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孙权不是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而是把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曹操会如何处置?

风继续吹437


这个假设分两种情况来回答:

《三国演义》

如果以小说《三国演义》为蓝本和故事环境来看,孙权活捉了关羽后,直接押送给曹操,让曹操处置,按照《三国演义》的整体故事风格和人物性格来看,曹操可能会做出以下选择:

招降关羽,在小说中关羽和曹操可以说相爱相杀,曹操敬重关羽有情有义,是条汉子,而且战斗力爆表,不但在华容道放了自己一马,而且还有过投降自己的经历,曹操作为爱才之人,肯定会极力的再次招降关羽,希望关羽再次为自己效力。

不过这种可能性还比较小,毕竟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初在新野一路溃逃的刘备了,关羽也不可能再降汉不降曹了,那么曹操也不可能就这么给杀了,杀了关羽,那就是直接把刘备的报复矛头直指自己,这种赔本买卖不做,更何况当时孙权已经占领了荆州,如果曹操杀了关羽,刘备势必放弃向孙权复仇,转而从汉中出发进攻关中。

当然,如果从曹操在小说里一世奸雄的角色来看,曹操最大的可能是不接受孙权的这份大礼,送钱送粮我要,你要送个活的关羽给我,不要!这种烫手山芋,曹操没有那么傻的捧在手里,以前上马送金下马送银都收买不了关羽,现在蜀汉日益强大了,把刘备的二弟给我,嘛意思?明显的引祸水北上,曹阿瞒没那么傻。

《三国志》

如果从历史角度来讲,孙权活捉了关羽,送给许昌的曹操,曹操是有可能杀了关羽的。毕竟荆州之战已经是孙吴占了便宜,而此时的政治格局是曹操在襄阳一代受了关羽的伤,曹魏的防御正逐渐的后移,但从实力来讲,远远大于孙刘两家。

曹操杀了关羽,刘备的复仇对曹魏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无论是在长安、汉中一代,还是湖北襄阳一代,曹魏都有重兵防御,刘备无论从哪一方进攻都讨不了便宜,如果刘备贸然发动针对曹魏的报复军事行动,曹操可以以天子之令,号孙权集团共同讨伐刘备,此时的刘备将受到来自曹魏、孙吴两家的夹击,这种情况的发生反而更利于曹操。

从当时的三国鼎立的格局来看,刘备也只能找找孙权的麻烦,他是断然不敢贸然发动对曹魏的战争的。

曹操就是把关羽给杀了,刘备最后依然会是讨伐孙权,那么借口就不再是为关二弟报仇了,可能改为收复荆州了。


沉墨I方之城


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的手下韩当、周泰、蒋钦、丁奉等包围,这些人,都是东吴的名将,可见孙权此时倾巢而出,必然要致关公于死地。

孙权擒杀关羽,势在必行

关羽此时本来有两次活命的机会,可惜天不助蜀国。

一者,廖化突出重围,前往上庸刘封、孟达驻扎的地方,请求二人发兵救关羽。上庸本来就是作为荆州的掎角之势,作为后方屏障,辅助关羽镇守荆州。然而刘封、孟达小人之心,竟然不顾关公死活,执意不出兵。

兵败被围,西蜀成都杳无消息,近在咫尺的上庸守军却不救援,关公必死。但是东吴派出诸葛瑾招降关羽,这是第二次活命的机会。

关羽曾经投降曹操,然而关羽却是“降汉不降曹”。此时东吴派出诸葛瑾招降关羽,如果他投降了,必然身败名裂,晚节不保,因为东吴背后,并没有汉朝的名义。关羽名动华夏,如果投降,就会像樊城之战投降自己的于禁一样,不仅背上万世骂名,而且难以翻身。

所以关羽不降,将诸葛瑾喝出麦城,对于孙权而言,无法利用关羽,只有除掉他,消除一个强大的对手和潜在的威胁,巩固才从蜀汉夺来的荆州之地,关羽必死。

关羽从麦城突围,走小路往西蜀方向逃去,但是却在临沮这个地方,遭遇了东吴朱然、潘璋的伏兵。关羽和长子关平被擒获,被押送吴军大寨,此时孙权依然有招降关羽之意。

然而孙权账下行军主簿左咸的一番话,让孙权最终决定杀了关羽。当初关羽投降曹操,曹操对他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关怀备至,依然留不住关羽,屡屡被关羽轻视的孙权,又如何能够收伏骄傲的关羽呢?留之,养虎为患;杀之,势在必行。

