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可以剷除八大顧命大臣為何不剷除慈禧呢?

張進娣


【題主這個問題提的好,我小答一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簡單講講八大顧命大臣的由來:清朝咸豐帝去世前,皇太子載淳才六歲,尚不能親政。於是,他臨終之際,下令由戶部尚書肅順、鄭親王端華、怡親王栽垣等共計八位大臣作為輔佐大臣,歷史上稱之為“八大顧命大臣”。

可以說,在當時,同治帝載淳年幼,而慈禧也才27對,八大顧命一時間就掌握了大清朝的朝政,所有國事乃至宮中要事都是他們說了算。

後來,我們知道了,八大顧命大臣下場很慘,有被處死的、有被革職充軍的,無一倖免。而之後,代替他們走上政治舞臺的,就是恭親王奕訢,他被任命為“議政王”。針對題主所聞,既然恭親王能夠剷除八大顧命大臣,為何不剷除慈禧? 我認為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他沒有必要剷除慈禧;

題主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大多數人有這樣一個想法,是源於我們是現代人,對於歷史上之前發生的事情都已經瞭解,我們知道大清國在慈禧的手中走向了滅亡的道路。可是,在當時不一樣,當時慈禧還只不過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帶著一個幼小皇帝的皇太后,是孤兒寡母那種。

從親戚關係上來講,恭親王奕訢是咸豐帝同父異母的弟弟,而慈禧就是他的嫂子。哥哥去世了,留下孤兒寡母的母子,作為弟弟應該幫助照看,再說又對自己沒有威脅,根本沒有必要去想著剷除慈禧。

所以,對於恭親王奕訢來說,起初,慈禧沒有一絲威脅,甚至還需要恭親王奕訢去幫助拉扯他們一把。不過,另一方面來說,等到他覺得有必要剷除慈禧的時候,慈禧勢力已經足夠強大,他不敢輕易行動了。<strong>


2️⃣他沒有能力剷除慈禧;

恭親王奕訢剷除了勢力龐大的“八大顧命大臣”是真的,說他沒有能力也是真的。這時因為當時,剷除八大顧命大臣”,並不是他一個人獨立完成的。而是在慈禧的牽頭下,兩個人聯合進行的行動。

可以說,剷除“八大顧命大臣”整個事件,是由慈禧籌劃進行的,是她向恭親王奕訢哭訴自己受到“八大顧命大臣”的打壓和排擠,從而引起恭親王奕訢的同情。

到最後,兩人在熱河商議完對策後,將“八大顧命”大臣分批引入皇宮,再由慈禧召集大臣下令進行逮捕。整個過程,慈禧都是主導者,恭親王奕訢是協助者。

另外,在這次清洗行動中,提供最強有力的軍事支持的是駐紮京城附近的僧格林沁和勝保兩位大將,而他們是因為慈禧孃家的關係才支持行動的,與恭親王奕訢無關。

所以,從這一點上將,恭親王奕訢是沒有能力剷除慈禧的。



3️⃣即使剷除了,自己也將受到眾人攻擊。

慈禧的地位的名正言順得來的,是朝中大臣和天下人都認可的,又是同治帝的生母,如果恭親王奕訢剷除了她,將意味著自己是公開反叛朝廷,與大清皇族作對。古代封建王朝,是很講究“名正言順”這四個大字的。

再說,慈禧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錯事,剷除了她,恭親王奕訢也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如果他因為自己想當皇帝而剷除了慈禧,那麼可以預見的是,他很快將會受到四面八方各種勢力的群起而攻之,最後大概率是身敗名裂。


問題總結:

所以,恭親王奕訢既沒有必要剷除慈禧,也沒有能力剷除慈禧,那麼他就不會願意冒著天下人的圍攻而犯這個險。再加上兩者的叔嫂關係,原本可以互相協作,在朝廷中形成同盟,沒必要去做剷除慈禧這樣犯傻的事情。


鳴謝:

感謝您閱讀,喜歡我回答可以關注我,您的關注將是我持續創作優質回答的動力源泉。


醉觀滄海


為什麼恭親王沒有除掉慈禧太后?不是恭親王不想除掉慈禧,而是他根本沒有那個實力。

當年的慈禧太后雖然飽受人詬病,但她畢竟是站在大清王朝權力巔峰的女人,她和八大顧命大臣本來就不同,她屬於大清王朝的正統統治者,在當時朝中的地位非常高,不僅滿朝文武支持她,絕大多數滿族貴族也站在了她這一邊。


而除此之外她在謀權方面也要比恭親王強很多所以想讓恭親王跟慈禧鬥,憑什麼呀?

