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为什么?

宝黛钗凤琏平尤


不可以的!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而在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里是以"尊尊""亲亲"或者"忠孝""仁义"为核心的,如果皇帝公开赐死太后,那么便是不孝。而这样的行为是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违背的,势必为士大夫阶层所不耻,是不利于其统治的。相反,古代的帝王为了彰显自己的忠孝,仁义,往往会带头做好模范作用,也正是因为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才会在历史出现太皇太后架空天子,垂帘听政的现象,慈禧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明哥说文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是皇帝法律意义上的母亲和奶奶,对应的就是生母和亲生奶奶,按照古代继承法,这两者常常不一致。古人治国讲求孝道,礼仪纲常是国家基石,皇帝必须垂范,所以,即便是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一般都不能处罚,更不能赐死。

不过,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不是一般人,她们首先是政治的产物,既然是政治人物,就不可避免陷于政治斗争。由于政治斗争,被皇帝赐死的皇太后至少有两位,太皇太后还真没有出现过。

皇太后、太皇太后与皇帝的关系

古代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位男子可以有多为妾,但是只能有一位妻,皇帝也不例外。皇帝的妻,即皇后,其她的嫔妃统称妾。妻,亦称嫡妻,妾,亦称庶妻,妻所生儿子称嫡子,妾所生儿子称庶子。嫡长子是家族政治遗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

自然,皇帝去世后,随着新皇帝上位,原来的皇后就升任皇太后,原来的皇太后就升任太皇太后。从太皇太后、皇太后,到皇帝、皇后、太子,统称嫡系,身份是君。

也就是说,从法律意义上讲,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帝是平等的,是法统唯一承认的亲缘关系。假如皇帝跟太后、太皇太后不存在血缘关系怎么办?对不起,你必须承认,因为你继承皇位的前提条件就是嫡系,必须与原来庶系生母割断母子关系。

历史上很多皇帝登基后,都不敢对亲生母亲有超越礼仪的封赏,更谈不上承认母子关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其实远离生母恐怕也是避免尴尬的最好办法,否则母子相见,母亲还得给儿子叩头。这就是宗法制的死板,带来的负面效应。按照这个规定,皇帝赐死皇太后、太皇太后,就等于杀了亲生母亲和亲生奶奶。在古代,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讲,都是不被允许的。

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

可是,万一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了怎么办?处罚还是不处罚?

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与假太监嫪毐私通生子,甚至阴谋作乱。再比如郑庄公的母亲,暗中帮助公子段谋反。

当然不能用法律直接处罚了,因为在古代礼法才是根本大法,按照礼法,子为父隐是合法的,也就是说,长辈犯法,晚辈有义务替他隐瞒,不算犯罪。自然,皇太后、太皇太后犯罪也不能处罚,否则反而是皇帝违法。

所以,郑庄公和秦始皇只能发誓与母永世不相见,作为对母亲的精神惩罚。

臣民会不会有意见?没人会有意见,因为太后和太皇太后,不光是皇帝的母亲和奶奶,她们还是天下臣民,所有人的母亲和奶奶,谁敢说三道四?皇帝想处罚,天下人还不干呢!

历史上死于皇帝之手的皇太后

凡事都有特殊,虽说皇帝不能公开赐死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但是她们的身份毕竟不同于普通百姓,她们首先是政治人物,逃不脱政治利益的纠葛,当她们与皇权产生矛盾冲突时,结局恐怕就不一定按理出牌了。

晋武帝第二任皇后杨芷,是第一人皇后杨艳的堂妹。杨艳是晋惠帝的生母,杨艳去世前,怜惜儿子年幼,恳求晋武帝立堂妹杨芷为后,以照顾晋惠帝。晋惠帝登基后,杨芷被尊为皇太后。

可是,杨芷的父亲杨骏,与皇后贾南风陷入了残酷的政治斗争,结果杨骏失败被杀,家族一千多人被灭口。杨芷也被牵连,剥夺太后尊号,反过头来给儿媳贾南风磕头,求她饶过自己的母亲庞氏。

后来杨芷被圈禁于金墉城,连续八天不给供食,被活活饿死!杨芷之死,虽然贾南风是幕后黑手,晋惠帝的默许罪责难逃。

如果说晋惠帝杀母还有点遮掩,海陵王完颜亮杀嫡母徒单太后,则非常露骨并极其残忍!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没有谥号和庙号,后人只能称他为海陵王。完颜亮靠政变杀害金熙宗上位,按古代法律,完颜亮登基后,册封嫡母徒单氏为皇太后,生母大氏为太妃。

