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2020年考研成绩哪里压分最严重?

枫叶信情


最近宁夏大学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初试成绩“0分”事件被闹得沸沸扬扬,除了零分的考生之外,还有考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只有个位数”,因此,有不少考生和网友质疑,宁夏大学为了招生985、211院校的调剂生,刻意压低考生的成绩。

后来,宁夏大学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针对考生反应的情况,学校已经进行调查,相关的考试科目试卷没有超纲,评卷也是按个按照教育部和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定,学校更不会存在故意压低一志愿考生的成绩,进而接受调剂考生的情况。

2月20号,宁夏大学在官微上说明情况以后,可以说是越描越黑,并且瞬间上了热搜,有不少考生和网友仍然觉得存在猫腻,还有网友针对该事件做了一组漫画,宁夏大学在21号又再次发表声明称:”已经组织专家组,对于阅卷情况进行复查”。

“压分”“专业课泄题”(西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自然地理学》试题内容泄露),每年研究生考试结束以后,这样的事件都时有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研究生的专业课是由学校自主命题,并且由学校组织老师进行评阅,而不同学校的生源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有一部分学校有动力,通过人为的操纵试卷的难易程度,阅卷的宽严程度等,进而达到控制生源的目的。

除了宁夏大学之外,其实有不少享受优惠倾斜的地区,在专业课阅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压分”“放水”的情况。

毕竟这些211院校,虽然名义上是211、双一流院校,但在学科实力、就业竞争力、区域位置上都处于劣势,而学校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优质的生源,既然在软实力上不行,那就走“技术流”,通过一波操作,让那些报考985院校的考生,或者本科就读于211院校的考生,能成功的调剂到自己院校。

比如,之前就有网友爆料,某二区的985院校,每年的复试分数线都很低,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到复试,复试结束以后,把双非院校的考生直接淘汰掉,然后开始接受调剂,但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有调剂资格,只有本科毕业于985院校的考生,才有调剂资格。

除了通过调整阅卷的宽严程度,来调整生源之外,某些学校还会出现奇怪的情况,专业课考试的真题,竟然是以往年份考过的真题,并且题目的问法,甚至题目的内容都完全一样。

有网友贴一份宁夏大学的中国文学专业,有不少题目都是之前的年份出过的题目。

如果有时间把该学校其他专业课的试卷核对下,可能还会有类似的情况。

把以往考过的真题再考一遍,肯定不纯粹是为了减轻考生的负担,毕竟学校是想要招收优质的生源,大部分学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照顾本校生源。

曾经听某个211院校的学生说:“他们导师给告诉他们,报考本校,只需要好好复习政治和英语,专业课只要把我平时说的好好下就可以”。

除了通过人为设定专业课试卷难以程度,阅卷宽严程度来调解生源之外,的确也会出现同样的试卷,同样的考试科目,因为阅卷地点不同,而导致成绩出现很大的差异。

某辅导机构的老师就曾说:“他自己曾经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阅卷,北京、上海地区公共科目阅卷会比较严一些,如果平时的模拟考试,你能考60分,你报考北京的学校,初始成绩可能就50多分“。

其实,这种“压分”也情有可原,毕竟是针对所有的考生,而不是针对某一个考生。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在正是阅卷之前,阅卷组都会进行抽样阅卷,然后根据试阅卷的情况制定阅卷细则,如果在抽取的试卷中,大部分试卷的答题情况都比较好,那么评分细则肯定会比较严,自然会导致一些不是很出类拔萃的考生成绩相对比较低。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你在考研的过程中有没有遇见过“压分”现象?


升学与考试


我儿子的成绩是排全校第五,就是英语六级没过,没保上研究生,考研的成绩压得太低了,英语,政治,专业课,压得太低了,预估英语,政治都能,80分,结果压到,60多少,专业课,压到200多分,差得太多了,我儿子说,不可能这些分,都会,感觉答得很好,太不公平了,太伤心了哭了两天一夜,我儿子一直是个优秀的学生,大学这四年来学习成绩非常好,是党员,是优秀的班长,学习成绩重来没有过这么低,太让你伤心了,家长也伤心难过,不公平,太不公平了,能有人解决吗。这件事情就是不公平。


像雾像雨又像风77833269


2月20日之后,大部分省市都能查分了。查完分,宁夏大学人文学院的考生开始质疑。

事情经过

很多学生控诉考宁夏大学的中国文学,打分极低,低到令人发指的0分,几分,十几分。

中国文学属于专业课,专业课总分是150分,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题目根本就不难,即便是一个初中生去答,都不会得0分。而且这些学生都是去考研的,考研又不像有些高考是被迫,有意考0分,这么多低分是很让人诧异。