總的談了下,我們再來細說下慈禧與恭親王之間的歷史淵源。

在當初的辛酉政變中,恭親王在某些方面利用了慈禧,而慈禧也利用恭親王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可以說兩人對於對方是都是各有需求。

政變過後,恭親王成了朝中的議政王,而慈禧太后則是鞏固了自己垂簾聽政的權力,這為慈禧後來把持大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到了清朝後期,朝中的親王們已經沒有了參與政治的權力,此時掌管軍機大事的人們除了皇帝太后,就是軍機大臣們了,恭親王做到了議政王的地位上,說白了也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


當時他對慈禧太后非常重要,就像是慈禧太后手上的一把劍,幫助慈禧打壓那些反對她的大臣們,而絕大多數主動權,並沒有在恭親王手中,無論是從權力還是身份上來講,此時的恭親王都顯得很被動。

在同治皇帝在位期間,慈禧就已經拿到了她想要的權力和地位,已經有能力罷免恭親王了,等到慈禧覺得恭親王沒有了利用價值之後,就直接命令恭親王回了老家,不讓他再參與政務了。

不過讓慈禧想不到的是,恭親王得到了很多洋人的支持,畢竟之前是搞過洋務運動的,在洋人們的要求之下,慈禧太后慫了,只能讓恭親王官復原職。


而此時的恭親王也終於意識到慈禧的陰險了,於是決心扳倒慈禧。

不過慈禧雖然治不了洋人,但治他恭親王還是有辦法,洋人的支持是恭親王能夠支撐的原因。

但之後,慈禧也開始培養了很多自己的人,李鴻章、張之洞等也開始搞洋務運動,隨著時間推移,李鴻章等人在洋務運動上做的越來越好,洋人們反而和李鴻章等人搞得非常親密,而和恭親王卻疏遠了。

沒了洋人的支持,此時的恭親王在慈禧眼中已經沒有了一點顧慮了,慈禧一令之下,將恭親王徹底趕出了政壇。

從他們之間的歷史淵源來看,恭親王在慈禧面前絲毫沒有抵抗力,所以恭親王壓根是沒有能力通過兵變除掉慈禧,他如果有這個可能的話肯定早就做了。


夏目歷史君


咸豐皇帝在駕崩前,苦思冥想,做了他認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選了八位顧命大臣,輔佐年僅6歲的小皇帝;同時賜予慈禧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八位大臣草擬旨意,兩宮太后同時加蓋印章,才能夠最終生效。咸豐皇帝希望他們之間相互牽制,任何人都不至於獨攬政權。然而,事情真的像他想象的這麼簡單嗎?

從咸豐的安排看,政治上最後的生死,似乎把持在兩宮太后的手中。然而,母憑子貴的懿貴妃雖然榮升為慈禧皇太后,但是,當時她只有27歲,孤兒寡母,在朝中並無親信,也沒有支持者,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專橫跋扈,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咸豐死後,肅順不顧禮制,常常穿著便服,在熱河行宮大殿上肆無忌憚。遇到太后,肅順一點也不避諱,還常常趾高氣揚地許諾,回京後,我會好好奉養兩宮皇太后的。聽肅順的口氣,彷彿他己經大權獨攬,想怎麼對兩宮太后,全憑他一句話。慈禧變得膽顫心驚,照這樣發展下去,肅順等人架空小皇帝、獨攬朝政只是時間問題。該怎樣抗衡八大臣的強權,又該怎樣保證她們孤兒寡母的安全,慈禧急切地想找到能幫助自己的人。

咸豐帝

這時,一個人走進了她的視野,他就是恭親王奕訢。慈禧派親信偷偷送出密詔,聯繫在北京駐守的奕訢,請求他的幫助,剷除肅順等八大權臣。奕訢與慈禧雖然是叔嫂關係,在此之前,二人只是在家宴上見過幾面,並不熟識。慈禧為什麼挑選了奕訢,而奕訢又會不會幫助慈禧呢?

奕訢是咸豐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有膽識、有氣魄,然而在皇位之爭上,敗給咸豐,成為恭親王。咸豐在位時並沒有重用奕訢,奕訢空有抱負,沒有施展的空間,甚至在咸豐挑選的八大顧命大臣中也將奕訢排除在外。鬱鬱寡歡的奕訢,接到嫂子慈禧的救援密詔,非常驚喜,他感激慈禧這樣信任他。於是,果斷行動,火速趕到熱河,與慈禧秘密商議剷除八大臣計劃。

奕訢

1861年11月1日,兩宮皇太后跟隨咸豐皇帝的靈柩回到北京,剛一到北京,慈禧和慈安利用手中的兩方印章,頒佈懿旨,除去八位顧命大臣的職位,同時下旨,頒佈肅順等人專橫跋扈的罪名,下令奕訢將肅順等八大臣抓捕歸案。很快,八大臣就被賜死或流放。慈禧和奕訢叔嫂二人以最快的速度,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奪權大戰。從此開啟了慈禧“垂簾聽政”的時代。

在幫助慈禧剷除肅順集團後,奕訢從以前不被重用的親王,一下子成為了朝廷的重臣,成了一言九鼎的議政王兼首席軍機大臣。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奕訢平步青雲,只要奕訢上的摺子,慈禧都會批上“依議”兩個字,表示全都同意。

而同時,一些流言蜚語也傳開了。清同治年間,恭親王奕訢上了一道摺子,請奏設立同文館,也就是要開辦一所外國語學校,聘請外國人作為老師,不僅學習英語、法語、俄語等外國語言文字,還增設天文、算學等西方自然科學。慈禧看了奏章,照樣批覆“依議、欽此”。一時間輿論譁然,朝中以“天朝大國”自詡的王公大臣們,認為奕訢離經叛道,他們上了一道又一道奏摺,彈劾奕訢。

