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在我們的人生裡,有些錯誤是能夠犯的,有些錯誤是不能夠犯的,一旦犯了就無可挽回,所以你得在事先牢牢地想清楚。————池莉

我想很多人都是因為這個書名,才會提起興趣去看的《有了快感你就喊》。關於這本《有了快感你就喊》書名,作者池莉就簡單明瞭的坦白在序言裡說道:“如果在當下的時代,沒有一個醒目的書名是沒人注意你寫的書的。”且作者池莉在書中的序言裡,也說書道名來源於一句格言,是來源於參加越戰的美軍士兵隨身攜帶的救生包裡火柴盒上印的廣告語,意思是充滿陽剛之氣,也指男人們所追求的精神狀態。

所以,書名的“快感”二字並沒有太多我們所想象的曖昧,從商業角度來看,只是為了刺激讀者的視覺快感,提高銷量,《有了快感你就喊》是本有著“標題黨”的小說。

初次接觸到作者池莉這個女性作家時,就覺得她特有個性,與張愛玲不一樣的是她擅長描寫婚姻場景中男人的心酸與艱辛,而非女人角度的孤獨與痛苦。

《有了快感你就喊》簡單的說,講述男主人公卞容大是個備受壓抑卻又窩囊的陽剛男人,在過慣了穩定的事業和生活後,隨著被領導下放到一個閒散的小單位,生活與工作都遭遇了種種困境了,最終讓他選擇踏上西藏,以逃離的堅守與自我救贖的故事。

所以,這部中篇小說《有了快感你就喊》,儘管不到1小時就可以讀完了,也就短短几章,但是卻讓很多中年男人不敢看、不想看,是對一個當代中年男人形象的文學塑造。

看過這本書的人,都大多會因卞容大這個軟弱的大男人主義而感覺到同情。在復讀了很多次《有了快感你就喊》後,我卻看到的是卞容大和妻子黃新蕾這段婚姻的真正面目,是妥協與逃離的。

那就以“自由”的角度,來解讀《有了快感你就喊》的背後: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01、【妥協與逃離】:原生家庭管制下的本性妥協,是真正意義上的妥協,基於婚姻裡的人性,終究會去逃離。

《有了快感你就喊》裡的卞容大是個聽起來名字很奇怪的人,因這名字被人取外號、嘲笑,殊不知是他父親的得意之作,意義為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然而在父親的嚴厲管制下,有著各種夢想(文學、創業、愛情夢想)的卞容大被生活團團圍住了,也一次次的妥協。

於是乎,讀者就可以看到卞容大三次妥協:在愛情裡,鐘意於健康活潑的黃新蓓,卻被丈母孃算計調包成體弱多病,還未婚先孕的黃新蕾;在工作裡,能力出眾忽然被領導下放到一個閒散的小單位;在婚姻裡,妻子黃新蕾很多次人流,是瞧不起他的,就連失業期間,妻子突然工作紅火,讓他覺得很不舒服。

不少讀者在看到這三次妥協,就能隱隱約約看到自己在現實生活的樣子,工作和愛情都有著相似的不順。其實,在細細品讀這個有著大男人主義的卞容大時,除了他的妥協是基於軟弱性格外,還會發現這是種原生家庭管制下的本性妥協。

一個人的本性,在沒出來社會前,因沒有太多的話語權與思想,往往是取決於原生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什麼樣子時,也就能猜到其父母的性格。長期的家庭環境,就會決定人生很大部分的性格,這就算是在成熟以後,也會存在很多來自原生家庭的性格,有“教”無“育”。

這讓我想起曾經做過英語老師的馬雲,他曾經談過中國教育:教很好,育不夠的。其中的“教”是來自學校單方面的知識傳授,而另外的“育”就來源於原生家庭的育人與做事。縱觀中華悠久的文化歷史,受到儒家思想影響,很多父母給孩子在育人方面都提倡“以理服人”,直接造成了孩子在原生家庭的性格是以禮待人,不擅長爭取。基於這點,這也就容易讓我們形成妥協的骨子性格。

