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本姓马,叫马三宝,因在靖难之役立功,被朱棣赐姓“郑”为何朱棣不赐他姓“朱”?

秉烛读春秋


原因很简单,因为郑和是太监,是天下最卑贱的一个阶级。

朱棣赐太监姓已属于厚恩,如果赐的若还是“朱”姓,这于礼于法都是不合的。

太监向来都是历朝历代的所极度鄙夷的一个阶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说过:“太监不过是司晨昏、给使令、供洒扫的粗使下人”,清朝康熙皇帝也曾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与此同时,不但皇帝鄙夷太监,连士大夫们也瞧不起太监,南朝大臣范晔就说太监是“败国蠹政之事,不可殚书”。由此可知,太监在哪个朝代都是让人唾弃的存在。



如此,试问地位就是如此低下的太监,即使朱棣再宠信郑和,也不会宠信到把国姓赐给他,如果这样做,就等于是自己给朱家皇族抹黑,是自己让皇家的脸面威严扫地。堂堂国姓,居然会被赐给一个太监,试问天下人会怎么想?这只会是让人觉得朱棣太胡闹,让这国姓蒙羞,让天下人所耻笑。

因此,郑和这么一位太监能被皇帝赐姓已是天大恩宠,至于赐“朱”姓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郑和这么一位地位卑贱的太监,会得到朱棣如此的后厚待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郑和的忠诚。《明史.郑和传》载:“初事燕王于籓邸,从起兵有功”,郑和自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跟随着他,可谓是忠心耿耿,而后在靖难之役时更是战果卓著,无论朱棣境遇如何,郑和都是忠心耿耿的跟随着。因此,正是郑和的忠诚,朱棣在继位的第二年,为了奖赏他的忠诚,朱棣遂就在永乐二年御笔赐姓他为“郑”姓。

当然,至于郑和到底在靖难之役立了什么功,史书中并未详加说明,但却是可以在只言片语中窥知一二。比如在郑村坝大战中,25岁的郑和在与李景隆的对战中,是“出入战阵,多建奇功”,从中可窥知郑和的军事能力是很不错的,凭借着这个能力,在靖难之役,他屡立奇功是肯定有的。因此,凭借着这等战功,他被朱棣赐姓也是应该的。



毕竟郑和是太监,即使他立的功劳再大,他也做不了大官,更封不了侯,因此朱棣能给郑和赏赐说实话真的不多,而赐姓无疑是朱棣能给郑和最优厚,也是最可以示恩宠的赏赐啦。

至于郑和为何被赐“郑”,而不是其他的姓呢?这个问题现如今是有诸多猜测。有学者认为是与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有关,这场战争对于朱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战,朱棣以8万人马对抗建文帝50万大军,并最终取得胜利,而朱棣之所以能够获胜,正是依靠着郑和等这些视死如生的忠心耿耿的将士的拼命,由此才有了朱棣的胜利,才有了朱棣军在战场上争得了一点主动,摆脱了完全被动挨打的处境,如此为了以示对功劳颇大的郑和的恩宠,遂将“郑村坝”的郑字赐予郑和。



也有学者认为郑和会被赐郑,是因为有回回历官郑阿黑之取“郑”为汉姓这个先例,而有学者认为郑和是回族人,因此也被赐郑。再有学者认为郑和赐姓“郑”与郑村坝战役无关,亦无特别的含义。当然,郑和为何会被赐姓郑,现如今还是一个未解秘密,真正原因还有待后人的解开。


澳古说历史


赐姓“朱”在明朝这一历史时期来说就是赐“国姓”,也就是帝王们将自己的姓氏赐给功臣以示恩宠,这是一个重要的笼络人心的方式。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赐外甥李文忠、养子沐英、何文辉等“朱”姓,南明隆武帝也曾经赐郑成功“朱”姓(因而人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那么,朱棣赐马三宝姓“郑”而不赐他姓“朱”,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赐姓“朱”或曰赐“国姓”实际上就是将被赐姓之人视为明朝宗室,所以这是给予功臣极高的待遇,也需要与功臣的身份相匹配。事实上,严格来说朱元璋后来让李文忠、沐英、何文辉等复本姓,往好了说是他们年纪稍长功劳较大恩赐认祖归宗,从另一个意义上也等于取消了所赐“朱”姓,说是朱元璋考虑他们如果姓“朱”封爵授官所付出的代价较大也可以。