我本来以为是假的,因为宁夏地区是大水区。全国考研分几个区,有些区,像北京,报考人很多,所以批卷比较严,出题也比较难,分数不会太高。有些区,像西北,根本就没多少人愿意去考,所以题目简单,批卷松,被称为水区。

宁夏大学研究生院给了一个说明,这个说明表明了考生反映的事情是真实的,确实是有0分,十几分的情况存在。但宁夏大学说按照程序阅卷,不存在压低第一志愿考生的成绩的情况。

宁夏大学要拿这句话来让大家不说话估计很难,要堵悠悠之口,必须要拿出试卷来才行。

为什么宁夏大学要压分?这有什么好处?


压分的动机

原因很简单,2020年报考人数创纪录,有341万,而招生人数2019年是70多万,那2020年增加最多也就是80多万。大量的人要落榜,即便上榜,很多人也是需要调剂。一般人填志愿都会按照自己的水平往高里试一下。填兰州大学的考生绝对要远远好于宁夏大学的学生。因此,如果调剂生多的话,宁夏大学当然愿意要调剂生,不要直接报考宁夏大学的考生。


怎么才能不要这些考生?压低分数线也许是个合理的解释。因为如果这些考生分数线过了国家线,按规定就要进入复试,调剂生能进入的就少了。不过,这个只是猜测。但确实这几年,有这种情况出现了。


宁夏大学2019年的招生情况

刚才只是猜测宁夏大学有压分的意愿,我们看看,那有没有这个嫌疑呢?大家来看看,2019年宁夏大学研究生的招录情况。


在2019年,宁夏大学的招生目录里面,提到了人文学院要招74人,其中包括推免保研生,括弧里面的就是保研生,那么人文学院要招67人。


在调剂的时候,宁夏大学的人文学院需要多少人呢?以下的图片来自于宁夏大学招生的官网。我算了一下,需要79人,这个数据超出了需要招的67人。按照1:1.15来计算的话,67人需要77人。就是说,人文学院现有的报考考生都不符合要求,都可以招调剂生。

我对我这个结论是惊讶的,是不是我以恶意来揣测了?人家人文学院也许只是偷懒,只是把招生计划放上去了。于是,我查了另外几个学院的情况。里面政法学院拟调剂人数31名,经济管理学院拟调剂人数79名,回族研究院拟调剂人数2位,马克思学院拟调剂人数25位。


那这些学院本来应该招多少人呢?政法学院要招170-3=167名研究生,经济管理学院要招200-17=183名,回族研究院要招5名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招23名研究生。这里面马克思主义学院调剂人数是25名,23名按1.15算的话,是26名。


就是说,这些学院还真的不应该是拿招生计划的人数作为调剂需要的名额,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的。是这样吗?这个也许需要人文学院来解释了,为什么其他学院的人数是按照实际缺少的人数来定,但人文学院的是招生计划人数?


压分对考生的影响

压分对考生来讲非常不公平。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要过国家线。过了国家线,假定没被宁夏大学录取,还可以调剂到其他学校,还是有希望读上研究生的。压分压到不到国家线,那就是断绝所有希望,已经落榜。


另一种思考

另一方面,也要说明。因为考研阅卷不是全国统一,分区分学校进行,因此才有旱区、水区等说法,才有压分等说法。


这样也给很多考生造成了错觉,觉得自己考这么低的一个分,不应该,肯定是学校搞猫腻了,压分了。这种情况也很多的。大家随便看看,就会发现很多学校中枪。


至于宁夏大学这件事究竟是什么情况,不得而知,拭目以待。

(为了严谨起见,所有数据都来自于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的官网。)


五道口的颜学姐


考研初试压分是确实存在的,不过这仅限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因为同一份试卷在北京、上海和辽宁地区的打分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地方严格一些,有些地方比较松一些,因此网上也将一些省市分为了“水旱区”。通过网友的总结,可以看到北京、浙江、上海、四川、天津、福建、江苏这7个省被网友称为了旱区,意思就是改卷的标准较高,这样导致政治、英语、数学公共课的分数较低。

曾经有位19年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说,他当时公共课英语一64、政治66,而英语为他们方向第二,第一也才66,政治66分是第一,虽然排名靠前但是分数比较低,这位考生申请了复核,复核结果就是两个科目的主观题得分率极低,其中政治的主观题才给了28分,而他同学报考的黑龙江地区的高校,政治都没怎么复习,背了背模板和肖四都有75分和76分!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压分呢?

