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1925年,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面纱》问世,毛姆曾指出小说的创作源头是但丁《神曲》的炼狱篇。其中吉蒂的原型便是神曲中的女主人“皮娅”,只是将发生在“马雷马”的故事移植到了中国“湄潭府”,通过霍乱横行时治病救人的医生沃特·费恩与妻子吉蒂的故事,展现出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2007年,导演约翰·卡兰将其搬上了大荧幕,由于约翰之前致力于商业广告和音乐电视的制作,对于观众心理的把握非常精准,并与好莱坞著名编剧罗恩·内斯万尼尔共同完成了电影的剧本改编,通过著名摄像师摄影斯图尔特·瑞伯的镜头带来了如梦如幻的视觉呈现。

电影采用了好莱坞式的爱情片结构,忠实还原出一个民国版的爱情故事,由于将故事设在了上海,勾起了西方人窥探东方美丽国度的兴趣,因此,整部影片评价很高,导演真实生动的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平等对话,又将富有哲理性的英伦故事融入其中,使剧情在跌宕起伏中浑然天成,完成了对毛姆小说的致敬。

今天,我将从创作背景、叙述改编、角色魅力、主题呈现四个部分解析一下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让观众不仅能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也能从中探求出爱情的真谛。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01、影片中的中国元素超越了毛姆对中国的认知,山野风光、古老的水车、油伞纸等具体物品建构了对二十年代中国背景的审美呈现,原作中的香港换为上海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

约翰·卡兰导演将小说中的香港换为了上海,并加入了很多的中国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而是为了让这段英伦恋情更具有诗情画意,加深观众对于神秘东方国度的了解。

毛姆其实对20年代的中国一无所知,之所以会对中国进行描述,本身就充满着探秘的成分,于是小说中除了修道院、轿夫和瘟疫之外,并没有对这个”陌生”国度有过多的渲染,这是认知带来的先天不足。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人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现状,于是导演自然而然会加入对当时场景的描述,这也是将上海成为故事发生地的原因。

在这里,唯美的山村河流、古老朴素的水车、轻盈透薄的油纸伞等物品都让环境融入到故事之中,这些都是中国韵味的一种文化符号。导演浓墨重彩的介绍着湄潭府的自然环境,审视着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这里面既有战争的缩影,也有村民的愚昧无知,还有对疾病的恐惧,以及西方文明对古老东方的好奇等等元素,可以说是一副波澜壮阔的浮世绘。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影片中还有一段国粹京剧的表演,查理和吉蒂的相识就是看京剧时发生的,查理向吉蒂揭示京剧中的片段含义,他说道“:她被卖身为奴,罪责加身生活无望,流落异乡,看见锁链了?它代表不可摆脱的枷锁,永远压在她可怜的灵魂上,所以她哀恸欲绝,她为自己哭泣,她曾经是活泼可爱的少女,却变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最重要的,她为自己永远不能感受爱 情,也没机会付出爱情而哭泣”,而这段其实是查理自己编的,因为他一句中国话也不懂。

但是这段话却让吉蒂对他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其中这个苦命女子就是吉蒂的真实映照,她就像笼中的鸟儿,无法挣脱,而查理先生的幽默开朗又如一剂强心针击中吉蒂的内心,所以当与丈夫发生矛盾时,查理成为了她心灵的避难所,也成为了他的情妇。

在当时的社会,由于战乱严重,很多人会因为战争而迁怒于国家,但是沃特的事迹告诉我们其实有很多“白求恩”式的人物在默默支援着国家建设,他们不惜代价的为陌生国度服务,只是因为心中的道义和善良,这无疑让中国元素更好的融入了故事之中,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02、影片将原本简单的小说情节复杂化,采用倒叙、插叙的闪回式呈现,聚焦在霍乱发生地湄潭府中的故事,完全摒弃了小说的结尾,让吉蒂变得坚强、独立,冷眼旁观悲剧的发生。

毛姆的小说是由情节推动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发现小说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大起大落的矛盾冲突,这种叙事方式可以让读者更聚焦在人物本身,可是电影除了演员的可塑性,更讲究故事的可塑性,因此导演需要将简单的故事复杂化,加入到新鲜且有利于表现主题元素的情节。

首先影片的视角采用了客观的第三人称视角,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进行了回忆式呈现,这让影片充满了悬疑性,也将视线聚焦在了上海湄潭府这样一个魂牵梦萦的场所。小说以吉蒂和查理的出轨为开篇,影片则以吉蒂和沃特去湄潭府开始,这样的出场方式很具看点,观众会很想探究他们的目的和走向。

影片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回忆两人从相识到相爱再到争吵矛盾的时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合的原因和方向,也能体会到两人不同的心境和可能出现的结果。但是影片对于关键事件和结果进行了改编,这让小说的整体气质发生了偏移。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沃特因为嫉妒妻子的偷情,甚至将自己作为实验标本进行霍乱实验,小说中吉蒂和朋友们尽到最大努力尝试营救,但是最终失败,影片隐去了这一关键信息,让沃特之死有了更悲情色彩,这其实就是人生的面纱,当揭开时,一切都恍如隔世。

影片对小说结尾的改编是耐人寻味的,沃特转折点是因为吉蒂的孩子不是自己的,身心受到了严重打击,由此产生了悲痛感,不想面对这一人生惨剧,有孕在身的吉蒂回到了英国,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查理再次用花言巧语取得了吉蒂的信任,两人再次重归于好,而吉蒂希望如果孩子是女孩的话不要走上她的道路,依附于男人而失去自我。

