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學進行時】外籍教師團隊——清華雲開課中的給力教師天團!


【在線教學進行時】外籍教師團隊——清華雲開課中的給力教師天團!

在與多位美國資深媒體人進行頭腦風暴之後的第二天,即將開展在線教學、成為“網紅”的清華新聞學院全球財經新聞碩士項目(GBJ)聯合主任鄧瑞克(Rick Dunham )就開始精心設計自己的在線教學背景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自己家裡的桑拿房,讓桑拿房秒變教學課堂,“主要是為了營造出放鬆又幽默的氛圍,我希望儘可能讓同學們在第一節課放下心中對於延期開學的焦慮。”他解釋到。

“我曾經從西安購回了三座紀念版兵馬俑,現在就放在我的客廳裡。我已經在這幾座雕塑前擺好了桌椅,我相信這一定會引起同學們的驚歎。我希望藉此機會,向我的國際學生介紹中國的文化和歷史。”他在Zoom視頻電話裡激動地說。

當清晨第一道晨曦照亮清華園時,身在美國華盛頓的鄧瑞克卻迎來了靜謐的夜晚。鄧瑞克是本學期在線授課的73名清華外籍教師中的一員,這152門次外教承擔的課程,開設地點遍及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國,而在網線的另一端,上課的同學更是遍佈全世界。

這些外籍教師來自於物理系、生命學院、建築系、材料學院、工物系、交叉信息研究院、工業工程系、天文系、數學科學中心、語言中心等多個院系單位,他們之中,有的是國際學術大師,有的已在清華授課多年,當新冠疫情來襲,他們共同的選擇是:按時開課,在線教學!

金嶽霖邏輯學講席教授魏達格:身在瑞典,在線開講邏輯學

身在瑞典的金嶽霖邏輯學講席教授魏達格十分關心他被困在家中的清華學生們,他對大家說:“學習沒有界限(border),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珍惜學習的機會。”


【在線教學進行時】外籍教師團隊——清華雲開課中的給力教師天團!

魏達格在線授課中

清華大學金嶽霖邏輯學講席教授魏達格(Dag Westerstahl)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理論哲學與邏輯學教授,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哥德堡皇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7年開始,魏達格受聘成為清華大學金嶽霖邏輯學教授,每年春季來清華園工作。

這是金嶽霖講席教授團組設立以來,他在清華的第三次開課,沒想到卻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一場全新的教學模式開啟了。

“線上教學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課上的互動和作業批改都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我非常有信心做好。”他說。

收到在線教學通知時,魏達格教授正遠在8000公里外的瑞典斯德哥爾摩。他立即著手研究網上教學的各種軟件,認真學習技術細節,多次和清華的助教、同事和學生們進行測試。最後決定使用雨課堂/微信跟學生進行信息溝通,用Zoom開展實時教學。

魏達格所開的“邏輯學基礎理論”課程安排在前8周,每週2次課。開課當天,魏達格教授克服7小時的時差,向清華學子開講邏輯學。分別來自於人文學院、計算機系、數學系、物理系、交叉信息研究院、電子系等院系的30餘名清華學子,帶著對邏輯學的濃厚興趣,與魏達格共同開啟了探秘邏輯學的驚奇之旅。


【在線教學進行時】外籍教師團隊——清華雲開課中的給力教師天團!

同學們在聽課

新聞學院鄧瑞克:我會盡我所能讓本學期的課成為最有價值的課程

2月10日,剛剛從鄧瑞克教授口中得知清華大學即將展開在線教學的新聞學院前訪問學者史蒂夫·根恩(Steve Gunn)教授難以掩蓋自己的興奮之情,他對課程助教萬祉昕說到:“這簡直是一次絕佳的嘗試機會,我和鄧瑞克討論了一整天在線教學的可能性,我們都為此感到非常興奮。”

談及在線教學,鄧瑞克教授本人也不止一次向同學們表達了自己的興奮之情。2月14日,他在與課程助教和國際學生一起做線上教學測試時表示:“我對本學期的在線教學非常樂觀。科技的進步一直在推進媒體的變革,我作為新聞教育者,你們作為將來的新聞媒體從業者,各種新技術都是我們必須要第一時間瞭解和掌握的技能。這次嘗試剛好為我們提供了實踐機會,我們很有可能會迎來線上教育的風口期。”


【在線教學進行時】外籍教師團隊——清華雲開課中的給力教師天團!