1.报考人数过多。

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四川、江苏这些省市好的大学都是非常多的,那么报考这些地方的学生也会非常多,但是研究生名额就那么多,那么肯定要优中选优,提高改卷的标准,淘汰掉一些实力不太行的,毕竟这几个省份也不用愁没人报考!

2.为了更好的生源。

现在考研人数增多导致一些不太行学校不仅仅满足招收研究生的数量还要求质量了,因此一些学校就想要通过压分的操作降低考研过线的人数,方便本校甚至一些更好的院校学生调剂,这样来达到提高研究生生源的目的。

不管怎么样,2020年考研初试分数已经出来了,大家还是抓紧复试吧,复试需要准备哪些都可以区我以前的回答看看!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目前什么最热门?考研,2020年2月20日,各个高校考研成绩公布,考生们都查询到成绩,各个表现不一,有的欢喜雀跃,有的垂头丧气,考得好不好,这个一是天意,而是努力,不破天灾,就怕人祸。

宁夏大学,一所著名的211,当然是今年刚刚著名,以前这所高校可以说籍籍无名。首先这所高校,是最后一批211,属于老少边穷的照顾名额,虽然有211头衔,但是实力比较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实力比较糟糕。

第四次学科评估,最好的两个学科成绩是B-:草学,民族学。

作为一所211院校,最好成绩是两个B-,这个成绩实在是太差了,可以说,全国排行大概在300意外。

因为不少中东部院校的一本高校,成绩都比这好得多,别的院校不说,就说我们河南的河南大学虽然不是211,那B类学科有14个,其中B+学科有3个.

不过宁夏大学因为是211院校,虽然实力一般,但是收到不少喜欢211帽子考生的欢迎。

2020年,不少报考宁夏大学的考研学生,查到成绩那一刻,都以为自己看错了,尤其是中国文学这门课的成绩。简直可以用尸横遍野来说。基本上都在60分一下(总分150分)。而且还有不少0分的。竟然没有上一百分的,连上50分的都不多。

考生们怒了:我们智商再低,也不可能考几分吧,何况这类文科专业,都是浅显易懂的东西,不少和往年试题类似。广大考生不可能考这么低,所以纷纷质疑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也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复:

宁夏大学的回复显然是废话连篇,东拉西扯,先说《中国文学》一科试卷并未超纲,判卷老师评分没错,核算分数无误,试卷评分组无误,你们考0分是你们答案全错。

到底这个试题是啥难度,难道是天书级别的?能让这些大学生都考0分。

原来这个中国文学试题,我看着非常简单啊,别说是文科的大学生,就是随便找一个理工科大学生,甚至高中生东拉西扯几句,我想也不该给0分吧,而且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又现成答案的,随便背背,应该考个130 跟玩的似的,但是现实是几乎都是三四十分,考生们肯定怒了。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广大考生们纷纷通过各类渠道对宁夏大学进行质疑,恐怕教育部也会关注,因此宁夏大学坐不住了,又发了一个声名:

宁夏大学意思,大家质疑的,我们申请自治区教育考试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复查,别专家组就是宁夏大学指定的,那复查肯定毫无问题。

考研的确是一个辛苦活,大家辛辛苦苦了一年,成绩考三四十分,这个说出去都丢人啊。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现在不少重点大学这个第一志愿考生质量比较差,他们不想要,就故意把分压的很低,然后大量调剂211/985生源,这个本来是无可厚非,任何一个大学都喜欢好生源,不喜欢一大群二本三本,但是欺负人不能太明显,你压个20分,30分就行了,结果你直接给人家0分,这有点太明显了吧

对于这类行为,我看不惯。比如人家兰州大学,每年公布这个招生,第一志愿上线人数。

兰州大学根据不同专业,给出了调剂要求,下图是2019年的调剂要求。

最后,为兰州大学点赞,为宁夏大学这类行为令人鄙视。

希望还广大考生一个真相,最好是公布卷子原文,让大家看看0分都是什么样的水平。

老铁门,你们怎么看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压分是研究生考试中很常见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必然出现的现象。因为研究生考试中的专业课是由学校自己出题自己阅卷,所以尺度都是由学校自己掌握。



每个学校的尺度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怎么都会有严有松,但相对来说,由于一些地方生源质量更高,竞争更激烈,所以长期以来阅卷都比较严,即题主说的压分严重,这样的地方被考生们称为旱区,而相对的比较宽松的地区就被称为水区。



