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第五天,剛剛出奶,可是寶寶吃奶嘴習慣了,不吸吮乳頭,該怎麼辦?有哪些哺乳小技巧?

軟裝阿霖


跟我家的一樣,如果母乳夠吃,那就把奶瓶斷了吧,奶瓶吃奶省力氣出奶快能滿足他的需要,吃母乳相對奶瓶來說比較費力氣,所以寶寶更喜歡奶瓶。這時候就需要媽媽恨下心了,斷掉奶瓶,等他餓了就母乳,他哭你也要堅持,別捨不得他哭,適應兩天就好了。我姑娘一開始也是吃奶瓶,後來剛下奶,奶不是很多,她就不吃母乳,一餵母乳她就急得哭,弄的我也急一身汗,後來催奶師就說必須斷掉奶瓶,餓了就勤餵母乳,奶是越吸越多的,適應兩天她就好了。


不畏將來818


您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育兒知識。

順產第五天,剛剛出奶,可是寶寶吃奶嘴習慣了,不吸允乳頭,該怎麼辦?有哪些哺乳小技巧?

您的情況和我的表姐很像,我表姐也是順產,但是因為生寶寶那天還在感冒期間把寶寶傳染了低燒37.5度在保溫箱住院有接近五六天的時間,寶寶在保溫箱是吃的奶粉奶瓶,出院那天早上到中午才回到家,寶寶是很餓了才猛吸母乳,但是吃了母乳睡了後也是不肯吸我表姐的母乳,一直抗拒著。但是我表姐沒有給她喝奶粉,把乳頭塞在她嘴裡,寶寶也不肯吸,時間將近有六個小時左右寶寶才肯吃母乳。之後只要寶寶餓了我表姐就給寶寶吃母乳。寶寶可能剛開始不接受,但是時間長了,寶寶會有意識到沒有奶瓶喝了餓了自然而然的就會吃母乳了。

寶寶不肯吃母乳。需要準媽媽耐心的重新培養寶寶對媽媽乳頭及乳汁的感覺,可以在哺乳時多次將乳頭放到寶寶口中,慢慢的寶寶就會適應並重新開始吃母乳。

在嘗試給寶寶吸母乳時,準媽媽要注意乳汁會不會太沖,因為有可能寶寶在允吸第1口時會被奶水嗆到。

媽媽可以先讓乳汁流出少許後,再讓寶寶吮吸母乳,另外躺著哺乳,可以減慢乳汁流出的速度,不容易嗆到寶寶。

哺乳的正確姿勢和手法

哺乳時,準媽媽可以坐在或躺在床上,也可以坐在合適的凳子或椅子上。採用坐姿哺乳時,媽媽要先抱起寶寶,正確的抱寶寶方式是:媽媽的一隻胳膊撐起寶寶的後背及頭部,讓寶寶的頭正好枕在自己的臂彎處,臉正對著媽媽的乳房,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臀部及腿部,讓寶寶的腹部貼著媽媽的腹部,胸部貼著媽媽的胸部,然後媽媽雙手托起寶寶靠近自己乳房,讓寶寶含住媽媽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另外,媽媽長時間的抱著寶寶哺乳,手臂很容易累,這時可以在腿下墊一些東西來抬高腿部,幫助手臂托起寶寶。

媽媽採用臥姿給寶寶哺乳時,可以半俯臥在床上,讓寶寶仰躺著,頭枕著媽媽的臂彎處,臉對著媽媽胸部,媽媽伏低上身將乳頭送入寶寶口中即可。但是在寶寶未滿三個月前,最好不要採用這種方式。因為媽媽哺乳時容易打瞌睡,如果乳房堵住寶寶的口鼻而媽媽不知道,寶寶又無力避讓,很可能使寶寶窒息。

寶寶含乳的正確姿勢

寶寶吃奶時,如果只含住乳頭,是吸不到乳汁的,而是要把乳暈及乳頭全部含入口中才行,因此媽媽哺乳時,儘量讓寶寶的口和下頜緊貼媽媽的乳房,這樣寶寶就會主動把整個乳暈都含在口中。

寶寶正確的含乳方式可以刺激媽媽的乳腺泌乳,也可以避免乳頭髮生皴裂,另外,媽媽在哺乳時,不要讓乳房壓住寶寶的鼻子,如果壓住了,媽媽可以輕輕地把乳房向裡按的凹陷一點,給寶寶留出呼吸空間。

