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议会选举,保守派获胜,有何现实意义?

新文化街男孩


选举结果就代表民心所向。虽然伊朗第11届议会正式选举结果还未出炉,但从已公布的42个席位的结果来看,保守派就占了4/5,保守派获胜已成定局。



2016年第10届议会选举时,主张和美国改善关系的改革派与温和保守派以绝对优势大获全胜,说明当时伊朗人对美国还抱有很高的期待,对伊核协议的实施也有信心。当时,伊朗人投票的积极性很高,投票率高达62%。可见,伊朗人对于改变现状的愿望还是很迫切的,对未来也充满了憧憬。并且,因为伊核协议的签署,伊朗石油出口没有了限制,经济迅速复苏,2016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2.5%,这是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从未有过的。当时,温和派代表人物总统鲁哈尼的支持率也因此出现大幅上升,并顺利连任总统。


不过,对于伊朗人来说,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随着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甚至加强了制裁措施,伊朗的经济状况再度迅速恶化。大多数伊朗人都感觉被美国耍了,在反美的同时,也对主张和美国改善关系的改革派大为不满。这次议会选举,保守派能够获胜,再次体现了这种不满情绪的释放,和对改革派推行的内政外交政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这种失望情绪还表现在投票人数上,德黑兰仅有22%的选民参加投票,全国参加投票的选民也只有40%左右。这不仅是对改革派失望,也是对接下来的四年缺少了信心。

虽然投票率不高,但毋容置疑的是,保守派还是赢得了民心。在已决出的议员中,内贾德当总统时的14位前内阁成员和央行行长全部当选。在伊朗人看来,屈膝妥协都无法感动美国人,还不如挺直腰板重新对美国强硬,这起码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很多参加投票的伊朗民众都表示,在美国制裁下,已准备好将再过几年苦日子。


既然得到了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保守派的地位还是非常稳固。1月份伊朗出现的骚乱得以快速平息,也证明伊朗现政权依然是强而有力的。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的伊朗现政权已不得人心的宣传显然就是谣言。

新一届议会选举结束后,明年伊朗还将进行总统大选。不出意外,保守派代表人物将取代鲁哈尼被选为新的伊朗总统。最高领袖、议会、总统全部是保守派人物,这将使伊朗政权更加稳定,对美国态度也会更加强硬,这样的话,美伊关系还将会持续紧张下去。


高山流水116820061


近期伊朗议会举行选举,保守派已经获胜,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美国和伊朗高度紧张对峙,让伊朗人民产生人人自危的心理,认为和西方国家做成交易,会让伊朗陷入到极度危险的境地。根据伊朗媒体的报道,4年一度的伊朗议会选举计票工作基本结束,在已经公布的138个席位中,强硬派赢得了135个,而以鲁哈尼为代表的温和派,仅仅获得了20个席位,独立派人士获得了28个席位,由此可见强硬派基本获得了胜利。

现在出现的情况就是强硬太极度反弹,主要原因就是前段时间美国斩首了苏莱曼尼,让美国和伊朗产生了高度对峙的情况,美国对伊朗的威胁已经无以复加,不仅对苏莱曼尼斩首,而且还基本摧毁了圣城旅的海外组织。人们纷纷指责鲁哈尼应对不力,很多人开始怀念当年的内贾德。不过另一个情况是这次的投票率创历史新低,实际的投票率可能不足40%,这是1979年以来伊朗出现过的最低的投票率,这种情况让人感到非常的担忧。

投票率过低说明民众对政府缺乏信心,因为很多人认为现在投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尽管伊朗政府做了很多的宣传工作,但是投票率非常的不理想,主要是伊朗周边的环境不断的恶化,就算是把票都投给强硬派,伊朗也不可能去攻击美国,因为两个国家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

而且现在的局势来看,欧洲各国也在落井下石,因此很多伊朗民众失去了对强硬派支持的信心,不过总的来看鲁哈尼的外交失利是这次伊朗温和派失败的主要原因。


江淮圣手


2月22日,伊朗第11届议会选举初步结果显示,保守派将在该国议会中获得绝大多数席位。这种结果意味着,在美伊关系恶化的情况下,维护伊核协议谈判成果的改革派不受欢迎,而持强硬“抵抗”态度的保守派势头上升。初步计票结果还显示,内贾德总统时期的14位前内阁成员及当时的央行行长都已经当选。内贾德为保守派代表人物,曾是革命卫队领导人之一,2005年至2013年任伊朗总统期间反对与美欧改善关系。(2月22日澎湃新闻)