在看到《有了快感你就喊》裡的卞容大三次妥協,我驀然發現我們在沒出來社會與自我思想形成之前,對事與人總是會抱著原生家庭所賦予的那種禮讓思維,想著去和平解決。分析這個思想是沒錯的,只是運用到婚姻時,就會發現婚姻很難維持下去。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現實婚姻中,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正常現象:一方是溫和性格,另一個總是主動與好強,看似非常和諧幸福的婚姻,是以付出妥協為代價,背後卻藏著很大的婚姻隱患。過度妥協容易失衡,退讓妥協的同時,就會讓對方得寸進尺,從而讓婚姻難以維持走向破裂的地步。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婚姻中的兩人相處更像是婚姻裡的人性學,是複雜人性的對立。因為初婚時候的我們,伴隨著思想越來越獨立與開放,在無任何婚姻經驗的情況下,短時間兩人是難以融為一個世界,達到和平相處目的。這時候,我們為了兩人和平相處,就會能以儒家思想的“以和為貴”去妥協對方與婚姻,本身出發點是沒錯的。只不過人性是複雜的,並不能全部得到相對應的婚姻裡的尊重,就有可能淪為婚姻處處被動,尤其是思想獨立的社會,讓這個現象越來越普遍化了。側面來看,把這種思維放到思想不斷進步與複雜人性的社會與婚姻裡,顯然是不太適用了。

《有了快感你就喊》裡的卞容大,在經歷婚姻裡的掉包、妻子黃新蕾多次流產,還能繼續選擇妥協去一起生活。在遭受種種打擊後,卞容大甚至有了精神上的出軌,只是不敢跨出罷了。他骨子的性格終究還是來自原生家庭管制下的本性妥協,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妥協。沒能逃過複雜的人性與婚姻,才最終卞容大選擇逃離婚姻,踏上了西藏,去自我堅守與自我救贖之路。

於是作者池莉在《有了快感你就喊》裡賦予卞容大一種與眾不同的性格:不管是生活、工作以及婚姻有著“高貴的沉默”的性格,讓人不解沉默還有高貴、卑微之分嗎?其實,卞容大所謂的高貴的沉默,是為了追求自由的婚姻。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02、【自由的婚姻】:以“愛”為出發點的(情緒)在乎權與(行為)擁有權,產生婚姻里人權束縛,男女在婚姻裡對自由的區別性定義。

在細讀《有了快感你就喊》時,我們就會發現卞容大並無太多的意義上的反抗。讀者看來,是種對生活與婚姻的妥協;而卞容大自己看來,是種高貴的沉默。

他的“沉默”讓我一下子沒能讀懂背後真正的意義,直到我看到他的鐵飯碗失業;妻子黃新蕾有段時間的工作紅火,讓他覺得很不舒服;再到最終讓他選擇踏上西藏,以逃離的堅守與自我救贖。反覆品讀這個結局,才發現卞容大沉默的背後,就會以“愛”為出發點的束縛妻子黃新蕾。

人性與婚姻,往往都會在犯下最容易最常見的錯誤:試圖以自我的思想去主導對方的一切,以“愛”為出發點,在基於(情緒)在乎權與(行為)擁有權。

  • 在乎權:當對方成為最為重要之人時,內心渴望自己被在乎與在乎對方的思維。思維越強烈,大腦的情緒模塊就會壓制住理智模塊,就會不理智的做出情緒化行為;
  • 擁有權:情緒化行為,是種不理智行為。尤其是在婚姻里長期相處的兩人,在瞭解對方基礎上,就會緊緊捍衛自身的擁有權,就會出現處處干涉對方的人權自由,以自身喜好與思維來主導對方行為。

