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洗澡都一定要穿衣服的吗?为什么?

小猛小猛


你家洗澡穿着衣服去洗?

当然你这个说法也并不是不能理解,毕竟现在的古装剧为了过审嘛,自然这身上的衣服是不能少的,免得脱了个精光,在电视剧面前结果文化局就说这个电视剧,不过审那你能怎么办?

说起来的话,古代人的洗澡,这算得上是一种别样的享受了,古代的人一没有电视,二没有电脑,三个没有手机,能够寻找乐子的,也就那几种,其中洗澡游泳就是比较好的东西。

相比较而言,洗澡这个项目第一泡在澡盆子里面,那样是一种享受,第二还可以跟别人谈谈心什么的,这也是一种享受,因此洗澡成为了古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你比如说唐玄宗,唐玄宗在历史上住的最多的行宫不是他自己的皇宫,而是当时一个温泉的行工,它在这个温泉的行宫里面每年都过来度假,而且每年都跟自己的杨贵妃一起在这里……那算了不说了。

总之,这个温泉行宫也经过考古研究,证明了它的规模之大不仅是天子在这里洗澡,文武百官,然后到黎明老百姓都会在这些温泉里面泡澡,这几乎成了大唐王朝的一种习俗。

古代的话,即便是本地区没有温泉也会出现一些澡堂子,也就是有人在烧热水,即便是没有条件,你比如说《水浒传》里面潘金莲洗澡那段,(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也证明了小门小户也是有自己的洗澡条件的,拿一个澡盆子底下烧着热水,然后整个人在上面洗澡,这种事情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总之洗澡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相反她对于人民老百姓来讲是一种日常的活动,因此古人喜欢洗澡并且将洗澡作为享受也不是一种不能理解的事情,即便是没地方洗澡往河流里面一跳,在这里面洗洗澡也是很正常的。

好绕了一大圈儿,我们说到这个古代洗澡脱不脱衣服的问题……真的是很不想回答这种问题,扯不晓得有点儿生活常识的人就知道洗澡难道真的只是拿水泡一下吗?不是啊,洗澡是要把身上的污垢泥呀,什么东西给洗下来,然后把自己身上洗的白净,这个才是真正的洗澡,你身上穿着衣服你怎么去做这些事情?

总的来说,这也确实是一个问题,电视剧里面的另类演绎使得我们很多人会对某些东西丧失某些基本常识,毕竟三人成虎,这样一个传说台车都是听说过,她本来自己的母亲坚信自家孩子不会杀人,结果由于很多人穿着谣言,他就相信了人的潜意识就是这么不可理喻,自然这些电视剧里面出现的荒唐桥段,也会导致一些荒唐的事情出现。

总的来讲,文化局还是稍微松一点儿吧。


漩涡鸣人yy


宫里妃子洗澡,肯定不是穿着衣服,汉成帝曾偷看妃子洗澡

还记得有着“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之称的孙耀庭吗,他就曾经服侍过皇贵妃洗澡。据他自己所说,在洗澡前,衣服肯定是要脱掉的。因为妃子洗澡是一件挺复杂的事情,并且妃子是经常洗澡的。

为什么妃子要经常洗澡呢?其一,妃子是属于皇帝的,那肯定不能是看起来脏兮兮的,这让皇帝本身就会不高兴,因为妃子也代表这皇室的尊严,形象什么的非常的重要,所以妃子会经常洗澡。其二,洗澡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据孙耀庭所说,皇贵妃在洗澡的时候,是本身自己就完全不用动手的,是有太监和宫女来服侍的。洗个澡本身就非常的解乏,并且还有人伺候着,何乐而不为呢?其三,洗澡也可以当做娱乐活动了。古代的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娱乐活动相对匮乏,妃子呆在宫里面也是无聊,而且也不能随便就出宫,所以洗澡确实可以当做一种娱乐活动。

妃子洗澡确实很复杂,就好像慈禧太后吃个饭要弄上百道菜一样。太监要负责各种事情,比如说试水温,往水中放置花瓣以及其他的对皮肤有着极佳效果的营养品,还要搓背啥的。有一些极其受皇帝宠爱的妃子,甚至可能会用牛奶来洗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自己的肌肤更加的光滑,好好保养自己。