哺乳過後,豎抱寶寶

寶寶吃飽以後,媽媽不要立即把他放在床上,這樣寶寶容易漾奶,最好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讓寶寶的頭趴在媽媽的肩膀上,然後輕輕拍打寶寶的背部,幫助寶寶打嗝。

總結語:準媽媽可以讓寶寶多嘗試乳頭,把乳頭入到寶寶嘴裡,讓寶寶多適應,是可以成功吃母乳的,寶寶出生五天,相對於來說還是很好適應的,準媽媽需要有耐心哦!母乳對餵養也是對寶寶最好的選擇,母乳給寶寶餵養抵抗力也會強。

希望對您有幫助,歡迎下方留言或點贊。

我是懷著二胎的寶媽,歡迎關注@穎佑君 ,愛孩子,愛生活,讓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


穎佑君


我家寶寶也出現過這種情況,剛出生沒奶,就給她喝了奶粉,後來雖然有奶了但量很少,孩子吃不出來,也不喜歡吃。但孩子越不吃呢,奶量越上不來,當時那個著急啊。後來買了個硅膠奶瓶,讓孩子砸著乳頭,把衝好的奶粉擠到乳房上,流進孩子嘴裡,等她開始吃了,就停止,不吃了就再擠,如此再三,多堅持幾次,孩子就慢慢開始適應母乳了。


眷眷媽


沒有更好的辦法,我經歷過的經驗是:哪怕寶寶排斥抗拒,也要讓他天天進行吮吸奶瓶的訓練,他拿在手裡當玩具天天玩著,有一天就會自己吸上了。還有個辦法:就是趁他睡著的時候塞個奶嘴給他,讓他在夢裡吮吸。母乳轉奶瓶這個事情,急不來,只能靠熬。習慣的培養並非一蹴而就!


老虎爸爸2


你好,我是猴子怪阿姨!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我生女兒的時候,女兒住溫箱好多天都是泡奶粉給她喝的,後面出院回家,孩子根本就不吃母乳。而且我奶水也不多。也請了催奶師,她將我的乳腺推通後,其實奶水也不太多,但催奶師說,孩越吸就會越多,所以,她建議我必須趕緊讓孩子吃母乳。
我也想了很多辦法:1.孩子一碰乳頭就哭,因為奶嘴比乳頭長,寶寶的舌頭更容易固定住,我就把奶嘴吸住乳頭,寶寶在吸的時候吸出的是母乳,慢慢適應母乳的氣味。然後,每天多次將母乳擠出,抺在寶寶的嘴唇上和嘴角,幫助氣味適應;
2.減少餵奶粉的次數,逐漸減少,但要儘快減少,不能拖太久,不然寶寶的食量降了就不太好了。
3.奶粉兌水的量要配稀一些,逐漸變成白開水,沒味道了,寶寶自然就不愛了,但同樣不能適應太久,因為沒什麼營養了!對寶寶身份不好,所以儘快
4.每次吃後間隔時間久一些,讓寶寶很餓很餓時再喂下一餐,餓了,自然就應了那句“飢不擇食”
這些都是我為了讓寶寶吃母乳轉變過來的親身經歷,挺有效果的。剛開始寶寶哭很大聲,結果兩三天就轉變過來了!


希望能幫助到你!
祝願寶寶茁壯地健康成長![微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3fd000a589bc9fdfdb4\

猴子怪阿姨


一般寶不喜歡喝吃乳頭但奶瓶吃的好的有3個原因

1.乳頭太小或太大,吸起來費力

2.奶量少 ,吸不出多少

3.寶寶口腔有問題,建議寶媽逐一排查, 寶寶口腔裡會長白色的泡泡,如果呈白色片狀,有可能是鵝口瘡。,如果是白色的水泡,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比較大。還有可能是口腔潰瘍,與嬰兒的飲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如果不懂可以帶到醫院看看。 但是有奶千萬不要放棄母乳餵養,最好是親喂,就是把寶抱起來喂,寶寶會逐漸喜歡和媽媽擁抱的感覺,如果都沒有問題就是要加強訓練,一短時間後寶寶會習慣吃乳頭。



番茄媽


您好,我是育嬰師睿睿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寶寶只吃奶嘴,不吃母乳,這樣寶寶屬於乳頭混淆,因為寶寶吸吮奶嘴比吸媽媽乳頭要省力得多,且用力的方法也不太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寶寶不願意吸吮媽媽的乳頭。

為什麼小寶寶容易出現乳頭混淆呢?