曹操礼葬关羽,将计就计

刘备和关羽亲如手足,这一点孙权不可能不知道。杀了关羽,刘备必然尽起西川之兵,为关羽报仇雪恨。孙权既然敢杀关羽,就摆明了不怕刘备。实际上,刘备先占荆州,后夺益州,两次三番欺骗孙权,孙权早已对刘备恨之入骨。

孙权之杀关羽,断了刘备肱骨之臣,是出了一口从赤壁之战后期就憋着的恶气。孙刘联盟,吴蜀通好,不过是在曹魏压迫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曹操带来的威胁解除,吴蜀之间必然会因为荆州互掐起来。孙权拍吕蒙袭击荆州,是出其不意,更是先下手为强。

但是刘备的实力,不可小觑。孙权虽然杀了关羽,但是如果能够嫁祸于曹操,坐观曹刘两家争斗,渔翁得利,实在是妙极。所以张昭提出,将关羽的首级献给曹操,以表明杀关羽是曹操指使,做样子给刘备看。

但是刘备不傻,曹操更奸。东吴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司马懿看出了孙权和张昭的别有用心,于是建议曹操将计就计,以木香之躯配其首级,礼葬关羽。曹魏方面的意思很明白——这事儿都是孙权小儿干的,和老子没关系。

所以刘备得知关羽死讯,数次大哭,昏绝于地。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进攻孙权,名义上是兴兵为关羽报仇雪恨,实际上是要乘势灭了东吴,再和曹魏争夺天下。可惜在猇亭这个地方遇到了蜀国的克星,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功亏一篑。

曹操若得关羽,必然杀之

把前面的事实搞清楚了,我们再来分析这个假设。如果东吴把活着的关羽送到曹魏,曹操会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杀了关羽。

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被擒,庞德被杀,樊城岌岌可危,幸亏曹仁坚守,徐晃救应及时,不然关羽夺下樊城,威胁许都,曹操真的要迁都以避其锋芒了。

三国博弈,不是讲人情世故。此时的关羽,再也不是当初跟着刘备东奔西走的那个关羽,而是威震华夏的一方诸侯。曹操不杀关羽,难道留着和刘备谈条件吗?蜀国和魏国之间,必然有一次大决战,曹操杀关羽,和孙权杀关羽是一样的道理,目的就是削弱刘备的实力,消除刘备荆州方面对西线战场的威胁。

虽然曹操爱才,但是爱的是为我所用之才。曹操可以在刘备惶惶不可终日之时,成人之美放了关羽,但是不可能在刘备羽翼丰满,就要和自己逐鹿天下之时,依然对其手下大将关羽心慈手软。

毕竟曹操杀人,从不手软。吕布在三国早期的影响力,远超关羽,但是曹操毫不犹豫杀了他;许攸在官渡之战帮了曹操天大的忙,但是因为做人高调,曹操授意许褚杀了他;就连自己的谋臣之首荀彧,劳苦功高,在曹操察觉他对自己有些掉以轻心之时,也是毫不手软地赐死荀彧。

曹操为什么要放过关羽呢?纵虎归山,反受其害;不如杀之,以绝祸患。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孙权杀了关羽之后,把关羽的头颅邮寄给了曹操。

孙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夺了荆州,又杀了关羽,担心刘备来打他,他一个人又鼎不住,于是就想拉个人来垫背。

曹操又不傻。


几天之后,曹操收到了江浙一带寄来的精美包裹,署名孙权,曹操以为是个珠宝,或者美食之类的,于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了。

打开第一层包裹之后,闻到了一股臭烘烘的味道,曹操大疑,这怎么回事?该不会隔时间长,馊掉了吧?

浪费可是罪过啊,曹操着急忙慌地撕开里面一层,这一撕可不得了了,哎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赫然出现了!

曹操杀人无数,人头见得多了,所以并不害怕,他仔细瞅了瞅,此人好像在哪儿见过,红脸,长髯,曹操大惊道:“莫不是关羽?”

曹操正自纳闷,突然人头胡须动了一下,曹操以为花眼了,让侍从过来看,侍从过来仔细瞅了瞅,又不动了!