影片在5年之后让吉蒂带着孩子见到了查理,这时她变得冷静而克制,没有再被甜言蜜语所打动,而是坚决抵制,牵起了儿子的手,说了声再见就与查理一别两宽。

由此可以看出,电影中的吉蒂已经完成了小说中的蜕变,以身作则完成了思想上的升华,不再依附于男人,而是成为独立女性的化身,这样的改编让沃特之死充满了浓情与温馨,更具有现代价值。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03、对冷酷的吉蒂人物进行了重新塑造,个性十足的沃特进行了浪漫主义处理,隐藏了查理的自私自利,最终让吉蒂和沃特的感情得到升华,影片充满了浓郁的温情。

吉蒂这个人物是小说的重中之重,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围绕她展开,通过她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人其实很难得到改变,她一开始对查理抱有极大幻想,当沃特答应查理离婚之后再娶她自己就会放手时,查理坚决说了不,由此看出,婚姻对于查理是晋升的阶梯,而吉蒂只是玩弄的工具。

在吉蒂认识到这一点时,她无奈的和沃特来到了湄潭府,可就是认识到人性的贪婪自私之后,吉蒂仍然走上了老路,重新投入查理的怀抱,从这点来看,吉蒂身上自主意识很弱,丈夫的死没有改变她成为独立女性,反而继续沿着错误的道路上前行,成为了戴着新面纱的“堕落”女性。

影片则不仅让吉蒂回头是岸,还格外珍惜沃特的遗物和情感,让她具有了现代女性的韵味,这无疑是影片的进步,也促使了其他人物的转变。沃特在小说中是一个刚烈有原则的男性,他坚决不同意妻子离婚,处处阻拦他,甚至来到中国也有报复的成分。对于霍乱也没有表现的多么积极主动,这是由于情感缺失带来的行为异常。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但在影片中,他不但引入上游水,缓解了霍乱疫情,还因为治疗病人而导致感染。由此可见,他的人物形象从顽劣男子成为了善良的典范。这与小说中由于性格原因导致的死亡截然不同,也让影片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

对于查理,他是自私自利的代表,他只关心自己的仕途,甚至在吉蒂来找他时,他还十分害怕因为沃特知道他们的事情而对他产生看法,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丝毫不关心情人的死活,但在电影中,却非常明显的淡化了这些人性的刻画,而让他如普通人那样选择了回避退让,这些都是浪漫化的处理方式,但却缺乏了一丝真实感。

吉蒂和沃特虽然生死相隔,但是最终的处理方式仍然很具有唯美色彩,导演的暗示结果是吉蒂一人带着孩子成长,直到遇上真正关心她爱护她的人,亦或者永远不嫁,守护着沃特的亡灵,不管哪一种结果,吉蒂和沃特的感情都让影片颇具温情,让观众相信世界上仍有这样至死不渝的回头是岸。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04、将沃特的宽容和吉蒂的觉悟作为影片主旋律,将人性的善良作为主基调,让爱情之花永不凋零,使影片在诗情画意的和谐环境中记录下永恒的瞬间。

毛姆的小说将爱情、亲情、虚伪与贪婪刻画的淋漓尽致,每个人在处理问题时考虑的都是自身利益,他们都披着不同的面纱在生活,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自己可能就会露出另一种嘴脸。

影片则为其披上了浪漫主义爱情故事的外衣,这其中有对人性的思考,也有对真实生活经历的深入刻画,甚至将小说的应有之义进行了升华,呈现出了一副欣欣尚荣的团圆景象。沃特一直期待能够改变吉蒂,并将救死扶伤看的重于自己的生命,没有丝毫顾及自己的安危,这样一位国际医生的形象刻画让我们对于国际救助增添了几分美好的憧憬。

影片凸显出沃特对于婚姻关系的绝望和无助,而让吉蒂重新认识了心中那个虚幻的丈夫,两人的价值观重新得到了融合发展,在现实的残酷面前,导演更愿意相信浪漫的情义书写,让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浪漫唯美的东方国度变得感人、美好,这其实就是影片的主基调。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沃特不再纠结于内心的矛盾,吉蒂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人性的善良战胜了对利益的攫取,爱情之花没有随着死亡而终结,反而变成了一种精神信仰,时刻保佑着吉蒂母子,并世世代代影响着她的行为。

在唯美的山水背景下,观众能感受到属于中国独有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淡化了小说中的复仇色彩和绝望情绪,给予两人爱情之花重新萌芽、成长的机会,在那片朦胧的月光下,吉蒂的爱恋成为了永恒的瞬间,散发着他光辉高尚的人格魅力。

对于什么是爱,怎样能够使其长久、稳固,这部电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尊重、真挚、坦诚、自信,这些都是影片透露出的淡淡内涵,告别肉体的欲望,坚守内心的底线,精神才能告别焦虑和诱惑,内心才能充实和坦荡。

《面纱》: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卷难掩浮华空虚的精神世界

总结一下:

电影对小说进行了重新的浪漫主义转码,将抽象的文字换为唯美的画面,用鲜活的人物形象诉说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辛酸故事,将烟雾缭绕的中国景象真实呈现在了西方观众的面前,影片没有展示肆虐霍乱的危害,却通过沃特之死告诉我们生命的宝贵和爱情的美好,让吉蒂成为唯美爱情的代名词,这样的改编效果是对小说的在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