因為寶寶吮吸奶嘴吃奶和吮吸媽媽的乳頭吃奶,在方法上是有區別的:

1、吮吸奶瓶奶嘴,寶寶不用很費力,稍微張開嘴吮吸就可以吃到奶;但吮吸乳頭是不一樣的,寶寶需要用舌頭和下顎配合運動,壓迫乳暈從乳房吸奶出來,這樣才能吃到乳汁。

2、在混合餵養時,寶寶用吸奶嘴的方法去吮吸乳頭,會產生在方式上的混淆,所以寶寶在吃母乳時就發生了無法順利吃到奶的情況,進而拒絕媽媽的乳頭。

寶寶什麼時候最容易發生乳頭混淆?

乳頭混淆通常發生在嬰兒出生的前幾周內,母乳餵養的寶寶過早接觸奶瓶,容易出現乳頭混淆。對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出生後的4周內,正處於學習和熟練掌握吮吸母乳的階段,所以這時不要給寶寶奶瓶奶嘴,也不要使用安撫奶嘴,在這之後,寶寶較少出現乳頭混淆的現象了,可以使用安撫奶嘴或有需要時再使用奶瓶。

如果母乳媽媽和寶寶沒有疾病等特殊原因造成不能母乳餵養,建議媽媽在產後大約1小時左右的時間開始嘗試餵奶,這時寶寶狀態比較好,通常能順利地餵奶,剛開始沒奶水也不要太著急,醫生和護士會給予一些幫助,不要著急給寶寶喂配方奶,如果實在是奶水不足,要加配方奶,而不得不使用奶瓶的媽媽,也別放棄純母乳餵養的想法,要對自己和寶寶有信心。

新生兒剛開始一次所需的奶量並不多,如果一次吮吸能獲得充足的奶水,寶寶不會輕易對此失去 興趣,讓寶寶多吮吸,多按摩,多喝水,這些做法都有助於乳汁分泌,隨著寶寶吮吸越來越熟練,媽媽的奶量增加,可逐漸減少配方奶的量,直到全部純母乳餵養,有的媽媽產假結束後要回去上班,擔心到時寶寶會因習慣母乳餵養,而不容易接受奶瓶奶嘴,就提前給奶瓶奶嘴讓寶寶適應,其實母乳餵養的寶寶,開始給奶瓶時,可能不太容易接受,但只要大人有足夠的耐心,一般通過多次嘗試,寶寶可以慢慢地接受,所以家長不要因為擔心這個問題,而冒著讓寶寶乳頭混清的風險,過早開始練習用奶瓶吃奶。


寶寶乳頭混淆了,怎麼辦?

如果寶寶已出現乳頭混淆的情況,建議媽媽們要這樣做:

1、停止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奶瓶的奶嘴也儘量不要用了。

2、選對餵奶的時機,在寶寶較平靜、狀態較好、不是很餓時,嘗試親餵母乳,如寶寶小睡剛醒來時,如果寶寶很餓時喂,寶寶可能會更拒絕吸母乳這種較困難,需要很努力才能吃到奶的方式。

4、餵奶前可以先擠出點乳汁,這樣寶寶開始吃時比較容易吃到第一口奶,同時也會促使寶寶繼續吮吸。

5、選個合適的餵奶姿勢,確保寶寶張開嘴就能夠到你的乳頭。

6、儘量保證充足的奶水,讓寶寶能一次吃到滿足。

對於已熟悉奶嘴的寶寶,要讓寶寶重新吸母乳,開始時確實不容易,家長要耐心堅持,對寶寶的小進步及時給予鼓勵,想要寶寶適應回來,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家長要多嘗試。

乳頭易混淆的哺乳媽媽有哪些特殊情況?

