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構建電商新生態紓解農貨“銷售難”

(來源:國際商報)3月5日,在重慶市商務委指導下,重慶吉之匯攜手芬香社交電商助銷奉節臍橙。僅僅3個小時,該平臺銷出臍橙近50萬斤,創下重慶抗疫助農計劃實施以來最快記錄。

疫情之下,消費大勢向“全民在線”轉戰。如何讓這空中“一條線”聯通農貨與消費者,釋放網絡消費潛力?重慶商務委在戰疫行動中,靠前作戰提前部署,讓信息早上“高速路”,廣泛發動和組織電商網商打通“出村進城”路,幫助農產品特別是滯銷農產品觸網銷售,有效疏通賣難和買難之間的堵點。今年2月份,重慶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6.44億元。面對疫情下的大考,重慶交出了一份創新答卷。


01

地方對接大平臺建“地網+天網”

作為中國面積最大直轄市,重慶38個區縣中有37個涉及農業產業。疫情發生後,重慶市商務委一手抓農產品供給信息彙集,一手利用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等電商新業態、新媒體,為區縣農產品搭建起多渠道銷售橋樑。

“和往年不同,今年京東將重慶農產品供給信息先行集中上線,再集中培訓和集中推廣。”西南區公共事務總監李小龍介紹:“重慶涉農區縣多、農產品也相對集中,尤其是鮮果極富特色,京東為重慶的鮮果銷售開放了流量口和渠道口。經過這次培訓後,許多供應商和經銷商掌握了上線、投放、促銷的技巧,使農產品的流量變現的轉化率提高到50%以上。其中,奉節臍橙在不到20天的時間內,訂單已超出50萬單,和去年同比增長了30%以上。京東直播頻道的主播還聯手奉節縣相關負責人在網上進行直播賣貨。”

利用大平臺當下最火的直播賣貨、搭上新媒體的傳播快車道,開州區就聯手了拼多多、重慶華龍網三方合作,幫助種植“開縣春橙”的果農進行產銷對接,直連拼多多平臺的消費者。開州區政府蔣牧宸區長線上開直播帶貨,單日賣出萬單“開縣春橙”,成交額超出30萬元。

拼多多重慶區相關負責人說:“需求端,電商平臺通過‘天網’對農貨產地、成熟期、物流、倉配等進行智能處理匹配給消費者。供給端,通過持續聚合消費者訂單,將需求信息對接到新農人和合作社的‘地網’,促使供給端提供保質保量的農產品,推動產銷互動和農商互聯。本次拼多多收集到280多條農產品滯銷信息,下一步,拼多多還將用多種交互直播新業態助力重慶農產品外銷。”

對接大平臺,重慶忠縣與郵樂購、雲陽縣與京東及建行善融商城深入合作,銷售農貨超3330萬元。奉節縣一手抓淘鄉甜、天貓農場等平臺自營直採,一手與拼多多、有贊、萌推等社交電商聯合營銷,售出農貨超5000萬元。利用豐富的“線上業態”和新媒體營銷,重慶在戰疫中為農產品走出去探出了新路子。


02

平臺間聯動強供應鏈活社區終端

重慶吉之匯是集農貿物流城及農貿電商平臺於一體的重慶本土企業。為了保障果品的品質,減少週轉損耗,吉之匯在重慶開州、黔江、奉節等地的農村設有產地前置倉和分揀物流,電商平臺的鮮果爆品通常由前置倉實現直採直髮。穩定果品供給及品質,吉之匯還利用衛星遙感、機器視覺、物聯網等技術打造數字基地,讓“最初一公里”向智慧化轉型。

有質量穩定、標準化、效率高的供應鏈體系保障貨源,吉之匯“最初一公里”的優勢很快得到全國各大電商平臺的青睞。阿里、京東和芬香社交電商、花生日記、每日一淘等平臺紛紛與吉之匯合作。芬香社交電商社會責任官李陽表示,與吉之匯聯手銷售奉節臍橙是該平臺首次嘗試單品銷售,由於銷售大大超出預期,芬香又進行了第二次銷售,30萬斤奉節臍橙不到半天全部售完。李陽坦言,“奉節臍橙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芬香已與吉之匯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係,希望挖掘出更多的重慶品牌農產品。”借力各大平臺到達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優勢,吉之匯線上線下銷售農產品1.68萬噸,助農增收約7800萬元。

在這次疫情中,貼合“宅經濟”消費場景的社交電商、社區團購新模式也在電商大軍中異軍突起。美家買菜“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的無接觸配送服務受到重慶主城九區4200多個小區25萬家庭的信賴。美家買菜重慶分公司負責人溫文介紹,公司配送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及米麵糧油等民生用品。“美家買菜在2月初復工後,就面向社區提供平價套餐,推出全流程消毒、無接觸配送、無接觸自提點三大服務,深受社區用戶喜愛。”

由於美家買菜向公眾提供“我有滯銷菜”求助端口,重慶長壽血橙、巴南不知火醜柑等滯銷的信息傳上美家買菜網後,溫文的團隊就到基地直採。血橙一下子就賣到了四川、湖南等地,不知火醜柑最遠賣到了河北,一些農場、農戶的滯銷鮮雞蛋賣出100多萬枚。“發揮美家買菜在全國200多個城市布點的信息共享優勢,重慶市民在疫情期間也嚐到了海南金鑽鳳梨的味道。”溫文預計,今年重慶一季度的業績將是去年同期的2.5倍以上。

依託平臺聯動,重慶“村村旺”電商平臺也對接了重慶36個區縣供銷社,通過京津渝魯聯動、訂單農業、網絡銷售專區等完成各類生鮮蔬果農產品上行509噸。


03

多舉措戰疫戰貧兩手抓兩不誤

一手抓戰疫,一手抓戰貧。巴味渝珍是重慶市級區域公用品牌的電商平臺,彙集重慶“三品一標”特色農產品上千個。疫情期間,巴味渝珍為滯銷農產品、扶貧產品搭建了四個通道:產銷對接,構建滯銷產品供貨專區和零售消費專區;消費扶貧,向“重慶機關黨建”平臺的黨員推介扶貧產品;與央媒聯動,將扶貧產品向全國推介;渝魯合作,與山東省品牌農產品平臺全面打通,為重慶滯銷農產品、扶貧產品跨省流動找到出路。

重慶市商務委電商處何渡說,為全面瞭解全市特別是18個貧困區縣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情況,重慶市商務委聯合市農業農村委全面排查收集信息367條,為精準開展產銷對接夯實了基礎。舉辦“2020三峽柑橘國際(網上)交易會”,通過網絡“一鍵訂購”方式,開啟“三峽柑橘,全球配送”便捷通道,一個月的活動時間裡已實現交易達30萬噸。借力阿里巴巴戰“疫”愛心助農計劃,截至3月17日,淘寶售出5000噸重慶的滯銷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