在伊朗,前总统内贾德被认为是保守派代表人物,现总统鲁哈尼被认为是温和派代表人物,伊朗最高领导哈梅内伊是当然的保守派代表人物。伊朗这次议会选举,保守派大获全胜,有媒体称鲁哈尼地位将不保,内贾德似的人物将卷土重来。个人认为,不尽然。


这次伊朗议会选举保守党获胜,难道仅仅是内贾德的获胜?又何尝不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获胜?只要哈梅内伊还是伊朗最高领袖,不管伊朗总统是谁,鲁哈尼也好,内贾德也好,伊朗都必须对美国强硬,不可能屈服于美国的淫威。


内贾德当总统时,对美国非常强硬,被称为是美国的克星。鲁哈尼当总统后,相比内贾德而言温和一些,但有伊朗最高领导哈梅内伊对美国强硬,已经足够了。哈梅内伊和鲁哈尼一刚一柔、刚柔相济,最终也是听哈梅内伊的,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不是吗?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对伊朗极限施压,妄图挑起伊朗内乱,推翻伊朗政权。不久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媒体,还在挑起伊朗学生、伊朗民众要求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台,但是这次伊朗议会选举,美国无疑傻眼了。正如《卫报》分析认为,伊朗此次选举结果表明,尽管投票率创了新低,但以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为首的保守派实力得到了巩固。


美国今年举行大选,美国总统特朗普连任希望很大,对伊朗极限施压的政策基本不会改变;伊朗将在2021年举行总统大选,这次强硬派人士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为明年总统大选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不出意外,鲁哈尼之后的伊朗总统应该是强硬派,而不再是温和派。强硬派总统与强硬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强强联合”,确实够特朗普喝一壶的。


伊朗这次议会选举,虽然投票率低,但前往投票站的许多伊朗民众均表示,为了伊朗国家独立,他们愿意再承受6年的制裁。也就是说,伊朗民众要与特朗普率领的美国斗争到底,即使特朗普连任,伊朗也不可能屈服。看来,特朗普与伊朗的“月子”已经结下,而且根深蒂固,特朗普希望与伊朗领导人谈判的愿望,估计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实现了。


毛开云


据相关媒体报道,2月22日,伊朗第11届议会选举,在已经宣布投票结果的42个议会席位中,保守派候选人获得了约4/5的席位,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内贾德总统时期的14位前内阁成员,及当时的央行行长都已经当选。内贾德为保守派代表人物,曾是革命卫队领导人之一,2005年至2013年任伊朗总统期间 反对与美欧改善关系;

从这份报道当中不难看出,在当前美国与伊朗敌对态势加剧的背景下,伊朗保守派大获全胜足以表明,以取得伊核协议成果为政治资本,提倡与西方改善关系的改革派,当前已经不再受欢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温和派鲁哈尼政府 此前的政策,并没有得到国内大多数人的认同,反而让伊朗国内民众感觉到,自己国家被美国的欺骗戏耍;





至于说,此次伊朗议会选举保守派获胜,有何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此次选举结果足以证明,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首的保守派,实力上得到了巩固,这对于美国来讲,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随着伊朗保守派的获胜,美国再想利用经济制裁的方式 打压伊朗,迫使伊朗在伊核问题上做出重大妥协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有前往投票站的伊朗民众表示,为了国家的独立,他们愿意再承受6年的制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伊核协议的重新谈判,都将不会有太大进展,毕竟,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保守派,一直对美国采取的是强硬政策,如今,保守派获得胜利,美国对伊朗采取的制裁政策,必然受到削弱影响。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小柳聊聊兵


根据伊朗媒体的对外报道,2月22日,伊朗第11届议会选举,在已经宣布投票结果的42个议会席位中,保守派候选人获得了约4/5的席位。在伊朗议会290个席位中有183个已经确定,保守派或强硬派获得135个席位,改革派获得20个席位,独立参选人士获得28个席位。


通过这次伊朗议会的选举,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伊朗的保守派是的,已经掌控了整个议会。而对于伊朗的保守派势力,主要是以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时期统治最为明显。而目前通过这次选举,可以看到内贾德总统时期的14位前内阁成员,及当时的央行行长都已经当选。内贾德作为保守派势力的代表人物,在2005到2013年任伊朗总统期间,一直坚持反对于欧美国家改善关系,这也被称为伊朗的强硬派。