1、乳頭扁平或凹陷

像這種情況的母乳媽媽,從一開始就要重視母乳親喂——因為孩子接觸到的任何奶瓶都與媽媽的乳房非常的不同,這使孩子很容易“迷失”。當媽媽生理性乳漲時,一顆硬硬的形狀“奇特”的乳頭,就會遭到孩子的拒絕。

2、乳房過大

媽媽是大乳房,當然值得羨慕,但對孩子來說,標準的含乳姿勢,要求寶寶不只是吃進乳頭,還有一小部分乳房。所以,當媽媽乳房過大,孩子含乳狀況不佳,就會讓寶寶吃奶遭到挫敗,一接觸到奶瓶,當然就會拒絕乳房了。

3、大乳頭

媽媽乳頭大,孩子含乳時嘴巴張得也要夠大,因為要含得足夠深,才能吃進奶,很費力。當寶寶接觸到奶嘴後,吃奶就沒那麼費力,當然樂意選擇後者。

建議:媽媽們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有以上情況的,更要避免人工餵養。

4、奶水不足

寶寶出現乳頭混淆,通常是因為媽媽奶水不足,乳汁的分泌需要寶寶多吮吸刺激,要糾正寶寶乳頭混淆,媽媽提高奶量是當務之急!

避免乳頭錯覺有哪些方法?

1、早吸吮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半小時內可以讓產婦直接餵奶,寶寶的吸吮動作會促進母乳儘早的分泌。

2、按需哺乳

母嬰同室,按需哺乳,寶寶隨時都可以吮吸母乳,頻繁地吸吮乳房,是增加母乳量的最有效的辦法。

3、正確的吸吮姿勢

媽媽坐著或半躺著,保持舒適的體位,背後墊枕頭或靠墊,要記住四點:

  • 嬰兒頭部和身體呈一直線。

  • 嬰兒面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

  • 媽媽應抱緊嬰兒貼近自己。

  • 嬰兒頭和頸肩得到支撐,在寶寶張大嘴時,幫助寶寶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因為擠壓乳暈才能使乳汁流出,僅僅吸吮乳頭,會使乳頭疼痛,而且吸吮到的乳汁少,寶寶可能哭鬧甚至拒絕吸吮。怕疼痛的產婦,最好採取坐位環抱式餵奶。

4、使用不易造成乳頭錯覺的奶嘴

貝親奶嘴使用了柔軟的硅膠材料,消除了頂部的球形結構。這種結構產生的壓縮模式與直接母乳餵養更加相似,從而使嬰兒可以實現直接哺乳和母乳餵養之間的輕鬆轉換。

5、對扁平、內陷乳頭,在哺乳前要做好乳房護理

可以採用乳頭伸展法(從外側向乳頭按壓乳暈,或用手指將乳頭牽出),或用乳頭吸引器牽拉乳頭,使乳頭向外突出後儘快讓嬰兒含接。

寶寶出現乳頭混淆後的餵養技巧:

1、在寶寶不是特別餓時或未哭鬧前,進行母乳餵養,如果寶寶還沒睡醒,可以通過換尿不溼等方法讓寶寶清醒。

2、如果餵奶時,寶寶嘴不肯張大,出現閉嘴吸吮動作,家長可以採用揉寶寶的耳廓,輕彈寶寶的足底等方法,來讓寶寶繼續張嘴,此時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迅速送入寶寶口中,讓引起有效的吸吮。

3、乳房過度充盈的媽媽在哺乳前,先用熱毛巾敷乳房5-10分鐘,或先擠出部分乳汁使乳暈變軟,這樣寶寶更容易正確含接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4、對於觸及乳頭就哭鬧的寶寶,請先擠出少許乳汁至寶寶口中,使寶寶閉嘴吸吮,或用小匙將少許乳汁順乳暈向乳頭流入寶寶口中,誘發寶寶的吞嚥反射使吸吮成功。

5、必須給寶寶有一個較舒服的體位,在哺乳時,頭側需抬高5cm左右,最好在安靜的環境中,避免外界的干擾。

6、使用吸奶器吸奶,或人工擠奶,維持乳汁分泌量,建議使用電動吸奶器,省時省力,媽媽可選擇頻次高,力度低的檔位輕柔刺激乳汁分泌。


乳頭混淆是寶寶很容易發生的一種行為,雖然糾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根據不同情況採取具體措施和技巧,重點指導和幫助,乳頭混淆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徹底糾正的,家長髮現越早,糾正的效果越好。

給寶寶哺乳有什麼正確姿勢和含乳技巧?