曹操更是起疑,这时候人头突然张了张嘴,说话了:“正是关某!”

曹操骇然,一下子跌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左右掐人中地掐人中,人工呼吸地人工呼吸,一阵子折腾之后,曹操醒来过来,但精神萎靡,像是丢掉了魂魄。

几天之后,曹操就死了。

闲言少叙,假如孙权不杀关羽,而是把大活人关羽送给曹操,曹操会如何处理呢?

这里先交待关羽与曹操的一些过往。

关羽之前投降过曹操,待之如贵宾,好吃好喝地款待着,送美女,送赤兔马,还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可是,关羽很不够意思,得到刘备的去处之后,连招呼都不打,骑着赤兔马,就千里走单骑去了。


现在假如关羽再次回到了曹操身边,曹操会如何对待他呢?

杀了关羽。

这个似乎不太可能,不讲他擒于禁,斩庞德,杀了曹操这么多弟兄,单讲关羽在华容道,冒着杀头危险私放曹操这一点,曹操就不会杀他的。

囚禁关羽。

这个也不可能,你想想,关羽的心在大哥刘备那,当年曹操如此盛情挽留,关羽还是狠心地离开了,这次,就算曹操把心掏给关羽,关羽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离开的。

曹操关的住关羽的人,但关不住关羽的心,而且囚禁关羽,等于把火引向了自己,曹操肯定不会这么傻。


放了关羽。

这个可能性最大,试想,关羽被放回去之后,关羽必定会对曹操感恩戴德,说不定还会再次上演“华容道放曹操”。

而且,关羽恨死了孙权,他一旦回到了蜀国,一定会跟着刘备大哥打东吴,以雪切齿之恨,到那时,东吴与蜀国打得两败俱伤,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如此岂不甚好?


一半秋色


先亮答案:曹操既不会放了关羽,也不会杀了关羽,更不会圈禁他,而是送还孙权!

这个问题我相信无论对于曹操,还是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难下定论的问题。因为曹操是真的喜欢关羽,而关羽对曹操威胁是真的大,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就不说了,白马之围力斩颜良也是技压群雄,曹操对关羽的情感是又爱又恨。

孙权之所以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其实就是为了转移矛盾,尽量把刘备对自己的恨分散到两个人身上。但曹操也不是傻子,自然能识破孙权的伎俩,所以不仅叫人雕刻了一具香木身体,还带百官以诸侯之礼厚葬关羽。

孙权一看,也不敢一人抗雷啊,赶紧把关羽的躯干,也以诸侯之礼予以厚葬。

就这样,关羽的头葬在洛阳,躯干葬在当阳,他的衣冠则葬在了成都,民间称:

“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后来刘备果然把怨气撒到了孙权身上,其实用脚趾头想想也是,冤有头债有主,关羽丢的荆州被东吴占,当然找孙权算账。孙权也不含糊,“扑通”一下给曹丕跪下了,称臣,从而避免了两头作战。

回到问题,假如孙权没有杀关羽,而是把活人送给曹操,曹操会怎么处理?

其实,摆在曹操面前的,只有四个选择:

第一个是放了关羽让他回到刘备那里;第二个是干脆杀了关羽,减轻自己所受的威胁;第三个不放也不杀好吃好喝伺候着,软禁起来;第四个,怎么送过来的怎么送回去,皮球踢给孙权。

先看第一种选择,有很多人认为曹操会放了关羽,让关羽回去牵扯东吴的精力,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我个人认为不能。因为曹操之前就得到过一次关羽,因为惜才,宁可放他回去也不愿意杀他,但是曹操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于禁庞德等曹魏悍将前来支援,被关羽打败,斩杀庞德,活捉于禁,重创曹魏。并且曹操刚在汉中碰了一鼻子灰,要不是孙权偷袭荆州,真不知道曹操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袁绍。曹操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他怎么可能还把关羽这颗炸弹送回刘备那里,曹老板权衡利弊应该不会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

假如曹操把关羽放回去,关羽没死,刘备未必和孙权红了眼,再加上诸葛亮极力撮合蜀国吴国联合抗曹。关羽受挫丢了荆州可能被刘备换下去,万一理智之下蜀国不和吴国大动干戈,那么曹操是干赔不赚,所以我认为曹操不会放关羽回去。

那么第二种可能呢,杀了关羽,我认为也太不可能!

