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横店,写给那些准备定居黄陂横店的新武汉人

从明年开始横店天阳路片区就陆陆续续地交房了,新的临空小学即将开建,文体中心也进入了招标程序。

最重要的,2020年春暖花开时,期盼许久的地铁前川线将全线开工。

可喜可贺!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68年前盘龙城曾经属于江岸过,清晰易懂的盘龙城发展历史来了》开篇中说的,新横店人也需要多少了解一些横店知识,这样你的孩子哪天问起这个生活的地方,你不至于张皇无语,只能托词让孩子自学去问度娘,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崇拜你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的,呵呵。

有趣的横店,写给那些准备定居黄陂横店的新武汉人

▲横店老街

横店的起源。

横店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形成,距今已250多年,算的上一个历史古镇。

1764年,从北京到武昌的驿道改线经过现横店地区,由于横店距离汉口中心近40华里,正好是一天行走之路程,南来北往的客人在进出汉口之后第一个歇宿之地必然落地于此,于是在驿道两边慢慢地就有了饭店,茶馆和客栈,因驿道呈东西走向,房屋坐北朝南,相当于横在道路两边,故取名为“横店”

这个名字的起源其实和浙江那个著名的影视基地是差不多的。

这条驿道,古书《德安府志》是这样记载的:

从江夏县(武昌)出发,渡江十里至汉阳县,再40里到滠口,再100里后到孝感杨店,再290里到河南境内信阳。

清光绪27年(1901年),开始建设横店火车站,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1924年,黄陂富商陈筹久自己出资,从黄陂城关铺设轻便轨道到横店,在辛店和县城设站,火车每天运行三次,95年前,前川人就可以坐火车了(看到这里,不胜唏嘘,前川人现在可是在家门口都没有火车可坐的哟)。

老横店最早是在现京广铁路的北侧,1901年横店火车站建成后,城镇南移,在横店火车站东西两侧形成新的镇区,1923年,还是那个富商陈筹久修建的城关到横店公路开通,商业逐渐繁荣,横店镇区面积扩大,形成了多条街道,如:

  • 邮政街,今民主街
  • 杨洪记街,今文教街
  • 柳厚记街,今和平街
  • 下街,今车站街。

各位依街道原来的名字大致可以猜出这条街道主要过去是做什么用的,住的哪些人。

2009年修建武汉北编组站时铁路东边住户全部拆迁,如今的横店老街就只在铁路的西南方向了。


有趣的横店,写给那些准备定居黄陂横店的新武汉人

▲武汉北横店编组站

横店的行政区划变迁。

  • 清同治12年(1873年),黄陂县调整行政区划,全县分为四个乡,横店属于礼教乡管辖(需要解释的是,从唐朝开始,黄陂县一级下面是乡,然后是会,最基层是保);
  • 1936年,横店才单独作为一个行政区,为黄陂县第二区横店街联保;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成立黄陂县孝友乡;
  • 1949年5月,黄陂全境解放后,成立滠口区,横店属于滠口区孝友乡,11月,孝友乡撤销。
  • 1953年,成立横店镇政府,属于黄陂第十二区;
  • 1956年,设立横店区,管辖今横店,滠口、天河和武湖;
  • 1960年,武湖分出,成立武湖农场;
  • 1969年,将横店拆分为天河、滠口和横店三个公社;
  • 1982年,横店升为黄陂直辖镇;
  • 1983年,横店镇改为横店区,天河公社改为乡级镇,归横店区管辖,1984年又改回横店镇名称;
  • 1985年,天河镇划出;
  • 2000年,横店镇改为横店街道;

横店人口。

横店的绝大部分居民原籍是江西。

  • 陈姓居民,祖籍江西南昌县里名瓦屑墩和江右居筷子巷;
  • 夏姓居民,洪武年间由江西迁入(地址不详);
  • 杨姓居民,也是由江西南昌县里名瓦屑墩迁入黄陂;
  • 邓姓居民,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入;

人口数量变动情况。

清朝时,老横店街上人口在100左右,1937年横店镇人口达到2000,建国前夕人口大约3000左右,1964年人口达到顶峰,为86341人,2000年人口为72475人。

如果天阳路居民能一半入住,横店人口突破10万有望,再加把油,2025年可以突破15万。


昔日绝对牛叉的横店。

横店这个地方,有农田和湖泊,可以保证农民基本的生活需要,离汉口近,既可以通过种菜养猪打鱼换点零花钱,还可以大力发展工业。

上世纪80年代,黄陂的3个直辖镇就有横店,其在黄陂经济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交通方面:

铁路:

  • 横店火车站,虽是京广线上4类火车站,但最高峰年客运人数423562人,相当于每天有1160人在横店坐火车。
  • 1984年,横店火车站上的搬运工人月工资达到了120元,而那时国家教师平均工资才70元。
有趣的横店,写给那些准备定居黄陂横店的新武汉人

▲横店火车站

公交:

  • 1979年12月,武汉公交28路由汉口五福路通往横店,每天4台车循环20次,大约30-45分钟一趟,乘客近1600人;
  • 1984年,28路终点由横店延长至黄陂天灯岗,七台汽车循环29次;
  • 1984年6月,武汉公交65路由横店开往天河,5台汽车循环20次;

工业方面:

1985年,横店镇有全民所有制企业2家,县办企业9家,镇办企业23家,乡办和校办企业86家。

吓人吧,现在的临空产业园开工的企业估计都没有这么多。

几个大型企业如下(相对的):

  • 华中铝加工厂,武汉有色金属总公司下属企业,1984年就有职员866人;
  • 黄陂县裘皮服装厂,1985年有职工162人;
  • 横店合金机械铸造厂,1985年有职员207人;
  • 横店服装厂,1985年有职工318人;

1985年左右,横店很多乡镇企业工人年收入能达到2000元,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


文化活动方面:

上世纪80年代,横店有横店文化馆、横店文化剧院、横店新华书店、横店溜冰场、冶金俱乐部等,现在嘛,文化活动的话,家里就是玩手机,出门就只剩下洗脚打麻将了。

商业方面:

横店当年有横店商场和横店工业大楼;

有趣的横店,写给那些准备定居黄陂横店的新武汉人

▲横店临空产业园

有人说了,你把横店说的这么好,难道就没有差的地方吗?

当然有了,教育就很一般,比如1985年,578名初中毕业生中只有1个考上了黄陂一中,86年也好不到哪里,535名初中毕业生,才9名考上黄陂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