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綜合治理讓農村“大雜院”變潔變美

2月22日,時值週六。在重慶銅梁區華興鎮明月村13社的一個農家大院裡,鎮里黨員幹部和村民們忙著清掃院落垃圾,歸順柴草的勞動場面,給鄉村的初春增添了熱鬧的氛圍。

筆者在整治現場看到,住著十幾戶農戶的大院裡,戴著口罩的男女老少忙乎著,有的把以前隨處堆放的柴禾堆碼整齊,有的清除院落衛生死角的雜草和暴露垃圾,有的編織圈養雞鴨的竹籬笆......

“這個大院叫鄭家大院,居住有12戶人戶。由於居住的人多,院落的環境衛生管理責任不明,柴柴草草亂堆亂放,垃圾隨意亂傾,雞鴨在院落內外散養的狀況較為嚴重,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人們都稱它為‘大雜院’”,明月村黨支部書記陳林說,2月20日上午,鎮村召開了院壩會,對大雜院的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了安排動員,這兩天,大雜院的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了。

“這樣做好得很!過去,各家的雞鴨養在院子裡,滿地都是雞糞鴨糞,髒得下不了腳。夏天到了也臭得很。現在我們一起動手,把院子收拾得乾乾淨淨,生活起來還是要安逸得多。”正在編織雞鴨圈養籬笆的農婦陳第群說。在大院前的一處雞啄地裡,四五位農家婦女在清除陳年垃圾。一位名叫李容碧的婦女介紹道:“這塊地過去就是一個垃圾場,今天收拾乾淨,明天就要栽上花草。”

筆者在明月村看到,不少的農家院落牆上都張貼著防控疫情的海報和標語,七手八腳整治院落環境的村民隨處可見。據瞭解,近3年來,華興鎮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村莊清潔行動,使農村的衛生環境得到很大改觀。但是,大的院落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今年春節後,華興鎮利用村民居家防疫不外出的時機,啟動了農村大雜院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制定了疫情防控與人居環境整治20條積分獎勵新措施。在鎮裡的統一安排下,2月18日開始,全鎮範圍內的大雜院環境整治和重點區域的衛生治理工作便全面展開。

“在綜合整治中,我們組織了500多名黨員、幹部、人大代表、志願者、網格員參加義務勞動,以社為單位,對農家大雜院、公路沿線、公共場所開展綜合整治,帶動了1344戶群眾自覺打掃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華興鎮鎮長何德忠說。

上午10時許,筆者來到犀牛村16社的柑子林大院,10多位村民也忙著打掃環境衛生,把雜亂的柴草歸順到指定的地方。這個居住有7戶村民的大院面貌煥然一新。華興鎮黨委書記蔣明河也在這個大雜院逐戶檢查環境整治情況,並現場開起了院壩會,宣講疫情防控和環境保護的好處和意義,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

“父老鄉親們,髒亂的環境最容易滋生病菌。大家把環境衛生搞好了,病菌就沒有藏身之處,大家就會少得病,有了良好衛生的生活環境和健康身體,大家的生活質量才高。大家說,對不對?”

“對頭!”村民齊聲回應!

談起正在開展的農村大雜院集中治理行動,華興鎮黨委書記蔣明河說,近年來,經過持之以恆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村莊清潔行動,農村的衛生環境得到很大改觀。但大的院落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因此,鎮裡借防疫期間群眾居家的機會,組織開展農村“大雜院”環境治理,可以一舉兩得。

“為了讓這項工作收到實效,我們採取鎮裡主要領導包院,重點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的難點問題,並以點帶面,推動面上的環境治理工作。”蔣明河說,下一步,各社還要建立村規民約,邀請德高望重的村民和家族長擔任院落長,參與管理,合力把包括大雜院在內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得更好。

發佈:劉長祿

審核:鍾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