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遇到不配合老師的家長怎麼辦?

用戶9127169030827


作為老師,沒有要求家長必須配合的道理!這一點老師必須知道!我知道社會上許多幼兒園、小學、甚至初中、高中針對小孩學習不好,或者調皮搗蛋,把家長叫到學校向批鬥犯人般批鬥家長,我深感震驚!我去開家長會,歷來不接受這種批評!有時候為了少生氣,忍一下!但多數時候不接受!我把孩子送到你的學校,教不好與你有責,家長也有責。你憑什麼訓斥家長?所以,我不認為不配合老師,家長有什麼錯。老師要為人師表,包括為家長也要做到為人師表!不是你當了學生的老師,我作為家長就欠你什麼,在你面前,就該百般討好,忍氣吞聲?這樣的老師水平太低,不聽也罷。


京都老客41118


我是培訓機構主管老師,我們這裡老師的角色和學校老師的角色還是不太一樣,我們週一到週五是晚輔導,還是還是比較多,基本很多家長對我們依賴性很大,畢竟現在都是雙職工,所以在成績這一塊,比較忙的家長根本沒時間管孩子的學習,基本不管不問。我們這邊要求老師每週跟家長溝通至少三次,就是把學生最近的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基本很多家長都是特別感激。但是遇到考試很多孩子是不穩定的,投訴就會特別多,很多家長不能正式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無理取鬧,就會說在這邊上了很長時間的課了,怎麼沒有成績變化,說話語氣上也比較難聽。那麼我是這樣應對的。

首先,要保持冷靜,從容面對,去跟家長溝通孩子最近在這裡的表現,並拿出做過的課外資料,分析下是否已經把弱項查漏補缺。

其次,一定要講出寶貝學習的真實情況,不能弄虛作假,這個需要家長每天都要了解,那這樣不配合的家長就要每天都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讓他了解到寶貝的不足,這樣他就會慢慢上心了。

最後,堅持的原則就是,一定要老師和家長一起努力,不能光靠寶貝在學校在機構學習,他就很完美了,家長還要多陪伴孩子學習,查漏補缺及時做好。



小小辛老師來了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對於這一問題在幼兒園裡所提倡的“家園共育”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每天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面對著事情的發生就像在打游擊戰一樣和家長進行著周旋,一方面既要安慰家長的情緒,又要去想著怎麼很好的解決這件事。例如:在一次半日開放活動時,我就給家長提前通知讓給幼兒準備活動時需要的東西,可是再三強調還是有一位家長沒有給孩子帶來,到了活動開始時別的孩子都在拿著自己的東西進行活動,而這位孩子只能看著別的孩子在進行活動出於一位幼兒教師的本能,不捨得孩子這樣羨慕的眼神,所以將自己的教具給了這位孩子,事後和孩子家長對今天的事情進行了說明並提醒下次活動務必帶上,沒想到事與願違,依舊如此,而對於老師我覺得她這是對於孩子的不負責對老師的不尊重。這次活動我並沒有給這位孩子提供教具而是讓他和其他孩子一塊進行,課後我將拍的照片發到群裡,而照片裡沒有這位孩子,和我想的一樣該家長就給我打電話為什麼沒有孩子的照片?順勢引導孩子的活動工具你們帶來了嗎?從此以後,這位孩子的每次活動教具都會帶來,從不缺席。

所以,對於家長的不配合我們不應任其隨意發展,而應採取一些有效措施,在不傷和氣揣測她的心理想法得同時去讓她重視並改正,這樣不僅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也會促進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配合默契度,為孩子成就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以上是作為一名幼教老師關於不配合老師的家長的一個日常案例分享,謝謝大家……



幼兒教育LJ


大多數情況下,不配合老師工作的獎勵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教育人常說的“問題學生”和“學困生”家庭的家長,他們或是由於特殊的家庭背景,或是由於忙於生計,或是礙於面子,總以沒有時間為理由、為藉口,缺乏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監管,不配合老師的工作。另一類就是個別高學歷、高水平家庭的家長,他們或不認可教師的教育理念,或不認可教師的教學方法,對老師的工作缺乏足夠的支持,理解和尊重,對老師的工作也存在著不配合的現象。



藝術的溝通

與人溝通是一門藝術。我不記得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當下,隨著生活節奏和教育城鎮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一線建設者中的廣大家長們,他們或忙於生計,或迫於生活壓力,或迫於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對孩子的學習,特別是初、高中孩子的家長更是力不從心,愛莫能助。千千萬萬的進城務工家長們,除了對孩子的學習關心不夠,他們平常與孩子聯繫較少,溝通較少,對孩子的生活關心不夠,與孩子的親情關係缺失,學校召開的家庭親子活動、家長會,或主動不參加,或被動不參加。導致家校之間配合不夠,家長和老師、班主任之間的溝通不暢。一個班主任,一位科任教師面對的是一個班級的幾十個孩子,涉及到的是幾十個家庭,老師的經歷是有限的。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之間形成一種默契,積極的、主動的,想方設法的和家長交朋友,藝術的和家長溝通。