而如今伊朗一会再次有保守派势力占据多数,这也与伊朗最近几年来的整个外部情况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以鲁哈尼为代表的伊朗是以温和派势力为著称,也就是说,伊朗的改革派,是由于鲁哈尼的改革派选择与美国和西方国家接触的政策,最终才签订了2015年7月的《伊核协议》。当然,在改革派的成就当中,就是伊核协议为伊朗换来了接近三年的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长率一度都超过了10%。


可以说,鲁哈尼的改革派在伊朗高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显然,他的政策占据了伊朗社会的主流,也给伊朗带来了环境的改善和财政的收入。然而,随着美国2016年总统换届以后,就改变了奥巴马之前的与伊朗接触政策。而是采取美国优先,美国利益至上的对外方针,伊朗问题上自然就遭到美国恶语相加,同时,对伊朗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制裁举动。导致改革派相信了美国的政策,结果又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无赖行为。

改革派在伊朗内部就已经失去了更多的支持,从而变成了众多的指责。因而在伊朗国内的保守派势力进一步站在了伊朗的政治舞台前沿,如今,伊朗议会选举的胜利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伊朗一定会选择更加强硬的姿态来针对外部,尤其是针对美国对伊朗可能采取的经济制裁与军事恐吓。伊朗的保守派势力掌控伊朗的政治方向,对伊朗来说,与美国的斗争可能变得更加强硬,也可能导致美国与伊朗陷入更加严重的危机当中。

因此,对于伊朗改革派上台掌控伊朗的国家主要方向,必然在美衣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而美国对伊朗显然不会有多大的改观,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的手段也不会放松,伊朗改革派上台的与美接触政策俨然已经失败,如今的伊朗,也只能是采取强硬姿态与美国斗争。更让人担忧的问题很可能是伊朗的保守派会推动伊朗像核武器发展道路上前进,这有可能让一个问题变得更加危机四伏!(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然小司



尽管尚未公布正式的选举结果,但伊朗强硬派获得压倒性胜利已成定局。

根据伊朗当地媒体2月23日的报道,四年一度的伊朗议会选举计票工作已基本结束。在已经公布的183(共计290)个席位中,强硬派赢得了135个席位,而以总统鲁哈尼为代表的温和派仅仅获得了20席,独立人士获得了28个席位。强硬派获胜已经没有悬念。

本次伊朗议会选举有两大特点。一是强硬派“反弹”,温和派“惨败”。二是投票率创历史新低。伊朗内政部长法兹利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此次伊朗议会选举的投票率为42.57%。而根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的报道,实际投票率可能还不足40%,为1979年以来最低。即便如此低的投票率,还是在5次推迟选举时间 ,数次延长投票站关闭时间所获得。以伊朗相关专家的话说:令人堪忧。


如此低的投票率说明,伊朗大部分民众已经没有热情,对未来缺乏信心。一位53岁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上届议会选举很多人都投票了,但投票过后他们的热情每天都在消失。现在去投票已经没有意义。”在投票前,伊朗政府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鼓励伊朗人民踊跃投票,以高投票率“让敌人失望”。甚至于,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都亲自出来鼓动,并说:“投票是一项宗教义务”。然而,投票率仍然不理想。

伊朗本次议会选举的另一个特点是强硬派“强势反弹”,温和派“全面失守”。在伊朗,强硬派也叫保守派,温和派也叫改革派。比如,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就是强硬派(保守派)的代表,而现任总统鲁哈尼则是温和派(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其实,所谓的强硬派和温和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外关系的战略上。强硬派主张对美国,以色列以及西方国家实施“硬碰硬”政策,以“热情和宗教力量”战胜一起敌人。而温和派则主张以“合作和妥协”换取伊朗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伊朗的强硬派和温和派的内斗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究竟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则必须由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根据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来调整和确定。比如,在需要调整时,强硬派的内贾德在2005年当选了总统。在内贾德的强硬“核政策”导致联合国制裁后,温和派的鲁哈尼又上台了!

以总统鲁哈尼,外长扎里夫为代表的温和派上台后,调整了内贾德时期的强硬政策,与国际社会展开了合作,并终于在2015年7月达成了《伊朗核协议》,为伊朗争取了宝贵的三年发展期。“伊核协议”签署后,英,法,德等欧盟国家纷纷解除了对伊朗的制裁,并在伊朗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一些国际的知名大公司也纷纷进驻伊朗。美国也部分取消了对伊朗的限制。一些原本和伊朗友好的国家也得以将先进的“工业技术”援助伊朗。使伊朗各方面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鲁哈尼的改革和温和政策给伊朗带来蒸蒸日上的发展之时,美国政府换届了!而美国新政府由于不满意奥巴马前政府的对伊政策,以及以色列提供的伊朗违反“伊核协议”的“证据”,要求伊朗在“伊核协议”中增加“核查和控制”以及“限制弹道导弹开发”的新条款,但遭到伊朗的拒绝。为此,美国政府于2018年5月8日退出了《伊朗核协议》,并恢复了对伊朗的制裁。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后,国际社会曾做了大量的“劝和”工作。然而,效果不佳。在伊朗国内,强硬派也借机向温和派发难,要求伊朗政府恢复强硬政策,并完全退出《伊朗核协议》。在伊朗强硬派的“掣肘”下,鲁哈尼也只有采取“拖”的办法。而美国也终于失去了耐心。并于2019年5月2日对伊朗实施了“极限施压”。