大家公认的旱区是浙江、北京等地,而水区则是云南、贵州等地。也就是说,同样考一个专业,专业课考题难度也差不多的话,报考浙江、北京等地你可能会比报考云南、贵州少拿10到20分。


但压分情况并不会对所有人产生影响。如果你的目标是你报考的高校,那所有报考这所学校的考生,要压一起压,要松一起松,你的分数低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排名靠前就行。像北大清华等旱区的985高校,院校复试线看起来就不是很高,就是因为存在压分情况。

但如果你想要调剂,那压分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比如你报考北京高校,但没有过线,或者复试被刷,要选择调剂去云南高校,那你可能会面对好多水平不如你但分数比你还高的竞争者。你有可能因为绝对分值低而被淘汰。


不过,据说现在高校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接受调剂考生的时候,会在心里面对旱区和水区的考生有一个换算,所以,压分的影响基本上是肉眼不可见的。


高校人才真经


从目前公布的成绩来看,考生们普遍反映,今年的数学卷一非常的难!

我们来看一下考研数学一的试卷构成:考研数学一是考研数学中难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数学一的考试科目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科。其中高等数学占比百分之五十六;线性代数占比百分之二十二;概率统计占比百分之二十二。


从以上的分数配比来看,数学卷一的考察难度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逻辑要求很严,一旦数学基本功不扎实,或者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就很容易在数学卷一中败下阵来!

2019年的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预计2020年的考研人数达到了310万,考研人数增加了20万!而工科考生增加了十万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工科考生竞争压力继续增大,所以我分析今年的数学卷一将成为决定它们是否能够进入考研复试的重要一关!

有的考生要问今年的复试录取分数线会不会降低呢?

我认为不会!因为今年考生增加了许多,但是录取的名额并没有增加,虽然今年的数学卷一难度很大,但由于考生人数增加的比较多,所以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恐怕不会降低!

其实每年的考研科目都会出现一些令人意外的事情,我想大家已经习惯了,如果完全不出意料的话,那么考试就没有任何的挑战性了!


说文写作


考研压分,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各地区、各学校、各专业的评分标准并非全国统一。从而导致考研分数只能在同学校同专业间“相对”排名比较,而不具有全国统一的“绝对”横向可比性。

这也是好多人认为考研比高考含金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考研并不能像高考那样做到全国统一的“绝对”公平。

考研压分的情况每年都会出现,已经成了“不正常”中的“正常”现象。

考研压分通常分3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地区不同,对于判卷的标准不同。

对于经济发展比较好、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优质大学数量相对较多的我国中部、东部、南部地区,因为报考人数较多,竞争激烈,需要优中选优,所以在判卷时的标准会相对较高,因而会使得考生的成绩相对低一些。

因此,有人把我国分为了考研的“旱区”和“水区”。“旱区”即阅卷严格,平均分相对较低的省份;“水区”即阅卷相对宽松,成绩相对较高的区域。当然,这个划分,也是相对而言,并不能一概而论。

旱区的“旱”,主要体现在公共科目的主观题阅卷相当严格,比如英语作文、政治的论述题等。

比如,我考研时报考的是北京的大学,当时我的政治复习得不错,考试时也觉得比较顺利,可是分数出来后,政治成绩并不如我所愿,而考其他省份大学的同学政治分数都挺高,我认为就是因为北京高校存在压分的问题。


另一种是由于学校不同,对于专业课的出题难度和评分标准不一致。

由于考研的专业课通常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题,而每所学校、每个专业,由于要考虑到招收人数、报考人数、生源质量等问题,会设置不同难度的专业课试卷,这个必然是无法做到全国统一的。

比如说,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专业课肯定很难,而每年都需要靠调剂才能“吃饱”的学校专业课一定会比较简单。毕竟一类要“掐尖”,一类要“生存”。

我在考研复习专业课时,做过多套不同学校的历年真题,对于题目的难度变化感触很深,的确是差别很大。

还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高校在对专业课试卷的阅卷过程中,可能存在故意压低考生分数的现象。

至于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学校对第一志愿报本校的学生质量不满意,更想要那些报考更高级别学校落榜下来的调剂生,因为这些学生虽然是第二志愿,但可能比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更有实力,因为有很多是从985、211学校来的生源。

比如,2020年考研中,网友反映宁夏大学文学院涉嫌故意压低考生分数,因为有大量考生的“中国文学”专业课成绩低得惊人,高的40多分,低的甚至有0分、5分的个位数成绩,令人费解。