面對彈劾,奕訢理直氣壯,他和大臣們展開激烈辯論。他說:洋人堅船利炮,先進之處,我們必須瞭解,知其虛實,才能自強。莫不如此,近年尚可苟安,數十年後,大清將無可禦敵之力。奕訢侃侃而談,老臣們雖然說不過他,但是人多勢眾,又都是朝中重臣,雙方爭執不下,都請慈禧太后定奪。

慈禧呢,最終將主要的反對大臣倭仁的摺子,交給總理衙門動議。總理衙門的負責人是奕訢,等於是將此事的處理權交給了奕訢,第二天,奕訢在總理衙門恭候倭仁,寒暄之後,奕訢不提彈劾之事,反倒給倭仁派了一個差事,讓倭仁舉薦能教天文算學的中國人,以便免聘洋人。奕訢還說,以後朝廷與洋人交涉,盡由你酌辦。倭仁一聽傻了眼,果真如此,對固執的倭仁而言,簡直生不如死。於是,倭仁以年老為名,請求辭官回鄉。沒想到,慈禧聽了倭仁的請求,說了兩個字“不準”。倭仁沒有辦法,去總理衙門上班的頭一天,倭仁就故意墜馬,摔傷了足踝,以此向總理衙門告了長假,此事才算是最終解決。同治初年,慈禧對奕訢的信任和倚重都在任何人之上,叔嫂配合默契,讓大清朝有了同文館,有了安慶軍械所。雖然規模不大,洋槍洋炮數量有限,但清末也出現了短暫興旺的局面。

大概是因為關係親密,在野史中,一直流傳慈禧和奕訢這對叔嫂關係曖昧。關於這一點,專家認為,在正史中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記載。在等級森嚴的皇宮中,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有悖倫理的事情。那麼,慈禧與奕訢的關係,是不是像傳說中說的那麼好呢?

清朝同治12年,17歲的同治皇帝終於親政了,兩宮太后暫時告別政壇。很快,同治皇帝發現他的母親,對權力充滿慾望的慈禧,變得空虛落寞,經常管大臣們要奏摺看。為了不讓母親再管政事,同治皇帝提出要重修圓明園,希望母親在圓明園頤養天年,自己就可以擺脫限制了。很快,同治皇帝就向大臣宣佈了重修圓明園的旨意,並責令戶部儘快撥款開工,奕訢一聽堅決反對重修圓明園。當時清政府正面臨內憂外患,處處都需要用錢,那裡還有錢去重修圓明園呢?同治不聽勸諫,一意孤行,奕訢就請慈禧勸說同治,並勸說慈禧要以國事為重。慈禧貪圖享樂,也一心想重修圓明園,面對奕訢的勸諫,慈禧非常反感,並在心裡開始盤算,如何趁機除掉奕訢。

慈禧表面上不動聲色,表示對奕訢的稟報虛心接受,實際上她並未規勸同治皇帝,反而讚許同治孝順,大肆批評了奕訢的居心叵測。就這樣,重修圓明園的計劃被繼續推進著。第二年,由於購買修建木材,出現了一起特大貪汙腐敗案,朝廷損失了二十多萬兩白銀。奕訢知道後,十分著急,再次出面阻止重修圓明園。奕訢帶領反對重修圓明園的大臣們聯合上書,對皇帝提出:停園工 開言路 去玩好等八個要求。朝堂之上,奕訢為了打動皇帝,親自誦讀奏書給侄兒聽。奕訢還沒讀完,同治突然大喝一聲:我這位子讓給你坐怎麼樣,奕訢一聽目瞪口呆。

同治皇帝接著斥責奕訢,離間他們母子關係,把持朝政。同治皇帝親自寫下詔書:恭親王奕訢無人臣之禮,當重處,馬上革除一切職務,交宗人府查辦。此時的奕訢才明白過來,自己中了慈禧的圈套,她借同治皇帝之手除掉自己。

那麼,就是因為反對重修圓明園之事,慈禧就要除掉奕訢嗎?

事情絕非如此簡單,同治初年的慈禧,初入政壇,還無法完全真正掌控政局,她必須依賴奕訢的幫助。然而,垂簾聽政幾年後,慈禧地位穩定了,精明的奕訢就成為慈禧的眼中釘。

據記載,在當時的洋人眼中,大清朝有兩位當權者,一位是慈禧太后,另一位就是議政王奕訢。對於外界這樣的評判,慈禧是無法容忍的。她絕對不能容許,有人與自己平起平坐。慈禧早就將矛頭指向了奕訢。她制定陰謀先後三次彈劾奕訢,最終將奕訢趕出了政局,實現了自己的獨權專政。


孕育大咖


恭親王奕訢,人稱“鬼子六”,為人頗為精明,能力比咸豐皇帝強不少,但是運氣不如咸豐皇帝好,所以沒能當上皇帝。

倘若當時是由奕訢接道光的班當皇帝的話,或許清朝會是另外一番模樣,至少不會出現女人當政誤國這樣的事,近代史也會重新書寫。

咸豐皇帝駕崩了之後,他5歲的兒子載淳坐上了皇位,也就是同治皇帝,隨後慈禧則聯合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將顧命八大臣給一鍋端了,慈禧也自此開始掌控清王朝,幾近半個世紀之久。