汉朝时期,汉成帝曾经偷看过自己的妃子赵合德,也就是赵飞燕的妹妹洗澡。汉成帝那是被迷得神魂颠倒,所以对赵合德的宠爱有加。

洗澡几乎没有穿着衣服的

普通的百姓洗澡,那基本上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除身上的灰尘,保持整洁。既然是为了整洁,那么就不可能穿着衣服洗澡,这感觉非常的奇怪啊。如果穿着衣服,那么难以洗掉身上的污渍,并且洗起来非常的不舒服,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其实,古人洗澡和我们现代人洗澡还是挺相似的,也就是所用的洗澡工具不一样。古代人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里洗澡,尤其是女人。而洗澡的工具通常都是用木盆,或者非常大的木桶,放入热水就可以洗了。当然了,如果家里条件很好的话,也可以往水里面放点对皮肤好的东西,就像皇室的女人一样。

在元朝时期,公共浴室比较的流行,很多人喜欢到浴室去洗澡,当然主要是男人,同时,那时的公共浴室也不止是洗澡,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说剃头修脚啥的,感觉比我们现代的公共浴室的功能还要更多。

明代的时候,泡温泉开始流行起来。

洗澡的目的是各样的

古人洗澡,一为清洁,二是很多情况下是因为要发生比较重要的事情了。比如说皇帝明天要去庙里祭拜了,今天自己也洗洗澡,并且和他一起去的妃子什么的也要洗洗澡,这样显得更加的庄重。

一个普通人家的老百姓的女儿,明天就要出嫁了,今天就要洗澡,换上新衣,明天高高兴兴做新娘子了。有的富贵人家,泡温泉确实是为了玩耍,但这不能说是真正的洗澡了。有的洗澡更高级,完全是为了养生,使自己身体健康,比如说慈禧太后。

总结

古人洗澡必定是不穿衣服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徐聊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先来弱弱的问一下题主,穿衣服洗澡是洗衣服呢?还是洗身体呢?

古代人洗澡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单纯的清除身上的泥垢和污渍,第二种就是参加重大的祭祀活动之前,接下来我们看看在这两种情况下洗澡到底要不要脱衣服!

一,身上痒了或者清除身上泥垢和污渍洗澡!

现代人身上痒了或者有污渍了都会到澡堂子泡一把澡,家里有热水器的在家冲个淋浴也是非常舒服的,然而不管是到澡堂子还是在家淋浴都会脱光衣服洗澡的。古代人虽然没有我们现代人条件好,但他们也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不讲卫生,古人家里一般都会准备个浴桶,打一桶热水脱光衣服坐在桶里面泡一下既干净又舒服。



如果穿着衣服就进入浴桶泡澡,出来时肯定会带着一身的水,搁你会这样做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你都不会那么做古人当然也不会那么做了!

二,参加重大祭祀活动前洗浴!

古人在参加重大祭祀活动前,为了显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情,一般都会在祭祀前斋戒沐浴,斋戒跟本题无关就不深入讨论了,无非就是吃素,戒房事等等,而沐浴则是在祭祀前香薰洗浴,不能带着尘世间的污浊去祭拜天地神灵,而在洗浴完成后一般都会换上干净的礼服,所以在洗浴前也是要脱光衣服的!




唐古看今


首先有必要回答你,古代洗澡不穿衣

接下来讲一下,古人怎么洗澡

经常有人会疑惑,古代没有沐浴露没有洗发水,他们是怎么洗澡、洗头的呢?我们就来说一说我国古代人民怎么沐浴用品和洗发水。原始社会初民们当时沐浴只有下河一洗,当然没有什么舒肤佳、飘柔的。渐渐的他们在洗涤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泥土抹在手或身上,再用清水洗去,比原来还干净。于是泥土成为最早的清洁剂,当手沾油脂时,用泥土揉搓,再用水清洗,油污很容易去掉。就是现在,我们也用搓泥土来去汽油、柴油、动物的油污。

随后,人民发现了原始的碱,并且学会熬制。先民们在生活中逐渐养成了沐浴的生活习惯,至迟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沐浴”的记载。到了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斋戒沐浴已是西周朝廷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职官员执掌。这在《周礼》中均有记载。在周代,人们用洗米水来洗澡去污,据说不光可以去污,而且保健功能奇佳,这个在当年是廉价而又普遍的早期洗澡水。有兴趣的可以找一布袋子装上点淀粉、麸皮、谷糠什么的放在浴缸水龙头下然后放热水,放满一缸泡澡,可以治腰痛、手脚冰冷、皮肤粗糙、冻疮。