對比以“愛”為出發點的在乎權與(行為)擁有權,本身是沒錯的,是屬於逃不開的人之常情。作為局外人來看,這樣子的情緒與行為就是種婚姻裡相互人權束縛。然而人在束縛之下就會產生人性的反彈:越是束縛,不斷累計的不良情緒,只要一個引導線就會引發解不開的婚姻矛盾。

就拿《有了快感你就喊》卞容大和妻子黃新蕾的感情來說,小說第二章開始就有對黃小蕾的詳細描述,從片言隻語中看出,就能隱約覺得黃新蕾是瞧不起沒有多大能力的卞容大。後來妻子黃新蕾下海經營圖書超市,生意紅火且改善家庭情況;卻反而這讓卞容大覺得很不舒服。卞容大是可以妥協,但是學歷、事業都好於妻子黃新蕾的他,是不允許妻子有強於他的。那時候兩人因工作的關係,開始產生了似乎解不開的矛盾。要不是最後妻子被人收回圖書超市的私人承包權,卞容大同情妻子的身體健康,兩人才因此不戰而和,不然婚姻關係就會走向了最冰點。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細細看來,這是一段很奇怪與矛盾的感情,都存在間隙的婚姻。妻子黃新蕾瞧不起丈夫,卻是持家勤快的女人;而軟弱卻大男人主義的卞容大,會去束縛妻子黃新蕾的行為。

分析這兩人的間隙,就會發現兩人的矛盾點是對自由的嚮往:卞容大妥協了妻子黃新蕾婚前的未婚先孕去流產,過多的妥協,壓抑的內心讓他嚮往【靈魂】自由;黃新蕾之所以瞧不起卞容大是因為圖書超市紅火,工作能力比起他出眾,對一個持家過日子的女人來說,追求的是【能力】自由。

這兩種自由,具體體現了男女在婚姻裡對自由的定義:大多數的男人還是會去向往靈魂自由,尊嚴的作祟,讓他們不願意被人約束,尤其是在婚後得不到相對應的私人空間與自由,才會去有所向往;而當一個女人進入了妻子角色後,更多的是嚮往能力所帶來的經濟上的自由,能力越出眾,越讓她們有所自由感與安全感,或許這就是自由背後的責任。

儘管有著相互彼此的人權束縛,但不會阻礙我們在婚姻裡的對自由的追求,不同的是每個扮演婚姻角色的人對自由有著不一樣嚮往。婚姻就像圍城,進來的人往往都想要出去,這是對婚姻裡的自由最真實的寫照:女人渴望有著足夠能力去獲得自由,男人不想被約束去擁有靈魂的自由。

其實縱觀這兩個自由,就會發現“自由”,並不單單是人身的自由,還有財政、思想、行動、主導權等等外來元素。當自由感不足,又加上相互人權束縛,男女才會在婚姻裡產生矛盾。自由,簡單的是說可以自我決定,而不是被對方所幹擾。

在《有了快感你就喊》裡,卞容大和黃新蕾婚姻,兩人所表達出來的是卞容大妥協(無自我決定權)、妻子黃新蕾被束縛(行為干擾),這兩種行為就會導致自由的流失,才會讓兩人留下了難以解決的婚姻矛盾,終於以妻子黃新蕾健康問題與卞容大的心疼,才得以解決。

所以,婚姻裡兩人的逃離與妥協,就應該去保持彼此的自由,才能讓婚姻更加美滿。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03、逃離與妥協,保持自由的婚姻。

《有了快感你就喊》是本有著標題黨的小說,作為一部為男性出發點的小說,我驚訝的是女作者池莉,她深刻寫出了一箇中年男性的不幸:失去鐵飯碗、妻子瞧不起、工作的磕磕碰碰與來自紅顏知己的誘惑。

衝著曖昧書名的男性讀者,看完是久久不能釋懷的。單是從婚姻的角度,就能解讀出卞容大這個男人的悲哀,想要有著大男人主義卻有著軟弱的性格。作者池莉運用文字,塑造出來了一個真實與矛盾的中年男性。

