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如何通過AB test,讓運營無話可說?

因為職業的不同,審美的不同,在交付設計稿的時候,總會被要求反覆修改,有時候甚至覺得修改的地方讓人不可思議。那麼,面對這種情況,設計師應該如何處理呢?也許你可以試試AB test。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xx,banner這裡再改一下,要有大氣的感覺……”

“xx,這個字再放大一點,顏色不好看……”

“xx,再改下吧,感覺太亂了……”

每天面對需求方的各種“無理”要求,剛入行做運營設計的我,天空飄的一直是那朵烏雲……

特別是遇到灰常強勢的運營大佬,還敢怒不敢言…心裡一萬句NNP,手上還得改改改!

改圖改到萬分沮喪,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有時會想不就是一個banner嗎?

怎麼就這麼難呢?怎麼就這麼難呢?怎麼就這麼難呢??!!!

後面在我做到第1000個banner時,終於反思,再也不能這樣做!我要拿回設計師的主動權!

首先是為什麼運營總讓我改,為什麼他總要說感覺不行,為什麼他不讓開發去改代碼?不讓老闆去改決定?卻總是盯著這麼一個小banner,

讓我改來改去改去改來,改到鼠標都抽筋,電腦都抽風!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原來運營這傻X他不會開發,看不懂那密密麻麻紅紅綠綠的代碼,自然就沒法指指點點。

而且只要一聽開發說這個做不到,那個風險大,就立馬哈巴腰地說回去再想想。

然後…然後…然後!

鬼都知道他這想想就是改設計!改設計!

更讓人不爽的是,他沒法改變老闆的決定,結果自然也改設計!天呢!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設計師。

終於!我從運營同學與設計師身上找到了兩個原因。

一、人人皆有審美

首先是作為人,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不管這個人長得美醜如何、能力如何、人品如何,他可能不會認為自己有寫代碼的天賦,也可能不會認為自己有做老闆的天賦。但他一定會覺得他有審美的天賦,且品味應該還不錯,甚至是認為自己審美無敵。

所以他沒法評價開發代碼寫得好壞,也沒法左右老闆的決定,但他一定會對設計提出他對美的要求。

提出他對美的各種要求!!

所以如果你不幸選擇設計這個行業,那就一定要練就能夠包容他人之審美的心胸。要把某些運營的審美當嬰兒一樣對待,諄諄善誘循循引導。

二、設計師的不作為

其次是作為設計師的我們,居然也要負一些不作為的責任。

可以想象一下工作中當我們遇到被指點江山的情形時,通常做的不是如何找方法去佐證自己的觀點,也不是虛心分析運營同學為什麼會這麼說,而是抱怨!

抱怨運營變來變去,抱怨運營是傻X,抱怨運營能力不行,抱怨運營不懂設計還瞎指揮…所謂怨婦型設計師。

但捫心自問,就算作為設計師的我們,就算懂設計,但又能懂多少呢?又能比運營同學多懂多少呢?

難道就因為是設計師,所以我們的審美就一定比對方高嗎?我們的想法就一定比對方好嗎?關於項目的實際結果我們比對方更能負責嗎?

當然不能!

所以當我們沒有理由說明這是好的,沒有辦法證明這是對的,同時又不能為結果負責的時候。那麼,運營同學為什麼要聽你的!

只有運營同學才是直接對結果負責的人!無論項目成與敗,對於錯,對於設計師來說,這都可以算是你的作品。但對運營同學來說,這直接關係到他的KPI,直接影響他所背的指標,甚至直接決定他的業績。

所以我們自然要接受他對設計提出的種種想法和建議。

但,難道要一直這樣憋屈嗎?難道要一直這樣被動嗎?難道要一直這樣不作為嗎?