高尚的人格

常態下,絕大多數家長是通情達理的,是積極主動的,是配合班級和學校的工作的,不配合的家長僅僅是少數。老師主動找你溝通還不是為了你家孩子的學習、成長與進步,老師不是故意煩你的,老師不是故意和你找事的。面對個別不配合教師工作的家長,教師本身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氣質,要衣著整潔,舉止大方,給見到你的家長眼前一亮的印象。用以幽默的方式與家長溝通,讓個別蠢蠢欲動,火冒三丈的家長見到你的時候,有氣沒處發。要以自己的對他人的真誠,以自己對教育的熱愛,以自己對學生的關心打動家長。以自己對學生的客觀評價來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家長。不以教育中的利益驅動,不以教育的功利化現象,來公正對待每一位家長。以自我約束,正面到導對待每一位家長。人心都是肉長的,公理是針對大家的。假以時日,家長們會一傳十、十傳百,你的人格魅力會感化每一位家長。



理性的氣質

不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是客觀存在的,它需要教師要堅持底線,剛柔相濟。堅持底線就是堅守自己的人格,守住底線就是維護教師的尊嚴。剛就是堅持教育規律,遵守教育法規。柔就是需要老師和家長之間打好親情牌。萬不可因孩子的教育而導致老師和家長之間關係緊張,不因家長的不配合和他們爭鋒相對、互爭高低,不因家長的不配合而生氣傷了身子。人都是感性的,但是在工作中千萬別帶感情。人要學會用感性感受生活,用理性思考人生!面對不配合的家長,要學會找到理性與情感之間的平衡,對家長的不配合,甚至是缺乏理性的衝動,要學會一笑了之,要學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今天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到了往後就是故事。教師和家長之間完全沒有必要爭個你高我低,萬不可因自己的一時衝動而導致校鬧現象的發生。教師的理性不會使自己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升級,教師的理性能化干戈為玉帛,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才是上策。



反思的自我

一個成功的老師,不僅是教書,還有育人,更重要的是育己。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應是在自己所處的特定的校園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之下,應該具有也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深厚的學識素養,能夠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組織教學、開展工作,把自己修煉成一個集知識與才華、能力與技巧、道德與品位的有機結合體,著力使自己成為具有高尚品格的、光榮的人民教師。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品位,在工作中樹立自己的威信,把自己打造成為學生、為家長、為社會所公認的名師,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在不斷的提高自我中成長進步。在不斷的反思中反省自己,找準自己的定位,找出自己的差距,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斷鍛造自己的思想力,賦能自己的成長力,磨礪自己的觀察力,豐厚自己的經驗力,激發自己的實踐力,充實自己的研判力。當你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我想任何一位家長,他對你都是充滿敬畏的、尊重的。



最後,我想對所有的家長說幾句話,無論是外出務工迫於生計的家長,還是不理解老師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家長,都應該冷靜的坐下來替老師想一想,老師要備課,老師要授課,老師要批改作業,老師要管理班級,老師要參加教研教改,老師要完善自身專業發展,老師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家長面對自家的孩子是個體,教師面對全班的學生是集體。對每一個孩子而言,教師是公平的。當老師為了孩子的成長與進步,需要和你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時,為了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無論你多忙,你都應該積極點、主動點。

我是若水:專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長,專注悟空問答。謝謝閱讀!歡迎關注!(作者原創,版權所有)(圖片二、四來自網絡,聯繫必刪) 2020年2月23日


若水12806


【遇到不配合老師的家長怎麼辦?】

這樣執拗的家長並不少見。

讀中學時,班裡有一位同學生性頑劣,不務正業,常常喜歡惹是生非。有一次和隔壁班的一個男生打了一架,還造成對方鼻骨受傷。兩個班班主任都急忙打電話告知雙方家長,通知他們速來學校。把受傷的同學送去醫院之後,班主任將這個頑劣的學生拉去辦公室面壁思過,讓其深刻反省。

可誰知,當其母親來到學校,確認她的兒子並無大礙時,在辦公室不但不承認她的兒子有錯,還責怪班主任不應該這樣懲罰她的孩子。

在旁觀者看來,這樣的家長實在是不可理喻。但在學校的教學中,這樣的事例屢屢可見。這時候,班主任若是不能合理處理,後續會帶來很多麻煩。

那麼關於這個問題,小編給大家總結了幾類方法,可供參考。

善於交流溝通

作為老師,學會與家長溝通也是一門重要的功課。不要出了事情才想到去找家長,所有的感情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可以在平時多通過QQ、微信、電話或者走訪的方式,與家長交流教育心得,這樣可以增進彼此的瞭解,互相協作教育孩子。