卞容大去逃離妻子黃新蕾的婚姻,並不是作為男人所應該有的樣子,他需要成年人的成熟與孩子專注力。

①、逃離,成年人的成熟與孩子專注力。

在讀到《有了快感你就喊》結尾是卞容大決定第二天去西藏了,還有個心理描寫:“確定去不去”。卞容大也表明了必去的決心,非去不可的那種。

經歷了種種,這個自我覺得有著陽剛之氣的男人還是決定去逃離現實生活了,去實現他所謂的自我堅守與救贖。在我看來,作為一個成年人,逃離是解決不了事情的,有的是需要成年人的成熟與孩子專注力。

瓊·安德森在《海邊一年》中說道:“用前半生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成年人,也許後半生該學習如何做個小孩。”

人的大部分歲月去成長出成年人的成熟,然而隨著社會進步,我們的內心總是煩躁的,很難去有專注力。比起這樣子,作為孩子之所以學得快,是因為他們懂得專注與認真。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一個朋友,她一畢業就去加油站上班了,快十年了從未換過工作。比起別人的不斷換工作,她相對是穩定太多的,但是她的收入和職位是越來越高了。或許會被不解,但是她對工作的專注力,讓她以不一樣的方式走向了成功。

成熟的我們,就會發現那些成功人士是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某個領域才會取得成績。然而,來自自身的慾望、誘惑使我們總是中途離開或是無法專心努力。這與成熟無關,我們無法堅持,就是沒有著孩子般的專注力,剩下來的只是落荒而逃的逃離。

同樣的,婚姻也是如此。那些有著事業、優秀的伴侶,還會有少許人會去出軌。試想一下,十年如一日的對待一段婚姻,愛著一個人,是需要很大的決心,更多的是專注力。尤其是由柴米油鹽醬醋茶組成的小事化婚姻,要去保持婚姻的專注力是很難的,再加上難以融合的獨立思想,導致離婚率是越來越高了。側面來看,專注力的流失,就會導致婚姻裡的包容、尊重的缺失。《有了快感你就喊》裡的卞容大因過度妥協,導致他對妻子黃新蕾存在著不滿,難以包容她。

不知是我們本身專注力不足,還是專注力會逐漸演變為處於被動,也已經說不清了。這兩個矛盾體,讓我們很難定義它對婚姻的重要性。

所以,還是要去適當的培養專注力是作為成年人所需要的成熟,專注的同時就會去包容婚姻。成年人的成熟與孩子專注力,是最好的避免逃離婚姻生活。

在《有了快感你就喊》裡,卞容大對紅顏知己產生精神出軌,也對妻子黃新蕾不滿,包括妻子的多次流產與體弱多病,看似這些糟糕事實的背後,慢慢失去了婚姻的專注力,最終導致他逃離,踏上西藏之路。

如果他的妥協,能去很好的預想未來,不去忘記婚姻給生命所帶來的意義,也就不會有著去西藏逃離的結局了。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②、妥協,去預想未來,不忘婚姻給生命所帶來的意義,是成長。

在分析完《有了快感你就喊》兩人的婚姻,是妥協、人權束縛也是種對過去與現狀的無奈。但是,卞容大卻忘記了對未來的預想,也就失去了婚姻給生命所帶來的意義。

沃爾特•肯在《在雲端》中說道:“人生就是一場未知目的地的旅行,更多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遇見怎樣的未來。只不過有時候,我們只是一味的狂奔,卻忘記了旅行的意義。”

我們都在負重前行的經營婚姻,只是一味的狂奔,卻忘記了婚姻本身的未來與意義。這是很多人所忘記的,正常的人之常情。當初兩個相愛的人,步入婚姻卻敵不過生活,不少是走向破裂,因為沒有去預見婚姻的未來。