奕訢在剷除了顧命八大臣之後,之所以沒有將慈禧一塊剷除了,一來是因為不敢,二來是因為不能。

不是不想,是不敢,是不能,是不會。

奕訢之所以不敢對慈禧下手,這是慈禧的身份所決定的,慈禧再怎麼說也是皇帝的母親,是一朝皇太后。

奕訢如果敢對慈禧不利的話,那就是在對同治皇帝不利,至少對於當時只有五六歲的同治皇帝而言是這樣,對同治皇帝不利,那就等同於是在謀逆,這樣會讓奕訢成為幾乎所有人的公敵。

那時候的奕訢並不具備謀逆的條件,不論是時機也好,是實力也罷,他如果選擇在那個時候謀反絕對沒有好下場。

畢竟“法統”這個東西說起只有兩個字,但放在那個時代卻是重之又重的東西,而當時的法統則自然而然地在同治皇帝的手上。

奕訢如果真要以“非法”手段奪取皇位的話,那就等於是在挑戰法統。

說不定當時慈禧還希望奕訢一時頭腦發熱對她不利呢!這樣的話她就能有理由進一步糅合朝中勢力順帶將奕訢剷除掉。

當然“辛酉政變”發生了之後,各方勢力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也都處於一個消化階段,奕訢拿不下慈禧,慈禧也除不了奕訢。

咸豐能力本不如奕訢,所以雖然咸豐接了道光的班當了皇帝,但實際上奕訢在長期和咸豐爭奪儲位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集團,也就是所謂的“帝胤集團”。

當時一來因為咸豐能力平平,二來也因為咸豐在位時期面臨著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所以他根本騰不出時間和精力徹底打垮奕訢,這也就造成了咸豐死了之後,以奕訢為首的帝胤集團仍然在朝中擁有足以威脅到皇權的勢力。

所以咸豐在臨死之氣那才留下了後手,一邊任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為顧命大臣,一邊又讓慈安和慈禧各掌一印,以此來和帝胤集團行成三足鼎立之勢。

咸豐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他天真的以為這樣真的能夠行成三足鼎立,讓三方勢力相互牽制對方,從而保證同治皇帝的皇權不受威脅。

可是咸豐卻忽略了人心,憑什麼在顧命八大臣同時打壓奕訢和慈禧的時候,奕訢和慈禧還選擇忍氣吞聲地維持這個咸豐自以為能夠存在的平衡,而不是選擇聯起手來一起對付顧命八大臣?

面對顧命八大臣的強勢打壓,慈禧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和奕訢聯手,在“二對一”的情況下將傲慢的顧命八大臣給打垮了。

顧命八大臣被打垮了之後,接下來的事情也很簡單,慈禧和以奕訢為首的帝胤集團瓜分此前由顧命八大臣所把持的政治利益。

慈禧也很夠意思,直接任命奕訢為議政王、領班軍機大臣等職務,當然這也是他們在發動政變之前所達成的默契,沒有好處的話,奕訢也不會冒險和慈禧這個“偏房”聯手。

更何況顧命八大臣一倒,帝胤集團勢力雄厚,慈禧為了能夠讓局勢儘快穩定下來,從而消化自己剛剛瓜分到的利益,也必須得穩住奕訢。

對於奕訢來說也是一樣,剛剛拿到手的蛋糕,他也不可能一口就吃完,即便一口就吃完了,他也需要時間來消化。

所以說當時慈禧和奕訢雙方實際上是處於一個很微妙的狀態,他們都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來消化。

所以,他們都不會選擇在這時候對對方下手,這樣很可能讓已經到手的利益又再一次成為別人的口中食。

除了他們自身的原因之外,當時清朝所面臨的國內國際形勢,也是奕訢不會將事情進一步擴大而對慈禧下手的原因。

內有洪楊起義,外有洋人虎視眈眈,又碰到咸豐駕崩和宮廷政變,這時候的清朝已經很脆弱了,經不起折騰了。

只有繼續維護清朝的統治,他們才能保得住自己已經搶到手的蛋糕。

從奕訢後來的所作所為來看,至少這個大局觀,他多多少少還是有的,所以他才不會在這個時候繼續將事情鬧大。

所以,奕訢不敢、不能、也不會在剷除了顧命八大臣之後繼續對慈禧下手,更何況顧命八大臣也是奕訢一方勢力剷除的呀!


