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进行时】外籍教师团队——清华云开课中的给力教师天团!


【在线教学进行时】外籍教师团队——清华云开课中的给力教师天团!

在与多位美国资深媒体人进行头脑风暴之后的第二天,即将开展在线教学、成为“网红”的清华新闻学院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GBJ)联合主任邓瑞克(Rick Dunham )就开始精心设计自己的在线教学背景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自己家里的桑拿房,让桑拿房秒变教学课堂,“主要是为了营造出放松又幽默的氛围,我希望尽可能让同学们在第一节课放下心中对于延期开学的焦虑。”他解释到。

“我曾经从西安购回了三座纪念版兵马俑,现在就放在我的客厅里。我已经在这几座雕塑前摆好了桌椅,我相信这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惊叹。我希望借此机会,向我的国际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他在Zoom视频电话里激动地说。

当清晨第一道晨曦照亮清华园时,身在美国华盛顿的邓瑞克却迎来了静谧的夜晚。邓瑞克是本学期在线授课的73名清华外籍教师中的一员,这152门次外教承担的课程,开设地点遍及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而在网线的另一端,上课的同学更是遍布全世界。

这些外籍教师来自于物理系、生命学院、建筑系、材料学院、工物系、交叉信息研究院、工业工程系、天文系、数学科学中心、语言中心等多个院系单位,他们之中,有的是国际学术大师,有的已在清华授课多年,当新冠疫情来袭,他们共同的选择是:按时开课,在线教学!

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魏达格:身在瑞典,在线开讲逻辑学

身在瑞典的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魏达格十分关心他被困在家中的清华学生们,他对大家说:“学习没有界限(border),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珍惜学习的机会。”


【在线教学进行时】外籍教师团队——清华云开课中的给力教师天团!

魏达格在线授课中

清华大学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魏达格(Dag Westerstahl)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理论哲学与逻辑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哥德堡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7年开始,魏达格受聘成为清华大学金岳霖逻辑学教授,每年春季来清华园工作。

这是金岳霖讲席教授团组设立以来,他在清华的第三次开课,没想到却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一场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启了。

“线上教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课上的互动和作业批改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我非常有信心做好。”他说。

收到在线教学通知时,魏达格教授正远在8000公里外的瑞典斯德哥尔摩。他立即着手研究网上教学的各种软件,认真学习技术细节,多次和清华的助教、同事和学生们进行测试。最后决定使用雨课堂/微信跟学生进行信息沟通,用Zoom开展实时教学。

魏达格所开的“逻辑学基础理论”课程安排在前8周,每周2次课。开课当天,魏达格教授克服7小时的时差,向清华学子开讲逻辑学。分别来自于人文学院、计算机系、数学系、物理系、交叉信息研究院、电子系等院系的30余名清华学子,带着对逻辑学的浓厚兴趣,与魏达格共同开启了探秘逻辑学的惊奇之旅。


【在线教学进行时】外籍教师团队——清华云开课中的给力教师天团!

同学们在听课

新闻学院邓瑞克:我会尽我所能让本学期的课成为最有价值的课程

2月10日,刚刚从邓瑞克教授口中得知清华大学即将展开在线教学的新闻学院前访问学者史蒂夫·根恩(Steve Gunn)教授难以掩盖自己的兴奋之情,他对课程助教万祉昕说到:“这简直是一次绝佳的尝试机会,我和邓瑞克讨论了一整天在线教学的可能性,我们都为此感到非常兴奋。”

谈及在线教学,邓瑞克教授本人也不止一次向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之情。2月14日,他在与课程助教和国际学生一起做线上教学测试时表示:“我对本学期的在线教学非常乐观。科技的进步一直在推进媒体的变革,我作为新闻教育者,你们作为将来的新闻媒体从业者,各种新技术都是我们必须要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的技能。这次尝试刚好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机会,我们很有可能会迎来线上教育的风口期。”


【在线教学进行时】外籍教师团队——清华云开课中的给力教师天团!

邓瑞克教授在线上课

为了不让任何一位国际学生因为时差问题“掉队”,邓瑞克教授在开学前夕反复与新闻学院教师、课程助教沟通确认GBJ课程的授课时间,以确保国际学生能同时在线学习并实时与老师互动。他多次测试雨课堂等线上教学软件,他针对各个软件的不同优点,结合国际学生的使用习惯,最终选择了以雨课堂为主、以Zoom和微信为辅的在线教学模式。

第一天开课的时候,邓瑞克教授第一时间在国际学生的微信群里发送了这样一条信息:

“同学们好!我保证会尽我所有的能力让本学期的GBJ课成为最有价值的课程。我会给你们每一个人非常多的特别关注。清华的老师们正努力保证线上学习平台平稳地运作,请大家充满信心并耐心等待。你们是否安好是老师们当下最关心的事情。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这将会是一个——尽管不平凡——但收获颇丰的新学期。”

经过努力,邓瑞克的在线课堂渐入佳境。“现在我可以在课堂中随时将视频、阅读材料等调度出来,在屏幕上直接分享给大家,所以雨课堂和Zoom整体上提升了授课的质量。”他说。

不仅如此,邓瑞克教授还计划把教学课堂搬到美国国际记者中心、美国记者俱乐部、博物馆,甚至华盛顿的街头巷尾。“我们可以请到很多资深学者来为同学们做在线讲座,我甚至可以带领着同学们在华盛顿做实时的新闻采访实践。That's amazing!”他笑谈到。

澳大利亚籍外专莎拉·比奇:每周安排四次在线讨论课

在接到授课任务时,澳大利亚籍外专、公管学院副教授莎拉·比奇(Sara J. Bice)还在澳大利亚。本学期她主讲公管学院国际项目“全球化治理”(Globalization & Governance)课程,而她的课堂上,40多名学生分布在全世界11个不同时区。


【在线教学进行时】外籍教师团队——清华云开课中的给力教师天团!

莎拉·比奇在线录播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她在短短两周内重新设计教学模式,精心准备录播视频,灵活开展线上教学,在课前线上布置阅读材料,按课表时间发布课程视频,并通过雨课堂进行课后习题测验,确保学生通过观看录播的方式也能保障学习质量。

如何克服时差困难,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有满意的授课效果?在助教的协助下,莎拉·比奇与40多位国际学生一一统计时区,确认大家均能参加的讨论时间,每周安排四次在线讨论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其中一次,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同学参与讨论,并在课后通过雨课堂布置在线作业、阅读材料及进行答疑。

本学期“全球化治理”第一次课录播工作于2月17日下午顺利完成,选课学生在课前已经收到了助教发送的相关课程视频材料,学生按时参与了课程学习。

“SPPM全球化与治理在线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非常高兴能通过自己的授课为清华的教学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莎拉·比奇说。

“比奇教授和塔斯教授高效灵活地授课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才刚上了第一节课,但这让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讲座和讨论。”来自南非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项目(SDG)2019级学生黄秋韵说道。

天涯若同窗,师生共课堂。

来自语言中心8位外籍教师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公共英语和第二外语多门课程。2月3日学校部署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后,他们迅速投入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克服语言障碍,认真学习雨课堂和视频会议等教学技术。2月17日起,8位外教如期开展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线上授课与讨论。远在英国的两位外教,克服8小时时差困难,尽最大努力保障了线上教学顺利进行。

在清华,像这样的外籍教师不胜枚举。他们热爱清华、心系教学,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成为清华在线课程教学计划顺利实施的给力天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