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點句子翻譯全彙總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它是文言文學習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既關係到對文言文的確切認讀,又關係到對詞句的正確理解,由於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達的意義不是該字本身的意義。
所以在閱讀時如遇到按其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等都解釋不通的字時,就要考慮這個字是不是某個字的通假字。
為了幫助考生更深刻的理解,本尊特意整理了課本內通假字,以及文言文中重點句子翻譯。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必修1-必修5通假字彙總
.....
必修1
《燭之武退秦師》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通"智",明智)
《荊軻刺秦王》
7.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yuè,高興。
8.使工以藥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燒刃使紅,漬於水中。
9.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
10.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請辭決矣 決,通"訣",訣別。
13.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懾。
14.故振懾同上。
15.設九賓 賓,通"儐",儐相(īn xiàng),迎賓贊禮的人。儐,舊讀ìn。
16.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
1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18.秦王方還柱走同上
19.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
20.秦武陽奉地圖匣同上。
21. 軻既取圖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藥囊提軻同上。
23.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倉促,突然。
24.卒惶急無以擊軻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為同上。
《鴻門宴》
26.距關 距,通"拒",把守。
27.毋內諸侯 內,通"納",接納,使進來。
28.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違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31.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閡。
32.因擊沛公於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必修2
《詩經兩首》
34.匪來貿絲。(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鳩兮。(於,通"籲",嘆詞。)
36.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37.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38.歲亦莫止。(莫,通"暮")
39.彼爾維何。 (爾,通"",花盛開的樣子。)
《離騷》
40.偭秦規矩而改錯。(錯,通"措",措施。)
41.忳鬱邑餘侘傺兮。(鬱邑,通"鬱悒",憂愁。)
42.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圓")
43.延佇乎吾將反。(反,通"返")
44.進不入以離尤兮。(離,通"罹",遭受)
《孔雀東南飛(並序)》
45.終老不復取 娶,迎接女子過門成親。
46.箱簾六七十 奩,梳妝匣子。
47.雖與府吏要 邀,邀請。
48.蒲葦紉如絲 韌,柔軟而結實。
49.摧藏馬悲哀 髒,臟腑。
50.府吏見丁寧 叮嚀。
《蘭亭集序》
51.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
52.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趣同"趨",取)
53.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由同"猶")
《赤壁賦》
54.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55.山川相繆("繆"通"繚",環繞)
56.舉酒屬客 ("屬"通"囑",勸人飲酒)
57.舉匏樽以相屬("屬"通"囑",勸人飲酒)
58.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59.山川相繆,鬱乎蒼蒼(繆通"繚":連結,盤繞。)
60.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61.杯盤狼籍 ("籍"通"藉"。)
《遊褒禪山記》
62.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稱。
必修3
《琵琶行(並序)》
63.鈿頭銀篦擊節碎:"篦"通"鎞",釵子。
64.曲終收撥當心畫劃。用撥子撥。
《寡人之子國也》
65.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無,通"毋",不要。
66.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67.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通"斑",花白
68.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通"途",道路。
《勸學》
69.雖有槁暴 (有,通"又",再。暴,通"曝",曬。)
70.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才智。
71.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資質,稟賦。
72.輮以為輪 (通"煣",用火烘木使彎曲)
《過秦論》
73.合從締交從,通"縱"。合從,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74.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頓,失敗。
75.陳利兵而誰何何,通"呵",呵問。
76.始皇既沒 沒,通"歿",死。
77.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興起。
78.贏糧而景從 景,通"影",影子。
《師說》
79.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傳授)
80.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
必修4
《念奴嬌-赤壁懷古》
81.一尊還酹江月。(尊,通"樽"。)
《廉頗藺相如列傳》
82.肉袒伏斧質。(質,通"",鐵砧。)