再看马三宝的身份,他虽然是朱棣的身边亲信,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太监,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朱棣的奴才,因此在他立功之后,可以赐姓以示恩宠,但是赐给“朱”姓也就是视同宗室显然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朱棣对朱元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祖训并不是很认同,后来也有许多违反的地方,但是明面上自然也要遵守,赐太监姓“朱”无疑是僭制,他不可能授人以口实。


谈古论金


这个问题有意思。大明朝的国姓自然是姓“朱”,但是最有名的三个赐姓,其中有两个都不是国姓。

这多少可以看出朱元璋和朱棣的一个特殊心态——“朱家天下,外人岂能姓朱?”。

第一个有名的赐姓,那就是“黔宁王”(死后追封,不世袭)沐英的赐姓。


按说沐英8岁的时候就做了朱元璋的义子;14岁就拿刀上阵砍人头;18岁就做了指挥使;23岁那年更是替朱元璋打败冯谷保,把朱元璋的势力扩张到福建;更别提此后世代为大明镇守南陲,一生可谓为老朱家出生入死。

此前由于太小就失去了父母,所以根本没有名姓。因此做了朱元璋的义子,叫“朱英”,合理合法。但是也就是朱英23岁这年,朱元璋赐姓“朱英”为“沐英”。

“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


朱元璋的确也非常信任沐英,但是硬是生造了一个姓氏,也不让居功至伟的养子姓朱,目的很简单,因为朱元璋要做皇帝了,自己已经有儿子了。如果沐英继续姓朱,那就得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生前封王,死后世袭罔替。亲王爵世袭,老朱算过账,表示不舍得。

第二个有名的自然就是“三宝太监”郑和的赐姓了。


郑和原名马三保,原来是个在云南一带的外来色目人汉化的后裔。早年出身不详,在洪武17年(1384年),傅友德、蓝玉平定云南时,割了带回来的。当时战争很残酷,战争结束,小男孩和小女孩都会被当做战利品带回来,男的割了做太监,女的做宫女,然后分配给皇室使用。

这个马三保就被分给了燕王朱棣,被带到了北平。马三保非常受到朱棣重用,因为《明史·郑和传》明确记录了两条:一条是他曾经在“靖难之役”中立过功勋(至于什么样的功勋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另一条是他曾经负责替朱棣祭奠自己的乳母冯氏。


虽然赐姓是否和建文元年(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有关,站在史学界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即便马三保的功劳再大,他也为有资格被赐姓国姓。想当年沐英的功劳对于老朱家,必然是要大于马三保的,也没有资格姓国姓。所以朱棣必然也不会赐一个太监姓“朱”。

但是现在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东侧的马府街和“郑和公园”,见证了郑和曾经的倍受恩宠与辉煌。因为这一大片原来都是郑和的府邸。

第三个有名的赐姓,就是南明隆武帝赐郑森明朝国姓“朱”,并赐名成功,封忠孝伯。


这一回,是正儿八经地赐姓国姓。因为大明的半壁江山已经沦陷,南明小朝廷也已经苟延残喘了。作为大海盗出身的郑成功,被赐予国姓的时候,并不以为荣,反而从来没有自称自己为“朱成功”。

明朝的国姓在南明的时候,已经不值钱了。郑成功也不会以“朱成功”这个名字为荣。

郑成功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允许别人称呼自己为“国姓爷”、“郑赐姓”、“郑国姓”。这样保持了一个面子上彼此都过得去。但是郑成功更在乎的是别人叫他“延平王”。

