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农民朋友你家存了多少口粮?

天空6709


家有稻谷五千斤。还有菜籽五佰斤,小麦玉米家全有,黄豆芝麻上百斤,去年花生收得多。还有十代未油分。屋前屋后果树菜,一年四季常更新。粮食多了养鸡鸭,有蛋有肉吃不惊,家中有树好盖房。小麦桔杆防雨阴,土墙盖草别一格。桃源世外度余生,卖点菜粮换点盐,长点草药好治病,平民百姓啥不求。只求和平能永今。


老鞠370


古人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是作为我们这一代不愁吃不愁穿的年轻人而言,从来没有真正的理解过这句话的深意,直到经历这次的疫情……

大家好,我是山里伢伢。我家公公婆婆一直都有存粮的观念,他们很信奉老祖宗们传下来的话,无论是从以前的菜米油盐,还是现在的鱼肉糕点、水果零食、烟酒茶,他们都习惯性的多储备,从来不嫌多。

一是他们的观念里有根深蒂固的思想,二是觉得日常生活总少不了的东西,有备无患。在农村像好一点的糕点、水果零食、烟酒等在当村的小卖部还不一定有卖的,多半是只有到镇上才能采买到。而他们并不喜欢出来赶集赶热闹,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就索性多置办点。

像我们家今年春节采买的水果零食、饼干糕点、烟酒等到现在都还只吃完了一半,也幸亏买的多,不然这个节骨眼嘴馋了还真不太好办。

另外,在农村,像基本的口粮大米和食用油,只要在家种地的几乎每家都会至少存够一家人一年的食量。

我们一个六口之家,加上30只鸡的饲料粮,公公就足足留存了两千多斤稻谷。食用油存了200多斤,花生500多斤,黄豆100多斤。

除此之外,我公公还喜欢储存红薯及南瓜、冬瓜、佛手瓜等蔬菜,一起放到地洞里,过完年还可以拿出来吃。

至于肉类,过年的时候冰箱冰柜都得塞满,平时最低的标准是冰箱里不能空。

以前,我偶尔还会反对他们储备太多东西,时间长了不新鲜不好吃,但是经过这次疫情,我想我以后更不能说了。存粮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呀,特殊时期果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山里伢伢


真是说来惭愧呀作为农民的我,居然是买着粮食来吃。因为我们这边近几年的这个退耕还林,好多土地都种了那个厚柏树。然后这几年都成年了,种的越来越宽。像有的土种了这个的话,就没办法种别的农作物了,像有的挨着土的那个田也是这样子,它长起来了就没法种稻子了,所以目前我们的田地都荒废了,没有种田了,一个村子几十户人家就只有一两户种的有田,所以大多数都是买着来吃。


乡下小红


很高兴回答你问题,我是茂名农村的,茂名地区稻谷一年二季,每季收3000斤;一家大大小小十一口人,每季都是够吃有余。菜自家地里种有,都是妈妈准备过年拿到市里卖的,有蒜苗丶香菜丶白萝卜丶乜菜丶甘蔗丶韭菜等,不知道来了疫情,菜都烂地里,吃不完,都拿来喂鸡鸭鹅…


摆摊超哥


你好 我是东北农村的 我觉得存多少粮那得看种的是什么。种水稻的一年吃的大米,肯定留够。种小麦的,留够一年的白面。种白菜 萝卜的也会留不少。

我们这里种的大部分玉米,我家只留3000斤,其余都买掉。平时吃的大米,豆油、白面都是买的。平时买一袋50斤,过年买4袋也就200斤。糯米50斤做点豆包八十多斤。

基本就这些了,虽然我们种地但是也不是什么都种,我们自己没有的很多,与城里人一样都得先吃现买。

种的多的像是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等等。大部分都是卖掉,不会留太多。我们靠卖粮生活呀!


靠自己生活会更美


我就是农村的,三口之家,不到三亩地,水利条件不错。在以往我打的小麦一般存上二十袋左右,够吃两年,其余全卖。

现在不一样了,都在打工,一天可能在家吃一顿饭,有时两天都不在家吃饭,所以一年留五六袋粮食,也够吃了。


心灵的故乡733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真实告诉大家,我家里二十多年没存一粒粮食了,为什么呢,主要是种蔬菜了,不是只有我家没存粮,是很多没存的,说真的家里没点粮食,总觉得有点不安全感,劝大家能存的尽量多存点吧。


未来148854443


我老家在西南某农村,我说说我那得情况吧,一般有人在家都会种水稻,其他杂粮就种得比较少了,水稻一般会收4到5千斤左右,个别的人会种得多点,会留留下一千多斤自己家人吃,剩下的都会买了换钱,农村的存粮真的很少的。


川东北


我在西北农村。

我们这边土地多,但都是山地,广种薄收。没有经济作物,一年只种些口粮,种些玉米买钱花。大部分土地已经荒芜,杂草丛生。壮年劳力都打工挣钱了。

我家没有钱,倒是存的口粮也能吃三四年,也就五六千斤。

现在是经济社会,口粮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欢欢泽泽575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觉得好现实,疫情期间家里的余粮能撑几天?

坐标鲁南地区,家里四口人三亩地,现在虽然都搬到县城住了,但家里的地一直种着。

每年种麦子收麦子,种玉米收玉米,种花生收花生,地里的活都是父母在干,我劝过很多次,别种地了,一亩地一年纯收入也就几百块钱,还没有一个月的工资多,但父母说我不懂,即使不挣钱也要种地,种地也不是为了挣钱,家里有粮和家里没粮,心态上是不一样的。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恐怕也是很多农民父母的心态吧。

每年家里都种花生,现在家里前年打的花生油都没吃完,后来坚决不让父母再种花生了,什么时候吃完油,什么时候再种,因为收花生真是太累人了,一粒一粒的种进去,然后一颗一颗的拔出来,再一把一把的摔出来,虽然现在什么都机械化,但父母不愿花那几十块钱,所以所有程序纯手工,一天下来真的是吃嘛嘛香,躺下就睡。

现在家里常备满满两铁通花生油,小麦二十几袋,断粮的时候随时可以打成面子,玉米没有,收了就卖,家里院子大,种了当季很多蔬菜,水有自来水和压水井,火有一罐煤气,撑不了多长时间,但可以生火的秸秆多啊,高高的两大落,自给自足几个月没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