鄧瑞克教授在線上課

為了不讓任何一位國際學生因為時差問題“掉隊”,鄧瑞克教授在開學前夕反覆與新聞學院教師、課程助教溝通確認GBJ課程的授課時間,以確保國際學生能同時在線學習並實時與老師互動。他多次測試雨課堂等線上教學軟件,他針對各個軟件的不同優點,結合國際學生的使用習慣,最終選擇了以雨課堂為主、以Zoom和微信為輔的在線教學模式。

第一天開課的時候,鄧瑞克教授第一時間在國際學生的微信群裡發送了這樣一條信息:

“同學們好!我保證會盡我所有的能力讓本學期的GBJ課成為最有價值的課程。我會給你們每一個人非常多的特別關注。清華的老師們正努力保證線上學習平臺平穩地運作,請大家充滿信心並耐心等待。你們是否安好是老師們當下最關心的事情。只要我們一起努力,這將會是一個——儘管不平凡——但收穫頗豐的新學期。”

經過努力,鄧瑞克的在線課堂漸入佳境。“現在我可以在課堂中隨時將視頻、閱讀材料等調度出來,在屏幕上直接分享給大家,所以雨課堂和Zoom整體上提升了授課的質量。”他說。

不僅如此,鄧瑞克教授還計劃把教學課堂搬到美國國際記者中心、美國記者俱樂部、博物館,甚至華盛頓的街頭巷尾。“我們可以請到很多資深學者來為同學們做在線講座,我甚至可以帶領著同學們在華盛頓做實時的新聞採訪實踐。That's amazing!”他笑談到。

澳大利亞籍外專莎拉·比奇:每週安排四次在線討論課

在接到授課任務時,澳大利亞籍外專、公管學院副教授莎拉·比奇(Sara J. Bice)還在澳大利亞。本學期她主講公管學院國際項目“全球化治理”(Globalization & Governance)課程,而她的課堂上,40多名學生分佈在全世界11個不同時區。


【在線教學進行時】外籍教師團隊——清華雲開課中的給力教師天團!

莎拉·比奇在線錄播

經過和同學們討論,她在短短兩週內重新設計教學模式,精心準備錄播視頻,靈活開展線上教學,在課前線上佈置閱讀材料,按課表時間發佈課程視頻,並通過雨課堂進行課後習題測驗,確保學生通過觀看錄播的方式也能保障學習質量。

如何克服時差困難,確保每位同學都能有滿意的授課效果?在助教的協助下,莎拉·比奇與40多位國際學生一一統計時區,確認大家均能參加的討論時間,每週安排四次在線討論課,由學生自主選擇參加其中一次,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同學參與討論,並在課後通過雨課堂布置在線作業、閱讀材料及進行答疑。

本學期“全球化治理”第一次課錄播工作於2月17日下午順利完成,選課學生在課前已經收到了助教發送的相關課程視頻材料,學生按時參與了課程學習。

“SPPM全球化與治理在線教學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我非常高興能通過自己的授課為清華的教學工作貢獻綿薄之力。” 莎拉·比奇說。

“比奇教授和塔斯教授高效靈活地授課讓人印象深刻。雖然才剛上了第一節課,但這讓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講座和討論。”來自南非的全球可持續發展項目(SDG)2019級學生黃秋韻說道。

天涯若同窗,師生共課堂。

來自語言中心8位外籍教師承擔著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公共英語和第二外語多門課程。2月3日學校部署春季學期教學工作安排後,他們迅速投入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克服語言障礙,認真學習雨課堂和視頻會議等教學技術。2月17日起,8位外教如期開展直播與錄播相結合的線上授課與討論。遠在英國的兩位外教,克服8小時時差困難,盡最大努力保障了線上教學順利進行。

在清華,像這樣的外籍教師不勝枚舉。他們熱愛清華、心繫教學,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成為清華在線課程教學計劃順利實施的給力天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