因为曹操可能遭到刘备的疯狂报复,尤其是刘备汉中之战刚取得胜利,士气正盛。红了眼的刘备没准直接响应诸葛亮的号召,荆州之耻秋后再算,联合起来针对曹操。刘备直接all in,曹操还真有顶不住的可能。

对于孙权来说,刘备为了报仇血拼曹操他是很乐意看到的,配合刘备作战瓜分曹魏,自己稳赚不亏岂不快哉。再加上曹操也是喜欢关羽,所以我认为曹操是不会直接杀了关羽的,尽管关羽对自己的威胁很大,孙权把皮球踢给他,曹操肯定会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

那么第三种,把关羽软禁起来,有没有可能呢?

曹操如果留下关羽,好吃好喝伺候着,唯一的目的应该就是看看能不能磨磨,让关羽投降为我所用。但是关二爷义薄云天那是出了名的,桃园三结义一个头磕在地上,曹操要是能拉拢过来,几年前就成功了,所以曹操应该不会再做投资。

不过曹操把关羽拿在手里当一个砝码和刘备谈判,或许可以这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要求蜀国配合自己歼灭吴国然后关羽还你,加上吴国夺取了荆州,刘备在气头上,可能真答应了曹操的要求。如果曹魏和蜀汉联合平分了江东,最强势力和最弱势力平分了中等的势力,最受益的还是曹操。但是这是一步险棋,有玩砸的风险,万一关羽为了不给刘备拖后腿来个自杀殉国,那比曹操亲手杀了关羽还让刘备难受,魏蜀之战无可避免了。

所以说到最后,我还是认为曹操会把关羽原封不动地送回去,关羽死也好,活也好,那都是孙权要考虑的事情了。杀了关羽刘备和你玩命,不杀关羽,万一刘备卷土重来拿你荆州也是麻烦事。蜀汉这颗雷让孙权去点,曹操隔岸观火怎么也不会伤了自己的元气,甚至可以从中取利岂不快哉。

曹操能做出最优选择,只是苦了关二爷,当然放出豪言“虎女焉能嫁犬子”,想不到自己反成了被装在笼子里的老虎,任人当礼物送来送去。

我想,倘若那样,关羽可能不会等到曹操再送人,就会自尽身亡了……

杨角风发作


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本身就是一个阴谋,曹操知道,刘备知道,孙权更知道,这个阴谋说实在话是个小儿科。孙权害怕刘备报复,在杀了关羽之后立马给曹操下跪,其实是想和曹操形成联盟,对付前来报复的刘备,将关羽的人头作为见面礼实在也是将曹操的军。

曹操历来爱才,尤其是对关羽,想当初关羽寄宿在曹操账下,过五关斩六将,还是放走了关羽,这种爱才的胸怀古今少有,孙权估计是没有这种胸怀的。孙权将一个死了的关羽送给曹操,曹操当然知道孙权小儿的阴谋。但是曹操就是曹操,却并没有因为孙权的小九九改变对关羽的看法,于是以礼下葬,超乎寻常,亲自祭之,这无疑是给孙权一击小闷棍:你小子想让我上当,我偏不,看你丫的咋样。

从面子上来讲,曹操看似和刘备站在了一起,这对东吴的孙权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从心理上讲,曹操巴不得你孙权和刘备来个鱼死网破,我好收渔翁之利。

这种态度助长了刘备的报复心态,于是一路杀来,不过,就算是有诸葛亮,刘备情急之下的冲动最终也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景,白帝城成为托孤之城。都说冲动是魔鬼,即或是兄弟感情再深,这动摇江山的冲动确实是刘备的软肋所在。没有人动过刘备的软肋,陆逊黄口小儿给他动了。

有人非常不解刘备当时的心理状况。难道兄弟之情大于江山社稷和重振汉室吗?当然不是,刘备和关羽张飞兄弟感情情深这个没错,在一起打江山的时候可能情深义重,但是此时的刘备已经当了皇帝,刘备与关羽是君臣关系,大于兄弟关系,刘备如果这点都分不清,那他就不是刘备了,所以,为关羽报仇是假,真正还是想倾巢而出,名正言顺夺回荆州这块战略要地,以图北可以制约曹操,东可以制约孙权。

曹操没有在刘备报仇的时候趁火打劫已经很够意思了。

孙权偏偏要杀了关羽,然后将其头颅送给曹操,这说明孙权还是有头脑的。

一是因为关羽名声太响亮,他长期据守荆州,给孙权带来莫大的压力。换作是我,也一定要将他杀之,让他活着就是养虎为患。杀了关羽,等于折断了刘备的一根翅膀,何乐不为?