如果这种恶意压低第一志愿考生专业课成绩,而且压得还这么狠,以至于考生连国家线都过不了,无法再调剂到其他学校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只能说明这样的学校真是太可恶了。考生心心念念地报了这所学校,费了大半年甚至一年的心血来认真复习,却被学校如此无情地斩断了前路和退路,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对未来考研者的启示

总之,考研压分的现象确实存在,有地区间的,也有个别学校的。这就给未来的考研者一个启示,选择目标院校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合适的学校,如果实力强,当然可以拼名校;如果实力一般,可以选择“水区”中相对好的学校,毕竟因为阅卷宽松可能会得到高分,哪怕第一志愿没被录取的话,再调剂时也能以相对高的分数去与别人竞争。


海叔教育堂


我是四眼学长,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考研自主命题(专业课)的试卷由报考院校自行组织阅卷(联考例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却是由报考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阅卷,并不是“属地阅卷”。

比如某考研党是四川人,考点也在四川的某所高校,报考了上海的某所高校,那么公共课就在上海阅卷,而专业课则由上海的那所高校进行阅卷,而且多半是由报考专业的老师或者博士生阅卷。

专业课会不会压分,这个其实很难说,有的专业报考很火热,但不压分,有的则不管怎样都要选择压分,这个具体的要看阅卷老师是怎么想的,或者阅卷传统是怎么样的。

而公共课就不同了,有的省份常年压分,被网友称为“旱区”(北京、上海、四川、浙江、天津、福建、江苏等)。主要是在政治的主观题和英语的作文上进行压分,那些不太注意书写的考生最容易“中枪”。

那些被称之为“旱区”的省份教育资源丰富,报考热度高,报考学生的能力两极分化严重,通过压分这种手段,就是为了将学生区分出来,让优秀的考生更加凸显一些。说白了,就是已不再满足要招满,而是强调学生的质量,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对于报考同一“旱区”高校的考生而言,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因为要“旱”大家一起“旱”,说到底还是能力说话,对能否被第一志愿录取没有任何影响。

但如果不能被第一志愿录取,影响就比较大了,特别是那些本来就考得不是很好的考生。相比于报考“非旱区”的考生而言,更有可能过不了国家线,参与不了调剂,即使过了国家线,也很吃亏。

一般情况下接受调剂的院校是很看重初试成绩的,那些报考“非旱区”的考生即使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分数也会更占优势,调剂的选择空间会更大,更有机会调剂到满意的大学,也更有机会拿高等奖学金。

在这种情况之下,报考“旱区”的考生就觉得不公平,觉得为什么不将公共课的阅卷工作交给报考点的省份,实行“属地阅卷”呢,还更加方便。

试想一下,如果当真实行“属地阅卷”,那考生在选择考点的时候,岂不是哪里阅卷“水”一些,就去哪里考?毕竟选择考点可比选择院校要自由方便很多。您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四眼学长


从昨天开始,考研学子们都陆陆续续地查到初试成绩了。

只要是考试,就会几家欢乐几家愁。虽然国家线还没有出来,但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分数,难免心里唱一首凉凉。

因为有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分数,比预估的分数要低,有的甚至低很多,难免心生怀疑。怀疑自己被压分了。



如果真的有被压分,可能会有两个原因:

1、目标学校报考人数太多

这个应该是主要原因,比如北京,上海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也会成为很多人读研的选择理由之一,为的是以后能留在这些地方工作。

一旦出现拥挤,学生生源都不错,那么压分是必然的。比如报考人数500,那么录取人数50,这当中肯定有学霸考高分的。

如果分数都太高了,在划线时就难办了。所以,阅卷时宁愿先把分压低一点。

2、自己预估有出入



我高考时是先报志愿,再出的分数。有的人在高考时,对了答案以后,心里有个分数,结果成绩出来以后,发现差距太大。与报考的学校失之交臂。

我考研时,二外日语复习了很多遍,当时想着能拿高分,弥补我政治科的不足,结果是79分,政治幸好也在线上。

专业课,有很多题都是主观题,答案是否逻辑清楚,字迹是否工整等等,都会成为评判的标准。其实对自己的预想低一点,就不会差太多,甚至有可能会超出自己预想的,得到惊喜。

再回到问题,压分成绩最严重的省份,肯定是北京,上海,浙江等城市,因为根据考生以往的经验,都存在压分现象,被称为极旱区。

而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可能正相反。

即使是压分,也是同一所学校统一压分,考生不用太担心。否则,个个都是430分以上,也还是得从中挑选录取人才。



作为考生,如果实在怀疑自己的分数,可以选择审核分数,不过,这个作用不大。在备考时,就应该多方面想一想。

祝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