不过徒单氏对完颜亮残暴的行为并不认可,多次训斥他弑杀金熙宗,及酒后失德的行为。本来就对生母不能立太后就很不满意的完颜亮很生气,多次威胁要杀掉嫡母皇太后。好在大氏与徒单太后关系良好,在大氏的劝阻下,完颜亮隐而不发。

后来,完颜亮决定发动对南宋的全面军事行动,徒单氏激烈反对,惹怒了完颜亮,他恶狠狠地说:“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于是派人将徒单太后,杀害于宁德宫,连她身边的十几名奴婢也一起杀光。

事后,完颜亮仍觉得不解气,又把徒单氏的尸骨,扔进河里以泄愤!

这可能就是历史仅有的皇太后被皇帝杀害事件,太皇太后被杀还真没发生过。

可见,作为地位最尊贵的女性,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哪怕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遭到皇帝的杀害,相反,由于政治斗争,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反而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那时候,皇帝再也顾不了孝道了,也不在乎天下人的指责了!


寻根拜祖


当然不行,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赐死太皇太后,公开赐死更是不可能。



太皇太后这个称呼的由来

太皇太后是打从西汉叫出来的。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每次父亲刘太公见到自己也要下跪,因为皇权,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可刘太公毕竟是刘邦的父亲,孝顺的刘邦心里不忍,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自己的父亲刘太公封为“太上皇”。既然有太上皇,那么太皇太后也就应运而生了。

此后的唐、宋、明、清一直效仿汉朝做法,太皇太后的叫法就这么沿袭下来。

皇帝不能赐死太皇太后有两个原因

一、跟“孝”有关系

中国是礼仪之邦,尤其是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而孝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重要指导思想。太皇太后作为皇帝的奶奶辈儿,皇帝权力再大,他首先是太皇太后的孙子,其次才是皇帝。


所以如果皇帝为了自己的统治,为了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即使太皇太后有什么不轨行为,他也不可能为难她,只能是对其孝顺有加。

而且太皇太后这个名称的由来,也是因为刘邦对其父亲的孝顺才有的。因此皇帝必须孝顺太皇太后,否则会受到满朝文武和老百姓的诟病。

二、太皇太后一般都积威厚重,有很大的权势

太皇太后久居深宫,其能够从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坐到这个位置,能力和手腕当然不可小觑。这就意味着,老太太虽然不管事,但不代表她不能管事。

而且太皇太后一般出身都很不一般,其家族肯定和皇族紧紧相连,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皇帝要动太皇太后,怎么能不考虑自己皇位的稳定,不顾太皇太后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呢?从这一点来讲,别说当众赐死了,惩罚她都不可能。比如汉武帝时期的窦太皇太后,皇帝还得看她脸色行事,何谈敢赐死她。


综上所述,所以说尽管皇帝有莫大的权力,但于孝道和皇位的安稳这两方面来说,皇帝都不可能当众赐死太皇太后。


墨雪问心


分不清的亲娘媳妇

公元1161年的八月,华北的天气是秋高气爽,城外的金黄色麦子波浪滚滚,谁也无法想象血腥的屠杀,正在金国都城北京上演。只见一队荷枪实弹的侍卫,黑压压的押着数十人奔赴菜市口处决。而同时皇宫是惊人的浓烟滚滚,定睛一看着火的地儿是宁德宫,再找旁人打听着实心寒,因为住在里面的人是当朝太后徒单氏。

因此接下来有必要分析,徒单氏究竟是何人?杀掉她的皇帝又是谁?据《金史》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叫完颜宗干,他总共有三个媳妇,大媳妇就是上文的徒单氏无子,二媳妇名李氏生郑王完颜充,三媳妇名单氏生育了海陵王完颜亮。而海陵王的前任皇帝是金熙宗完颜亶,他是金太祖的嫡长孙。

——海陵王完颜亮「1122.2.24——1161.12.15」

想必各位通过上文的人物关系,得出了完颜亮与完颜亶的矛盾。而太后徒单氏是完颜亶忠实的粉丝,并且时常欺压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故而在金正隆六年的八月,因阻止完颜亮南伐大宋,使矛盾迅速激发导致太后徒单氏被皇帝完颜亮所杀。

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史记》

说完关于上面大屠杀的表面原因,接下来扒一扒鲜为人知的因素。妇孺皆知女真人的祖先在唐朝为肃慎,若把时针再往回拨数百年惊讶的发现,肃慎又起源草原霸主匈奴。据《史记》记载,匈奴人的礼俗颇为奇怪,老爹死了儿子娶老娘为妻,哥哥挂了弟弟可夺嫂为妻。待到轮转至大唐盛世之时,他们的习俗变得更加怪异,据《隋书》载明他们是贱淫丑事屡禁不绝,究其原因竟然是带绿帽子的丈夫,通常会怒不可遏把奸夫及告密者一同杀死,从而导致没人愿意揭发贱淫的两人!

