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这对疫情防治有什么影响?

何心恺


对个人的预防措施而言,没有太大改変,主要是对发病机制深入研究有帮助。

通俗来说,尿液是肾过滤血液产生的。通常来说,除非泌尿系统有感染或者其他的损伤机制,否则细菌不容易进入尿液中。但这次是一种新型的病毒,不是细菌,我们尚不清楚这个病毒的致病机制。之前通常的报道中虽然有泌尿系统受损的研究,但主要是强调了病毒感染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

如果患者确实有泌尿系统的损伤,那么尿液中出现病毒是有可能的。因此,这个发现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去解读结果,当然也要考虑样本本身有没有其他潜在可能的问题。

另外让我怀疑的一点是,这次的发现,在以往的其他法定传染病中,在相似的疾病中,有没有类似的发现(比如潜伏期的传染性)。如果这次我们关注的这个病毒有这么多排出和可能感染的方式,是不是以前我们对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有不到位的地方,是不是其他病毒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传染呢?如果其他病毒也在尿液中存在,但是没有引起传播的证据,我们对这次的发现是不是不应该过度紧张呢?

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有限,而且感染人需要一定的浓度,对消毒剂敏感。目前没有尿液中病毒对人有活性有感染能力的表述,不可能根据个别极端数值无限制地提高面对全社会的预防建议。目前来看,我个人的判断是尿液中带病毒这一现象本身并不足以显著改変现有的预防策略。对于个人,依然是注意手卫生和洗手。卫生间的定期清洁消毒,主要是马桶盖、地漏,当然还有注意用完卫生间后要冲水,冲则所时盖上马桶盖。有的人担心游泳池,而事实上,与其担心在游泳池里感染,还不如担心游泳池外面人挤人飞沫传播感染更实际一点,游泳的时候可没法戴口罩,口罩一般也不防水。

我们不可能无限制地提出成本颇高证据不足难以操作的建议,让人们每天提心吊胆地生活。那和没提建议一样,不能说不建议人用公厕,因为人们会进步选择不喝水或者憋着,这不现实也不安全。

气溶胶传播主要是针对医院內环境的,对一般社区的预防控制没有太多意义。不能总拿气溶胶解释切问题。普通的外科口罩是不能有效阻止直径小的气溶胶微粒(比如5微米水平的甚至更小的)的传播的,即便有过滤作用,也仍然是不安全的,而医学上也不可能建议一个人24小时戴着过滤性能好但是透气性能差的口罩,这么做不经济也不现实。气溶胶主要是给医护人员考虑的问题,例如气管插管。在社区里,尤其是在户外开阔空间,我们只能有限度地考虑空气传播的问题,不能按照带病毒的气溶胶无处不在去进行防抑。

目前对公众来说,主要建议防范的就是飞沫传播和黏膜传播。证据不足但比较容易防范的还有美口传播,注意这几个就够了。重点是注意流动水洗手医用口罩根据各地地方规定要求戴就可以,其他措施不在此一一列出。

对于大范围的社区来看,要注意污水处理和下水管道的修理。由于疾病有长期流行的可能性,可能几个月内都没法完全在社区中消除,因此这些人群层面的策略需要全国各地长期实行,以降低病毒传播的几率,这方面的工作,全国各个地方,不论现在有没有感染者,感染者数量多少,都应该去做。

此外,就是公共卫生间的清洁消毒。像清理下水道和公厕使用消毒水这种事,本身只有经济成本问题,但都是一些非常寻常的市政工作,都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人力物力经费到位之后,这些都是平时就可以运行的有经验的工作,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柯子衿


万事万物都有相生相克的一面,此消彼长,阴阳协调、互补合乎天道运行。人类历史长河里发生无数次对人生命灾难,这些灾难刚开始严重威胁人的生命,人们用智慧找到原因,解决了灾难,促使医药发展;像肺结核、肝炎……等病,这些病在当时畏如魔,最后被人征服。现在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病毒,对疫情防治、征服新病毒为时不远了,全世界人民期待胜利的到来,祝钟老和团队取得辉煌成果!


阳光恋春


也许对医学专家的论文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