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给伊朗国内的经济和民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令强硬派更有理由质疑鲁哈尼的应对措施。而美国1月3日对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将军的“刺杀”行动,更是点燃了伊朗强硬派的怒火。再加之伊朗革命卫队对乌克兰客机的“误击”,导致了强硬派和温和派内斗的加剧。而在“误击”事件发生后,伊朗国内出现的反哈梅内伊倾向,也令哈梅内伊生出了对鲁哈尼的“不满”,导致哈梅内伊“倾向”了强硬派一方。这次议会选举的结果足以证明了这个判断。因为,在伊朗这个政教合一的体制内,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才是伊朗真正的最高决策者。

伊朗的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是分开进行的。虽然伊朗下届总统选举要到2021年才举行,但在强硬派控制议会后,鲁哈尼的总统地位将会“朝夕不保”,逼宫已经在所难免。因为,强硬派一旦控制了议会,鲁哈尼将会处处受制,其战略和政府政策将无法推行。据伊朗的相关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后,鲁哈尼很可能会被迫辞职,或伊朗将提前举行大选。而一名强硬派当选议员已经公开表态:“强硬派成为总统后,将会和美国开始‘新篇章’。”言外之意已经非常明了。有两个层面,一是强硬派将谋求控制政府或总统职位。二是将对美国实行更加强硬的政策。


据伊朗强硬派人士在选举结果大局已定后透露,出任议长或者是替代鲁哈尼的人选很可能是有着伊朗革命卫队背景的前德黑兰市市长穆罕默德·巴盖尔·卡利巴夫。据说,此人的强硬程度绝不亚于内贾德。果真如此的话,不管是强硬派控制议会,还是取代政府,伊朗必定实行更加强硬的“对美”政策。那么一来,美伊关系的走向,或者说是伊朗的命运将是一张“不可捉摸的网”。

美国目前对伊朗所实行的“极限施压”政策,已经使伊朗不堪重负和苦不堪言。试想,如果强硬派上台后,伊朗的对美手段更加强硬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有专家分析指出,可能会有两种结局。一是美国“认怂”。二是美国被迫对伊朗“动武”。变数也有两个。一是美国会“认怂”吗?二是今年正是美国的大选前,一心想谋求连任的美国现政府会冒险对伊朗动武吗?基于这些不可知性,所以才会说:今后一段时间的美伊关系将似一张“不可捉摸”的网。


卞竞婉


如果保守派获胜,伊朗肯定会实行更加强硬的对美政策,从而令美伊对峙的走向更加捉摸不定。其实从2月22日的伊朗议会选举结果就能够看出来,强硬改革派已经彻底败给了温和的保守派,在目前已经公布的183个席位中,改革派赢得了135个席位,而温和派只获得了20个席位。

为什么以总统鲁哈尼为首的改革派支持率这么低?因为改革派已经失去了民心。

第一,当初美国制裁伊朗的时候,民众都苦不堪言,把责任都归咎于对美强硬的内贾德,所以后来都把希望寄托于温和的改革派,也就有了鲁哈尼上台。鲁哈尼上台之后,却又太过于温和,导致在与美国谈判的过程中处处受制于人。而且在伊朗少将苏莱曼尼被美军刺杀之后,鲁哈尼政府敷衍的做法让伊朗民众寒了心。越是到今天,伊朗民众越能感受到伊朗政府的无能,所以没有了再选择改革派的理由。

第二,虽然改革派通过签署《伊核协定》为国家赢得了喘息之机,但是随着新的美国总统上任,美国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伊核协定,要求增加新的协议项,这时候伊朗民众才知道一味妥协并不能换来和平,美国的贪婪和野心是无法满足的,既然忍气吞声没有用,还不如选择强硬的温和派。