寧糊塗


首先更正一點,顧命八大臣並非是恭親王奕訢剷除的,而是在多種勢力的綜合壓制下才被遏制。雖然恭親王有“鬼子六”的稱號,但是在當時,他還真不是八大臣的對手,若不聯合其他人,被扳倒的可以就是他自己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部分來解讀:第一,恭親王可以剷除顧命大臣;第二,為何不剷除慈禧。

首先來看第一點:剷除顧命大臣

咸豐突然去世時是在熱河的避暑山莊,當時隨行的只有顧命八大臣和慈安、慈禧等人,而恭親王是被留在京城處理日常事務,他對此並不知曉。

很多人都說“咸豐無能”,其實不然,咸豐死前已經把各方勢力看的清清楚楚。為了讓唯一的兒子能順利上位,他改變了賜死慈禧的打算,雖然任命了八位顧命大臣,但是,鰲拜的前車之鑑他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又給了慈安、慈禧每人一方大印,所有聖旨必須加蓋兩個大印才算有效,在他看來這是對輔政大臣的制約。這是他聰明的一點,他最糊塗的就是根本沒把遠在京城的奕訢考慮在內,八個顧命大臣竟然沒有奕訢的名字,這讓恭親王作何感想?這也為後來的政變埋下伏筆

咸豐死後,肅順等顧命大臣為了獨攬朝政,一度嚴防消息外洩,封閉了避暑山莊。當時的慈禧是孤兒寡婦,要什麼沒什麼,只有一幫忠實的太監。慈禧面對肅順等人的咄咄相逼獨木難支,她就不得不尋求“外援”。那選誰呢?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肅順一黨和恭親王是勢如水火,而恭親王又是皇家宗室裡最有威望和權勢的人,所以,慈禧想盡辦法聯繫到奕訢,將熱河的情況作了說明

奕訢以“弔喪”的名義趕赴熱河,和慈禧有了近一個時辰的秘密會談,這才確定了政變的計劃。當時的後宮不準參政,所以慈禧並沒有什麼黨羽,而要發動政變,只有靠恭親王。

也活該肅順他們倒黴,平日把事情做得太絕,快把人得罪光了。別說掌握京城兵力的勝保,連不愛參與政治的僧格林沁也對他們嚴重不滿,恭親王利用這種心理,順利得到他們的支持。於是,在梓宮回京時突然發難,迅速控制並處理了肅順等人,這就是“辛酉政變”

“辛酉政變”確實是恭親王主導的,其他參與的人也只是出於對肅順等人的不滿,所以,在事後斷不會繼續支持奕訢再採取其他手段,兩宮垂簾,恭親王輔政的格局就產生了

接下來看第二個問題:為何不剷除慈禧?

剷除肅順等人是因為他們激起了眾怒,所以,奕訢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可是如果要剷除慈禧,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那可是謀反,包括那些支持打壓肅順的人都可能會調轉矛頭反對奕訢,奕訢還真沒把握,這是其一;

其二:當時慈禧和奕訢在熱河密謀了近一個時辰,除了安排扳倒肅順等人的計劃外,慈禧肯定對以後的權利進行了“合理分配”,因為當時慈禧顯然是有求於奕訢,所以,在權利分配上,肯定給了讓奕訢滿意的承諾。既然有言在先了,奕訢肯定也會按照約定好的路線去走

這兩種因素的使然,所以,奕訢在扳倒肅順等人後並沒有進一步的逾越

結語

奕訢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看透慈禧對權利的追逐,在平息顧命大臣後,奕訢以輔政王身份總欖大權,可是慈禧也在悄無聲息中不斷培養著自己的勢力,在勢力達到一定程度時,雙方在權利的爭奪中必然會出現矛盾和衝突。後來,慈禧利用有人參奏奕訢的機會,乾淨利落地罷黜了奕訢的職位,讓這位曾經不可一世、完全可以改變滿清命運的親王開始走向沒落


回眸滿清


恭親王不具備剷除慈禧的條件。主要是三點:1、沒有厚結黨羽;2、沒有直接軍事力量;3、缺少政權合法性(法理依據)。

1、沒有厚結黨羽

恭親王身邊肯定有一些可以賣死力的人,但是沒有強大到做權臣的程度。要知道在古代殺死皇太后,不論是明面上殺掉,還是暗地裡做掉,都要有一大批相同陣營的人馬效力。而且這些人都是冒著誅滅九族的風險,必須是鐵桿中的鐵桿,即使是具備這些人,操作起來的風險程度也是很大的。

歷史上大量這樣的操作,或者因為一陣風吹開簾幕,或者因為微不足道僕人告密,最後功敗垂成。再說恭親王性格中的儒懦,讓他很難有號令眾人的霸道之氣。慈禧也一直在培養自己的勢力,像張之洞這樣的清流之臣,就是慈禧一步步提拔上來的。

恭親王能在慈禧眼皮子底下培養一支只效忠自己而不效忠皇帝太后的人馬,幾乎不可能。所以當慈禧一紙充滿錯別字的詔書頒發下來的時候,平日裡熾手可熱吃了權力膨脹劑的恭親王立馬顯出原形,回到偌大的王府裡閉門謝客面壁思過,從意氣風發的青年人,一下子頹頹老矣,再也沒有踔厲風發的辦事風格了。

2、沒有直接軍事力量

殺死肅順的政變中,勝保此人有很重要的作用,雖然他和英法聯軍打仗不咋滴,但是逮捕幾個人的能力還是綽綽有餘的。清朝北京的軍事力量是分散的,九門提督、西山銳健營、豐臺大營等都是相互制衡的,要殺死慈禧具體的操作就很難辦,在清朝很難有京畿的軍事力量能威脅到皇位、威脅到皇帝身邊人的。肅順是得罪了許多人,而且是在從熱河到北京途中,被官兵從他和兩個小妾睡覺的床上逮著的。

