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重慶的中心商務區“金山角”是解放碑、江北嘴和彈子石。大家都知道解放碑是重慶的招牌,現在江北嘴也在高速發展。但彈子石給人們的印象好像是一個離渝中很遠的一個城鄉結合部。但是彈子石遠比我們想象的有魅力,他作為重慶開埠最早的地區之一,在2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重慶最早的水碼頭。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國家 4A級景區,“一街兩埠四院十景”是它的特色。這裡還是吃貨的天堂,減肥人的噩夢。

彈子石的傳說

“彈子石”曾經叫“誕子石”。遠古時期,大禹在重慶南岸塗山和塗山氏之女共結連理,但大禹為了國家安危,三過家門而不入。塗山女太過思念大禹,結果望夫化石。後來這塊石頭誕下了大禹的兒子夏啟。所以被稱為“誕子石”。後來人們叫著叫著就成了“彈子石”。

一街兩埠四院十景

“一街兩埠四院十景”是彈子石的核心景觀。一街是彈子石老街;埠是下江、上埠;四院是王家大院、孫家花園、夏家大院、青陽公館;十景是一德堂、百歲坊、青雲橋、愛情牆、海關石、花朝門、利川號、塗山窯、映月池、餘音閣。

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一街——彈子石老街

重慶開埠後,許多外國的商人都來到彈子石。有日本人,也有高鼻子的西洋人。這些外國人的到來就使得這裡出現了很多歐式建築、外資工商業等。讓這裡真正變成了“洋人街”。而這裡也聚集了許多大企業,如裕華紗廠、川威製革廠等等。許多貨品像鹽、糧食、棉紗等都在這個碼頭集散。大批商輪在這裡停泊著,堪稱長江上游內陸的“清明上河圖”。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內遷重慶,這讓彈子石變得更加熱鬧。日本飛機對重慶大轟炸的時候,卻不炸彈子石。這是因為當時的日本商人、歐美駐華人員都躲進了彈子石。在沒有轟炸的彈子石,達官貴人們盡情享受著他們的快樂。這裡就變成了重慶城外的富人區。而如今,老街一片祥和,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怡然自得,白天有菜農在這裡擺攤賣菜,孩子在巷子裡追逐打鬧,過著簡單而平凡的生活。

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創始人叫王信文,來自湖廣填四川。當時王信文來到重慶,看到彈子石這裡非常熱鬧,還有一個水路碼頭,於是他就在這裡定居了下來。王信文的妻子是個百歲老人,享年108歲,當時光緒皇帝還給其妻立了“百歲牌坊”,寓意百年好合,當時就立在謙泰巷口。由於王信文經商得當,成為了非常有名的大鹽商。王家大院人口最多的時候有96人,五代同堂。之後圍繞著王家大院就形成了繁華的街市,後來就變成了彈子石老街。而王家大院也被譽為重慶江南名宅、“西部水路門戶第一家”,是重慶開埠史的地域標誌。

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孫家花園

孫家花園是現在比較完整的民國建築,曾經是渝城名商孫樹培的家。孫樹培還曾幫助過共產黨人劉伯承。當時,軍閥王芳舟要抓捕劉伯承,孫樹培就讓王芳舟在孫家大院住下來避難。第二天清晨送劉伯承上船離開了。

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夏家大院、青陽公館、一德堂

夏家大院是巴渝的名門望族夏氏家族的家。整個大院,坐落於渝州“青獅白象鎖大江”典故中的獅子山麓,依坡而建。兩扇黑漆大門是夏家聞名巴渝江南的地域品牌。青陽公館是辛亥革命中四川名將石青陽的故居。也叫做“青陽大莊園”。一德堂是百年基督教堂,也是結婚場地的不錯選擇。

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彈子石美食一條街——吃貨的天堂

要是沒來彈子石老街吃過這些東西,就沒資格說自己是個吃貨。彈子石大佛段老街的袁師傅烤肉、冰粉妹妹對於吃貨來說都不陌生。天色還未完全黑掉,這些燒烤攤都開始散發香氣了。約上三五好友,點上燒烤,坐在此處,就能消除一天的疲憊。等燒烤的時候,還可以點一份阿亮的涼糕。燒烤配涼糕,是這裡的經典搭配。儘管涼糕是夏天的美食,但阿亮涼糕在冬天也同樣熱銷。彈子石轉盤處的鴨血面莊已經開業17年了。店的位置有點偏,但完全不影響這家鴨血面莊的生意。雖然賣相不好看,但入口滑嫩爽口,十分入味,而且還沒有腥味。葉小包在彈子石已經30幾年了,到現在還只是賣鮮肉包和豆沙包。這裡一碗小面還是隻要5塊錢,而且面還多。面對這麼多美食,真的都要流口水。

被人遺忘的彈子石:解放前為重慶中心商務區,為山城開埠史的地標

閒暇時來到彈子石子老街,漫步街頭,在正面可以看到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而在背面就是這一座美麗的城市。在這裡放空自己,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好好欣賞一下彈子石的美麗景色,它即將成為下一個網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