其俗淫而妒,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隋书》

通过详细的阐述,不难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毫无人伦礼法可言的女真等少数民族,只要阻拦了自己的前进道路,哪怕是自己的亲娘媳妇,对其举起屠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子杀母的惨剧绝不会发生在汉族人建立的朝代,因为汉族人的孝顺是出了名的!

生性狡黠的完颜亮

说起完颜亮的处境,与大明朱棣还有几分相似。其爹完颜宗干本来是完颜阿骨打的次子,如此算下来完颜亮只能屈居庶孙的位置。但不巧的情况出现,完颜阿骨打的长子早夭,完颜亶的生父完颜宗峻上升为长子,不过很快于天会二年死于攻打天祚帝的战斗中。可完颜阿骨打并没按惯例,将完颜亮的生父完颜宗干升为长子,反而是确立完颜亶为皇长孙,这就导致完颜亮一直不服他!

皇统九年四月的时候,完颜亮从大理卿乌带处,得知当朝左丞唐括辩与右丞相秉德正密谋废掉完颜亶。感觉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完颜亮暗地里找到二人,要求他们拥戴自己为帝。但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原来他二人的心仪的对象是完颜常胜与完颜阿懒。诡计多端的完颜亮指出,这二人可是完颜亶的亲兄弟,不怕报复的你们尽管选他好了!

——辅佐两代帝王的孝庄太后「1613.3.28——1688.1.27」

时间最容易从手指缝溜走,同年的12月一个天衣无缝的陷害开始了,完颜亶的兄弟完颜常胜、完颜阿懒、完颜查懒等皆被除掉,羽翼被剪的完颜亶遂为孤家寡人。几日之后月明星稀的夜晚,把手皇宫大将兴国蹑手蹑脚的推开厚重的大门,完颜亮带领唐括辩等心腹杀进去,把惊慌失措的完颜亶砍死在寝宫。

心狠手辣的完颜亮称帝后,一股脑的把金太宗的子孙全部处死,包括金兀术的子孙也在内,由此整个朝堂除了完颜亮的人外,其他人都均噤若寒蝉,这也是导致徒单氏太后被杀无人求情的缘由!

综上所述,徒单氏太后被完颜亮所杀原因有三:一她作为完颜亶的粉丝,没在关键时刻帮衬完颜亮;二是金国的统治者女真人,还残存着人伦混乱的现象;三是完颜亮生性残忍,为其母大氏扬眉吐气。同样的道理对于汉族朝代来说,断不会出现太后被皇帝所杀的丑事,毕竟汉族讲究以孝治天下,并且有人伦法则完备的儒家经典做治国准绳,所以和金国是两回事!

——END——


惜缘小历史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皇帝虽有无上权威,可其不能处死太皇太后,这样做有背伦常,还会影响皇帝稳定。

太皇太后称呼由来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为对其刘太公实以孝心,就册封其父刘太公为太上皇,可以说有太上皇必有太皇太后。此后,历朝历代效仿汉朝做法,太皇太后就此流传下来。皇帝不能赐死太皇太后在于孝

中国古代,孝道为上,皇帝必须为天下表率,无论太后还是太皇太后作为皇帝长辈不能轻易处置,就算干掉外戚,也不能对子母亲、奶奶动手,否则就是大不孝,失去民心,那个皇帝都不会处置太皇太后。

封建社会孝道为上,历朝历代皇帝无不以孝治天下,他们不能冒天下大不韪杀自己长辈,公开处死太皇太后,就是不孝,与传统儒家思想违背,势必为士大夫阶层所不耻,是不利于其统治的。

太皇太后有足够权威,庞大势力

太皇太后虽为深宫妇人,可其能在残酷宫廷斗争生存下来,必有十分了得之处,就算不管事,对朝政也有足够威慑力,皇帝必须尊重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身后庞大势力,皇帝必然深思熟虑,一旦轻易处理太皇太后必然要其皇位不稳,皇帝对于太皇太后必不能赐死、只能限制其人身自由至死,一旦轻易处死太皇太后,必影响其帝位。

综合所述,皇帝虽有权力,可在孝道之间还有皇位稳定之间来分析,必然不可能赐死太皇太后。


莫地方


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在古代皇权至上,但是这种违背伦常的事皇帝是不会去做的!