完全控制京畿的軍事力量是不可能的。像後來的袁世凱是從地方實力派到中央的,有自己的私人軍閥屬性的軍隊,才能逼迫清帝退位。那麼恭親王和實力派的關係如何呢?首先僧格林沁是不可能的了。

曾國藩在肅順權力熏天的時候,也和他保持不冷不熱的關係,這也是他在八大顧命大臣倒臺後,能贏得高層信任的原因。所以,精明的曾國藩是很難去趟這趟渾水的。其他的軍事勢力都在皇權名義下,而且論實際能力,遠不如湘系和僧格林沁人馬。

3、缺少政權合法性(法理依據)

慈禧有皇帝,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最高決策必須經過她,雖然有時是橡皮圖章,但作為權力一環,並是權力的最高哪一環,是不容置疑的。皇權的威望使恭親王必須當是霍光那樣的權臣,才能有廢立生殺的大權。即使操作成功,恭親王也沒有退路,除非他廢了同治或者光緒,不然自己是死路一條,而且也無法報答那些跟著他的人。

回顧下歷史上殺了皇帝或廢了皇帝、殺了皇后或者皇太后的權臣,有幾個能善終的,太少了。忠君唯上的思想有利於統治,但也牽制了人們的思想,千夫所指的事情,很難有好結果。政治就是人心,慈禧小恩小惠收買人心的舉動太多了,而且也很難抓到她為非作歹的把柄,進行整治宣傳造勢,沒有人心,也沒有法理,殺一人有什麼用呢。


文史哲趣味談


首先,八大顧命大臣不是恭親王一個人剷除的,他是和慈禧太后結為同盟,裡應外合剷除八大顧命大臣的。

一開始他們是同盟者,是一條船上的人,但是等到事情辦完了,開始分食“成果”的時候,兩個人出現分歧了,同盟關係開始出現瓦解的態勢,正所謂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說的就是這個情形。

至於前期為什麼恭親王不剷除慈禧掌權分析如下:

第一,覺的慈禧太后是個女人,覺得她翻不起大浪。

恭親王一直覺得慈禧太后就是個女人,一個十足的寡婦,一個寡婦能有撒實力,對自己構不成什麼威脅。

第二,恭親王打著用自己叔王的身份來掌控實權的算盤,但清廷內部還是需要慈禧太后這個同盟者。

恭親王的如意算盤是,讓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給她以尊崇的地位和權理朝政的虛名。但都是形式,實際上自己來掌握輔政實權,

第三,慈禧太后屢次封賞恭親王,麻痺了恭親王,使的恭親王放下了戒心

慈禧太后為了麻痺恭親王,屢次給予重賞,現在的慈禧太后羽翼還為豐滿,這個時候的慈禧太后還是仰仗恭親王的,她也怕恭親王撂挑子,所以這一系列操作的都是為了穩住恭親王。

所以放下戒心的恭親王就沒推翻慈禧。

但是後續出現的問題使的他的想法全是天真的,以至於最後自己被慈禧下旨做空,失去了對於權利的把控。


向日葵愛歷史


“皇權之外皆是奴才”

在清代,皇帝的權力無以復加,不僅沒有相權的掣肘制衡,而且所有大臣都必須屈服於皇權之下。這也包括了所謂的臨終顧命大臣和親王大臣。咸豐病逝在避暑山莊後,臨終任命以肅順為首的輔政八大臣輔佐年幼的同治皇帝,並且將象徵皇權的“御賞”,“同道堂”印章分別賜給了慈安、慈禧兩位皇太后。但是,輔政八大臣和慈禧、慈安兩位太后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存在分歧,雙方關係非常僵硬尷尬。於是,兩宮皇太后聯合當時身在北京和洋人談判的恭親王奕訢發動祺祥政變,將輔政八大臣盡數罷免,為首的肅順和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被處斬。要注意的是,這場政變的發動者是代表皇權的兩宮皇太后,恭親王只是一個執行人,他根本沒有權力決策。當時情況下的他巴結慈禧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動搖慈溪呢?另外,最重要的是他也沒有那個能力。

“一生悲哀的恭親王”

恭親王奕訢其實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是和咸豐皇帝一起長大的異母弟弟,咸豐皇帝的額娘早亡,他從小是在奕訢的生母孝靜成皇后的撫養下長大,本來關係很好。但是,在儲位爭奪上,二人漸漸有了矛盾。咸豐皇帝繼位後,對於養母的皇后追尊問題上,二人的矛盾直接爆發。奕訢在咸豐朝幾乎就是投閒置散,備受打壓。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出逃,卻命令這個不得寵的弟弟留在北京與洋人周旋,可以說奕訢當時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無法自拔。但是,兩宮皇太后在這時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他自然欣喜若狂的答應結盟,幫助她們扳倒了輔政八大臣。恭親王奕訢也如願以償成為朝廷當中的實權派,掌握軍機處,直接參與大政方針的決策。但是,蜜月期終將過去。光緒十年,中法戰爭中中方戰敗,慈禧太后突然罷免了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全班軍機大臣,史稱“甲申易樞”。之後的恭親王被擱置長達十年。之後雖然又被啟用,但是已經難以獲得信任和實權,恭親王一脈逐漸就被排除在政壇之外,最終鬱鬱而終。