▶ 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

1、寶寶必須緊密相貼

無論把寶寶抱在哪一邊,寶寶的身體與媽媽身體應相貼,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位置。

2、防止寶寶鼻部受壓

保持寶寶頭和頸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壓人乳房而影響呼吸,但也要防止頭部與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嚥困難。

3、媽媽手的正確姿勢

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哺餵,避免“剪刀式”夾託乳房(除非在奶流過急、嬰兒有嗆溢),那樣會反向推乳腺組織,阻礙嬰兒將大部分乳暈含人口內,不利於充分擠壓乳竇內的乳汁。

▶ 媽媽感覺舒服的哺乳姿勢

  • 坐在有靠背椅子上,腳下放一個小凳子,抬高膝蓋。

  • 可以準備3個枕頭,後背墊一個,膝蓋上放一個,抱寶寶的手臂下再墊一個,這樣,媽媽抱寶寶哺乳就不會弄得腰痠背痛,手痠腳麻。

▶ 剖腹產媽媽可以選擇的哺乳姿勢

  • 把枕頭、棉被等疊放在身體一側,高度靠近乳房下緣,讓孩子躺在棉被上,腿向後、頭向前,媽媽用胳膊夾抱寶寶上身,讓他胸部緊貼媽媽胸部,嘴巴合住乳房就可以開始哺乳。

  • 媽媽坐在床邊,把枕頭、棉被等疊放在床上,高度接近乳房下緣,讓寶寶躺在上面,媽媽身體前傾,讓寶寶的嘴剛好可以含住乳頭,媽媽就可以環抱寶寶哺乳。

▶ 讓寶寶吃奶不費力的姿勢

1、用手臂托住寶寶,脖子靠在肘彎處,媽媽的前臂托住寶寶的背部,手掌託牢小屁股。

2、把寶寶的身體整個側過來,面對著媽媽,肚子貼肚子。

睿睿媽提醒:讓寶寶的頭、脖子和身體成一線,吸吮、吞嚥就會比較順當。

3、把寶寶放在膝蓋和枕頭上,或用矮凳把腳墊高,讓寶寶和媽媽的乳房一樣高,用膝蓋和枕頭支撐寶寶的重量,而不是媽媽的手臂。

睿睿媽提醒:將寶寶往上往媽媽乳房的位置抱,讓寶寶整個身體靠著媽媽,而不是媽媽的身體往前傾。

▶ 幫助寶寶含住乳暈

  • 用手指或乳頭輕觸寶寶的嘴唇,寶寶會本能地張大嘴巴,尋找乳頭。

  • 用拇指頂住乳暈上方,食指和中指分開夾住乳房,用其他手指以及手掌在乳暈下方託握住乳房。


  • 趁著寶寶張大嘴巴,直接把乳頭送進寶寶的嘴巴,一旦確認寶寶含住了乳暈,媽媽趕快用手臂抱緊寶寶,使他緊緊貼著媽媽。

  • 稍稍鬆開手指,託握住乳房,確認寶寶開始吸吮。

媽媽哺乳的技巧有哪些?

1、愛護乳房

作為新手媽媽,對寶寶每天的照顧無微不至,但要記得照顧好自己,尤其是對自己乳房的照顧,不好好護理好會間接造成對寶寶的危害。所以愛護自己等於愛護寶寶,愛護自己的乳房。 哺乳媽媽選穿軟質、棉料衣衫,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於刺激排乳反射;還可以用溼熱毛巾敷乳房和乳頭3-5分鐘,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清洗乳頭,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皮膚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

2、正確的餵奶姿勢

用手臂托住寶寶,脖子靠在肘彎處,媽媽前臂托住寶寶的背部,手掌託牢小屁股,然後把寶寶的小身體整個側過來,面對著肚子貼肚子。最後把寶寶放在膝蓋和枕頭上,或用矮凳把腳墊高,讓和媽媽乳房一樣高,用膝蓋和枕頭支撐寶寶的重量,而不是媽媽的手臂,給寶寶留點呼吸空間,寶寶銜接乳頭後,如果乳房組織阻塞寶寶的鼻孔,媽媽用手指輕輕地向下壓迫乳房表面組織就能讓寶寶呼吸暢通,輕輕抬高寶寶也能提供一點呼吸空間。

3、餵奶後乳頭要自然脫出

哺乳結束時,不要強行用力拉出乳頭,在口腔負壓下拉出乳頭易引起局部疼痛或皮損,讓嬰兒張口,乳頭自然地從口中脫出,媽媽可以嘗試終止嬰兒吸吮,用手指非常小心地插入寶寶的口角讓小量空氣進入,並迅速敏捷地將手指放入寶寶上、下牙槽突齦緣組織之間直到寶寶鬆開為止。