83.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可予不(不,通"否")
84.臣願奉璧往使(奉,通"捧")
85.拜送書於庭 (庭,通"廷")
86.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審察,察看)
87.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孰,通"熟",仔細)
88.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繆,通"穆")
89.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嗎)
《蘇武傳》
90.女為人臣子 ("女"通"汝",第二人稱代詞,你)
91.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
92.與旃毛並咽之("旃"通"氈",毛織品)
93.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4.法令亡常 ("亡"通"無")
95.因泣下沾襟,與武決去("衿"同"襟"。 "決"通"絕")
9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經 )
97.信義安所見乎(見,通"現",表現)
98.請畢今日之驩。(驩,通"歡",歡樂。)
《張衡傳》
99.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員,通"圓")
100.傍行八道 (傍,通"旁")
101.一時收禽 (禽,通"擒",捕捉。)
必修5
《歸去來兮辭》
10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為什麼)
103.乃瞻衡宇,載欣載奔(衡通"橫",與"縱"相對)
104.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景通"影",日光)
《騰王閣序》
105.儼驂騑於上路("儼"通"嚴",整治)
106.雲銷雨霽 ("銷"通"消",消失)
107.所賴君子見機("機"通"幾",預兆)
《逍遙遊》
108.北冥有魚 "冥"通"溟"
109.而徵一國 "而"通"能"
110.小不知及大知"知"通"智"
111.此小大之辯也"辯"通"辨"
112.旬有五日而後反"有"通"又"
113.御六氣之辯"辯"通"變"
《陳情表》
114.夙遭閔凶 (通"憫",憐憫)
115.零丁孤苦 (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116.常在床蓐(通"褥"草蓆)
117.四十有四(通"又")
必修1-必修5重點句子翻譯彙總
.....
必修1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2.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3.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荊軻刺秦王》)
4.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荊軻刺秦王》)
5.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刺秦王》)
6.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荊軻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8.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9.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10.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本文由簡單高中生(ID:jiandan100cn)整理發佈
答案:
1.如果您放棄滅鄭的打算,而把它作為秦國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
("以為",把它作為;"行李",往來官員;"乏困",缺乏的東西;補充省略主語"您")
2.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向東邊使鄭國成為疆界,又想擴張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裡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什麼滿足;"封",使動"使…成為邊界";"闕",侵損;"焉",兼詞,從哪裡)
3.如果沒有太子這番話,我也會請求行動。
("微",如果沒有;"謁",請求)
4.秦國對待,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
("遇",對待;"深",刻毒;"為戮沒",被動句,被殺死或沒收入官)
5.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門客,都穿著白衣戴白帽來為荊軻送行。
("賓客知其事者",定語後置,知道這件事的門客;"衣冠",名詞用作動詞,穿白衣戴白帽)
6.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告大王。
("拜送於庭",狀語後置,在朝廷上拜送出來;"使使",派使者;"聞",使動,讓您聽到)
7.本來就比不上他啊,那我將要怎麼辦呢?
("固",本來;"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麼辦)
8.我之所以派部隊把守函谷關,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複詞,進入;"非常",意外事故)
9.你進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請求舞劍助興,趁機把劉邦擊倒在座位上,殺掉他。不然的話,你們都將被他所俘虜!
("若",你;"擊沛公於坐",狀語後置,在座位上擊殺沛公;"不者",否則;"且為所虜",被動句,將被他所俘虜)
10.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講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現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肉,告辭幹什麼呢?
("方為",正是;"何……為",固定句式,為什麼……呢?)
必修2
11.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蘭亭集序》)
1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羨乎!(《赤壁賦》)
13.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14.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遊褒禪山記》)
本文由簡單高中生(ID:jiandan100cn)整理發佈
答案:
11.本來就知道把生與死等同起來是多麼荒誕,把長命與夭亡看做一回事純是無稽之談。
("一",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
12.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麼天地間萬物時刻變動,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而我們又羨慕什麼呢?