这就像西夏的李元昊,一直在被赐国姓,却引以为耻,最终却自己给自己改姓。


在唐朝的时候,他们祖上因为有功,被唐朝皇帝赐姓国姓“李”。但是唐朝败亡后,他的爷爷立马恢复了此前的姓氏拓跋,但实际上是不是拓跋谁也不知道,但拓跋原本是北魏鲜卑贵族的姓氏。但是到了宋朝,宋朝皇帝同样赐他国姓“赵”,他却从来不用,上书仍然自称“李元昊”。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但是宋朝的君臣权作傻子,自欺欺人。

等到李元昊势力强大了,准备建国称即位了,自己有了底气,硬是把名字改成了“嵬名曩霄”。

所以赐国姓并非那么简单的事情,马三保功劳再大,在朱棣面前,不过一介奴仆。所以赐姓已是恩宠,国姓那就算了吧。


炒米视角


答:为什么赐郑和姓“郑”而不赐他姓“朱”呢?

估计提问问题的这位网友在帝王赐姓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两个误区。

一、认为得帝王赐姓都是好事。

二、认为帝王赐姓必赐国姓。

没有错,帝王有时为了向您示好,会给您赐姓,以示嘉奖。

实际上,帝王赐姓也是姓氏的主要来源之一。

早在先秦时期的赐姓,还带有封建的性质。

也就是说,当时的国君某地封赐给谁,谁也就因此以该地地名为姓。

比如屈原,本姓熊,祖上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被封在屈邑,从而改姓了屈。

秦汉代之后,赐姓不再具有封赏领地的含义,在奖赏的时候,只是代表着一种精神上的褒奖。

比如汉高祖刘邦为表彰娄敬、项伯的功绩,就赐娄、项二人姓刘。

另外,刘邦将一位宗室女嫁给冒顿单于,也赐冒顿单于以刘氏为姓。这支刘姓后人中出了灭亡了西晋刘渊、刘聪的父子。

汉高祖刘邦时代赐姓的规模很小,所赐都是汉朝国姓“刘”姓。

赐姓规模最大的是西魏和北周时期。

而且,这个时期,赐的不尽是国姓。

举几个例子。

比如位列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弼,被赐姓为“拓跋”。

又比如身为东汉司徒王允后代的王轨,被赐姓为“乌丸”。

再比如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为“普六茹”。

还有,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被赐姓为“大野”。

……

当然,也有被赐姓为北周国姓“宇文”的,如李和、刘雄、柳庆、赵昶、王悦、刘志、韩雄、叱罗协、韦填、韦孝宽、薛善、令狐整、李彦、李昶、申徽、柳敏、张轨、寮允、崔猷、薛端、李昊氏、郑孝穆、崔谦、崔说、王杰、唐瑾等等。

从这一点上说,郑和被朱棣赐姓“郑”而不赐姓“朱”,很正常。

但是,无须置疑,赐他姓远不如赐国姓尊崇。

有明一代,延平郡王郑成功被赐姓为“朱”,就远比郑和尊崇。

这里插一句,实际上,“郑成功”这个名字,郑成功有生之年从来没有用过。

在得赐姓前,他的名字为:郑森。

在得赐姓后,他的名字为:朱成功。

郑成功在后半生,一直以自己姓“朱”为荣,他所留下的花押印章,就大书特书“朱成功”三字。

话说回来,帝王喜欢某个人,会给这个人赐姓。但帝王痛恨某个人,也会给这个人赐姓。

比如东汉延熹初年,外戚梁冀独览朝政,骄奢淫逸。汉桓帝突然崛起,将之诛杀,并将其家族贬为“薄”氏。

又比如说,南朝时齐巴东郡王萧子响永明七年叛乱失败,南齐帝萧赜赐他姓“蛸”。

再比如说,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等起兵反对武则天,事败后,被武则天赐姓“虺”。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除了帝王喜欢、或帝王恨,被赐氏的,还有一种情况,即帝王心血来潮时,也会莫名其妙地赐姓。

比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沙莫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小儿子什翼健 即拓跋珪的祖父。拓跋珪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莫雄的儿子拓跋嵩是拓跋耶律的长孙,就赐他姓长孙,称长孙嵩。

这个长孙嵩有一个非常牛叉的后代——隋朝名将长孙晟。

长孙晟有一双儿女比他自己还要出名:儿子长孙无忌,为唐朝开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女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


覃仕勇说史


郑和本姓马,被朱棣赐姓“郑”,为何朱棣不赐他姓“朱”而姓“郑”?