强硬的保守派真正获胜之后,肯定会控制议会和取代政府,然后伊朗政府将以更加强势的姿态应付来自美国方面的威胁。一旦保守派上台,美伊局势会陷入僵局,美国自然是不会轻易妥协,对伊动武的可能性会增加,到时候中东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国际视角浅说


在伊朗和美国针尖对麦芒之时,伊朗的议会选举结束了,保守派取得了完胜。其意义十分明显,是美国刺激了伊朗人民的反美热忱。在伊朗人民的心目中,与美国强硬,才是符合伊朗人民的心愿的。因此,保守派才会赢得绝对胜利。

此次选举,让伊朗前总统内贾德任期时的14位前内阁成员,及当时的央行行长都当选。内贾德作为保守派代表人物,曾经是革命卫队领导人之一。在2005年至2013年任伊朗总统,期间反对与美欧改善关系。因此可以显示出其实伊朗人民不需要和美国妥协,而伊朗人民选择强硬派,就是显示出了伊朗人民反对美国的基本意愿。

据德克兰媒体报道,伊朗4年一次的议会选举在2月22日开始,本届选举有7100名候选人,在全国208个选举参加竞选,本届选举有5800万个合格公民,其中290万个选民是第1次参加选举,这也是伊朗举行第11届议会。本次选举在290个议席中进行,183个议席已有归属,保守派候选人获得了135个穴位,改革派赢得了20个穴位,独立派赢得了28个穴位,保守到大获全胜,改革派表现失望,已经岌岌可危。

这次投票创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的历史新低,全国的投票率大约只有40%,德黑兰的投票率只有30%,而在上一次的2016年的全国,投票率为62%,因此可以看得出,实际上有许多人对于伊朗的前途是感到失望,或者是没有信心的。对于应该选举谁?心存疑虑的。所以,他们不愿意参加此次投票,自动放弃了自己的选举权。

当然,以鲁哈尼为代表的温和派失选 ,表明了伊朗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因此而进行调整,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可能会激化,战争的风云变幻莫测。虽然美国今年将会举行总统选举,但是,美国在中东地区,乃至在波斯湾的军事威胁越来越大。因此,不排除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后,有军事侵略伊朗的可能。伊朗的议会选举,让伊朗更加强硬。而美国总统选举之后,更有了对伊朗开战的时间。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伊朗议会的这样一个选举结果,反映了从政府到民间的保守势力再度占了上风,这将给改革派的鲁哈尼政府施政以更大的掣肘,对特朗普政府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没有必要给伊朗选举的结果欢呼,大部分伊朗民众对议会选举选择了放弃。除了2016年选出的本届议会,伊朗议会大部分是保守派势力占上风。伊朗此次议会选举的投票率仅为42.5%,是历届议会选举中投票率最低的。比(2016年)的投票率低了约20个百分点,而首都德黑兰的投票率仅为22%。这样一个投票率,还是政府多次号召并5次延长投票期限的结果。此次选举候选人登记工作在去年12月1日就开始,但一直到今年的2月13日才公布了候选人名单。说明了虽然伊朗的保守势力抬头,但有超过一半的伊朗民众对现政权的失望和不满。上一次保守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是2012年,那时候的投票率达到了65%。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多次呼吁民众前去投票,并说敌对势力夸大了伊朗内部的矛盾而搞投票率将令敌人失望,可结果呢?


改革派的鲁哈尼政府将受到更大掣肘,而保守派也解决不了伊朗的现实问题。议会选举结果反映了伊朗民众对鲁哈尼政府的不满: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伊朗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对外政策上过于软弱,没有能够以伊朗核协议为筹码,从欧洲等国那里换取面包。在80%的议席回归保守派的情况下,以温和派和改革派支持的鲁哈尼政府将受到更大掣肘。伊朗在对外政策上将更加强硬,在对内政策上将更加保守。但伊朗国内的经济问题除了美国的经济制裁外,保守派势力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和掠夺也是重要原因,如果伊朗革命卫队开办的的公司每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但却不用缴税,鲁哈尼政府多次想要他们交税而不可得。保守派势力在议会选举获胜后,鲁哈尼政府改革和保障民生的很多政策将更难推进,这也不是伊朗民众所希望的。


云霄飞翼


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保守派,在议会选举中获得绝对胜利,意味着现任的保守派政府还是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广大伊朗民众,是支持政府与美国抗争到底的。

对美国而言,这的确是个令人沮丧的结果。它意味着美国惯用的颜色革命法宝,在伊朗可能不会灵验了,也意味着如果美国要对伊朗发动全面战争,将面临的是伊朗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的局面。

上述就是伊朗议会选举结果,所呈现出来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