从文字记载看,秦汉时期,人们就用皂角来洗衣物和头发了,当然也包括草木灰和淘米水等。在西晋时代,人民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叫做澡豆的东西,以豆粉为主,配合各种药物制成,具有使皮肤光滑润泽和预防皮肤疾患的功效。它的成分全部是纯天然原料,可以说是最早的洗面奶。

当时人们嘲笑一个人土气,缺乏良好教养,不懂得上流社会的卫生习惯,往往就会说此人“不识澡豆”。比如两晋之交的王敦,大约因为他是个叛乱之臣,让大家厌恶,于是就有个“段子”广为流传,说王敦刚刚娶了公主做了驸马爷的时候,上罢厕所,公主的女婢奉上盛在玻璃碗里的澡豆让他在净手时使用,结果王敦却把澡豆误当成了炒面,倒在洗手的金盆里,像喝面茶一样,把一金盆的澡豆糊糊给喝下了肚。

虽然只是个笑话,但是说明了澡豆这种当时的“肥皂”已经出现。“澡豆”就是魏晋南北朝时代发明出来的高档卫生清洁用品。在此之前,人们盥洗的时候,去除油垢的手段基本上只有米汤、麵汤以及天然的皂角。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香料大发现”时代,各种西方的、南方的香料到达中原,让贵族生活面貌一新。澡豆的最大特点,正是将豆面与珍贵香料混合到一起,散发优雅的香气。值得注意的是,澡豆的产生和发展,似乎与两汉以来外来香料贸易的繁盛有关。

明清时代,有钱人家使用香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金瓶梅》中提到洗脸时使用“茉莉花香皂”,《红楼梦》中也提到清晨盥洗之时使用“香皂”。需要说明的是,古老的“澡豆”也并没有完全消失。清代宫廷中出现一种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精心的研制出一种独特的药用香皂,确切的说是药皂,又称为檀香皂。\\这种香皂深得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喜爱,不仅芳香而且还具有除垢、美容、止痒、润肤等功效。尤为一提的是,明清时期民间对澡豆做了改进,将砂糖、猪胰、猪油、香料等成分按比例共混研磨,并加热压制成型,这就是“胰子”。这种胰子中的猪油被脂肪酵素部分地分解成了脂肪酸,进而被碳酸钠皂化成了真正的脂肪酸皂(现代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以说与现代肥皂相差只有一步之遥。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古代就很落后,洗澡穿衣服这么搞笑的问题,不但没有。而且他们也有洗漱用品。


黑白史


洗澡含蓄优雅一点说,就是对身体的净化。咱老百姓讲话,就是洗去身上的灰尘,搓搓泥罢了。因为人如果时间久了不洗澡,身上自然会感觉不舒服。所以洗澡是一项直接接触皮肤的过程,你说不脱衣服能行吗?



无论是古代封建社会还是现代文明社会,不管男女洗澡都是要脱光衣服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古代人洗澡比现代简单多了,条件好一点一个大木桶搞定。没条件的到野外河沟“野泡子”去沐浴大自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古代没有沐浴产品,所以他们一般就用淘米水或者草木灰、皂荚等,这几样不仅可以去污而且还有保健功能。


古代女人很讲究个人卫生,基本上是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洗澡的时候,一般都是赤身裸体,绝不是像影视作品表现的那样穿衣服沐浴。特别是在唐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女性特别开放,女子以袒胸露背为美,就是平常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衣不遮体的女子,更别说在沐浴洗澡的时候啦!平常都这么开放,你是她洗澡怎么可能穿衣服呢?

决对是一丝无挂的进行。 别人不说,就是慈禧太后那么高贵的人物,洗个澡还得那么多宫女在旁边伺候着,你说慈禧太后都赤身裸体的不怕看,更何况平常百姓家家的啦! 所以我个人认为古代人洗澡根本不会穿衣服的,再说了穿衣服怎么洗,那也不方便啊,穿衣服那就不叫洗澡,那叫洗衣服啦!大家想想你说我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任驰赢天下


古代人还是要脱衣服洗澡的虽然是要洗澡,但是很多时候男女是不一样的,男人在外面洗澡的话可以随随便便的,但是洗澡要注意一点,一定要在河里的下游,但是女子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古代规则是非常严格,女人很多时候都只能够待在家里洗澡,要不然的话就是很多人一起去找到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



冬天的时候肯定是都在家里。甚至冬天的话是不会去找,甚至在中国古代冬天的话是非常寒冷的,而且烧水也特别的麻烦洗澡又不容易换衣服,所以很多人是不洗澡的,只有在夏天的时候洗了澡,虽然身体可能会发臭,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古代的条件就是这样子。

