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鬥爭經驗不足,政治智慧不夠高,隋朝也因門閥而亡

歷史上,隋朝士族影響很大,九品中正制這個貽害千年的制度影響了中國多年,司馬家就該死,這個制度導致寒門士子沒有出頭之日,司馬家屠殺遼東,放棄遼東,外夷入侵,沒有出頭之日的寒門士子開始與外夷融合,輔助外夷入侵。同時士族開始做大,影響一直到現在。在這個前提下,其實隋朝的統治並不穩固,二聖的手段很厲害。並沒出問題,但是回頭看秦朝,何其相似。朝堂的政令對於地方的控制有限,而楊廣補上了其他條件。雁門之圍是最後的一擊,這個怯懦的皇帝抱著兒子痛哭流涕。

隋煬帝鬥爭經驗不足,政治智慧不夠高,隋朝也因門閥而亡

他發現治理國家太難了,他帶著他的隊伍逃到江都開始封閉自己,治理國家我不會,那我還是去玩女人吧。脆弱怯懦的他開始縱情聲色。逃避現實,甚至為了逃避現實,殺了說真話的宮女,最後死在親軍手裡,多搞笑。隋文帝楊堅是繼秦始皇之後第二個實現國家大一統局面的帝王,建國之初勵精圖治,為隋朝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但縱為古代帝王中排名第一,楊堅也有糊塗的時候。

隋煬帝鬥爭經驗不足,政治智慧不夠高,隋朝也因門閥而亡

我們跟著開皇年間發行的「隋五銖」,一同去了解一下這「治世」之下隱藏的危機。漢室政權衰亡之後,中原大地迎來了一場長達數百年的大亂世,原本穩定的經濟市場被徹底攪亂,民間甚至一度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悲劇。「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再混亂的局面也有終結的那一天。西晉被匈奴滅掉後,仍有旁系的司馬睿在南渡士族的擁戴下於建康苟延晉祚。

隋煬帝鬥爭經驗不足,政治智慧不夠高,隋朝也因門閥而亡

雖然裡子已經不是那個正宗裡子了,所以司馬睿要拉著王導和自己坐在一塊接受群臣朝見的時候,王導知趣地說自己不敢和俯照萬物的太陽同列。唐亡後,李存勖、李昇等梟雄建立霸業的同時也紛紛將“唐”之名冠以本國之號,自稱太宗、玄宗的後代。就連孫文、創立民國,頭等大事都是去孝陵祭拜朱元璋,表明民國承續大明漢朝人民法統。劉淵、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等人所建立的漢、唐、晉,並非隨意所取國號,乃是迎合時人所望,不滿現實的種種“復興”罷。

隋煬帝鬥爭經驗不足,政治智慧不夠高,隋朝也因門閥而亡

隋煬帝能看得到的前朝案例,是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做法一致,搞大型工程,發動戰爭,遷移居民實邊,這三項都是一舉多得的策略。楊廣造成天下大亂,隋朝已經統治崩潰、名存實亡,然後李淵才起兵。不起兵就只能給隋朝陪葬了。因為楊廣留下的“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極盛的突厥,還有很多臣服於突厥的割據勢力、敵對勢力,所以李淵起兵時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等勢力攻打,才暫時結好突厥。

隋煬帝鬥爭經驗不足,政治智慧不夠高,隋朝也因門閥而亡

李淵自己有數萬隊伍,而突厥只來了500人與2000匹馬,李淵打天下用的是自己的隊伍,而不是突厥軍。之前楊廣過度優待突厥,高熲指出,楊廣反而把高熲殺了。楊廣把突厥養的在隋朝後期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然後一度把楊廣圍在雁門,楊廣脫險後,至死對突厥無可奈何。後來楊廣的皇后蕭氏以及楊政道到了突厥,被突厥立為“隋王”,這個“隋”完全成了突厥的下屬傀儡。

隋煬帝鬥爭經驗不足,政治智慧不夠高,隋朝也因門閥而亡

秦始皇掃平天下,六國貴族被打趴在地叫爸爸,任憑揉圓搓扁;漢武帝有好爺爺好爹,異姓王同姓王都被幹掉,軍功貴族也被大幅削弱,可以說毫無內憂。可惜隋煬帝面對的問題比秦皇漢武嚴重得多,因為此時世家正處鼎盛時期,皇權不穩。同時面對人口超出土地承載力和皇權不穩政令難行兩大超級難題,誰敢說比隋煬帝做的更好?所以這一點有一半還要退給因門閥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