01.为什么不赐姓‘朱’

第一、朱姓乃是天子姓氏,郑和身为太监,身有残缺,又是皇室家奴,赐姓‘朱’有辱皇室威仪。

第二、都知道朱元璋出身放牛娃。

在朱元璋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中,明确表明“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

朱元璋还说过一句“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从这两点,都能看出朱元璋对于自己家族的自傲,和舍我其谁的帝王风范,而朱棣是朱元璋儿子中,性情最类似他的,所以也就并不难理解,为什么朱棣赐姓的时候不赐姓‘朱’了。

02.为什么赐姓郑

这个说话很多,有说是出自‘郑村坝之战’,不过我不这么认为。

从有明确记载的文献,郑和刊印《佛说摩利支天经》中确定郑和被赐姓是在1403年,而在前一年的1402年11月,郑和奉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这就使‘郑’姓的来源。

郑的繁体字是‘鄭’。说文解字中,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鄭”的本字,表示在地基上洒酒祭祀,就是在新建筑的地基上洒酒祭奉地神与祖先,以求居所安定幸福。

这符合郑和受命祭祀的事件,所以我认为很大可能就是因为,郑和负责祭奠朱棣的乳母,而被赐姓‘郑’。

朱棣和乳母的情分

建文四年(1402)十一月,遣中官(宦官)郑和赴北平祭奠乳母冯氏。(《太宗实录》卷十四);
永乐三年(1405)三月,追封乳母冯氏为保圣贤顺夫人,遣赵王高燧以珠冠香芴真衣致祭。(《太宗实录》卷四十一);
永乐七年(1409)三月,遣官祭乳母保圣贤顺夫人。(《太宗实录》卷八十九)

朱棣刚取得‘靖难之役’胜利,第一时间就祭奠乳母冯氏,后续有祭奠数次,追封一品夫人。

那么表明对乳母的尊崇,对负责首次祭奠的郑和赐姓,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点文墨


郑和本来姓“马”,因为他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劳,因此而赐姓“郑”。不过,郑和为什么被赐姓“郑”,史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一直是一个让后世猜测不断的谜。

(郑和剧照)

事实上,由于史料的缺乏,郑和身上的谜还有很多。

其一,名字之谜。比如《明史》上说他被称为“三保太监”,他究竟为什么叫“三保”?后世也有不少猜测。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这是因为郑和旧名“三保”。但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中却又说:“三保之称,不知系是郑和旧名,抑岂西洋私尊郑和、王景弘、侯显等为三太保故耶。” 王世贞在《弈山堂别集》中说:“和自是凡三下西洋皆有功,人谓之‘三宝太监’。”另外还有很多相关的记载。这些记载归纳起来,也就是两个意思:一是郑和旧名(或者说小名、乳名)叫“三保”(或者说“三宝”),二是郑和的“三保”之名与他航海所建立的功勋有关。

其二,身世之谜。《明史》上只说了“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他是怎么成为太监,怎么入宫的,却并没有提及。按照明朝太监的由来,很多人猜测是郑和作为俘虏之子或者罪臣之子,在小时候被阉割入宫的。

不过,郑和家庭情况却并不清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昆明晋宁县出土了一座明代墓,墓的主人叫马哈只。根据马哈只的《墓志铭》介绍,他应该就是郑和的父亲。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不过,这个《墓志铭》也并没有对马哈只做了什么事作介绍,只是“身处乎边陲,而服礼义之习;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泽之施;宜其余庆深长,而有子光显于当时也”这样一些赞誉性的文字。

(朱棣剧照)

因此,对郑和的身世,我们依然是一团谜。

除了以上两个谜之外,就是郑和被赐姓“郑”的谜。

其实《明史》上并没有说它被赐姓一事。《明史》只是说:“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马哈只墓志铭》上说“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才说明他是被赐姓。

为什么郑和被赐姓“郑”呢?