4、讓寶寶含住乳暈

媽媽餵奶時,寶寶下顎咬住乳暈周圍,而不是乳頭。

上下口唇分開,齒齦環繞在乳暈周圍,能感覺到寶寶的舌頭向上,將乳頭壓向硬顎,兩者擠壓乳頭,乳汁這樣被擠出來,這時寶寶含住乳暈,媽媽可以用乳頭撓弄寶寶的小嘴唇,一旦媽媽和寶寶都處在感覺非常舒適的體位,可以用乳頭輕輕撫弄嬰兒嘴唇,等嬰兒小嘴完全張開,直到像打呵欠那樣大大地張開小嘴為止,建議直接用乳頭對準寶寶鼻子撫摩,逐漸向下移到嬰兒上唇粘膜,逐步誘導寶寶大大地張開小嘴銜接乳頭,這樣可以避免哺乳時寶寶吸吮自己的下唇。

5、讓寶寶自然張開嘴

如果寶寶不肯大大地張開小嘴,那可以擠點初乳塗放到寶寶唇部,鼓勵寶寶張開小嘴銜接乳頭,如果寶寶把頭移開了,用手輕輕地撫握頰部將寶寶頭部靠近媽媽乳房,本能的新生兒吸吮反射會使寶寶將頭部轉向媽媽乳頭,但要注意:要讓寶寶先愛上母乳。

寶寶都有一種叫“第一映像”的東西,就是寶寶從出生最開始吃的是什麼,寶寶會把這個第一次吃到的食物當成“母乳”,所以家長想要寶寶愛上母乳,最好一開始就讓寶寶喝母乳,比如:如果寶寶第一次喝的不是母乳,而是配方奶粉,那寶寶會把配方奶粉當成是自己的唯一糧食,如果家長把乳頭送到寶寶嘴裡,寶寶反而不會有食慾,且將來想要糾正寶寶的飲食習慣,會需要花費一定的功夫。

6、餵奶要心情放鬆

壓力是奶水味道的殺手。調查顯示:媽媽在哺乳期如果壓力過大,奶水不足的幾率會非常高,特別是那些家庭出現問題的女性,哺乳期間奶水味道會變差,甚至有的直接擠不出奶水。所以,媽媽要是想要寶寶健康成長,一定要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充足的奶水供應。

7、不讓寶寶偏奶吃

▶ 和母乳媽媽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有關:絕大多數人不是左撇子就是右撇子,很少有人左手和右手是同樣得力的,媽媽也會有這種感覺,把寶寶放在一側比另一側要容易,所以寶寶也會感覺一側比另一側要躺得舒服。

▶ 乳房不對稱有時媽媽兩側的乳房不一樣:如果某側乳房以前動過手術,某側乳頭較癟不容易吸出奶來;如果某側乳房有乳腺炎等,導致媽媽兩側的乳腺通暢情況不一樣,奶水多少也不一樣,有些新媽媽常出現一隻乳房奶水充足,而另一隻較少的情況,這樣寶寶喜歡吃比較好的那側,因為吃起來省力。

▶ 如果吃奶時,出現某些令寶寶不安的情況,寶寶會把不愉快與當時吃那側奶聯繫起來,會盡量避免吃那側奶:如附近有狗突然狂吠,驚嚇到寶寶,或媽媽突然因為寶寶咬疼大叫,一些很敏感的寶寶有過一次遭遇後,會有所反應。

▶ 媽媽體內有病變:這是很少見的一個情況,當有腫瘤在一側乳房開始生長時,寶寶會拒絕吃這一側的奶,即使寶寶以前兩側的奶都吃得很好,所以媽媽應該去看醫生來排除這種情況。

寶寶出現乳頭混淆的問題,哺乳媽媽要耐心堅持給寶寶進行糾正,通過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寶寶會願意接受母乳餵養的,因為吃媽媽的奶對寶寶和母體來說,是最幸福的,最後祝願每位寶寶都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每位哺乳媽媽都能奶水充足。

以上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助到您。

如果大家喜歡睿睿媽的回答,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讓更多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看到,願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育嬰師睿睿媽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產後順利實現寶寶親喂是一件看似容易實則困難的事情。許多媽媽以為生完把孩子抱過來讓寶寶吃上乳頭就完成了餵奶任務,但當操作起來的時候卻會有不同的突發狀況出現。比如,寶寶一直哭沒有成功含乳、吃了幾口就吐出來、怎麼換姿勢都沒能讓寶寶含上乳頭等等,更頭疼的還有:產後遲遲沒有下奶,因為給寶寶先接觸了奶瓶而出現乳頭混淆,寶寶不願意親餵了。

