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武汉小区居民和湖南医疗队隔空喊话,过程泪点密集

一墙之隔,武汉小区居民和湖南医疗队隔空喊话,过程泪点密集

一墙之隔,武汉小区居民和湖南医疗队隔空喊话,过程泪点密集

2 月 21 日晚上 9 点

武汉市武昌区桃山村小区

居民突然发现

一墙之隔的酒店

在空无一人的一个月后

灯几乎全亮了

业主刘女士说,居民们再三打听,得知是来了一支湖南的医疗救援队。

顿时,小区的业主群热闹了起来,有业主提议,可以给这些医疗队员送慰问品,但很快被否决,因为小区实行全封闭,大家不能外出添乱。

后来,又有业主提议,在小区外墙上打上标语,给医疗队的同志们加油鼓劲,这一倡议得到了业主们的支持。

刘女士说,所有的决议、行动都是在业主群进行,不见面尽可能减少交叉感染。当晚 10 点多,大家决定在 7 栋 2 单元 202 至 502,共 4 户居民家的客厅玻璃上,分别张贴 2 个大字,组合成 “ 逆行天使,感谢你们 ”8 个大字,“ 这里是最佳视角 ”。

“ 我们家负责天和你两个字,由女儿来写。” 刘女士说,她则忙着准备胶布、擦拭窗户上的玻璃。考虑到大家准备的纸张可能规格不一,家住 402 的陈先生主动提出,让他学过书法的儿子来统一准备纸张。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准备,22 日凌晨 1 点多,“ 逆行天使,感谢你们 ”8 个大字,整齐出现在小区 4 户居民的玻璃上。其他楼栋的居民,也纷纷行动,有的张贴国旗,有的张贴加油字样的海报。

凌晨,站在自家的窗户前,尽管有点累,但刘女士依然感到很欣慰,“ 我们想用这样的方式,向援汉医疗队致敬。” 大家说,无法当面亲口致谢,就用这样的方式,向白衣天使致敬致谢。

“ 看到对面的标语忍不住流泪了 ”

刘晓鹏是第 5 批湖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也是湖南旺旺医院一名有着 12 年临床经验的医生。他说,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应该做到义无反顾,这次他和 16 名同事,一起踏上了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征途。

2 月 22 日,刘晓鹏告诉记者,21 日晚,来自湖南省内多家医院的 174 名医疗队员抵达锦江之星品尚武汉大学水果湖酒店,第二天天气很好,大家开始休整、培训,随时准备投入一线战斗。当天中午,刘晓鹏开窗透气的时候,看到了对面居民窗户上张贴的标语。“ 看到的时候,忍不住流泪了。

刘晓鹏说,看到标语那一刻感触很深,大家并不孤单,背后有千千万万武汉人民的支持。于是他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不知道,对面住着谁,但我知道,我们应当为了谁,挽手成林,共克时艰 …… 带给医疗队感动与力量 ”。

刘晓鹏说,从长沙到武汉,一路走来,不管是高铁的乘务员,还是到站后接驳的公交车司机,都让他很暖心,“ 感觉这一趟来对了,值了 ”。

出于对居民的回应,医疗队员找来笔和纸,写了四个字 “ 一起加油 ”。刘晓鹏说,这算是与对面小区居民的 “ 隔空回应 ”,希望能早日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

22日下午 3 点半,刘女士突然发现对面酒店 5 楼的玻璃上的“一起加油”。

“ 我都看哭了!” 刘女士说。

“ 这是我这辈子受感动最多的一次经历 ”

“ 一路被感动,这是我这辈子受感动最多的一次经历。”37 岁的张雯是长沙市中心医院的主管护师,也是 4 岁双胞胎的妈妈,从事重症临床护理 16 年。在 ICU 经历了太多生老病死的她,此次武汉之行让她感动得流了不少眼泪。

张雯说,医院为他们准备了大量的物资,从他们下高铁,公交司机帮忙搬物资,入住酒店一路都被感动着,“ 公交司机一直说‘谢谢你们’,对我们湖南来的医疗队很信任 ”。虽然在高铁上吃了饭,晚上到达酒店时,酒店还是准备了晚饭,再三告知已经消毒了两遍。

“ 酒店在一个月前关闭,直到医疗队到来晚上才重新亮灯。” 张雯说,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酒店的灯陆续打开,可能是因为这引起了对面小区居民的注意,“ 看到统一着装的湖南医疗队,他们可能感觉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国人民都在支持他们 ”。

张雯猜测,居民知道医疗队来了,连夜行动制作了标语,贴在了窗户上为他们加油打气。直到第二天,她们才看到居民的 “ 作品 ”,“ 看完感觉热血沸腾,真的非常感动 ”。

张雯说,因为没有现成的 A4 纸和彩笔,队员们找来了签字笔和随身携带的纸,写下了 “ 一起加油 ” 四个字。

后来同事李晓和同行医疗队员又写了 “ 抗疫必胜!” 隔空回应居民,“ 我们可能不认识彼此,你们并不孤单,我们都是中国人 ”。

第 5 批湖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写下 “ 抗疫必胜!” 来回应居民。图 / 受访者提供

“ 我已经做好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张雯说,每当看到窗户上贴的字,她都觉得很安慰,任何辛苦都值得。

一起加油!

抗疫必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