由于后来他在七次下西洋,立下大功后,并没有被赐姓的事迹记载。因此,可以判断,郑和被赐姓,应该与他跟随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功劳有关。但是究竟有什么关系,却又说不清。

后世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郑和在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郑和在“郑”这个地方出过计策,帮助朱棣的军队打败朱允炆的军队。

有人甚至说,郑和出计策的地方叫做“郑村坝”,因此被赐姓为“郑”。

(李景隆剧照)

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郑村坝之战”是靖难之役发生后,朱棣在对战朱允炆的时候,第一次取得大规模的作战胜利。当时朱允炆的大将李景隆已经打到北平城。由于对北平城久攻不下,因此退守郑村坝驻守。当时朱棣由于兵力不强,刚去了一趟黑龙江,把宁王朱权的“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骗到手。这使得他在和李景隆打仗的时候,显得非常有底气。

听说李景隆攻不下北平城,退驻在郑村坝的时候,朱棣带着军队,在外围列队摆开阵势。利用北运河结冰之际,偷渡过河,又用了一个诱敌深入之计,把李景隆的队伍调动起来,然后三面夹攻。同时,郑村坝城中的燕军也杀出,围攻李景隆。这场大战,朱棣先是击败李景隆万余人,接着又接连挑破李景隆7营。再接着乘胜追击,最后,斩获李景隆军队数万人,获得马匹2万匹。

这场大战,郑和是不是为朱棣出过计策,因为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我们不清楚。不过,由于郑和先是在南京,后来才到北平。因此,他对李景隆应该是比较熟悉的。郑和根据他掌握的情况,给朱棣出点计策,也是可能的。再加上打了胜仗以后,朱棣心情高兴,因此,给郑和赐姓,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也只是一种分析,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史料或者出土文物支撑。

(参考资料:《明史》《马哈只墓志铭》等)


张生全精彩历史


给宦官赐国姓?

这种事你也想的出来啊,搁在当时人看来,没准会理解成朱棣想要诅咒他们老朱家绝后呢。

郑和本名是马三保,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了。

根据郑和的父亲马三保的《墓志铭》记载,郑和的情况是这样的:

  • 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

当然,这段话没有交代郑和作太监的时间。明史学家吴晗曾经推测:

郑和是在明朝军队攻克云南时遭到俘虏,被处以宫刑后成为侍奉燕王朱棣的宦官。靖难之役后,朱棣继承皇位,而郑和也水涨船高地升为内官监太监。


问题就在于:朱棣为什么要给马三保赐姓郑?

1936年发现于云南玉溪的《郑和家谱》,对郑和赐姓之事有了较为明确的解释:

从马三保变成郑和,其实也是靖难之役的原因。

在靖难之役中,郑和屡立功劳,特别是在“郑村坝之战”中变现的英勇顽强,给朱棣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朱棣亲自赐姓“郑”字,用以表彰郑和的功劳。

马三保成为郑和,其实是与靖难之役有关。


HuiNanHistory


简单来说,朱棣还不想赐郑和国姓。

郑和,原名马和,小命三宝,父马哈只,云南昆阳人。

马和应该是在明朝军队击败元朝残余、占领云南时被明军俘虏,此时的马和还是个小孩,被明军将领选中送往京师应天府(今南京),被处以宫刑成了宦官,被分配到燕王朱棣府上,并获得朱棣的信任。

数十年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帝位,马和也成了内官监太监,赐姓郑,这段记载出现在郑和父亲马哈只的墓志铭上。