“國為棋盤臣為子,誰人在下”

歸根結底,恭親王只是慈禧太后利用的一個奴才、一顆棋子而已。祺祥政變時,慈禧太后還年輕,身邊並沒有值得依靠的親貴大臣。所以只能是與恭親王聯合起來打壓政敵。等到慈禧與醇親王一脈結為親家之後,她又將籌碼壓到了更為聽話的醇親王身上,將恭親王一腳踢開。所以說,慈禧才是晚清這盤大棋的真正掌控者,決定人所有人的命運。


經典守望者


恭親王不具備剷除慈禧太后的野心,實力和意願。而慈禧的政治智慧也非常成熟,很受滿清宗室的擁戴。也就是說,不論從哪一方面來講,恭親王都沒法,也沒必要剷除慈禧。那麼恭親王為何能、為何要剷除顧命八大臣呢。

顧命大臣有自己的取死之道,恭親王剷除八大顧命大臣是順勢而為。

肅順為首的大臣過於張揚不會做人,不會討好領導的身邊人。而領導的枕邊人,威力是最大的。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飲食供應事件。由於咸豐帝去熱河承德避暑山莊是逃難,所以比較狼狽,肅順等人除了保證咸豐的飲食供應,對於其他人就不管,甚至皇后和貴妃都吃不飽飯,而肅順這一幫人卻天天花天酒地,引起眾人憤恨。

自都啟行,供張無辦,后妃不得食,惟以豆乳充飯,而肅順有食擔,供御酒肉。……孝貞、孝欽兩後不知其由,以此切齒於肅順。

肅順等人行事乖張無狀,甚至經常無端樹敵。比如肅順對於漢人非常尊重,對於滿人則很看不起,常常破口大罵。但是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肅順只是尊重有本事有知識的漢人,對於普通的漢人他是很看不起的,和肅順一起共事的內閣學士周祖培就非常痛恨肅順,周祖培簽發的公文,如果肅順覺得不滿意,就會直接用筆把周祖培的意見塗掉,然後自己重新寫,並且諷刺他“唉!若輩憒憒者流,但能多食長安米耳,焉知公事。”肅順的這個缺點,讓肅順樹敵無數,就連遠在南方帶兵的曾國藩都看出來了,曾國藩雖然非常的感激肅順在很多關鍵時刻對他的無條件支持,但是他早就敏銳的覺察到肅順會出事,所以早早做好了準備,沒有和肅順通過一次信,最終躲過了辛酉政變這場大災。

肅順排斥滿人貴族,獨攬大權,囂張跋扈,已經威脅到皇室。前面講過,肅順非常尊重有本事的漢人,非常討厭滿人貴族,這使得滿人貴族受到排擠,包括其他親王在內的滿人貴族對於肅順是非常不滿的。更糟糕的是,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妄圖排擠兩宮太后,大權獨攬。最激烈的一次,顧命八大臣咄咄逼人,大聲和兩宮太后爭吵,把小皇帝都嚇得尿了褲子。肅順等人的作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權的安全。《越縵堂日記》中描繪了這一段經過:

糾黨忿爭,聲振殿陛。天子驚怖,至於蹄泣,遺溺後衣。

而且哪怕是在最底層的普通滿人也對肅順等人恨之入骨。八旗的鐵桿莊稼是無數八旗兵的活命錢,可是肅順上臺後,是怎麼做的呢?《清史稿》說:

奏減八旗俸餉,尤府怨。

斷了八旗兵的鐵桿莊稼,導致肅順被底層滿人恨之入骨。

所以上上下下的滿人,就沒有不盼著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倒黴的。尤其是肅順,幾乎在滿人中已經成為人人喊打的老鼠。對於恭親王來說,聯合兩宮太后殺掉肅順,那幾乎是穩贏的局面。這也是恭親王能夠順利取得辛酉政變勝利的原因。

恭親王長期被咸豐皇帝排擠,長時間遠離政治中心,但他對皇室很忠心。

恭親王是一位非常有才華能力的親王,當初要是咸豐皇帝在道光皇帝面前使了個小花招,不論是文采還是武功,這個皇位還真沒有咸豐什麼事情。所以咸豐登基後雖然迫於父皇的遺命讓他入主軍機處,但是咸豐一直防範恭親王,很快就找藉口罷免了恭親王。恭親王被長期閒置,早已遠離政治中心。

八國聯軍侵華後,咸豐逃往承德避暑山莊,卻讓恭親王留在北京直面八國侵略軍並負責談判事宜。這簡直是把親弟弟往火坑裡推。但是恭親王非常圓滿的完成了議和任務,可以說是任勞任怨。而在咸豐十一年,當咸豐皇帝病重時,恭親王一直想趕赴熱河和咸豐皇帝見一面,可是咸豐皇帝至死都不願和他見面。