("蓋",表示假設語氣,相當於"如果";"以一瞬",省略謂語"止",在一瞬間停止;"何羨",賓語前置,羨慕什麼呢)
13.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而我也後悔自己跟他出來,未能盡情享受遊山的樂趣。
(省略主語"我們";"既",……之後;"咎",責備,埋怨;"極",動詞,極盡,窮盡)
14.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隨從別人而鬆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沒有外力來輔助他,也不能到達。
("至於",古今異義詞,到;"幽暗昏惑",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的地方;"相",幫助)
必修3
1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寡人之於國也》)
16.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國也》)
17.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18.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勸學》)
19.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20.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過秦論》)
21.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22.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王秦族矣。(《過秦論》)
23.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24.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25.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26.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27.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
28.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本文由簡單高中生(ID:jiandan100cn)整理發佈
答案:
15.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揹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申之以孝悌之義",狀語後置;"頒",通"斑",頭髮花白)
16.這和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是",代詞,這樣;"何異於……",狀語後置,和……有什麼不同)
17.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
("就",接近;"礪",磨刀石;"參省乎己",狀語後置,對自己檢查反省;"知",通"智")
18.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隻大夾,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緣故。
("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後置,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者……也",表原因的判斷句,是因為……)
19.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珍貴的器物、貴重的珠寶、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致天下優秀的人才,訂立合縱盟約,結成一體。
("弱",使動用法,使……變弱,削弱;"愛",憐惜;"致",招致;"相與",共同,一起)
20.秦人大開關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
("延",請;"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21.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銳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
("陳",拿著;"誰何","何"通"呵",盤問來人)
22.他們)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百姓像雲那樣聚攏來,像回聲那樣應和著,擔著糧食像影子似的跟隨他。餚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起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雲""響""景",名詞作狀語,像雲一樣,像回聲一樣,像影子一樣;"贏",挑著,擔著;"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23.(可是)一個人發難就毀掉了秦朝宗廟,(秦王子嬰)也死在項羽手裡,被天下人恥笑,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不施行仁義,攻守的形式就發生了變化啊。
("一夫",一個人;"隳",毀壞;"身死人手",省略介詞"於";"為天下笑者",被動句,被天下人恥笑)
24.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出生比我晚(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
("生乎吾前",狀語後置,在我之前出生;"從而師之",省略賓語"之","從之而師之","師",意動用法,把……當作老師)
25.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裡吧。
("其",表推測,大概)
26. 我(向他)學習的是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貴還是低下,無論年長還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
("庸",豈,哪裡;"是故",因此,所以;"無",無論,不分)
27.文章的句讀不明,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疑難)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不學,我沒能看出那種人(是否)明白(道理)。
("或",有的人;"不"通"否")
28. (李蟠)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過,(他)不受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了《師說》贈送給他。
("不拘於時",被動句,不被時俗限制;"學於餘",狀語後置,向我學習;"貽",贈送)
必修4
29.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30.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31.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廉頗藺相如列傳》)
32.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33.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34.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廉頗藺相如列傳》)
35.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蘇武傳》)
36.事如此,此比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蘇武傳》)
37.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蘇武傳》)
38.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傳》)
39.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蘇武傳》)
40.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張衡傳》)
本文由簡單高中生(ID:jiandan100cn)整理發佈
答案:
29.(趙國)想不給(秦國和氏璧),又怕秦軍攻打過來。主意還沒拿定,想找一個可以出使回覆秦國的人,沒有找到。
(省略主語"趙國";"求人可使報秦者",定於後置,尋找一個可以回覆秦國的人)
30.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帶著寶玉抄小路回到趙國。
("誠",確實,實在;"見欺於王",被動句,被大王欺騙;"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
31.藺相如回國之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以為",認為;"使不辱於諸侯",被動句,出使諸侯國不被欺辱;"拜",授予官職)
32.廉頗聽到了這些話,便解衣赤背,背上荊條,由賓客引著到藺相如府上謝罪,說:"我這淺薄低微的人,不知道將軍寬容我到這個地步啊!"