先来梳理一下人物关系!

当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继位后,新皇帝的母亲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皇太后,如果此时皇帝还小皇太后会垂帘听政,帮着处理一些政务,如果皇帝已经成年,这个时候皇太后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她在皇宫的地位很高,每天皇帝以及后宫嫔妃们都会来向她请安。当然,如果此时皇帝的祖母还活着,她在皇宫的地位就更高了,每个人都会尊称她为太皇太后。历史上有名的太皇太后很多,例如:吕雉,窦漪房,孝庄等等!


那么,皇帝可以公开赐死太皇太后吗?

首先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讲求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在社会上做的再好再成功,如果在家里不孝顺,他所做的一切都将被人否定,对于这一点皇帝们当然也知道,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弑父夺权的皇帝,但那些毕竟是少数,多数皇帝还是会带头尊守“百善孝为先”“仁孝治天下”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国家,基于这一点,当皇帝的祖母也就是太皇太后犯了错,皇帝是不会公开赐死她的,顶多就是限制她们的人身自由直到她们死去而已!


综合上述,皇帝是不会公开赐死太皇太后的,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仁孝治天下”才能管理好国家!


唐古看今


太皇太后是古代对皇帝的祖母的尊称,既然是皇帝的祖母,一般都是先帝的嫡母,母仪天下,因此皇帝对祖母大多是毕恭毕敬,更不可能公开赐死太皇太后。

即便太皇太后犯大错,因为太皇太后大多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势力和皇族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只能是内部解决,不能轻易处罚,更不可能公开赐死。

皇帝不仅不能赐死太皇太后,相反还得对太皇太后很孝顺,古代帝王都是以孝治国,皇帝必须垂范,而且皇帝从小都会受到祖母太皇太后的关爱和照顾,长大以后自然对长辈极尽孝敬。

比如大家熟知的康熙皇帝,对自己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就是出了名的孝顺,在康熙的心目中,最孝顺和敬爱的就是自己的祖母了。

在《康熙起居注册》记载,康熙帝每日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慈宁宫给祖母请安,他非常珍惜每日和祖母见面的机会,也是他每天日理万机生活中最尽享亲情的时刻。

孝顺讲究的是顺心,孝顺,讲孝必讲顺,康熙帝对待孝庄太后,凡是祖母想到的,康熙帝总是千方百计满族,为了陪祖母到五台山进香,他亲自安排道路、修庙、物资、行宫等,在登山过程中,康熙也是本人亲自侍候左右,前后扶掖,左右照顾,至诚至孝,体贴入微。

康熙帝对祖母的孝顺,都体现在了他三十多年的行动中,每次出巡,都会把各地新的食品以及特产带到宫中送给祖母吃。

在孝庄太皇太后病逝的时候,康熙一连十余昼夜,痛哭不止,水浆不入,以致昏迷,而康熙的孝顺也历来被史官大为赞扬,可见帝王对太皇太后孝顺是天下人的垂范,如果公开赐死太皇太后会引起天下人对皇帝的唾骂。

综上所述,在以孝治国的封建皇权时代,皇帝大多对祖母百依百顺,毕恭毕敬,不会处罚,更不会赐死太皇太后。


小聪历史客栈


我觉得会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脑子出现问题了。即便古代皇帝拥有着非常高的权利,一声令下即可自他人于死地,但是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凡事以孝为先。哪怕是皇帝也不可能,也没有权利能去赐死太皇太后,有些丧心病狂的皇帝有可能说会去私下处决,跟他意见严重相反的太皇太后,但是公开赐死绝对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太皇太后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他最早出现的时间是西汉时期,刘邦在建立的大汉王朝之后,由于他是皇帝,所以他的父亲每次见到他都要行跪拜大礼,于人伦来讲,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毕竟哪有老子拜儿子的道理?可是这也没办法,毕竟皇权高于一切,所以刘邦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自己的父亲封为太上皇,那么既然有太上皇的存在,相应的太皇太后也就诞生了。从汉朝之后,多个朝代就一直将太皇太后这个叫法给承接下去。

太皇太后之所以不能杀,首先最重要的是确实不能杀,其次是杀不得。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不能杀,杀不得。

