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1


2020年春节,大概是我们经历过的最特殊的新年。


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里,有人仔细数了一遍一颗草莓上到底会有多少籽,有人把春节联欢晚会看了8遍,有人每十分钟就刷一遍朋友圈。而我终于有了大把时间刷剧。


2011年上映的美国灾难片《传染病》,初上映的时候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只觉得浪费那么多大牌明星的演技,一度以为是公益片来着,没有高潮。


既没有美国大片常见的大国自豪和英雄主义,也没有返璞归真下的以情动人。可以看做是普普通通的病毒从发生到制止的纪录片。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但是在2020春节这个特殊时期,再来二刷,反而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身处影片的大环境下,有着许多的敬佩与感动,也有着许多的反思。


2


《新科学家》杂志(New Scientist)曾如此评价:「很少有好莱坞的商业片能像本片一样,在科学事实上投入这么多功夫。」片方请来专门的医学顾问:哥伦比亚大学感染和免疫中心的 Ian Lipkin 教授。以保证内容的科学与严谨。这让这部影片,更像是一场提前演习,预言各个击中靶心。


影片讲述的是一场在全球迅速蔓延的传染病,源头是一种新型病毒MEV-1。


影片的开始讲述了一位去香港出差的女高管,回到美国后发热并咳嗽,这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以为是在倒时差带来的身体不适,但是很快的就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迅速死亡。


很快香港和东京也出现类似死亡病例,并且伴随着便捷的现代交通迅速扩散。疫情开始爆发。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3


让人心有不安的是影片中的每一处蛛丝马迹,在当下都能找到映照。


MEV-1和新冠同样是呼吸道疾病,不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公众环境下的电梯按钮、公交车扶手、门把手都可能成为传染源,我们作为活动主体通过各种的接触活动,沾染到了病毒。而一个人平均每天用手碰触自己的脸颊多达2000~3000次,于是,病毒就这样通过嘴巴、鼻子、眼睛等暴露在外面的黏膜部位进入人体,从而感染。这种传播方式让人防不胜防,哪怕全副武装,仍然心有戚戚。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同样的,影片中的疫情爆发时间正处在西方感恩节,是家人团聚,亲朋好友互访的日子,等同于中国的春节,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点下,购物中心和交通枢纽人头攒动,大量的聚集性活动在发生,这就意味着大量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传染概率激增。


在这种持续无特效药的情况下,很快地,居民开始恐慌,社会秩序开始混乱,物资也在短缺,甚至装尸袋都不够用。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4


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的进行救治,进行实验研究寻找特效药,甚至在疫苗不成熟的时候就冒险的给自己试用。


而在这种情况下,同样的出现了发国难财的人,一个野心勃勃的记者,以社交工具博客作为平台,专门追踪第一手的疫情信息。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因为政府最初实行“维稳”策略,对公众隐瞒了真实情况,导致民众对政府丧失信任,转而相信记者说的每一个字。


记者利用民众的信任和恐慌,勾结制药商赚钱,声明我们的中药“连翘”可以治愈,引起民众的疯狂购买甚至暴力抢药。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5


不同于大圆满结局,影片的最后疫苗研制成功,人类仿佛走向了充满希望的未来,但是镜头一转,瞄准了病毒的起源,是因为人类破坏了蝙蝠的寄居地,导致蝙蝠进入人类的生活圈,最终引发了这次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最后一幕,破坏蝙蝠寄居地的正是美国女高管的公司。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人类,自认为是食物链的最顶端,但这是一种傲慢。


无论是影片中的蝙蝠,还是2020春节的蝙蝠,都是对我们的警示,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对大自然谦卑和尊敬。


妳国影院 |《传染病》:8年后的今天,才知这部影片有多“神”


END


插图 | 网络



- 大喵 -

窝家撸猫的刷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