可以說,在咸豐朝,恭親王的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他很迫切的希望做出一番事業來,讓別人看看,但是前提是,他對滿清忠心耿耿,他是要在親王的位置上發揮出自己的餘熱。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慈禧太后提出的“議政王”的頭銜很適合他,而顧命八大臣卻死死的排擠他,所以他必須除掉顧命八大臣,既能穩固同治皇帝的帝位,也能讓自己一展宏圖。

所以叔嫂二人簡直是天作之合。彼此都有深厚的合作基礎。

慈禧權謀手段高超,治國頗有能力,對於鞏固清朝統治很有貢獻

很多人都被現代電視劇給誤導了,也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以為慈禧太后禍國殃民,一定被所有人痛恨。實際上,慈禧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固然起了非常負面的作用,但在維護清王朝統治這個角度來說,對於清王朝有很重要的功績。至少在清王朝內部,她還是很受擁護的。可以看看《清史稿》是如何評價兩位太后當初剛剛垂簾聽政的事蹟的。

令中外臣工於時事闕失,直言無隱;用御史鍾佩賢奏,諭崇節儉,重名器;用御史卞寶第奏,諭嚴賞罰,肅吏治,慎薦舉。……同治初,寇亂未弭,兵連不解,兩太后同心求治,登進老成,倚任將帥,粵、捻蕩平,滇、隴漸定。

可見《清史稿》對於兩宮太后的執政能力評價頗高。

咸豐皇帝死後,清王朝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可是慈禧利用高超的權謀手段周旋在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等等湘軍大佬中間,小心翼翼的化解了湘軍崛起帶來的風險,成功化解了湘軍崛起對皇權的衝擊,同時又蕩平捻軍,有力的維護了清王朝的統治。

同治光緒年間,恭親王和張之洞,曾國藩等地方督撫在慈禧的支持下,開展了洋務運動,經濟和軍事建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清王朝因為太平天國運動遭受重創的經濟開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復甦和增長。這一段時間,甚至被稱為“同光中興”。

慈禧雖然大權獨攬,但是非常的有政治智慧,非常的注意維護愛新覺羅家族的利益。慈禧囚禁光緒帝,更多還是因為光緒帝自己太不靠譜,要把大清給折騰亡了,對於囚禁光緒帝,其實慈禧是得到皇室的贊成的。總體來說宗室對於慈禧還是持支持態度的。

所以說,恭親王能夠剷除八大顧命大臣,是因為八大顧命大臣自己有取死之道,恭親王不過是和慈禧聯合順水推舟而已。而對於慈禧,恭親王沒有這個實力和能力,也完全沒有必要去剷除她。



清墨講歷史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問。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

唐朝皇帝在唐朝中後期由太監隨意廢立,到宋朝太祖趙匡胤採取文官治國、權力制衡之後,宋朝還有手下針對皇帝的政變嗎?要說有,也只是在南宋宋高宗初期,當時金兵南下,有人要求宋高宗退位,立宋高宗的兒子為新皇帝。後來政變被平息,宋高宗接著當皇帝。

此後,南宋再也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元朝入主中原之後,不懂得吸取漢人的經驗,結果皇帝經常被搞下臺。到了明朝還有皇帝被剷除嗎?沒有。要說有,那也是太上皇明英宗復位,太上皇比皇帝大,嚴格上來說和臣下犯上作亂有區別。

清朝有針對皇帝的政變嗎?根本就沒有。皇權從宋朝開始就比較穩定了,到了明朝進一步穩定,沒有人能奈何皇上,到清朝,皇帝更加安全,成了各部門的各單位的共同主人,沒有人能隨意動皇上。後來,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這樣扶不起的阿斗實在不滿,很想廢除他,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只是限制他的自由。

1861年,30歲的咸豐皇帝在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駕崩,遺詔由肅順、端華、載垣等8位大臣輔助6歲的新皇帝載淳,由兩宮太后慈安、慈禧監督。返回北京時,慈安、慈禧聯合咸豐皇帝的六弟恭親王奕訢,剷除了八大臣,將他們罷官、處死或流放,歷史上稱之為:“辛酉政變”。其實,這並不算什麼政變。

政變應該是手下推翻皇帝或總統的行動,皇帝處理手下,不是很正常嗎?

同治皇帝(當時年號叫祺祥)皇帝雖然才6歲,但畢竟是皇帝,處理8位顧命大臣是以皇帝的名義進行的,所以不能叫政變。

恭親王奕訢雖然是這項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但他是接受了同治皇帝和兩宮太后的旨意,是以國家的名義清理權臣的。恭親王的七弟醇親王也參與了這項活動,是他親自安排逮捕肅順的。

如果沒有慈禧太后發話、沒有小同治皇帝載淳的名義,恭親王奕訢什麼事也做不成。到了清末,皇權已經發生變異,變成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結合體,在後來的大臣心中,普遍認為,光緒皇帝是橡皮圖章,慈禧太后才是幕後真皇帝。但慈禧並沒有自稱皇帝,他的所有想法和政令,都是以光緒皇帝的聖旨發出去的。

1884年,中法戰爭失利,慈禧太后動動小指頭,就剝奪了恭親王奕訢的實際權力。漢代末期、唐朝中後期的皇帝常常被人欺負,但是皇權也會吃一塹長一智,最後終於做到了無人能撼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