乳頭混淆,主要是指新生兒階段,寶寶因為首先接觸了奶瓶吸吮並且熟練、依賴上奶瓶餵養以後,面對媽媽乳房時候出現吃奶困難的一種現象。乳頭混淆對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是一個攔路虎。當寶寶不願意親喂,就意味著在以後的餵養中,媽媽必須手擠或者吸奶器吸出母乳,用奶瓶喂。短期內或許沒有什麼困難,但是長期這樣操作,工作量大的同時還很容易帶來許多乳房問題,影響媽媽母乳餵養的決心。

所以,無論如何,當發現寶寶出現乳頭混淆現象以後,要儘早儘快糾正過來。乳頭混淆的狀態持續時間越久,糾正的難度就越高。

糾正乳頭混淆成功VS失敗的關鍵:讓寶寶成功吃到第一個奶陣

讓寶寶含上乳房並且成功吃到第一個奶陣是糾正寶寶乳頭混淆的第一步,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寶寶的吃奶體驗,讓寶寶嚐到親喂的好處。寶寶很聰明,哪一種吃奶方式更加省力他就會選擇哪一種方式,當奶陣來的時候,寶寶用來吸吮的力氣相對小一些,當他大口大口能吃奶母乳填飽肚子的時候,他就會記住這種吃奶體驗感,下一次親喂的時候就會還願意吃。

要成功讓寶寶吃到第一個奶陣,並且能夠連續吞嚥,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做兩方面的準備:

①乳房和奶量準備好。奶量比較充足、出奶比較順暢、乳頭乳暈柔軟容易含上,這些乳房條件基本實現了以後,當奶陣來了寶寶至少能夠連續吞嚥一會兒,才會讓寶寶覺得這樣吃奶才能解決肚子餓的問題,下次也才會繼續願意配合親喂。也就是說,媽媽要想辦法先刺激出奶陣,再讓寶寶吸吮,並且最好能讓奶陣持續15-30秒。

②媽媽和寶寶做好準備。媽媽能夠準確捕捉寶寶的飢餓信號、寶寶剛好想吃奶的時候餵奶,可以提高寶寶對親喂的舒適體驗感。不要在寶寶特別餓或者還不餓的時候嘗試餵奶,更不要在寶寶情緒不好的時候強迫寶寶親喂。能夠成功引導寶寶順利吃上母乳往往都是發生在一個看似隨機又恰當的時機,寶寶和媽媽沒有被折騰地大汗淋漓,沒有勉強就實現了。

③熟練最容易成功的半躺式餵奶姿勢。為了避免因為餵奶不熟練而出現寶寶煩躁不配合的情況,媽媽最好先自己熟練餵奶姿勢。而半躺式就是最適合第一次嘗試親喂的姿勢,這個姿勢是眾多哺乳指導在服務中驗證過的,第一次嘗試親喂最容易成功的餵奶姿勢。

2個技巧,讓寶寶感覺瓶喂像親喂一樣

瓶喂是在模仿親喂的原則上來解決寶寶吃奶問題的,但是大部分家庭不知道如何操作瓶喂才能更加切近親喂。當寶寶出現乳頭混淆的時候,假如瓶喂能夠最大限度地接近親喂,讓寶寶沒辦法區分出兩種餵養方式的優勢和劣勢,糾正寶寶從只接受瓶餵過渡到瓶喂親喂自如的狀態,就容易多了。

  • 別讓寶寶平躺著吃奶,別把奶瓶豎直著喂。想象一下我們給寶寶親喂的時候,無論是在哪一種餵奶姿勢下,都不會讓寶寶平平躺著吃奶,乳房也不會對著寶寶的嘴巴垂直90度往裡塞。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寶寶半躺在大人的胳膊裡,寶寶的脖頸和頭做好承託;瓶喂時讓奶瓶與寶寶的面頰保持在30-45度左右,這樣可以減緩奶水的流速。

  • 喂一會歇一會,別讓寶寶一口氣吃完。親喂的時候因為奶陣的原因寶寶不會一直持續都能吞嚥到大口大口的奶水,但是瓶喂就不會有停頓,寶寶很容易一口氣喝完瓶裡的奶水,這種吃奶體驗不僅沒有接近親喂而且還容易造成過度餵養。瓶餵過程中停頓幾次,技能讓寶寶慢慢享受吃奶帶來的飽足感,而且也模擬了親喂時的奶陣間隔。

具體如何操作?

