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出溼疹,6小時不上洗手間……他們是檢測病毒的“特種兵”

捂出溼疹,6小時不上洗手間……他們是檢測病毒的“特種兵”

上海市靜安區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工作人員。本文圖片均由 受訪者 供圖

每天檢測採集的疑似病例樣本,手上捂出溼疹,6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能上廁所……這是上海市靜安區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工作人員的常態。

和奮戰在治療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一樣,檢測崗同樣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因此,他們被稱為“直面新冠病毒的特種兵”。

這個團隊既有在抗擊非典、甲流,防控H7N9禽流感,應對中東呼吸綜合徵的戰役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老將”,也有剛入職的年輕人。他們16個人排成五個班,24小時連軸轉輪班,都毫無怨言。

“年輕的成員通過這一次疫情,現在都能獨當一面,他們進實驗室做檢驗,我們現在都很放心。”科長袁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

第一次在實驗室裡過大年三十

捂出湿疹,6小时不上洗手间……他们是检测病毒的“特种兵”

檢測人員進入實驗室執行檢測任務。

大年三十晚上,微生物檢驗科科長袁峰和副科長蔡明毅、組員沈琦穿著防護服,戴上口罩眼罩,全副武裝進入實驗室執行檢測任務。分裝、檢測、判斷結果、出具報告……一刻不停歇,直到凌晨三點,等到了實驗結果,三人才出實驗室。

實驗室拿到標本後,檢測人員首先要對樣本進行病毒滅活處理。“然後依次進行核酸提取、基因擴增工作,每次檢測都是需要六七個小時。”袁峰說。

捂出湿疹,6小时不上洗手间……他们是检测病毒的“特种兵”

組員正在對樣本進行病毒滅活處理。

目前,工作人員需要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收樣本,每一個班次需要上12個小時,做完檢測後還要留下來繼續做好醫療廢棄物的高壓消毒工作,確保實驗室的生物安全。

穿上防護服就要在實驗室撐六七個小時

進入應急檢測實驗室,工作人員需要進行三級防護,穿脫防護服需要很長時間。

為了節省防護物資,也為了節省時間,工作人員一旦穿上防護服進入實驗室工作,就不輕易出門。一套防護服要在實驗室撐六七個小時,一般上午九點左右進去,就要到下午兩三點出來才能吃上中飯。6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能上洗手間,團隊成員就在進實驗室前儘量不喝水,只吃乾的食物。

捂出湿疹,6小时不上洗手间……他们是检测病毒的“特种兵”

沈琦從實驗室出來,衣服上泛起了鹽花。

工作人員能忍住6個小時不上廁所,但時間一長,他們的護目鏡上就會有霧氣。除此之外,手套也要戴好幾層,出汗時間久了,很多工作人員手上都捂出溼疹。工作結束之後,汗水已經浸透工作人員全身,有些人的衣服上還泛起了鹽花。

捂出湿疹,6小时不上洗手间……他们是检测病毒的“特种兵”

新安裝了動力送風裝置。

袁峰覺得,這一次疫情,對他們來說,對是一種考驗。“不過,用了動力送風裝置後,護目鏡的面屏上就不會沾水汽,不再擔憂影響視線,”袁峰稍顯輕鬆地說道。

家人成為“特種兵”抗疫最強後盾

“特種兵”們在前線抗疫,這時候家人的支持就是他們最強大的後盾。

同組檢測人員李錫琴的母親在疫情期間突發腦梗,在醫院搶救。但輪到她上班,李錫琴也義不容辭。在哥哥和她的調整安排下,最後,她和哥哥商量之後決定,其他家人去照顧母親,自己則衝在檢測一線。

平時袁峰都是自己開車上下班,但袁峰老公擔心她一直在熬夜,開車不安全,就開啟“專車司機”模式,上下班愛心接送,全力為她保駕護航。

袁峰的女兒很懂事,還會反過來安慰她,“媽媽沒事的,我會很乖,我不會出門的,在家裡聽安排。”原來的家務都是袁峰做,但最近家裡都是女兒和老公兩個人一起做,父女共同分擔,她也有了更多時間奮戰在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