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牆之隔,武漢小區居民和湖南醫療隊隔空喊話,過程淚點密集

一牆之隔,武漢小區居民和湖南醫療隊隔空喊話,過程淚點密集

一牆之隔,武漢小區居民和湖南醫療隊隔空喊話,過程淚點密集

2 月 21 日晚上 9 點

武漢市武昌區桃山村小區

居民突然發現

一牆之隔的酒店

在空無一人的一個月後

燈幾乎全亮了

業主劉女士說,居民們再三打聽,得知是來了一支湖南的醫療救援隊。

頓時,小區的業主群熱鬧了起來,有業主提議,可以給這些醫療隊員送慰問品,但很快被否決,因為小區實行全封閉,大家不能外出添亂。

後來,又有業主提議,在小區外牆上打上標語,給醫療隊的同志們加油鼓勁,這一倡議得到了業主們的支持。

劉女士說,所有的決議、行動都是在業主群進行,不見面儘可能減少交叉感染。當晚 10 點多,大家決定在 7 棟 2 單元 202 至 502,共 4 戶居民家的客廳玻璃上,分別張貼 2 個大字,組合成 “ 逆行天使,感謝你們 ”8 個大字,“ 這裡是最佳視角 ”。

“ 我們家負責天和你兩個字,由女兒來寫。” 劉女士說,她則忙著準備膠布、擦拭窗戶上的玻璃。考慮到大家準備的紙張可能規格不一,家住 402 的陳先生主動提出,讓他學過書法的兒子來統一準備紙張。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準備,22 日凌晨 1 點多,“ 逆行天使,感謝你們 ”8 個大字,整齊出現在小區 4 戶居民的玻璃上。其他樓棟的居民,也紛紛行動,有的張貼國旗,有的張貼加油字樣的海報。

凌晨,站在自家的窗戶前,儘管有點累,但劉女士依然感到很欣慰,“ 我們想用這樣的方式,向援漢醫療隊致敬。” 大家說,無法當面親口致謝,就用這樣的方式,向白衣天使致敬致謝。

“ 看到對面的標語忍不住流淚了 ”

劉曉鵬是第 5 批湖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也是湖南旺旺醫院一名有著 12 年臨床經驗的醫生。他說,既然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應該做到義無反顧,這次他和 16 名同事,一起踏上了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征途。

2 月 22 日,劉曉鵬告訴記者,21 日晚,來自湖南省內多家醫院的 174 名醫療隊員抵達錦江之星品尚武漢大學水果湖酒店,第二天天氣很好,大家開始休整、培訓,隨時準備投入一線戰鬥。當天中午,劉曉鵬開窗透氣的時候,看到了對面居民窗戶上張貼的標語。“ 看到的時候,忍不住流淚了。

劉曉鵬說,看到標語那一刻感觸很深,大家並不孤單,背後有千千萬萬武漢人民的支持。於是他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不知道,對面住著誰,但我知道,我們應當為了誰,挽手成林,共克時艱 …… 帶給醫療隊感動與力量 ”。

劉曉鵬說,從長沙到武漢,一路走來,不管是高鐵的乘務員,還是到站後接駁的公交車司機,都讓他很暖心,“ 感覺這一趟來對了,值了 ”。

出於對居民的回應,醫療隊員找來筆和紙,寫了四個字 “ 一起加油 ”。劉曉鵬說,這算是與對面小區居民的 “ 隔空回應 ”,希望能早日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阻擊戰。

22日下午 3 點半,劉女士突然發現對面酒店 5 樓的玻璃上的“一起加油”。

“ 我都看哭了!” 劉女士說。

“ 這是我這輩子受感動最多的一次經歷 ”

“ 一路被感動,這是我這輩子受感動最多的一次經歷。”37 歲的張雯是長沙市中心醫院的主管護師,也是 4 歲雙胞胎的媽媽,從事重症臨床護理 16 年。在 ICU 經歷了太多生老病死的她,此次武漢之行讓她感動得流了不少眼淚。

張雯說,醫院為他們準備了大量的物資,從他們下高鐵,公交司機幫忙搬物資,入住酒店一路都被感動著,“ 公交司機一直說‘謝謝你們’,對我們湖南來的醫療隊很信任 ”。雖然在高鐵上吃了飯,晚上到達酒店時,酒店還是準備了晚飯,再三告知已經消毒了兩遍。

“ 酒店在一個月前關閉,直到醫療隊到來晚上才重新亮燈。” 張雯說,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酒店的燈陸續打開,可能是因為這引起了對面小區居民的注意,“ 看到統一著裝的湖南醫療隊,他們可能感覺到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全國人民都在支持他們 ”。

張雯猜測,居民知道醫療隊來了,連夜行動製作了標語,貼在了窗戶上為他們加油打氣。直到第二天,她們才看到居民的 “ 作品 ”,“ 看完感覺熱血沸騰,真的非常感動 ”。

張雯說,因為沒有現成的 A4 紙和彩筆,隊員們找來了簽字筆和隨身攜帶的紙,寫下了 “ 一起加油 ” 四個字。

後來同事李曉和同行醫療隊員又寫了 “ 抗疫必勝!” 隔空回應居民,“ 我們可能不認識彼此,你們並不孤單,我們都是中國人 ”。

第 5 批湖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寫下 “ 抗疫必勝!” 來回應居民。圖 / 受訪者提供

“ 我已經做好準備,隨時投入戰鬥。” 張雯說,每當看到窗戶上貼的字,她都覺得很安慰,任何辛苦都值得。

一起加油!

抗疫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