据昆阳《马哈只墓志铭》记载:“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

也就是说,朱棣称帝后,给马和赐姓“郑”,至于为什么赐姓“郑”,一般说法是靖难之役中马和在一个叫郑的地方立了大功,这个地方一说河北郑州(不是现在的河南郑州),一说在燕京郑村坝,总之跟“郑”有关,朱棣因此赐姓。

赐姓乃是无上荣耀,朱棣给郑和赐姓,可能郑和立的功劳非常大,以至于封侯赏赐不足以嘉奖吧。可另一方面,这个功劳又远远没有达到赐国姓的程度。

在明朝还有一个更出名的赐姓故事,那就是郑森被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此时的南明政权风雨飘摇,需要大力仰仗郑森的父亲郑芝龙的海盗转正军,而隆武帝又还没有子嗣,所以有此一举,以拉拢郑芝龙。

这种情况朱棣是不可能遇到的,更何况郑和的身份还是一个宦官,是皇帝的家奴,怎么能够赐国姓呢?岂不是有违礼制?


平沙趣说历史


天子的想法,那真是很难猜透了

郑和与大明朝另外一个人物魏忠贤有着很多的相似点,比如二者都是太监,二者权力都很大,二者都深受皇帝的信任,但是郑和是民族英雄而魏忠贤却只能遗臭万年,这件事说明决定人成就的不是地位身份,而是心。

心灵鸡汤放完了,说点实话。郑和其实也是个贵族,郑和的父亲和祖父是回族人,他们曾不远万里前往中东朝圣,因此年幼的郑和其实心中对远方已经有利雏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大将蓝玉讨伐盘踞云南的元朝梁王势力,蓝玉回朝时搂草打兔子拿下了郑和

郑和很快遇见了朱棣,这是他一生的机遇

至于为何朱棣赐姓“郑”而不是“朱”,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当年明成祖当了皇帝之后,回想自己的大半生戎马生涯,尤其是靖难之役起之后,在郑村坝这个当地,也便是今天北京大兴打了一场仗很激烈。在这场战役中,三宝宦官马三宝体现得十分英勇,所以明成祖一高兴,就说为了纪念这场战役,我给你改个姓,让你姓郑,以后你就叫郑和。郑和的名字就此流传下去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因为史无前例的七下西洋,郑和这个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不过关于郑和的生平,除了他大航海的壮举外,都知之甚少。

郑和的名字是朱棣赐予的,原本他叫马三保,“三宝太监”应是三保的误传。而关于他的姓,马,他的家族拥有这个姓最多也不过百余年。因为郑和的先祖并非汉人,是蒙元时期的从西域迁到中原的。

皇帝赐姓名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无非就是为了褒奖笼络臣子们,秦汉之后,赐天子之姓则为最大恩典,比如明朝的郑成功,他被称为“国姓爷”就是因为被赐姓为朱。明成祖朱棣赐姓名与非汉人的郑和,自然是一为褒奖他的功劳,二则是有笼络同化之意。早在他爹朱元璋时期,对于实力较强的蒙元余孽,不仅封官进爵同时还赐予姓名,将其作为一种稳定统治的民族政策。

郑和下西洋的画卷

蒙元官吏之后入宫 后因战功被赐姓为郑和

按照《辞海》的说法,郑和(1371一1435)明宦官、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人。

通过其它的史料得知,郑和的祖上也是当官的,他的六世祖在元太祖忽必烈时从西域来华,因功为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至于此家族何时开始以马为姓,有一种说法是,西域人原本无姓,入乡随俗,郑和的五世祖名为马速忽,自此后人以马为姓。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元朝时的西域人也就是色目人无须汉姓,直到明朝禁止“胡名、胡姓、胡语”之后,留在中华之地的西域人就开始改用汉姓,所以郑和家族姓马应该是从他父亲那辈开始,郑和的父亲名为马哈只。