穿衣服洗澡是不可能的,大家都会把衣服脱光光,就像我们看的古代的电视剧一样,很多泡澡的时候都会把衣服脱光,而露出了一些穿衣服的镜头,那只是为了避免被和谐而已。

穿衣服洗澡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衣服穿在身上,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去搓澡,而洗澡的目的就是把身体的污垢给搓出来,像东北的那一个地区的话,都是要把衣服脱得光光的,然后用一个毛巾使劲搓澡,毕竟这么久不洗澡,要使劲的搓一搓。

我的话,以前洗澡的时候穿个内裤去洗澡,可是发现自己身上一点都不好洗,唉,这个时候都要回家再洗一个澡。


事情:我洗澡的时候是夏天那个时候,因为是小孩子喜欢在河里洗澡,很多小孩子都是这样子的,穿着衣服那只是泡了一个澡而已,根本不想洗澡,因为夏天天气太热了,当时也没有什么空调,而且西瓜也特别的贵,也不怎么结束,所以很多时候就三四点钟就跑到河里泡着澡,那个时候真的把皮肤都晒黑了,但是回来的时候还是要洗一下澡,因为河里并不干净,在河里泡着等身上更痒了,必须要回家洗个澡,而且要用香皂一些。

让古代的人身上穿的衣服那么多,怎么可能会把衣服放在一起洗呢,更何况衣服那么脏,会污染水资源的,洗澡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把自己脱得光光的,把衣服放在一边,自己舒服的泡个澡,穿上衣服就让自己很不舒服。所以必须把衣服脱光,这就是真正的原因。


汪公说


古代人洗澡是非常麻烦的,不是说过程,而是说其含义。如今的洗澡就是洗澡,而在古代洗澡是四件事:沐、浴、洗、澡。沐是洗头发,浴是洗身子,洗是洗脚,澡是洗手。古代将洗澡称为沐浴,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殷商时期就已有沐浴的记载,春秋时甚至出现专门沐浴的设备。

那么古人洗澡需不需要脱衣服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脱衣服洗澡,他们又如何用胰子、澡豆清洗身体呢?难道说他们洗澡是为了洗衣服吗?

澡豆出现于魏晋时期,是一种粉剂,用豆粉和药品制作而成。孙思邈曾在《千金翼方》中说”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也就是说在当时无论是皇上还是平民,都使用澡豆。澡豆在古代是必备的沐浴工具,它的作用非常多,洗头、洗脸、洗手、洗脚、沐浴甚至洗衣服都可以使用。

而胰子比澡豆出现的时间要晚,是用猪胰脏加一些猪脂、香料、草木灰制作而成的。它的出现立马让洗涤工具得到了升华,但是普通百姓用不到,只有那些贵族才能使用,因为获取制作胰子的材料非常困难。

延伸一点,在古代洗澡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河中沐浴或者木桶、木盆的私人浴室,甚至在宋朝出现了公共浴室。普通人家的私人浴室就是使用木桶、木盆,而皇家就比较高端了,东晋后赵的第三位皇帝石虎曾打造了”龙温池“这样的豪华私人浴室。


理科男读历史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白话几句。

古人洗澡穿衣服?敢问阁下从哪里得来这个“风俗”?

古人非傻子,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雅,他们同我们今天一样,洗澡也是光着眼子,这样才叫洗澡。穿衣服洗澡,要么发疯,要么有病。

穿衣服洗澡如同“脱裤子放屁”,纯属多此一举。想必题主是被古装电视剧带偏了。

在古装电视剧中,尤其是描写帝王宫廷生活时,帝王与妃嫔在池中洗水,皆穿着衣服,好似猪八戒戏蜘蛛精一般。洗澡也穿衣,不过是为了影视剧可审核通过罢了。

遥想当年华清池,贵妃沐浴在池中,温汤洗玉脂,鸳鸯双戏水,惹得君王三魂七魄往外抛。肌碰肌、肤触肤、肉挨肉,详尽人间之乐,换来“贵妃出浴”的佳句。

倘若唐明皇和杨玉环非要穿件衣服泡在水中,请问这是洗澡还是不小心掉温泉池子里?