NO!有一種方法叫AB-Test。

即在設計過程中,製作AB或多個方案,在同一時間維度下,分別讓組成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訪客群隨機訪問這些版本,並收集各訪客群組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評估出最優版本,然後採用。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AB-Test注意事項:

  • 保證做AB的方案只有一點不同,比如一個button是綠色,一個是紅色,但其它都要一致,不然就不好確定是哪個點影響了AB測試的結果;
  • 保證兩個方案同一時間上線;
  • 訪客的屬性一定是相似或相同的,且流量一定是平均分配到2個版本上。

鑑於以上與運營同學種種的相愛相殺,我決定對一直頻繁要修改設計的banner做AB-Test。

我想驗證在我與運營之間,到底誰才是真的九陰真經,到底誰才是真的武林至尊,華山論劍,到底誰會更勝一籌。

說做就做,測試模塊是APP首頁的主banner,這裡的流量最大,測試結果也更具說明性。具體位置如下: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確定好位置,接下來組內討論先確定了4個測試點。

(1)關於是否要有button

在做banner的過程中,有時運營給的文案相對偏少,然後我一般會建議再增加個button,提示用戶點擊,效果會更好一些。

可運營同學呢,who care?心情好的時候要放就放吧。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反問能提高多少點擊?提升多少效果?

這不是慫我嘛,我只是出於好心建議,但具體能提高多少,我母雞啊。

所以我就針對banner上是否有button這個點進行了AB-Test。

我想知道到底是有button好,還是沒有好,如果是有button好,那到底會好多少?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測試數據如下: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從數據來看:

  • 有button的banner點擊數更高;
  • 且商品詳情頁的訂單數更多;
  • 相應的銷售額也更多。

而且從第一個活動的數據中,可以發現PV點擊率,有button的方案相比無button的僅高出0.01%,UV點擊率僅高出0.02%,可就是這0.01%、0.02%的差值,卻多帶來了幾百個訂單,銷售額也相應增加了幾千塊。

看到這個數據,心裡好像有一些獲勝的快感,但更多的是釋然!

必定有些時候當運營要加button的時候,我又嫌內容太多……爭來爭去。原來我爭的是方寸之間,而運營爭的是那0.01%、0.02%的結果。

運營並非真的是對設計不滿意,而是他自己也不曉得如何做才能效果最好。

在大家能力都相差不大,而我又無法證明這是對的時候,作為運營同學,他就會更傾向於聽從自己已有的經驗。

必定誰也不會把寶壓在不信任的人身上。而且他還要為項目的結果直接負責,所以才會讓設計師按照他認為可以帶來好結果的要求去改。

而設計師呢,也並不是對運營有意見,設計師在期望項目結果好的前提下,首先要保證設計的美觀度和合理性。當時間緊張,這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便陷入了你是我非的糾結和爭論中。但因為設計師不直接對項目結果負責,同時又沒有可信性的經驗,所以最終就聽運營的了。

而AB-Test則可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是好的,什麼樣的是不好的。既然有方法去確定,那當然就不用再進行爭論。

所以在看到數據的那一刻,我與運營就和解了。

原來你沒那麼強,我也沒那麼弱。

那為什麼有button的點擊效果會好一些呢?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叫“暗示效應”,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

我們把它移接在用戶體驗上,就是在用戶瀏覽網站或使用APP時,在他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用一些比如查看詳情、立即報名、去看看、領優惠等暗含行為動作的詞,對用戶形成一種心理暗示,從而引導促成用戶的點擊行為,即而達到我們的期望目標。

所以建議在做banner時,可以增加引導用戶點擊的button,以達到數據轉化的最大化。

這是測試的第一個點。

(2)關於button的位置

在第一個測試點中,我們知道了有button的方案數據效果是好的。

那麼問題又雙來了,這個button是放在左側更好一些,還是放在右側更好一些呢?

