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市鎮之名的歷史演變

□ 丁信才

獅市古鎮又名獅子灘,坐落在沱江東岸的蜂窩山上,攀懸崖邊沿脊而上,節節升高,如果從沱江對岸的山巔遠眺,古鎮建築重重疊疊,象懸掛在銀河邊的一個蜂窩。每逢趕場天,古鎮集市人聲鼎沸的聲音,在蜂窩山崖半旋轉似的石壁上形成回聲,其聲音恰似蜜蜂嗡嗡的叫聲,數里可聞。當地人戲稱:獅子灘趕場,如蜂子朝王。

【一】

關於獅子灘的來歷,史料記載、文學作品與民間傳說有不同的版本。《富順縣地名錄》記載:“獅市公社駐地南下沱江河裡許有一灘口,岸側一山,形如獅子,遂稱獅子灘。”民間文學作品對獅子山、獅子灘進行了神話描述,如劉海聲先生的《沱江流域(富順段)的一顆明珠一獅市古鎮》一文描述:“據說若干年前,有人看見一隻百獸之王的雄獅泅渡過江,達到東岸正往上爬時化作了一座龐大的獅形山頭,因而稱為獅子山,山下江中,由於雄獅渡江時的躁動,形成一條長約數華里的險灘,人們就叫它為獅子灘。”

自貢市史志辦《獅市的名人軼事》一文,又有另一種說法:“很久很久以前,富順縣城東北的沱江東岸,居住著一群獅子。在一個炎熱的夏天,獅群到石灘戲水納涼,突遇沱江洪水猛漲,獅群瞬間被吞沒,只有獅王得以僥倖逃生。這以後,孤獨的獅王不吃不喝,終日蹲在江邊哀號,最後化作一座山頭,在江邊佇立守望。從此,人們就把江中的險灘叫‘獅子灘’,‘獅子灘’旁邊的集市取名‘獅市’,從此,無論建置如何變化,獅市之名始終一如既往。”

【二】

清乾隆二十五年熊癸向修《富順縣誌》記載:“獅子山在城東十五里,有登眺石臺”。清乾隆四十二年,段玉裁編修《富順縣誌》山川篇下記載:“獅子山在縣東十里有蹬眺石臺。”“陡溝溪在縣北二十里,產九節菖蒲,溪長三里,在獅子灘腦入雒水。”“獅子灘渡在縣北二十里。”

據自清乾隆時期至1992年的各版《富順縣誌》記載,官方政權機構對獅市鎮的命名為:獅子場保、獅市團、獅市鄉、獅市公社、獅市鎮。民間稱謂:石道場、獅吼灘、獅子灘、獅灘。即:清康熙三十年,富順縣在城鄉上東路設獅子場保;民國元年(1911),富順縣上東路團練分局轄獅市團;民國23年(1934),改獅市團為獅市鄉,後一直沿用獅市鄉之名;1958年改為獅市公社,1984年改公社為鄉,仍稱獅市鄉;1995年,撤鄉建鎮,建立獅市鎮。

【三】

民間流傳,獅市場鎮有一古稱:石道場。

關於石道場,民間傳說,洪荒時代的蜂窩山,是一個森林茂密的陡坡山。蜂窩山的坡坎下面,有一條流水溝(即現在稱為麻柳林)與沱江連通。荒野江邊,有過往船隻停靠,自然形成碼頭。在唐朝未年,有一位丁姓商人,帶木船而來,開始在江邊溪溝碼頭(指現在太平橋、燈杆壩)收購柴火,運到沿河口岸、鹽場去買。久而久之,形成柴火市場。丁姓商人的生意很好,打造了幾條木船。為了運柴方便,省工、省力,他慢慢地僱工沿河溝地段修建成石坂路,讓民夫把木柴打捆,用繩索套成活釦,象拉木船一樣,沿石板路從高處往江邊拖。久而久之,大家把農中、鴉雀含柴下面的柴火市場,稱為“柴子口”,把拖柴的石板路喊成了“拖柴溝”。

隨著柴子口、拖柴溝市場的形成,人們逐步在現何家灣與趙家灣子的石坂路大道邊修建鋪子,做起了小生意。丁姓商人除建設石板路等基礎設施外,還在柴子口一段和現在的萬勝橋一段修建了不少的商鋪,經營食鹽和鄉村需要的小商品。經過慢慢發展,形成了商業街區。因街道建設在柴子口、拖柴溝、江邊碼頭兩邊的石板大路上,丁姓商人和當地民眾就把這個小集鎮取名為“石道場”。

清順治八年,吳三桂奉旨入川剿滅南明政權與明殘部、張獻忠餘部。清軍紮營獅子灘時,在龍門山區建“吳家廟”“水過涼亭”及家院時,也在石道場建有“上馬墩”“下馬墩”。吳三桂建“上馬墩”“下馬墩”的年代,應是在清順治1651至1657年間。

沱江水,淌過時光悠悠的河床,獅子灘的歷史在河床上汩汩流過。一條丁字型的石板路,連接鹽碼頭、小橋、古巷、會館、吊腳樓、古寨、川主廟,隨著古鎮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