1381年,就是在元朝被逐到塞北后的十三年,因为云南的蒙古王爷梁王拒绝投降,于是朱元璋起三十万大军,以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南征云南。

还是孩童的郑和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明军所得,1384年傅友德回师时将郑和一并带回了南京,并入宫成了小太监,后来又被朱元璋分给了燕王朱棣。

江苏太仓的郑和雕像

马三保也就是郑和是在朱棣的北平成长起来的,尤其是“靖难之役”,朱棣当了皇帝,而郑和也改变了人生。

《明史·郑和传》:“初事燕王于籓邸,从起兵有功。”朱国祯《皇明大政记》卷记载郑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人战阵,累建奇功。”

于是在郑和父亲《马哈只墓志铭》有所记载的是,“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也就是朱棣赐了郑姓。

天子赐姓一事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

郑和得赐姓应该是在朱棣登基之后,因为“天子赐姓赐氏”“姓非天子不可以赐”,“姓氏之权出于上。”赐姓属于天子的特权。

按照史料记载,早在先秦父系氏族时期,就有了赐姓,获得赐姓的都是部落首领一流。

如果要追溯天子赐姓能追溯到五千年去,最早被赐姓的是炎帝与黄帝。

《续文献通考》卷二七《氏族考》载“炎帝姓姜,太皞所赐也;黄帝姓姬,炎帝所赐也。”

而最开始的天子赐姓,都是以被赐之人所生活之地为姓,

“居于姚墟者赐以姚,居于嬴滨者赐以嬴。姬之得赐姬水故也,姜之得赐于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赐姓。” ——《续文献通考》卷二七《氏族考》

秦汉之后,已经是家天下,所以最高荣誉就是赐予与帝王等同的国姓,最早这么做的是刘邦。

比如救他一命的项伯,最后被刘邦赐姓为“刘”。

“高祖封项伯等四人为列侯,赐姓刘氏。”

明朝也是一样,朱元璋先后将他的义子都赐姓为朱。

“太祖义子数人如李曹国、文忠沐、西平英,都督何文辉、徐司马及元帅文刚、文逊等,皆赐国姓”《氏族考· 改易姓氏》

更有甚者是正德皇帝,他曾经一口气赐了一百二十七个义子朱姓。

郑成功本名郑森,最后姓名都赐了,是为朱成功。

当然除了国姓之外,皇帝也会赐予臣下其他姓氏,这同样也是一种荣耀。而赐姓的原因多是以军功赐姓最为典型。

所以本名马三保的郑和,可以认为是以军功得赐姓。

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发行的邮票

好几个太监都因为靖难之役有功而得赐姓名

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史料并无确切记载,但肯定不是冒领军功之类的,

靖难初不独名将甚多,而内臣兼智勇者,亦往往有之……郑和即三保,李谦即保儿,并云南人,皆内臣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后皆为各监太监,出或镇边藩焉。

朱国祯在他的《皇明大政记》里充分肯定了郑和的功劳,并认为他虽然是太监,却智勇兼备。

至于为何赐姓郑,《郑和家谱首序》中说:“后有功于郑州, 因赐姓郑。”不过靖难之役根本没有郑州什么事,所以这个观点应该是错误的。

多数研究者认为,郑和获姓郑是源于北平城外的郑村坝之战

因为郑村坝作战有功而赐姓?

当时朱棣出征大宁,也就是去向宁王借兵,而建文帝大将李景隆趁机率军十万围攻北平。当时整个北平危在旦夕,就连妇女都登城作战。幸亏朱棣率军回转,内外夹击打破建文帝军。

战于郑村坝,连破其七营,遂逼景隆。燕将张玉等列阵而进,乘胜抵城下。城中兵亦鼓噪而去,内外夹攻,景隆师溃,宵遁。——《明通鉴》

所以不少研究者认为郑和在这一战役中有出色表现,所以被朱棣赐姓为“郑”。

但事实是否如此,因史料没有确切记载,只能是猜测。而且因为战功而被赐姓的内臣也就是太监并不只是郑和一位,但是都不是“郑”。

郑和初名三保,云南人,与西番人孟骥初名添儿,滇人李谦初名保儿,胡人云祥初名猛哥,田嘉禾初名哈喇帖木儿,而狗儿者为王彦,燕王时,皆以阉从起兵有功,后皆赐姓名。——明末査继佐《罪惟录》