二是想假意与曹操联合,借用曹操之手一起干掉刘备。曹操不是没有这个想法,但是曹操是个枭雄,他能够对关羽敬重有加,但却不会轻易被人利用,所以不上当,让刘备和孙权自己去干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三是试探刘备底气。孙权明知道少了关羽必然惹起刘备的狂怒,狂怒好啊,尤其是丧失理智的狂怒,这样才有机会收拾掉刘备这个“有借不还”的无赖,孙权也知道曹操不会上当,甚至知道曹操会坐山观虎斗,好,既然这样,就可以全力策划干掉刘备,只要曹操不插手。所以,杀掉关羽,也许就是孙权团队早就计划好的一步棋,坐等刘备上当。而要让刘备丧失理智的狂怒起来,只有杀了关羽,送给曹操,虽然有借刀杀人之嫌,更多的恐怕是让曹操坐山观虎斗罢了。

相反,要是孙权将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就没法说了,谁会将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呢?除非他是傻蛋。这个假设太虚无了,孙权不会干。

真的活着送给曹操,我想只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按照关羽的性格,绝对不会投降曹操,故而宁愿受死,也不降曹,曹操把他囚禁起来或杀了,又会得罪刘备。将他放回去,又得罪了孙权。所以,此时的关羽是个“烫手山芋”,杀不得放不得。不过关羽只怕也难以接受荆州之败,所以他自杀的可能性会很大。

二,拒不接受关羽,让孙权自己处理,依旧坐山观虎斗。


青灯问史


演义中二人郎有情妾有义,曹操厚待关羽。作为回报,关羽先杀颜良文丑、后又于华容道放曹操生路。那么抛开演义,纯粹就事实而论,曹操会怎么对待关羽呢?。

如果活的关羽送到了许都,曹操会先骂孙权坑爹,再隆重的举行仪式为关羽洗尘,给关羽弄个有职无权的大官,让他老死在许都。

一,杀不得。

此时曹操已经占据了中原,实力远超孙刘两家,统一天下的胜算最大。曹操开始以天下为己任,一心要统一天下,是不会杀关羽的。

一方面,杀了关羽这样的大将,会让天下士人寒心,以后再想招降哪个人才,难度会增加许多。

另一方面,杀关羽会得罪刘备,正中孙权的下怀。以曹操的精明,是不会让孙权得逞的。


《三国志·魏书》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二,用不得。

如果是其他人,曹操有把握用名利收入麾下的。但是关羽不行,因为曹操和关羽有严重的过节。《三国志》中 关羽和曹操的传记,都记述了这个过节。

吕布的部将秦宜禄,娶妻杜氏,杜氏长得漂亮极了。偶然的机会,杜氏被关羽看到并惦记上了。无奈秦宜禄的老大是吕布,关羽自觉惹不起秦宜禄,便只得做罢。

后来吕布失势,曹操和刘备把吕布围在下邳,吕布派秦宜禄去袁术那里求援。谁知道袁术爱秦宜禄之才,强留他在自己麾下。为栓住秦宜禄,袁术还把一个宗室女子嫁给他。于是,杜氏在下邳只好独守空房。

关羽闻知秦宜禄的事情,大喜过望,感觉机会终于来了。关羽害怕下邳城破后,杜氏会出现意外。就屡次三番的找到曹操,要求娶杜氏为妻。

关羽的表现,引起曹操的疑心:什么样的女人,能让关羽如此上心呢?

