育。

第二,既然立法,对学生的管理,就要依法进行,不逾越,不姑息。

条例的规定,不仅仅是让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大胆管理,同时对老师,对学生管理的方法和要求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防止老师对学生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安全。老师依照条例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那就不能逾越条例的规定,同时,对于违反学校规定的孩子,也要采取按规处理的办法,不姑息。

第三,体罚和惩戒有了界限,有了区分。依法管理,让教师摆脱体罚这一违反师德的大帽子。

当条例对孩子的处罚管理进行了界定和细化以后,老师对孩子的处罚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就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家长和学生。冠以体罚,违反师德的帽子!体罚是体罚,惩戒是惩戒,二者不会再被混淆不清!


从以上可以看出,广东立法对学生进行约束管理。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是与时俱进的作法!通过立法保护学生,保护老师。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让老师安心从教,给教育一个干净,整齐的学习环境。


中学教之道


跪着的老师是教不出站着的学生。这是对教育质量的保证,也可以帮助老师敢教、敢管、敢负责。(更正一下:题主应该说惩戒而不是惩罚)

首先,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界开始流行学生中心以及快乐教育。导致学生在上学期间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老师的提醒或者约束,往往会形成与学生的冲突。但教师是成年人,而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所以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最后却变成了错误的一方、弱势群体。随着这种事情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好教师,负责任的教师是也是越来越不敢管,越来越心寒,这也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学习风气的破坏。而广东省的立法行为,恰恰为教师的严格和负责任的心注入一针强心剂,让更多的老师在管理学生和班级时有了强有力的依靠,这是对教育的支持,更是对学生未来的负责!

其次,家长对教师管理的不理解,容易已发家校冲突。在教师管理过程中,最要注意的就是家长的态度。许多家长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充满了溺爱,导致家长唯孩子论,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收到了委屈。而孩子在学校犯错时,老师第一时间就是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帮助学生改正。但是有些家长却经常以他还是个孩子等理由为自己的孩子进行推脱。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反而助长了学生犯错的信心,因为家长这样的做法就是在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误信号:是孩子就没问题!所以,广州立法的做法为教师管理学生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也为教师在以后与家长沟通时提供了依靠。

然后,政府立法也约束教师的惩戒行为。体罚,一直是教师避之不及的词语。而广州的立法让广大教师在管教自己学生的同时知道了尺度。什么能实施,什么不能做。所以,立法让广大的老师心中有了标尺,也制止了有些不恰当措施的出现。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最好的保障。

结语:教育中的师生矛盾以及家校矛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广州的立法正好为这个矛盾在根源上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对学生、老师、家长三者都是一种保障。同时温情教育只会让他们成为温室的花朵。同样,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奖惩结合才会激发学生的斗志!


站三尺迎诸公


没有看法。规定没用,落地才是关键,任何规定落不了地,都是白纸一张。

目前,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都还没有做好落地的准备。

一个简单的例子:定一个老师是不是存在体罚,不是以法律为准绳,而是以主管部门或某位领导领导为了表明与群众站在一起的一句话为准。


爱理不理34763066


这样的措施就是在向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号,老师是可以管的,并且也是应该管的,从法律的角度来约定老师与学生的职责范围。

现在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敢管,不能管甚至是无法管,现在的舆论导向更多的是倾向于学生了,因此学生们的行为越来越夸张,导致我们的课堂教育无法进行下去,这样会让更多的老师变得无所适从。

广东立法的考虑正是基于以上的观点,现在的学生并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水平或是一样的表现,对于那些确实是不专心、不守纪律、作业不完成的孩子实施一定的惩罚措施,这样既可以震慑某些学生甚至是某些家长的言行,也可以为老师们鼓鼓劲,给老师们一些支持。

其实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很清楚,惩罚的目的并不是真正要罚学生,而是让他们明白规矩成方圆,没有规矩,孩子们的学习就不可能提高。


大语文天地


学生违纪违规情况太严重了,已经严重破坏了教育秩序,才不得不立法。


风雨亭37738091


应该。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集体没有规矩能行吗?


谈古论今26


支持立法,出发点是好的,立法有强制性,但是实行起来很困难,惩罚力度不好把握,解决学生的各项问题还是要加强教育引导,教育的问题也要靠教育解决。


公考三郎


亨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就应该承受不认真接受教育的惩罚!完全赞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