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温情服务 助力防疫复工两不误

家庭医生温情服务 助力防疫复工两不误

自复工复业以来,每天都有全国各地人员返工返学返程回到绍兴。既要严防输入,又要服务好人员返工,确保返工不忘战“役”。越城区稽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发挥与居民之间紧密联系的优势,让疫情防控工作充满温情和人文关怀,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

你返绍复工,我上门护送健康

近日,家住涂山小高层的王先生(化名)一家4口,从贵州返回绍兴后主动向企业和社区报到,并自动在家隔离。

不久前的一天,随访医生周延庆接到王先生求助电话。原来他妻子已经怀二胎7个半月了,3天前妻子开始肚子隐隐发痛,以为休息几天会好,没想到妻子肚子疼的症状一点不见好转。这可把一家人急坏了。“周医生,我们现在不便出门,能否帮忙联系妇产科医生先看看?”

一接到电话,周延庆立即联系中心妇产科医生何怡,通过电话、视频,何怡对孕妇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临近孕晚期,孕妇本身身体负荷加重,比较容易疲劳,加之贵州到绍兴旅途颠簸劳累,最关键孕妇母亲刚过世,伤心郁结。没有B超、胎心仪、化验等检查,无法进一步排除早产等风险。何怡立即汇报请示,中心领导当机立断,为保孕妇胎儿万全,决定派救护车“专车往返”,护送孕妇前往绍兴市妇保院检查。

当天中午救护车护送孕妇抵达妇保院。何怡陪同王先生和他妻子,先是胎心监护、B超、抽血化验、病毒检查,接着拿报告、沟通病情、确定诊疗方案,跑上跑下,忙前忙后,一直忙到下午15点多。胎儿一切正常,孕妇稍有贫血,王先生和他妻子终于放宽了心。

王先生掩饰不住激动,连连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如果老婆孩子有什么不测,真是不敢想。绍兴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家里孕妇老人孩子有医生帮忙,我们上班安心多了。”

你放心上班,我来解决后顾之忧

家住森海社区的吕大爷(化名),今年61岁,因癌症手术后需每周皮注2次提高免疫力的针剂。2月7日从上海返回绍兴,需居家观察。返工在即,吕大爷儿子一家马上要离开绍兴,但一想到父亲隔离期间无法出门打针,实在放心不下。吕大爷的随访医生郑洁红得知此事,马上与对应网格区域家庭医生潘栋连签约服务团队取得联系。潘栋连当即表示:“他虽然不是我的签约对象,但也是我们辖区的居民。非常时期,老百姓主动配合防疫,我们更要竭尽全力提供帮助,为他们解决一些就医困难。”吕大爷的儿子千恩万谢:“能给父亲上门打针,真是太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了,这样我们上班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小小体温计,传递隔离的爱

复工复学的节奏,很多居民举家老小一同返回绍兴。“我们自愿居家观察,不给社会添麻烦,解除隔离后再出门上班。”很多居民非常赞同并积极配合疫情的各项防控措施。

“蔡医生,这玻璃温度计又摔破了,能否再给我送一支?”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医生蔡华芳又好气又好笑,这已经是她第3次接到隔离户张先生(化名)发来要求上门送体温计的短信了。张先生一家5口从外地返回绍兴,主动隔离在家。对2个孩子和老人的健康状况非常关心,主动要求医生提供体温计方便自己平时测量体温。但非常不巧,体温计被孩子连续摔碎2次。蔡医生无奈:“体温计哪怕3次5次我都愿意送上门,但普通温度计含有水银,虽然量小,但也请务必远离孩子。”

家住敦煌社区的李阿姨(化名)和老伴2人从老家返回绍兴,自动居家隔离。第一次李阿姨觉得酒精棉擦拭不如56℃高温杀死病毒,于是把温度计放在沸水里煮了半小时,结果报废了。随访医师张犁耐心地解释:“家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热涨冷缩原理制成,有量程,只能量到42℃,超过温度就要暴胀了。家用温度计消毒用酒精棉擦拭,使用腋下测温即可。”

第二次李阿姨不小心把体温计摔了,张医师赶紧指导:“先开窗通风,再用胶带或硬一点的纸,把水银沾到或划进能密封的塑料袋或有盖子的玻璃瓶,再在瓶子里加点水,外面多套1个塑料袋,防止水银挥发。”

这样的上门服务故事在稽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很多。作为家庭医生,身在基层、服务百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防控疫情斗争作为职责和使命,用耐心、细心、爱心铺设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