攻破下邳城,曹操先行派人把杜氏送到自己帐内。曹操发现杜氏果然漂亮之极,就把杜氏纳为妾室。(不久张飞斩杀秦宜禄,杜氏生下了秦宜禄的儿子秦郎。)

关羽因为杜氏的事儿,对曹操痛恨之极,欲杀之而后快。

关羽的心思,曹操清楚得跟镜子似的,自然不会委重任于他。



三,放不得。

关羽是个有才能的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放关羽回去,就是在放虎归山,何况关羽还是铁了心要跟曹操过不去。

所以,曹操是绝对不会放关羽回去的。

既然关羽不能杀、不能用、不能放,那就只有一种结果:让关羽在许都做无权的大官。既能软禁关羽,又能堵住天下士人的嘴。(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德全不畏


三国时期身为三大霸主之一的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还拥有了五虎上将跟绝世谋臣诸葛亮,可以说美好的人生就要开始了,可就在此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留守荆州的关羽,原本以一招水淹七军大杀四方,把曹操打到迁都来解决问题,可就在此时关羽的后路被人偷袭了,说实话当时孙权在得知自己的手下拿来的是关羽的人头之时,可以说整个人都不好了,最后只能将黑锅扔给曹操,但是刘备也不傻,还是发动了夷陵之战来报仇。假如当时孙权并没有杀害关羽,而把一个活生生的关羽送给曹操的话,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当时关羽的死完全就是一个意外,也许孙权的手下为了争功,也许关羽的脾气太傲,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斩了,说白了孙权是真心不想让关羽去死,毕竟蜀汉跟东吴之间还是盟友关系,虽说这关系大不如从前,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曹操。

只要曹操不死,东吴就只能跟蜀汉联合起来一起抗曹,毕竟这两家的实力单独拿出来都不足以抵抗曹操的大军,所以当时关羽的死直接打乱了孙权的战略计划,其实孙权的本意就是想把活着的关羽捉起来,然后送给曹操当礼物,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要知道当时的关羽可是刚刚将曹操打到怀疑人生,自己手下的大将被斩,大军被灭,如果不是东吴参与了偷袭,也许曹操真得会把自己的国都换个位置。

所以关羽如果被孙权送给曹操的话,曹操这一次打死也不会放走关羽,但是要说杀了他却也不尽然,反正自己的城池也多,找一个风水宝地慢慢养着就好了,多一个又吃不穷。

再说了曹操也是一直都很欣赏关羽,当年虽说关羽半路上跑了,但是在他走之前也给自己立下了大功,斩颜良、诛文丑这种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所以斩杀关羽这种事曹操打死也不会做出来。

当然了这也只是从感情方面来说,可能曹操会这么做,毕竟自己的大军刚被关羽打到生活不能自理,但是等曹操冷静下来想一想之后,也许就会换一个想法。

我们都知道关羽其实是一个相当自傲的人,说白了就是除了自己以外,看不起任何的天下英雄,在关羽的脑子里天下间就没有能打败自己的人,哪怕是当年的吕布,也只是因为自己出道太早,经验太少的缘故。

这一次被东吴偷袭可以说是关羽的奇耻大辱,可以说关羽英明一世居然会被宵小占了便宜,如果曹操的魄力足够大的话,那么关羽被放回去跟东吴两败俱伤的几率就更大了。

因为这是一个共赢的事情,虽说刘备的对手一直都是曹操,但是关羽这个刘备的兄弟,却是相当的不太好说话,自己吃了亏就一定要找回面子,回去之后肯定会跟自己的三弟张飞一起跟刘备建议出兵东吴。

这个时候就不用想了,曹操直接坐着小板凳,手里拿着花生米,远远的看着关羽跟东吴打生打死,并且时不时还喊一声加油。

所以说不管事情如何做,曹操都会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放了关羽还会直接表示自己是为了还人情,毕竟华容道关羽可是放过曹操一马,人家今天就是为了报恩。

如果曹操再把事情做得狠一些,也许就会把兵力再次往回退一退,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关羽跟东吴打个够,那个时候说不定笑到最后的就是曹操了。


虎头山小妖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杀关羽不是孙权的本意,孙权只想夺回荆州三郡,不想杀关羽,因为关羽杀不得,杀了关羽,就会招来刘备,而当时孙权并没有信心能够战胜刘备。

当时的关羽,其实像只被狼群追赶的兔子,都想把关羽赶到对方地盘上去。

所以当孙权知道关羽被东吴的将领杀了时,大惊失色,于是,急中生智的他把关羽的头颅送给了曹操,这招其实是祸水北引,目的是让刘备以为杀关羽是曹操的主使,将怒火燃向曹操。

