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江苏区域调整决定了苏南现在的江湖!

1983年是一个尚未远去、特殊而重要的年份。1983年1月,江苏省在全国首先全面实施“地改市”。地方大、大城市少的苏北设置了六个市,这里以后再谈。地盘小、大城市多的苏南设置了五个市,这是本次要解分析的内容。

83年江苏区域调整决定了苏南现在的江湖!


  时光飞逝,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可以说,苏南五虎除了原有的基础(行政地位、城市规模、科教文卫等),1983年分配地盘的大小、人口的多少,以及与之相关的质量,是影响各市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等各领域的最大因素。期间,虽也有些变数,但苏南五市如今的整体格局,主要还是奠定于1983年大调整确定的行政区域。

  因为苏南地盘小、大城市多,因此分配时捉襟见肘,苏南的行政区划版图颇有些怪异。多年来,网上时常质疑当初分配合理性、甚至要求重新调整的言论。

那么,当初为什么这样分配?真的不合理吗?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欢迎批评指正。  

 政治力”与“潜规则”奠定基本格局

  看一下当初是怎么分的吧,1983年1月18日国务院【国函字1号】批复:

  1. 撤销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常熟县,设立常熟市。将苏州地区的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6县(市)划归苏州市;江阴、无锡两县划归无锡市。

  2. 撤销镇江地区行政公署,将原镇江地区的高淳,溧水两县划归南京市;宜兴县划归无锡市;武进、金坛、溧阳3县划归常州市;丹徒、丹阳、扬中、句容4县划归镇江市。镇江市改由省管辖。

  再列一下大调整前苏南五市的基础情况:1,南京市:江苏省会,省辖市,非地区行署所在城市,建国后已陆续划入江宁、江浦、六合3个县;2,镇江市:地区辖市,地区行署所在城市;3,苏州市:省辖市,地区行署所在城市;4,常州市:省辖市,非地区行署所在城市;5,无锡市:省辖市,非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