洗澡这种平常事情,莫论富贵,休论高低,穷人与富人、男人与女人、或公子王孙、或贩夫走卒、或皇亲国戚、或引车卖浆之辈;

也不论夏商西周,秦与两汉,罗马帝国古波斯、楼兰古国奥斯曼,贯穿东西,古往今来,举凡洗澡者,皆概括为两字——光腚!


大狮


古代人洗澡吗?这个是当然!

古代人洗澡穿衣服吗?

穿衣服咋洗啊?连衣服一块洗吗?


之所以产生如此错觉,大概是因为泛滥荧屏的古装历史剧吧,在这些粗制滥造的古装偶像剧中,男主都光着膀子洗澡的,主要为了秀一下六块腹肌和人鱼线。

而女主呢?一般是穿着薄衫的。大姑娘家的,总不能袒胸露乳、赤膊上阵吧?就连露个后背,或者露一点酥胸,都不一定能过审的,哪敢再多露一点啊!

所以,电视剧中的女主都是穿着裙子,或者穿个吊带洗澡的,衣衫尽湿,曼妙身材,凹凸有致,若隐若现,已经令人无限遐想了!



古代人怎么洗澡呢?

北宋时期,澡堂子已经出现了,老少爷们劳累了一天之后,都会到澡堂子泡一泡,解解乏,放松放松,澡堂子里,有专门搓澡的,捏脚的,按摩的,敲背的,和现在别无二致。

当时的扬州是南北客商集散地,所以洗浴业非常发达,泡完澡,喝喝茶,下下棋,听听曲,当然也干点别的,男人嘛,都是下半身思考人生的动物。

北宋文豪苏轼曾写了一首词,是描写搓澡的,十分生动有趣,题目叫《如梦令·洗澡》: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搓澡师傅太用力了,搓疼了苏老爷子娇嫩肌肤,所以苏老爷子大发了一通感慨,很有意思。



男人泡澡堂子洗澡,那么女人怎么洗澡呢?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这样洗澡的:大木桶,里面盛满了温水,下面有木柴烧着火,再撒一点玫瑰花瓣,潘金莲脱了衣服,跳了进去,别提多香艳了!

这是普通农家女子洗澡,要是杨贵妃洗澡就费事多了,需要几十个宫女伺候着,有负责拿香皂的,有负责搓背的,有负责穿衣服的……旁边说不定还有唐玄宗,眼冒绿光的欣赏着。

《西游记》中有蜘蛛精洗澡的片段,这七个姑娘是在河里野泳的,可以说非常大胆,非常有碍观瞻了!


这七只蜘蛛精怎么洗的呢?是不是穿衣服洗的呢?咱们借用大师兄的火眼金睛看一看:

那些女子见水又清又热,便要洗浴,即一齐脱了衣服,搭在衣架上,一齐下去。被行者看见: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被孙悟空看光了,可惜猴子不懂风情,可惜了!


一半秋色


之所以会有这个误解,是因为现在的古装剧为了过审,改编了很多古代人的习俗。


一般正常人洗澡都不会穿衣服吧,那叫什么洗澡啊,叫洗衣服。


而且古人是相当重视沐浴这件事情的,他们可不像现在人每天洗澡,凡是有重大仪式或者祭祀典礼必须沐浴干净着干净衣服。


在古时候,科技并不发达的生活,沐浴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


在中世纪,欧洲人曾有过两百年“不洗澡”的历史,肮脏的躯体被看作更能接近上帝,不洗澡则成了圣洁的象征,那些有足够勇气长年不洗澡的人,甚至会被册封为圣人。


大家知道太阳王路易十四么,他一生都不怎么洗澡,其实,当时不仅是路易十四不洗澡,当时整个欧洲都流行不洗澡的风气。


一些忠诚的天主教徒为了做个“圣人”,一生都不洗澡。这种肮脏的行为,被他们称为最圣洁的修行。路易十四以及当时的贵族们,即使他们虽然衣着华美,穿着高贵,但谁也不知道在那华美的袍子下,也许藏着几只养尊处优的虱子。


路易十四热爱芭蕾舞,当他跳得大汗淋漓后,也只是用干净的毛巾沾着香水擦擦身体,随即便换上干净考究的衣服。因此他的情人曾在回忆录中提到,说在十步开外,便能闻到路易十四身上令人作呕的气味。



想想西方为啥不洗澡?除了宗教因素外,其一他们淡水资源少,其二洗澡需要大量热水,我觉得以他们当时的生产力,连大的锅都没有,青铜鼎是更加没有了。他们最多引以为傲的也就玻璃这种制品。所以说他们拿什么资本去洗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