首先像上文所说到的,中国是讲究孝道的国家,特别是在封建王朝时期,国家统治的正统一直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尤其推崇孝道,这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身为皇帝更不可能破坏自己的统治基础,太皇太后是皇帝的奶奶辈人物,不管是亲奶奶还是旁系奶奶,都是皇帝的长辈,名义上说,皇帝是太皇太后的孙子,自己的奶奶哪怕犯了再大的错误,皇帝可以做出相应的处罚,但是想要杀掉他是绝对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

那么为什么杀不得呢?要知道宫廷斗争是相当严重的,为什么皇帝那么多妃子,就太皇太后能活到最后呢,这显然跟他背后的势力以及他本人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能够做到太皇太后这种地位的女性绝对不简单,她背后的家族肯定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家族势力也绝对是非常庞大的,杀一个人简单,但是杀了他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一连串的重大反应,皇帝为了考虑整个大局的稳定,是轻易不会下这种决定的。

所以说,古代皇帝虽然权力至高无上,但是出于社会平稳过渡以及维护儒家思想这两方面考虑,皇帝是绝对不会公开去处死太皇太后的。


小芊芊爱历史


公开赐死当然不会。

但是,可以采取其他办法。

比如,你熟悉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说过这一段历史。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拥立自己的外甥汉少帝刘辩。妹妹何皇后成为太后。此时汉灵帝母亲董太后就靠边站了,虽然她是新皇帝的祖母,得到太皇太后身份。

董太后自以为辈分高,看不屠户出身的低等人何进,也一直很喜欢自己抚养后来的汉献帝刘协,当时是渤海王/陈留王。

当初,董太后与汉灵帝母子争相卖官,汉灵帝卖官好歹入国库,董太后自己收,当然竞争不过皇帝儿子,就干脆三折标价。可见这个女人很不正常。

到了现在,手上无官无权,董太皇太后就应该消停下来啊。可是不,董氏依旧折腾,在太监们支持下对朝政指手画脚。何太后后面正式宴请婆婆,中间劝说和平相处:外朝事我们女人就不插手了。

董氏不知道怎么的,口出狂言道:

何进又怎么样。

我侄儿董骠骑,断何进首,易如反掌。

董重确实是骠骑将军,但只是管辖1000多士兵的空头,更不是霍去病霍骠骑,何进即派士兵包围董重府邸索要印绥,董重只能无奈自杀。

随后,何进指使官员上书,言董氏原本只是藩王妃,请迁移出去安置。董氏就被何进以少帝名义安置在河间,不久死去。传说是何进派人杀害的。

虽然何进杀人手狠,但董氏这样能公然把自己的太皇太后玩丢了,再逐出首都,暗杀在乡下,也算自己做死的。


四川達州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弱智,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吗?

太皇太后的这一称呼源自于西汉时期,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是当时他的老爹还是在世的,结果每次刘太公见到了刘邦都要行跪拜刘邦,毕竟在古代皇权为大,刘邦也就得这样不自在,老爹跪儿子这不是折寿吗?于是刘邦发挥了他出身布衣的智慧,将自己的父亲封为太上皇,而自己的亲生母亲刘媪就称为皇太后(举个例子,其实如果已死就能成为皇太后,刘媪生猝年不详)。

那么太皇太后与皇帝又是什么关系呢?皇帝的奶奶就称为“太皇太后”,例如康熙皇帝的奶奶就是“孝庄太后”,而康熙也称呼其为“老祖母”。试问,康熙会将自己的奶奶赐死吗?

百善孝为先

中国历史上历来注重孝道,“百善孝为先的”的观念更是从小贯彻在我们的脑中,常人都如此更别说皇帝了,要是皇帝不守孝道势必会造成统治的不稳定。再者,能当上太皇太后的女人基本上都很老了,所以就算太皇太后犯了什么错误皇帝都要善待,毕竟那是自己的长辈。

题主说公开赐死太皇太后,那不就是向天下人宣告自己要杀死自己的奶奶,告诉天下人自己不是人?我想没有一个皇帝会这么的傻。

<strong>太皇太后的权力很大

先让我说几位历史上有名的太皇太后:西汉吕后(把戚夫人弄成人彘的那个)、东汉董太后、明朝周太后、清朝孝庄太后、慈禧太后..所以说不要惹太皇太后,因为她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血雨腥风才坐上了这个位置,不要被他们女性的外表所蒙蔽,要说手段皇帝根本不是她们的对手,她们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不仅如此,太皇太后手中还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从孝庄太后中就可见一斑,为了康熙的顺利继位花了多少的心思,没有杰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了。


综上所述,皇帝不可能公开赐死太皇太后,除非他抽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