其實縱觀婚姻的意義,在我看來是成長。兩人猶如鏡子,相互影響與模仿,往往妻子什麼樣,丈夫也會帶著一定的樣子。真正深度的成長,是從婚姻開始的,也在培養著我們的包容、尊重、擔當等等優良品格。所以在浮躁與壓力的社會,我們不應該去忘記婚姻的意義,可以去預想婚姻裡的未來:努力過後,妥協、束縛也會隨著慢慢減少,弊端的一面是有利於自身的成長度,渡過去也會大大提高自身的成熟。

成熟是需要有的,每個人的經歷與思想也是取決於這些成長。婚姻都需要妥協或是束縛,但它們也只是暫時的,未來也會來臨。一段婚姻的無疾而終,往往都是一方的思維出現問題,導致行為失去理智,這也是感情後期無法長期承受的。

而《有了快感你就喊》裡的卞容大,或許是之前過於穩定的工作,又優越於妻子,在他身上並沒有看到太多的成長,有的只是負能量的包袱,自己壓著自己,最終是崩潰邊緣。他與妻子黃新蕾的婚姻,或許並沒有預見太多的未來。

再來是,從卞容大的工作經歷來看,他本身的能力也是不足,才會導致婚姻走向矛盾,思想的高度與能力的深度,是最好的自由。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③、思想的高度與能力的深度,是最好的自由。

在《有了快感你就喊》裡,我們拋開卞容大的婚姻問題,就會發現他本身存在很大的問題。思想是妥協、軟弱、敏感,能力是沒有太多勝任下一份工作的實力,這也就造成他失去了包括婚姻裡的自由。

有個朋友過得很自由,並不是經濟的自由。她每天的行程裡,必有讀書與考證,她是這樣子說道:“讀書是為了增加思想的高度,考證是為了能力的深度。”經過幾年的證明與努力,她是對的,至少一直保持著靈魂自由與能力自由。

卞容大(壓制內心向往靈魂自由)與妻子黃新蕾(妻子的角色嚮往能力自由)的婚姻,最基本原因是思想的高度與能力的深度都不夠。這兩個是很簡單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卻又是最難的,需要強大的自律。

我一直提倡讀書,書籍是沒有實質性的作用,但長期看書的人,思想會越來越深度。當一個人的思維有了足夠的高度,那麼思想就會引導行為,從而建立一定的自律性,因為理想的深度思想不允許我們去太多負能量行為。

當思想的高度夠了,能力也會隨著跟上。一個可以自律的人,運氣是不會太差的。有了機會,思維也會因此及時做出把握,用行為去證明能力。

所以,思想的高度與能力的深度,是最好釋放自由與讓對方擁有自由的感覺。婚姻是相互的,人性的複雜相處,會去揣摩彼此的思想與行為,才會有助於婚姻的幸福。

《有了快感你就喊》裡的卞容大,是個讓人覺得悲哀與無奈的人,但有一點是自身的思想的高度與能力的深度是不夠的,從他不舒服妻子的工作紅火,有著精神出軌以及敏感生活的一切就可以看出來了。要不然,就不是妥協與逃離的結局了。

豆瓣7.0《有了快感你就喊》:妥協與逃離,保持自由的婚姻


《有了快感你就喊》是本衝著書名去看的小說,沒想到是男性小說,深刻揭露中年男人無奈生活現狀。

作為一名女性,作者池莉竟然可以深刻寫出男人的內心,真是不可思議。直到2003年時,她離婚的事公開,我才明白這本《有了快感你就喊》,她把個人的感受寫進了書裡,也只有這樣感同身受的文字,才會引起男性讀者的共鳴。

《有了快感你就喊》裡卞容大是不幸的,他的妥協與逃離,讓讀者覺得可憐;但他也是幸運的,有個深愛家庭的妻子,辛苦幾年賺到的錢,都是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一分錢都不曾用到她自己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