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除了爱情,更有对婚姻的思考

《廊桥遗梦》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创作的中篇小说。1995年被福纳兄弟搬上了荧幕。《廊桥遗梦》讲述了一段在4天时间里铸就的至死不渝、刻骨铭心的中年人的婚外恋情。

一直以来,这是一部有争议的电影,因为它涉及了情感的灰色地带:婚外情,婚外情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被视为禁区。作者是非常聪明的,只给他们四天的时间,其热烈又忧伤,短暂而又漫长的恋情,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口味,也暗合了人们寻求对沉闷的婚姻生活的一种隐秘的渴望。同时,它赋予了主人公伤感的悲剧结局,使人们从足以引起指责的恋情中,看到了坚贞,永恒,理智以及情感深厚的一面。

每个人都应该从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对爱的理解,对疲惫婚姻的思考,在情感日益喧嚣的今天,每个人的婚姻,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我们在真爱的凄美中唏嘘时,也许应该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婚姻做一个全面的反思。

不做婚姻的附庸


《廊桥遗梦》除了爱情,更有对婚姻的思考


影片中的弗朗西斯科,是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女子,跟随丈夫从意大利来到美国生活。每天过着千篇一律的日子,家务,丈夫,孩子占满了她的全部时间,她的生活中永远有别人,却唯独没有自己。想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被女儿果断地关掉,放上自己喜欢的爵士乐,拿个调料品,女儿都要让她去,从这个细节上看,她的一切以女儿和丈夫为重,却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

她很久没给自己买过衣服,上一次买衣服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单调乏味的生活,把她变成一个皮肤松弛的中年妇人。想想,这不真是我们自己的样子吗?每天奔波在家务和厨房里,好吃的留给孩子,买衣服永远是丈夫和孩子第一,从不装扮自己,买来的书成了摆设,活脱脱把自己变成油腻的中年女人,这样的生活从头看到尾,和弗朗西斯科有什么区别。

从费朗西斯克身上,看到她的精神处于一种无所依的状态,完全没有存在感。婚姻中的女性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只有经济的独立,才能让女性更有自信和价值。在家庭中,无论你作为妻子或者母亲,要有追求好品质生活的能力,勇于挑的起婚姻的担子,但决不做婚姻的附庸。

婚姻要经得起平淡,懂得如何相守


《廊桥遗梦》除了爱情,更有对婚姻的思考


科学证明,情侣之间的的新鲜期只有三个月,平淡是生活的常态。无论多么轰轰烈烈,你侬我侬的爱情,在进入婚姻之后,似乎不再有新鲜感,三毛曾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吃饭,穿衣,睡觉,数钱,是不会天长地久的。”这句话真实的道出了真实的生活离不了柴米油盐的琐碎,而婚姻中的七年之痒,不是两人之间的爱消失了,而是败给了现实。

费朗西斯科那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令人心生厌倦,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七年之痒是一个舶来词,意思是说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婚姻当然也不例外,北京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苟于波认为,按照正常的时间来算,第七年刚好是家庭和事业的成熟阶段,孩子慢慢长大。夫妻双方都有精力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

加上社会的诱惑太多,当婚姻由激情走向平淡,新鲜感丧失,在朝夕相处中彼此之间太熟悉了,恋爱时掩饰的缺点此时已充分暴露出来,情感的疲惫和厌倦使婚姻进入瓶颈期。此时,如果无法选择有效的方法来度过这一瓶颈期,婚姻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如何学会在平淡中相守是非常重要的。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婚姻承载的更多的是亲情和责任,“痒”是婚姻的警钟,尽管婚姻都会痒,都会过这一关,但却因处理的方式而不同。就像冯小刚的《一声叹息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我摸着你的手,就像摸我自己的手一样,没有感觉,可是要把你的手锯掉也跟锯我的手一样疼。生活最终要归于平淡,但平淡不等于乏味,要善于从平淡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把婚姻经营的更加温馨。

婚姻遭遇诱惑,责任大于爱情


《廊桥遗梦》除了爱情,更有对婚姻的思考


费朗西斯科和罗伯特.金凯在雨中离别的那一幕,是全片最感人的部分。费朗西斯科看着雨中的罗伯特,心中万分挣扎,她多么想打开车门走下去,去追随挚爱的人。但她理智的意识到,她是有家庭的,她不愿老实的丈夫,受到别人的嘲笑,不愿意孩子因为她而蒙羞,她是妻子,也是母亲,她不能让她的家庭,因她而消散。

或许在情感中,我们无法阻止自己的心会偏向谁,但起码可以把伤害降低到最小。有时候,我们总会疑问真爱是什么?是否真的存在?当我们已为人父或人妻时,究竟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真爱,这是每个人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我们总想要紧紧抓住这一生的真爱,却不知有时候选择放手,才是伟大得爱情。真如费朗西斯科所说:爱是有魔力的。但是若没有了责任,爱也会消失。

对婚姻的反思


《廊桥遗梦》除了爱情,更有对婚姻的思考


媒体曾采访潘绥铭教授:“这几年最让你意外的变化是什么?”潘教授说:“最意外是中国的婚外恋,无论男女比例都在上升。”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讲,婚姻的稳定,与人的需要是否被满足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一个人心理是否足够成熟,对婚姻也有一定的影响。好的婚姻应该是势均力敌的。一方进步,一方停滞不前,必然导致出轨或被甩。

结语:

对于爱情而言,电影《廊桥遗梦》的结尾,无疑是带着悲剧色彩的,相爱的人最终分离,但对于婚姻而言,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比爱情更深刻。它让我们相信,所有来源于内心的快乐,如果是不道德的,如果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不应该受推崇,哪怕是最真挚的感情。

婚姻是神圣的承偌,每一位走进婚姻的人,应该对婚姻保有最起码的敬畏感,在这部有关爱的电影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廊桥遗梦》不仅是一部有关爱情的电影,它的价值在于向读者指出了一种人生的选择,一种人生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