真誠為本

富蘭克林說過:“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感十分重要。作為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一定要保證自己擁有一顆誠摯的心。要讓家長看到:你是負責的。不要一味地心煩氣躁,想家長抱怨他的孩子多麼的無可救藥,這會使家長覺得你是在推卸責任,要學會全面分析。

理解萬歲

老師應學會換位思考,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你,肯定都是信任你。一定要理解每位家長的良苦用心,體諒家長的難處,自己能辦到的,就儘量自己解決,辦不到的,心平氣和地與家長溝通,這是最好的方式。

當然了,我們也不可避免有些問題的確出現在某些家長的身上。如果作為老師,都做到了以上幾點但仍然不能處理好類似的事情,可果斷交由學校處理,畢竟不能因為個例而影響自己的心情與事業。


糖炒栗子香


多理解一下吧。

這種事情總是難免的,畢竟我們要知道很多父母本身自己的文化、閱歷、三觀等等也都是不同的,所以對待很多問題的看法也會有很大的分歧。

而且多數父母對於“教育”的理解其實是非常少的,可能知道更多的也就是“學習”相關的,而且還可能在其中有很多都是自己的主觀想法。

這種事情總是難免的。

畢竟在教育這個問題上,老師肯定是會更加專業的。

這就好比我們非常擅長一件事情的時候,總不會因為別人不擅長就去嘲諷他們不是嗎?

儘管我們知道,不會沒關係,但是連個態度都沒有那就有點過分了。

但是你能怎麼辦?

你能真的狠心不管學生了?

父母再有問題,再不配合,可是孩子畢竟是無辜的。

所以我想多數老師是不會輕易就放棄任何學生的。

這種情況我個人建議儘量嘗試跟學生父母溝通一下吧,正常來說,只要父母不是太過分的那種,那麼看到老師是誠懇為了自己孩子著想的時候應該會比較認同才是。

退一萬步講,父母就是不聽,那麼就多在學生的身上做做工作,讓學生自己清楚自己應該做怎樣正確的事情。而為了幫助學生,也可以多給他創造一寫表現的機會——不一定都是榮譽性質的,其實對於很多學生來說,能夠幫老師乾點什麼活都會讓他們感到很自豪、很幸福的。

教育的確不是萬能的,但是我們總要努力過才行,您說是不是?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其實現在的家長不配合老師的還是特別少,現在的家裡孩子少,家長對教育也特別重視,你看看現在的學區房被炒的多貴,家長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上好的學校,接受更專業的教育。

每到週末陪孩子上各種培訓班,特長班,補習班,週末過的跟打仗似的,一個一個地方跑。現在的孩子每天過的很累,家長也很累。這都是我身邊的家長,對教育特別重視。

老師在家長的心中地位,也是高高在上的。為了孩子,老師說啥話有啥事,家長都是趕緊配合和解決,跟本沒有不配合的,為了孩子,誰也不敢得罪老師啊。

至於老師你說的家長不配合,太少了。肯定是家長工作太忙了,哪個家長會放棄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家家都有難唸的經,老師你理解理解吧,不是家裡有難處,誰也不會不管自己的孩子。





郝人好孟


不配合老師的我家長是少數,而這裡面農村的家長相對多一些。出現這種情況個人認為有兩種原因,一是現在有的教師把很多自己應該做的工作,推給了家長,如作業的我檢查、批改等,還有的喜歡佈置一些學生難以完成的作業,最後這些作業只能讓家長代勞,而有的我家長工作忙,沒有時間來完成這些事情,從而出現了對教師工作是我不配合。另外一部分家長確實是不管有沒有時間,都對自己的小孩不管不問,這主要是家長沒有責任心,對於這樣的家長,要加強溝通,做好其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他們樹立起教育好自己子女的責任心,如果做了很多工作還是不配合,可以適當批評教育,但在批評時要注意言辭。其實做好家長工作也是一門藝術,需要老師多動點腦筋,多花點時間。


天天鬥神獸


這話問反了吧?老師為什麼要配合家長呢?學校的教學活動都是有老師組織安排的,難道家長還有額外要求嗎?如果有,老師有權選擇配合或不配合。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老師自己回去做。不用家長叮囑。如果不是自己職責範圍內,老師有權拒絕。

如果是老師職責範圍內他不去做,那是老師的問題,你可以先跟老師溝通。比如應該講的沒講,應該練不練。學生課堂紀律無法控制。課堂上一團糟。先學老師溝通,和老師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老師拒絕你的建議,甚至都不理你。那你可以和上級領導溝通。但這種情況幾乎沒有,既然能當老師,這些問題基本都能解決。應該不是問題。

反倒是家長應該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因為孩子是你的,將來能否發展的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孩子的約束,就算老師不要求。家長也應該對自己對孩子進行管教和約束。不懂規矩的孩子,將來會受到社會的教育,那就不是好的結果了。


散木17


家長不配合老師的大有人在,特別是很多農村家長,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裡是爺爺奶奶託管,班主任打電話讓家長回家也不現實。因此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清道理,不聽也只好作罷,盡到自己的責任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