於是我們針對button的位置又做了AB-Test。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得出的數據如下:

從數據看:

button在左側的效果會比較好,因為我們一般的瀏覽習慣是從左到右的,在左側,可讓用戶更高效的快速掃描。

這是第二個測試點。

(3)關於主題文案的位置

確定了button,也確定了button的位置。

問題又雙叒來了,關乎banner最重要的主題文案是放在哪個位置比較好呢?是左側?是右側?還是中間?對數據又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於是針對主題文案的位置又做了AB-Test。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考慮到人的瀏覽習慣一般是從左到右的,所以這裡沒有做居右的測試,當然後面有機會也可以嘗試一下。

得出的數據如下:

從數據看:

文案的位置與button的位置一樣,同樣是居左的效果更好。

這是做的第三個測試點。

第四:關於整體內容的位置

雖然測了button和文案,但是分別測的,沒有放到一起去做整體的測試。我能說明button居左的效果好,能說明文案居左的效果好,但當文案與button都居左的時候,效果就一定也是好的嗎?

所以問題又雙叒叕來了,即主題文案與button都在左側效果更好?還是都在右側效果更好?或是中間效果更好呢?

於是針對整體內容又做了AB-Test。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然後數據如下: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從數據看:

無論是單獨測button,還是單獨測文案,還是整體測,最終得出的結果均是居左的點擊效果最好。

即這樣版式的banner點擊效果最好!

设计师如何通过AB test,让运营无话可说?

所以經過一輪一輪的AB-Test,就積累了很多數據的經驗。

以前與運營各自都無法證明,誰也瞧不上誰。但有了數據的支撐,我們就再也不用聽運營指揮這裡改改那裡改改了,運營也再不用擔心設計師做得不好了。

而是依據數據,用數據來指導設計。數據讓雙方不再各執一詞,各執己見,而是相互信任,相互認可。

而設計也不止於美醜,如果一個設計只是做得漂亮,但數據了了,那麼我也不太會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設計。所以僅憑美與不美來衡量設計的好壞是極不科學的,對設計師特別是體驗設計師來說也是一件非常不負責任的事情。

所以如果有可能,儘量多爭取做一些AB-Test。

憑感覺做設計可以,但我們更要用數據來指導設計。數據就如同探險家在野外的指南針一樣,當我們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誰也說服不了誰時,它可以給我們指引方向。

且通過測試的最優結果,可以生產一批與最優結果相同或相近的模板。後面再有類似需求時,完全可以用模板解決,即高效,數據轉化又好,可謂是低投入高產出。

最後說明

(1)以上幾點在不同的工作中均做過測試,特別是在電商行業,結果均是類似的(另:由於數據都屬保密性內容,所以上面圖中均為處理後的數據)。

但不代表所有行業都如此,所以大家所在的環境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多嘗試AB-Test。而且關於banner的測試點還有很多,比如字體的類型、背景的顏色、是否放人物照片等都可以嘗試。

(2)測試本身也會有一定的時效性,一個測試結果,並不代表以後所有的需求都這樣做。所以要階段性持續性地去做。

(3)在小團隊可能因為開發資源有限,沒有機會做測試。或可嘗試一下人工測試法。即設計2個方案,把公司裡的同事分成具有相同或相似屬性的兩部分,讓他們分別看不同版本的設計方案,然後憑直覺對其進行點擊慾望或其它方面的打分。

最終彙總總分,採用最高分方案。但此方法主觀性會比較強,所以結果也僅做參考。

(4)數據釋義:

PV:Page View,即頁面瀏覽量,用戶每次對網站中的一個頁面的請求或訪問均被記錄1個PV,對同一頁面的多次訪問,pv累加。例如,某頁面被一個用戶訪問了5次,pv就+5。

UV:Unique View,即獨立訪客,訪問網站的一臺電腦客戶端為一個訪客,在同一天內即使多次訪問,但只被計算1次。

PV點擊數:即banner被點擊的次數,重複點擊也算,例如,某banner被一個用戶點了5次,PV點擊數+5。

UV點擊數:是獨立訪客點擊banner的次數,同一天內同一電腦客戶端的訪客重複點擊,只計算1次。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