曹操是何许聪明的人,看到东吴送来的关羽头颅,马上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于是便给关羽配上木身,厚葬于关林庙,成功化解了孙权的计谋。

所以,假如关羽只是被俘,还送到曹操这里来,曹操一定会亲自为关羽松绑,两个人的感情毕竟是很深厚的,然后还会招待关羽好吃好喝,并且是去是留任凭关羽自己决定。

因为这时候的关羽已经是丢失了荆州的关羽,杀不杀他对曹操来说没有一点好处,还不如放他回去,关羽的脾气,回去后一定会要刘备给他兵去征东吴,讨荆州,曹操则正好坐山观虎斗。

原创作品,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曹操会把关羽送给刘备。

第一,关羽这一次绝不会投降。

这一点,孙权知道,曹操也知道。

关羽这个人骄傲的很,把面子看得比命都重要。镇守荆州,嫣然一方诸侯,更加骄傲的不得了。大意失荆州以后,已经很对不起刘备。如果逃不了,只有以死报之。怎么可能再投降?

孙权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直接杀了关羽。曹操也很清楚关羽的为人,不会再招降关羽的。

第二,曹操敬重关羽,不会杀了他。

曹操一生之中最欣赏的人,大概就是关羽了。杀关羽,他自己的内心接受不了。

而且曹操这个人很注重名声,这个“害贤”的恶名,他是万万不愿意承担的。当年祢衡屡次三番羞辱他,他也没有杀祢衡。

关羽名震天下,曹操更不会杀了。这才能显得他爱才。

第三,放关羽回四川,乃是一石二鸟的妙计。

汉中之战、襄樊战役后,曹军实力大损,刘备丢掉了荆州,损失惨重。只有东吴捡了个大便宜,实力大增。已经对曹操构成了威胁。

把关羽放回四川,刘备一定会带着关羽攻打荆州、报仇雪恨。这样一来,孙刘联盟彻底破产,双方连年征战、两败俱伤。曹操正好渔翁得利。岂不妙哉?


上将嗳福斯


方圆论坛在线

孙权之所以要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也是为了嫁祸曹操。孙权对于关羽十分的矛盾。一方面孙权非常忌惮关羽。想要除掉关羽。但另一方面孙权也考虑到孙刘联盟这档子事。因为孙权很清楚他和刘备共同敌人就是曹操。所以从孙权方面来看,他是不知道该对关羽如何处理。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是谁杀掉了关羽。但我们有理由怀疑。斩杀关羽的命令应该不是孙权所下达的。毕竟对于孙权来说处理关羽是很矛盾的。而且他拿下了刘备的荆州肯定会遭受报复。孙权很可能会拿关羽和刘备交易。所以孙权杀掉关羽的可能性不大。这样一来斩杀关羽的人很快能就是吕蒙帐下的将领所杀。其目的也是为了军功。至于传言所说的马忠杀害的关羽这个也并没有明证。


而关羽的死不管是不是孙权所为,但很明确的一点是,关羽死后孙权后悔了。所以孙权为了混淆视听。他下令把关羽的人头割下来送给了曹操。一方面向曹操表一下忠心。另一方面也是做给刘备看的。意思是杀关羽并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受曹操的指派。但曹操也不傻。他接到孙权送来的人头之后就察觉到了孙权的嫁祸之举。所以曹操用香木给关羽雕了一具木头身体连带着脑袋给风光大葬了。这样一来孙权的嫁祸之举不攻而破。


如果孙权把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那可真就是给曹操一个大大的难题。曹操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那才真叫进退两难。首先曹操曾经想要拉拢过关羽但没有成功。其次曹操已经放过关羽一次了。所以曹操绝对不会再次释放关羽。毕竟关羽在镇守荆州时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度吓的曹操想要迁都避开关羽锋芒。所以曹操不会再次释放关羽给自己找不自在。而且三国鼎立格局形成。想要招揽关羽的可能性更加的低了。



但如果曹操不放关羽的话该怎么办呢?招揽是没戏,而且当时关羽岁数已经不小了。曹操有没有兴趣再招揽关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如果杀掉关羽那不就等于给孙权背锅了嘛。荆州孙权拿下了。但杀害关羽的罪名他曹操背上了。曹操肯定是不会当背锅侠的。这样一来曹操真叫进退两难。所以孙权要是真的送一个活的关羽给曹操那才真叫绝。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