("因",介詞,通過;"鄙賤",謙詞,見識淺薄,地位低下)
33.我之所以這樣(忍讓),就是因為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啊。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先""後",意動用法,以……為先(後))
34.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
("固",堅決;"孰與",固定句式,比……怎麼樣)
35.漢武帝讚許他這種對合乎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著代表使者身份的符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
("以",憑藉……的身份;"使持節",省略"使"賓語"他";"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
36.事情既然到了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後才死,更加對不起國家。
("如此","如",到,到這個地步;"見犯乃死",被動句,被侵犯、凌辱才死)
37.(你)終究不能迴歸本朝了,白白地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朝的)信義表現在哪裡呢?
(省略主語"你";"空自苦亡人之地","空",白白地,"苦"後省略介詞"於","亡"通"無",狀語後置,白白地在這荒蕪人煙的地方受苦;"安",哪裡;"見"通"現")
38.使者非常高興,按常惠教的話來責備單于。
("如",按照;"讓",責備)
39.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
("使使",派使者;"曉",使動用法,使……知道,明白;"論",判罪;"因",趁著;"降",使動,使……投降)
40.(張衡派人)暗中探知一些奸黨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來,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讚頌河間地區政治清明。
(省略主語"張衡";"陰",暗地裡;"禽"通"擒",捉拿)
必修5
41.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歸去來兮辭》)
42.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歸去來兮辭》)
4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滕王閣序》)
44.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閣序》)
45.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遊》)
46.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陳情表》)
47.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
48.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陳情表》)
49.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陳情表》)
50.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陳情表》)
本文由簡單高中生(ID:jiandan100cn)整理發佈
答案:
41.(張衡)在河間相位上任職三年,給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朝廷任命他為尚書。
(省略主語"張衡";"視事",官員到職工作;"乞骸骨",請求辭職回鄉)
42.歸來吧,我要與世俗斷絕交遊。既然世俗的一切都和我的情志相違背,再駕車出遊又能追求什麼呢?
("言",助詞,無實義;"焉求",賓語前置,追求什麼)
43.為什麼不隨心所欲,聽憑自然地生死?為什麼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裡去呢?
("曷",何,為什麼;"委心",隨心;"胡為",胡:什麼,介詞賓語前置,為什麼;"遑遑",心神不定的樣子;"何之",之:到,賓語前置,到哪裡)
44.年紀雖老,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髮蒼蒼的老年改變心志?處境艱難,但意志應當更加堅定,不能拋棄自己的凌雲壯志。
("寧",哪裡,怎麼)
45.懷念著宮門而不能看見,在什麼年月(才能)(像賈誼)到宣室侍奉君主(一樣回朝為官)?
("帝閽",皇帝的宮門;"奉宣室以何年",以:在,狀語後置,在何年奉召去宣室)
46.我一下子起飛,碰到榆樹、檀樹之類的樹木就停下來,有時或者還飛不到樹的高度,就掉在地上罷了。哪裡用得著飛上數萬裡的高空再向南飛呢?
("決",快速的樣子;"搶",、觸、碰;"奚以……為",固定句式,表示反問,哪裡用得著……呢;"之",到)
47.我因為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去世了。年紀到了四歲,舅舅又逼迫母親改了嫁。
("險釁",命運不好;"閔"通"憫",可憂患的事;"見",加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的承受者,指"自己")
48.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相濡以沫,因此我的心願是不能放棄奉養祖母而遠離。
("更相",相互;"是以",因此;"區區",拳拳私情)
49.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拙的誠心,准許我實現這個微小的心願,或許能夠使祖母劉氏僥倖地壽終。
("矜憫",憐恤;"聽",准許,成全;"庶",或許)
50.我想奉命為國奔走效勞(迅速前往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申訴又不被允許。
("篤",病重;"告訴",申訴;"不許",被動句,不被准許)
閱讀更多 過客網絡運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