从这段话还能看出一点,就是明初太监不拘一格任用外族,除了郑和与应该是汉人的王谦从云南来外,还有西番人孟骥,也就是位于横断山的羌人,而云祥和田嘉禾都是蒙古人,王彦则是女真人。

在明朝,给少数民族赐姓也是一种民族政策,所以朱棣赐姓给这些内臣也还是有一定笼络同化的政治因素在其中的。

元明时期的赐姓与民族分化同化政策

中原王朝赐姓给四方少数民族古来有之,尤其是盛世大唐之时,“凡蕃人之来归者,赐以汉姓。”对于势力较大者,则会赐予国姓“李”。突厥、靺鞨、契丹、奚、沙陀、南诏、回鹘等众多族属的少数民族首领都获得过此殊荣。

同样,少数民族政权也有赐姓这种手段,而相较于唐朝的恩赏,更倾向于民族同化,比如金朝,甚至通过量化军功来赐姓,“金制, 赐国姓者凡以千人败敌三千者,赐及缌麻以上,败两千人以上者,赐及大功以上,败千人以上,赐及其身。”

曾有金国汉人将军被赐予了其他女真大姓,结果这位将军直接跟皇上说,要赐就赐国姓,于是金帝赐其“完颜”。

蒙古人往往只使用名字,部落名为姓不与名字连起来使用,所以在成吉思汗时开始,就赐给汉人名字,重要的汉人降臣往往的汉姓加蒙古名,比如张兀速赤、刘塔塔儿台等,有了蒙古名的汉人自然地位就有所提高。

元朝统一之后,为了笼络民族地位低下的汉族官员,仍是赐以蒙古名,借以分化一部分汉人。而且不只是赐名,也开始赐姓,就是赐予国家重臣蒙古国姓。

只不过元朝末期,元朝统治者为了严格区分民族等级,也就是强调蒙古人的特权,很少再有赐名的做法。而这种民族压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元朝的汉人官吏开始离心离德。

大明朝崛起之后,提出“自古贵华夏,贱夷狄。”所以在最初的阶段,“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也就是保持汉族的纯粹。

但随着元朝被逐出塞外,有大量的蒙古军队和蒙古人口为中原所获,甚至为朱明征战,朱元璋的民族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开始给蒙古人、色目人赐名和姓,实施了民族同化政策。

朱棣夺取皇位之后一样推行赐姓政策,“上谓兵部尚书曰,各卫鞑靼人,多同名,无姓, 以别之并宜赐姓,于是兵部请如洪武中故事,编置勘合赐姓名,从之。”

不过对于国姓,朱明只赐给汉人,蒙古等民族所赐姓都是五花八门,蒙古贵族也先土干被赐姓为金;蒙古贵族脱欢被赐姓为薛;脱脱孛罗被赐姓为和等等。

郑和公园的雕像与宝船

而随着蒙元遗民被打散与汉人混居,蒙古人、色目人等也逐渐改用汉姓,而且《大明律》规定了“不许本类自相嫁娶”,也使得这些蒙元遗民逐渐汉化。

在明朝禁止“胡名、胡姓、胡语”之后,郑和的西域亲戚们也是色目人等纷纷改名换姓,所以才有了郑和本名马三保。而郑和的父亲属于改名换姓不彻底的,马哈只,姓是马,名字还是西域人的名字。

而郑和原名的三保,就有解释认为同样是一种音译,直到明成祖朱棣赐名后,郑和才真正融入了大明体系,这种有意识的民族认同之下,朱棣也才放心让他带领浩大船队数度下西洋。

参考资料 《元史》、《明史》、《续文献通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