新生兒出生不久因為習慣奶瓶餵養而拒絕親喂,要糾正起來還是相對容易一些的。寶寶越小,對吃奶過程的感覺記憶就越少,接受新餵養方式的可能性就更高。

第一步,想辦法增加奶量。生完第五天,奶量少是正常的,但是寶寶已經習慣咕咚咕咚大口吃奶的節奏,為了迎合寶寶,必須想辦法增加奶量,使得奶陣來的時候也能讓寶寶暢快淋漓地吃奶。這個時候可以利用吸奶器,堅持每天8次吸吮刺激,一次一邊10-15分鐘。注意不要大力吸,用最小力度或者按摩功能就可以。也不一定非要吸出母乳,只要有刺激並且堅持下來,第二天就能看到有奶量提升的變化。

第二步,想辦法讓乳暈乳頭保持柔軟,能夠讓寶寶順利含乳。媽媽產後或許會迎來生理性乳脹期,這時候乳房和乳暈會隨著身體的變化而變硬,不利於寶寶含乳,或者含上以後容易滑出嘴巴,吃不到母乳就會讓寶寶煩躁,寶寶對親喂形成不好的印象。可以用反向按摩、適當溫敷讓乳房柔軟下來,然後再給寶寶餵奶。

第三步,不急躁,等待時機,增加親子互動,從容應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做到平心靜氣地面對寶寶乳頭混淆,需要媽媽們掌握一定的哺乳技能。學會觀察寶寶飢餓情況,熟練哺乳姿勢,對自己能夠實現親餵母乳有信心,這三點是決定能夠糾正乳頭混淆的必要條件。因此,不要每天到處打聽有什麼捷徑可以讓寶寶馬上接受自己的乳房,不妨試著開始自我學習一些相關的哺乳知識,多跟寶寶做肌膚接觸,也許某一天,在你不太刻意追求親喂的時候,寶寶就自己愛上了在你的乳房上吃奶。

哺乳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許多媽媽在還沒開始哺乳之路的時候就遇到了乳頭混淆的問題。當看到寶寶不願意吸吮自己的乳房,媽媽或許會有些許失落,但理智告訴我們,應該立即做出調整。根據自家寶寶的實際情況定一個小計劃,發現的問題逐個擊破,給自己也給寶寶一些時間,實現親喂,就會越來越近。


餵奶有學問


寶寶都很聰明的,吸母乳需要花費力氣,而吸奶瓶幾乎毫不費力,可以嘗試著餓他一會,他自然會吃的。

哺乳期要特別注意心情,避免生氣,否則容易堵奶

正確的銜乳步驟應該是:

1、先把乳頭對著寶寶的鼻尖,輕輕觸碰人中上三分之一處,觸碰幾次等待孩子尋乳反射出現,但還是不著急把乳房放進去,繼續挑逗其把嘴巴長到最大。記住這個關鍵點是,嘴巴一定是張得最大的。

2、把乳房輕輕往下壓住寶寶下嘴唇,順勢把乳暈和乳頭送入寶寶嘴裡,使寶寶下嘴唇外翻並含住大部分乳暈,乳暈比較大的媽媽,讓寶寶至少含住大部分的下乳暈。

注意側面看,寶寶的下嘴唇是外翻的,這個完美側面很重要!很重要!下嘴唇內縮也會帶來疼痛,降低吃奶效率。

3、寶寶下巴貼住乳房。

寶寶吃完母乳後要及時塗抹乳頭防護霜,羊脂膏也可,寶寶可以直接入口。防止乳頭皸裂。

祝寶媽好運連連!



碧靈巧兒


可以試著擠出來點再把奶頭給孩子喂嘴邊,孩子感覺到有奶汁進嘴裡就會本能的去找奶頭吸,如果孩子大點能認出來奶瓶和人乳了,那就把奶瓶的奶嘴上抹點醬油讓孩子吸一口她就會從視覺和味覺上排斥奶嘴了,慢慢就調整過來了。這個方法也可以用於斷奶,實際經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