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对于动物来说,生存、繁殖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生存是基础,繁殖则是延续。

在非洲大地上,动物们为了生存和繁殖早已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狮子选择群居生活共同捕猎和养育后代;角马出生后的几分钟就要学会站起来,跟随大部队寻求庇护。

在非洲大地上,也有这么一种动物,它们的大小和家养的拉布拉多犬差不多大。这样的体型或许会让你觉得他们的生活充满艰难,但其实不然。因为他们掌握着生存的秘密,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让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捕猎和养育后代。这种动物就是非洲野犬,又名非洲猎犬、非洲豺犬或杂色狼,是生活在非洲草原、灌木丛以及稀疏林地的一种犬科动物,是非洲野犬属下唯一一种动物。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毛色丰富,似狗非狗,一对阔耳头上顶。

草原上被人们熟知的犬科动物并不少,非洲野犬与其他犬科动物差别明显的一点是:它们的毛色上带有各种颜色和各种样式的色斑,有黄色、黑色或者白色。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即使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但是从它们身上的色斑就可以将其区分开来。就像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对于非洲野犬来说,也没有两只非洲野犬的色斑完全相同。从总体上看来,非洲野犬的头部颜色比较深,尾部上有白色的毛发,十分惹眼。

虽然同为犬科动物,但非洲野犬似狗非狗。因为狗平时见到的狗狗大部分都是18个脚趾,前面10个,后面8个。而非洲野犬每只脚都只有4 个,也是唯一前肢没有上爪的犬科动物。有的人看其外观会以为非洲野犬和家犬应该有一些关系,但实际上非洲野犬与家犬的祖先灰狼早在300万年前就分家了。与此相比,家犬的亲缘关系与金背胡狼、郊狼等要亲近得多。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非洲野狗大部分分布在人口众多的坦桑尼亚塞卢斯自然保护区和博茨瓦纳北部和东部纳米比亚,在津巴布韦、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和莫桑比克,也有少数前景并不乐观的亚种。如果按照传统分类的话,可以将其分为指名亚种、东非亚种、西非亚种、中非亚种以及索马里亚种5个亚种,南部非洲野犬通常比东部和西部的体型要大

当你第一眼见到非洲野犬的时候,你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它们那一对大耳朵所吸引。根据亚种的不同,不同非洲野犬耳朵的形状也稍有区别,不过其共同特点也是与脑袋不成比例的大。这种超大的耳朵赋予了它们绝佳的听力,可以捕捉细微的声音来确定位置。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掏肛”兄弟——非洲野犬和斑鬣狗。

斑鬣狗算是非洲草原上总所周知的明星动物之一了,而斑鬣狗出现的地方,也经常能看到非洲野犬。人们对斑鬣狗最大的误解就是因为他们经常骚扰狮子、花豹等抢夺食物,也常常采用掏肛的捕猎方法,看起来总是一副草原不良少年的模样。非洲野犬虽然不如斑鬣狗名气大,但是两者都常被人诟病,比如其掏肛捕食方法。

非洲野犬共有42颗牙齿,前臼齿比相对比其他犬科动物要大,咬力极强,因此可以磨碎大量的骨头,这一点很像鬣狗。而且,鬣狗和野狗这两兄弟通常把猎物放倒就吃,在猎物还活着就采取掏肛的手段大快朵颐,因此人们常认为其手段残忍且不人道。对于这一点,其实也没有什么的对错,都是为了生存罢了。此外,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受到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在面对稍微大一些的猎物的时候它们没有办法跳到猎物身上,或者用尖利的爪子撕开猎物的皮肉,因此它们只好从猎物最为薄弱的地方下手。

不过,野狗和鬣狗同为食物链的竞争对手,经常为食物发生争夺。因此非洲野犬虽然不吃鬣狗肉,但往往都对单个的鬣狗痛下杀手;而鬣狗也会咬死非洲野犬的幼崽,以此来减少竞争。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非洲野犬的群体生活。

在过去,非洲野犬数量众多,每个群落大约有

40名成员,曾经记录过的最大群落有100名成员,但是现在每个群落的成年成员大约是7~15只由一对雌雄首领统治。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非洲野犬体型虽然较小,但是依靠群体的力量也是非常难缠的角色。它们是一种很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形成的群体非常牢固,非洲野犬几乎不会单打独斗。它们会互相摩擦身体来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摩擦脸部和嘴部。在同一个群体之间,你会发现即使是两只毫无血缘关系的野犬,也可以像亲兄弟姐妹一样关系无间。

