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哥講“千年強國——拜占庭”

本文由翁哥原創,所有文章中圖片為介紹或者說明該問題使用。

拜占庭,一般資料又稱其為:拜占庭帝國。而拜占庭是否稱得上“帝國”,這一問題在拜占庭研究學會上仍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翁哥講“千年強國——拜占庭”


拜占庭帝國簡述

可以追述到公元四世紀羅馬帝國分裂之後出現的國家之一,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建立的國家。他國稱其為拜占庭,而拜占庭則稱呼自己為“羅馬”。

頂峰時期的拜占庭包括有:巴爾幹半島、愛情海島嶼、克里特島、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埃及等地區。總體而言希臘模式在整個拜占庭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作為主導。

拜占庭帝國城市和貿易發達,向領國大量輸出文化、藝術等。

大致可以將拜占庭分為:第一時期(4-7世紀)、第二時期(7-13世紀)、第三時期(1459年)。

第一時期

拜占庭帝國封建制度關係產生,有大量自由農民。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拜占庭帝國編纂民法典促進拜占庭帝國整體統一。拜占庭帝國的軍事實力在此階段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查士丁尼軍隊曾擊敗波斯和斯拉夫人,並發動了征服戰爭,隨後征服北非、意大利、西班牙等部分地區。

翁哥講“千年強國——拜占庭”


第二時期

拜占庭帝國封建制度繼續發展,隨著戰爭發展拜占庭帝國領土減小,但是仍然是地中海強國之一。在對外戰爭中也擊敗了阿拉伯人和保加利亞人。

第三時期

封建制度繼續發展,導致了封建國家內部的分裂割據,在第三時期和外國戰爭中十字軍遠征佔領了拜占庭大量領土,並建立了新帝國。

翁哥講“千年強國——拜占庭”


此後拜占庭帝國內部繼續內訌,奧斯曼土耳其趁機發動進攻佔領小亞細亞,此後佔領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原拜占庭帝國領土納入奧斯曼土耳其領地。

拜占庭帝國軍事

拜占庭帝國軍事實力曾一度強悍,並且進行了多次戰爭,其陸、海軍實力強悍!拜占庭第一時期,拜占庭軍隊以僱傭兵為主,同時拜占庭境內地主也需要提供一定數量的士兵加入軍隊,地主並不願意提供人員,拜占庭帝國制定了可以通過支付一定款項免服兵役的條款,於是拜占庭政府就有了相應的士兵和資金用於發動戰爭。

翁哥講“千年強國——拜占庭”


拜占庭此後進行軍事改革,設立“軍事區制度”,即:全國劃分軍區。但是由於大多數農民士兵裝備低劣,而且人數眾多,且許多騎兵並沒有經歷過騎馬訓練。於是此後拜占庭在軍事戰爭中接連失利。

881年,保加利亞戰爭失敗。

838年,阿拉伯人佔領小亞細亞。

860年,君士坦丁堡被包圍。

此後亡國。

拜占庭軍隊戰鬥模式

戰術層面

陸軍方面:以拜占庭重騎兵為核心,按照希臘戰鬥隊形。兩軍交戰之時,步兵利用各類防禦工事和支撐點正面牽制敵軍主力,重騎兵襲擾敵軍側翼和後方。

海軍方面:艦隊排成一線或者二三線迅速接近地方軍艦隨後燒燬或者衝撞敵軍軍艦。

翁哥講“千年強國——拜占庭”


戰略層面

海軍保障地中海東部和黑海控制權,陸軍奪取海岸領土和建立邊界防禦,同時壓陣國內可能的暴動等。

值得注意的是,拜占庭的軍事學術研究結合了拜占庭本國的戰爭經驗,對後來俄軍的軍事理論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具體可以參見翁哥舉例中的可:步兵依託工事防禦和直接衝撞......

千年帝國能存在千年分析

自然環境因素

拜占庭境內許多地域並不適宜永久性佔領,因此對拜占庭軍隊被侵略後反擊提供了良好條件。

早期的自然災害、瘟疫等一定程度上使得拜占庭內部經濟模式發生變化,國際化的貿易使得本國經濟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政治文化因素

拜占庭內部文化影響:拜占庭皇帝就是上帝,他是不可戰勝的!同時教會與政治融合激發皇權統治,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歐洲各國長期激烈的帝國、軍隊和教會的矛盾。

翁哥講“千年強國——拜占庭”


精英個體因素

拜占庭的精英人才,例如:軍事人才、財政人才,這些人把帝國的利益和自身利益、帝國的目標和自身的目標聯結起來。他們保持了對帝國的忠誠,帝國也給予這些精英人才特權和福利。相互的團結激發了拜占庭帝國國家政府人員強烈的認同感和榮譽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