*全体成员共同抚育后代。

非洲野犬一年的任何时间都可以繁殖,高峰期为雨季的后半期,即每年的三月到六月间。怀孕大约需要10周,每胎数量2-20只不等,多数在10只左右。一般来说非洲野犬群是和平的,但雌性首领有时会和麾下的雌犬爆发争夺繁殖权的战争。在非洲野犬的群体中,只有首领才享有唯一的生育权,幼崽由大家庭的全体成员共同抚养。如果族群中有其他的雌性胆敢挑战首领的权威私自生下幼崽,幼崽也会被雌性首领带走。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幼崽出生后的头几周还比较脆弱,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洞穴里度过的,雌性首领会一直守护在一旁,其他成员会把食物给带回来。这时候雌性首领不允许其他成员接近幼崽,等到幼崽出生一个月之后可以进食肉类的时候。捕猎回来的其他成员才可以接近幼崽,并反刍给幼崽喂食。而在抚育幼崽的时期,不仅仅只有此行首领对幼崽进行看护,其他家庭成员还会轮流充当“保姆”照顾幼崽。非洲野犬的社会结构和行为模式非常独特。它们善于协作,甚至会像照顾幼崽那样照顾生病或受伤的同伴。健康的成员会给那些病弱者反刍半消化的肉吃,为照顾孩子而不能狩猎的成员也会得到同样待遇。在爱护幼崽方面,非洲野犬是典范。当大部队捕猎回来之后,会先喂给幼崽吃,等幼崽们吃饱之后再到首领夫妇,然后才是其他成员。

一般在3个月后非洲野犬幼崽就会开始外出活动,4-5个月就能跟随家人一同外出观摩成年犬捕猎,8-11个月就能够自行捕食,12-18个月达到性成熟。非洲野犬的生殖间歇期为12-14月,如果幼仔全部死亡,则可以缩短为6个月。

与狮子和狼不同的是,野犬幼崽长大成年之后,雄性野犬会留下来同群成员一起生活,成为父亲的得力帮手;雌性成年之后则离开大家庭加入其他群体(也有少数一些雌性野犬终生不会离开)。当然,下一代的雄性野犬不允许和上一代的母犬交配,兄弟姐妹之间也没有乱伦的可能,做父母的严格监督这一“道德规范”,其成员也严格遵守这一“行为准则”。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合作狩猎。

非洲野犬是合作狩猎的动物,一般以中等体型的有蹄动物为食,比如高角羚。与其他犬科动物类似,它们一般对猎物会长期跟踪并且耐力十足。此外, 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通过打喷嚏的方式来“投票”。

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新一期上报告说,他们在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跟踪观察了5个非洲野犬群体,发现它们在休息过后,会通过打喷嚏决定何时出发继续打猎。在群里通常“话语权”较大的是雄性或雌性首首领没有表态,想要一同外出捕猎就需要有较多的野犬打喷嚏“投票”来决定。打喷嚏的野犬越多,整个群体出发去猎食的可能性越高。如果提议的也全没有得到大家的同意,那他会待在原地等待下一次机会。

猫科动物在捕猎的时候喜欢伏击,而犬科动物更擅长通过长时间的奔跑消耗猎物的精力。非洲与野犬确定好猎物之后,成员兵分几路进行包抄。将猎物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并集中力量将其捕杀。在对猎物进行长时间追逐的时候,它们会像跑接力赛一样依次跑在队伍的最前面。这样既保证了队伍的整体速度,又不会让队友太累。群体成员通过采取的是交替换位的“战术”,轮番追击,直至猎物力竭而亡。在狩猎过程中,群体中的非洲野犬通过叫声进行定位,其语音特点类似鸟声,是一个不寻常低吼声或唧唧声,以此来确定彼此的位置并调整战术。

非洲野犬的生存秘密:全体成员的团队合作让野犬拥有一席之地


★成员的亲密无间也给野犬群体带来了严重影响。非洲野犬会互相帮对方梳理毛发,在外出狩猎的时候将舌头伸到对方的口腔确保对方处于兴奋状态等等。亲密无间的成员关系牢不可破,的确给野犬的生存带来了好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野犬有时受狂犬病,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等疾病影响,使它们很易因疾病或其他问题而在小的局部灭绝。

结语:非洲野犬通过团队的力量在非洲大草原上夺得一席之地,小个子也有大智慧!



我是辛拾秋,关注我,了解更多动物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